登陆注册
4892400000068

第68章

盖闻国之重者,莫先乎刑,刑之重者,莫大乎杀。且立法在于可守,用刑贵于适中。夫法不可守,则徒法不能以自行;刑不适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是以古昔之用刑,必也随世而轻重。故杀人者死,虽有定名,然殴之情至为不一。若皆置之死地,或情有可恕;欲悉为之断放,则死者何辜?照得大德十年八月,刑部郎中赵奉政牒殴杀人,轻重似少详论。本部议得:殴杀人,所犯不一,原情议罪,事各有异。若许一例断放,被死之人冤何由雪?又恐官吏乘此弄法,渐生奸弊,甚于刑政不便。如准所言,但犯殴杀人,追勘完备,依例结案详断,庶免差池。都省准拟。又照得至正五年五月,中书奏准节该:「殴以手足殴人及头撞击,或用他物于人非要害处殴损致命者;或因击非虚怯处,痛气攻心,邂逅致命者;并为本无杀心,拟合杖断一百七下,并流三千里。因用刃及他物,于人虚怯要害处殴击,登时而死;或因非争,无事而杀,并被殴者原无忿争,止辩己事,因而致命;若殴罢散,声不相接,去而又来,殴人致命身死者,以其即有害心,并从故杀之法,依例结案待报。钦此。」夫以法制平允,则永远可以奉行。如或执一,则刑狱必至淹滞。近因钦奉诏书,巡行畿甸,询民疾苦,疏涤冤滞。所历州县等处,或有杀之囚,原情比附新例,往往不克断遣,盖禁奸止暴,固宜严肃;然哀死恤刑,尤当慎重。且今村野人民,素无教养,误犯刑宪者多,而郡县官吏贪污苟且,通知法律者少。夫既不能详情审问,又复不肯追勘结解,致使狱囚淹延,一切死于囹圄,岂惟玩舞刑政,实为感伤中和。《书》曰「罪疑惟轻」。《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宜从都省,详定其法,务使平允,庶几天下在狱之囚,幸得以生全;国家好生之德,普洽于远迩。(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禁治死损罪囚

洪惟圣朝,奄有中夏,深仁厚泽,普洽于黎元;明罚详刑,务存乎宽大。然自近岁伊始,有司或不得人,以致刑狱滋章,重使生灵凋弊,无辜者牵连受刑,有罪者侥幸获免。舞文弄法,悉快于贪奸;肆虐逞威,尤便于皂隶。始则因事以织罗,次则受财以脱放。及闻审囚官将至,称被罪人在逃。纵欲陈告其取受,缘本宗事未绝。设计害民,无所不至。其有结案之囚,当使明正其罪,今县未尝申解于州,州未尝申解于路。或畏刑名之错,或因结案之难,不问罪之轻重,尽皆死于囹圄。断遣者既未尝有,平反者盖所绝无。夫庙堂宰辅,惟恐一人失所,而州县官吏,辄敢恣意杀人。感伤天地之和,盖亦莫重于此。

近因钦奉诏书,巡行畿甸,询民疾苦,疏涤冤滞。念国家治安既久,本欲生全其民,今中外一岁之中,死者不知其几!其在江南,犹稍知惧。结案幸达于中书,判送悉归于刑部。议拟方在吏手,囚徒已死狱中。且重罪飞申,先使知事之元发,有司月报,又欲考事之施行。今皆视为虚文,一切置之不问。夫朝廷作法如此,郡县慢令可知;京畿积弊如此,天下之事可知。故愤怨蕴于人心,异形于天变,水旱大损于禾稼,生灵日入于贫穷。闻者可以伤心,见者当为痛哭。

《传》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今海宇承平百年,正当申明刑政,感格和平。而乃因循苟且,毁 【毁《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作「堕」。】 废如此。欲望祯祥骈臻,黎民安心,盖亦难矣!宜从都省明白闻奏,今后内外轻重罪囚,某事一起,自某年月日到禁,某年月日申解所司,或断讫笞杖等罪,或审复结案待报。某事一起,自某年月日到禁,某年月日因患某病,某医用何药饵,竟因某病身故,年终通行开写略节情犯缘由,次年三月以 【(衷)】 【[里]】 【【(衷)】 【[里]】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改。】 申达省部,选委刑部文资正官一员巡行,仔细披详 【「巡行,仔细披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作「妨职子细披详」。】 。如有淹滞刑狱,遣不当,妄申急证,死损数多,皆当验事轻重,依例治罪。庶几朝廷明其政刑,天下知所警畏,有司不敢生事扰民,罪囚不至冤滥死损。(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论近年无辜被害之家宜昭雪改正

