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2600000070

第70章 志铭十八首(1)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

夫人嫁王氏,为侍御史讳平妻,姓曾氏,泉州晋江人。祖讳穆,殿中丞,追封魏国公。考讳会,尚书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追封楚国公。皆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妣黄氏,楚国太夫人。未嫁,承顺父母尽子道。既嫁,夫家贫,养姑尽妇道。辅其夫尽妻道。夫死,寓食于颍,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又可谓尽母道也。盖其子五人,回、向、固、同、ぁ,皆有学行,回有道为儒宗,向、ぁ尤有文,三人皆身在隐约,而声震天下。于是时,夫人兄鲁公公亮实为宰相当国,然夫人处里舍弥约,未尝以为泰。及其后,回、向、同、ぁ皆蚤世,人以为难处,夫人能自广以理,未尝乱其志。教养其孙,至男有立,女有归。熙宁之间,鲁公告老,以太傅侍中就第。夫人少鲁公一岁,食其子禄,皆居京师。二人白首相顾怡然。元丰元年春,鲁公薨。四月丁卯,夫人亦以疾终,春秋七十有九。

夫人以夫恩封金华县君,以鲁公恩赐冠帔。子回,忠武军节度推官,知陈州南顿县事。向,峡州硖石县主簿。固,大名府军巡判官,国子监主簿。同,陈州宛丘县令。ぁ,蔡州新蔡县主簿。女嫁太子右赞善大夫陈臻古。孙五人,泌、汾、汶、沂、氵意。汾,郊社斋郎。汶,试将作监主簿。夫人既卒之明年,某月某甲子,葬颍之汝阴县怀音乡南高村,衤付御史之兆。其将葬也,固以状来乞铭。惟夫人为子若妇,为妻若母,皆尽其道,于艰厄流寄之中,能立其家,成就其子,所以自处于通塞之际者,无不当于理,是其智术德性过人远甚,宜得铭。且余实与其子游最旧,乃不辞而为铭曰:

曾禹之苗,氏自曾阝子。或言厥志,有称阙里。或以孝显,于经实纪。或守所闻,羞践霸轨。遥遥千载,历世有闻。自荆徂粤,笃生夫人。楚公之子,魏公之孙。鲁公维伯,御史是嫔。乃立厥家,自坠而兴。乃教厥子,自幼而成。卷服貂冠,伯也在廷。子也在幽,硕实洪声。莫亲己宗,莫重夫氏。两有其盛,世谁与媲?维能既试,维德实孚。尚宠尔后,列铭阴墟。

【寿安县君钱氏墓志铭】

刘凝之仕既龃龉,退处庐山之阳。初无一亩之宅、一廛之田,而凝之嚣嚣然乐若有余者。岂独凝之能以义自胜哉?亦其妻能安于理,不戚戚于贫贱,有以相之也。凝之晚有宅于彭蠡之上,有田于西涧之滨。子进于朝廷,荐于乡闾。凝之夫妇,康宁寿考,自肆于山川之间,白发皤然,体不知驾乘之劳,心不知机扌之畏。世人之所慕者无慊焉,世人之有所不能及者独得也。其夫妇如此,可不谓贤哉!熙宁九年,凝之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予为之,因其言而识之曰:夫人姓钱氏,考内殿崇班穆,祖考内园使昭晟,曾祖考宣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湛,高祖吴越文穆王元。夫人色庄气仁,言动不失绳墨,居族人长幼亲疏间尽其宜,事夫能成其忠,教子能成其孝,是皆可传者也。夫人年七十有三,卒于四月之庚子,而葬于其岁某月某甲子,墓在南康军西城之某原。初以凝之恩封寿光县君,再以子恕恩封寿安县君。有子曰恕,秘书丞。曰格,乡贡进士。皆以文学显于世。女嫁进士徐彦伯、太子中允黄廉。孙某、某。凝之名涣,筠州某人,今为尚书屯田员外郎致仕。铭曰:仕不苟合,安于贱贫。其难其豫,由媲有人。维不终窭,又寿以康。有续孔辰,既庶而臧。世迫而求,独优以取。世懦以处,独肆而有。士也则然,女实作辅。考则钱媛,尚配于古。

【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

夫人姓黄氏,福州福清县人。祖讳某,考讳伦,皆仕闽越。夫人嫁同县林氏,为殿中丞讳某之冢妇,尚书屯田员外郎讳某之妻。有子曰,为太常博士、集贤校理。有孙八人。曰希,宣州泾县主簿,编校集贤院书籍。曰旦,明州象山县令。曰邵,杭州南新县令。曰颜,