钦惟圣天子临御天下,仁泽及于臣民,然犹遣使宣布德意,而明诏有曰:「和气未臻,眚时作。」夫政化既布于多方,而异尚轸于圣虑。盖天人之间,其理本一。故人气和平,则祯祥斯格;人心忧郁,则异迭见。东海杀一孝妇,枯旱三年,及表其墓祭之,天立大雨。斯其已往之明征,可为后世之规监。我国家承平百年,中外无事。爰自近岁,屡兴大狱,或值诬枉陷于极刑,或涉嫌疑辄被流窜,多出一时之好恶,孰思天下之至公?伏至正五年二月初四日诏书内一款:「近年无辜被害之家,仰中书省分拣昭雪改正。钦此。」中外闻之,咸曰圣天子一视同仁,无间于亲疏远迩。则臣民之家,或诬枉于人言,或横罗于非命;某家令当昭雪,某人令当改正;若家赀已散,当叙复其官职;若子孙或亡,当嗣续其宗族;或在远方,当召归于乡里;或人已没,当追赠其封谥。庶几生死之无憾,必致瑞应之鼎来。夫诏令既颁于九有,分拣责在于中书。然惟至公,可以服人心;惟至平,可以召和气。当自某年以后,其未昭雪改正者,早为从公取勘,一一仔细分拣,使圣恩普洽于幽明,公道大伸于天下。然后和气斯臻,眚不作,年谷丰稔,黎民雍熙。不胜幸甚。(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山东建言三事

审天下之势者,当谨其微;论生民之治者,当究其本。夫审势而不谨于微,至于着则不可为矣;论治而不究其本,求其末则夫何益矣。钦惟国家布列台宪,盖以重内外耳目之寄,达远近闻见之详。惟兹山东,奄奠齐鲁,控制千里,按临百城。爰自去岁以来,诸处盗贼窃发,始则潜形涂面,犹恐人知;甚则鸣鼓树旗,不畏官捕。郡县闻风而避,弓兵望影而逃,生灵遭其涂毒,府库恣其攘夺。致烦朝廷遣官,中外始获宁息。比者各州盗窃复有,或二十为群,或七八作党,白昼杀人,劫其财物。昔人有言:「盗犹火也。」火之为,扑之于将燃,则易为力;救之于已炽,则难为功。故小盗不灭,则大盗不绝,可不豫防之乎?伏望朝廷恤民以安其生,选官以责其治,录囚以除其恶。且山东御盗之方,前后言者不一。有曰峻治城池者矣,有曰缮修兵备者矣,有曰分军镇守者矣,有曰申明赏罚者矣。夫言之甚者,人则以为张皇;言之缓者,或以为迂阔。是以言者甚难,而听者不可不审也。今兹略陈当行实事,尚冀采择焉。

一、恤民。夫好生而恶死,趋安而避危,人之常情也。今山东之民,往往甘就死亡、起而为盗者,盖有其由矣。始于水旱伤农,而贫穷岁无衣食饱暖之给,次则差徭频并,而官吏日有会敛侵渔之害,此其为盗之原也。昔人有言:「蜀人乐祸贪乱者。」或对曰:「蜀人积弊,实非一朝。百家为村,不过数家有食,穷迫之人,十有八九,束缚之人,旬有二三,贪乱乐祸,无足多怪。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 【(之)】 【五母 【(之)】 、一母 【(之)】 豕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删。】 豕,床上有百钱絮被,甑中有数升麦饭,虽有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贪乱乎?」然则后世民之为盗者,岂非饥寒之故欤?兹者山东田亩不加于前,户口日倍于昔;年谷既已不收,衣食至甚不足;初则典田卖屋,急则鬻子弃妻,朝廷虽有赈恤,一家能得几何?兼以去秋大水,今春疾疫,无牛者不克耕耨,下种者不克耘锄,致使田地荒芜,蒿莱满野。即日秋成,民已无食,不知来春又将若何,欲民之不为盗难矣。夫国家之设刑名,本不欲民犯法,小民至愚而神,又岂不知法之不可犯乎?盖犯法而为盗则死,畏法而不为盗则饥,饥饿之与受刑,均为一死。 【(忍)】 【[赊]】 【【(忍)】 【[赊]】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改。】 死之与忍饥,祸有迟速,则民之相帅为盗,是岂得已?可不为之深念乎?惟望朝廷明示六部百司,凡山东军兵征行之苦,站赤走迎之劳,食盐办课之重,和雇和买之烦,土木不急之工役,食用无益之贡献,但是可以动役民者,皆当一一简其号令之出,量其科派之数,节其缓急之用,优其输送之期,俾民普受其实惠,皆不至为虚文,庶几生灵得以休息于田里,官吏不能大肆其奸贪!大抵安民之术,不夺其时,不伤其财,惟禁其为非,而去其为害,则民皆安堵矣。

一、选官。夫官不必备,惟其人,盖言三公之选。其余庶官,各有所治之事,不可一日而缺也。山东频年水旱,盗贼窃发,民多贫穷,可不选官抚治之乎?昔汉宣帝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忘叹息愁恨之声者,政本讼理也。与我共此者,惟良二千石乎?」今国家守令之选,不为不严。但庙堂铨选有时,而各处阙官无已。即日山东见阙宣谕使二员,济南、东平、济宁、东昌、益都见阙总管五员,高唐、海宁、沂州见阙知州三员,其余佐贰之职阙者尚多有之。且年六十五以上者先行铨注,固为令典,然多系老耄疾病之人,日暮途穷,但知求公田俸禄、肥家饱妻子而已,其能洁己奉公、勤力于政务者,几何人哉?方今山东郡县达鲁花赤俱系投下守令,见阙者十居二三,老病者又居其半。然则欲治化之兴行,盗贼之屏息,其可得乎?宜从朝廷,将山东按治所属宣慰司、各路、州、县等官,下及镇店巡检捕盗之属,但是见阙、守阙、省除、部注,共为一选,作急铨注,仍须选择年力甚强、历练政务、无大过犯、附近籍居 【[见阙]】 【

【[见阙]】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补。】 者,勿候宣,即使赴任。如此,则郡县有人,庶可责以政务。政务既修,则善民获安,恶人知惧。仍须今后但有急阙,随即申达补注,庶不阙官抚治其民矣。

一、录囚。夫刑者,诘奸禁暴,所以辅治也。近年以来,郡县或不得人,刑政因以失度,民怨伤于和气,水旱因以为。年谷不收,实原于此。且阴阳燮理,虽根本于庙堂,而政化承宣,实责任于郡县。故东海杀一孝妇,枯旱三年;及表其墓祭之,天立大雨。此一郡休咎之征,岂非守令所当责乎?今山东郡县罪囚,除宪司审理疏外,在禁常有八九十起,枷锁不下数十百人。罪状昭著者,不得明正典刑;事涉疑似者,不敢轻易释放。岂惟淹延囹圄,诚恐别生事端。且如去秋大盗王五十等,劫略开濮等处,脱放禁中罪囚,同力相济,往往得其死力。是则所系盖甚大也。宜从朝廷闻奏,选差五府通晓刑名官员,前来山东,一一审录,如果无疑,比及春分,各正其罪。庶几刑政肃清,恶党警惧。《传》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夫以战国之时,明其政刑,大国犹知畏之,今山东草窃,有不知畏者乎?(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乞差官录囚

钦惟祖宗,混一区宇,既有民庶之,尤宜刑政之修。盖发政施仁,固朝廷之急务;戢奸禁暴,亦郡县所当为。是以司刑官吏,允贵得人。若官不得人,则乏推鞫之明;吏不得人,惟务文深之害。或无罪枉陷于刑章,或有罪侥幸以苟免,以致下有冤抑之苦,则必上干阴阳之和。故累朝以来,屡差官审,盖欲刑政肃清,臣民畏惧故也。

同类推荐
  • 荣枯鉴

    荣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申培诗说

    申培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持验记

    金刚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琛爷谋婚:萌妻不领情

    琛爷谋婚:萌妻不领情

    结婚协议,毫无预兆地递到宋曦面前的时候?,宛如一块馅饼从天坠落,砸得宋曦猝不及防。“签了它”低沉冰冷的声音带着丝丝入扣的性感撩人。他平静毫不波澜的面容里没有任何涟漪,好像正在叙说着一件公事。“为什么是我?”宋曦不解,一副看冤大头的眼神,看着这个神秘却不低调的男人。如今的宋曦,身无分文,复杂的身世,只要不是傻子,云城的男人都不希望和她有纠葛,唯恐避之不及,惹祸上身。不想……“在云城,只有你勉强可以肖想安太太的身份。”……“安总,你今年贵庚?”“二八”宋曦莞尔一笑,“抱歉,我还……相较……太小,目前不打算考虑婚姻大事。”相较二字她咬得极重。——甜蜜分割线————————————————————————————————宋曦:“我要你名下的所有不动产。”安庭琛“行”宋曦:“我要儿子跟着我姓。”安庭琛看了她一眼,“随你”宋曦:“以后,我在上,你在下。”某人看着她的眼神一下深了起来,半响,“好!”宋曦气急败坏,“我要你公司的所有股份。”安庭琛眼都不眨一下,“可以”这都可以,宋曦忍不了,一拍桌子,“我要马上和你离婚。”安庭琛瞬间危坐了起来,“这条!没门!”对别人来说,他阴,狠,冷,不近人情,可是偏偏只要动动嘴,就能让云城权贵疯狂趋之若鹜对于宋曦来说,他,其外是冰雕,其内是败絮。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做的坏事就是罄竹难书。对于别人来说,宋曦是宋家‘香饽饽’,落难凤凰,名媛圈中的无冕之王,有手腕,有心计,难以招惹的对象。对于安庭琛来说,那就是一个字——傻。对于作者来说,他是,军人出身,后盾强大,资本雄厚,商场无敌。———————————————————————————————————————相遇是缘,相守是份。时光荏苒,多年后才发现,她教会了他什么是情动,他告诉了她什么是依靠。暮然回首,心中感慨,幸而相逢未嫁时。Ps: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重要的事说三遍!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
  •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国公之女苏婉音,风华绝代,武功高强,心地善良,帮她心爱的男人清敌夺储,却在封后之时被她的庶妹和他的男人合谋放火烧死。什么?仇人来了,还以为她是好骗的吗?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的人生可以重来,她再不是那个单纯好骗的女子。苏婉悦、上官轩,这一世姐要你们也尝尝被骗的滋味,你们曾经给姐的,姐要加倍奉还!太子殿下,别怕,有她苏婉音在,没人能动的了你一分一毫。这一世,她要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纵使掀起滔天波澜,也要有个不一样的复仇人生!
  • 绿色地球

    绿色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人类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情地索取着她的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废气排放……我们的地球在哭泣。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还给地球一个绿色的明天。
  • 冥缠

    冥缠

    澜楼伊人,听风是雨…天界太子溥夜一出生便是太子,让人羡慕不已。就连修练都省去了。不过还是躲不过下凡渡劫,经历凡人七苦。然而去了凡间,出生皆在富贵人家,苦都没尝过一丁点。三百年辗转,三百年苦寻。少年抱着心爱之人的骨灰在世间排徊。终是没有寻到,只因那人在九重天。夜巫山现世,丧袍白无渡,鬼铃缠尘……
  •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浙成规

    治浙成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喜

    自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玫瑰引力Ⅱ

    玫瑰引力Ⅱ

    他心底有段旧时光,那里住着他的白月光;她梦里有隐秘心事,止于唇齿掩于岁月。叶少宁和童悦的爱情似乎是瞬间产生的,但婚姻和信任却比他们想象的都要难。童悦不能把彦杰的事情说出口,却能对苏陌求助;叶少宁面对车欢欢的爱情,没有选择推开。家人的离去,高考,离婚,怀孕……事情接踵而来,两个人在徘徊的时候改如何果断地、勇敢地做出抉择?
  • 沚殇

    沚殇

    沚殇,究竟是她的殇,抑或是他的殇?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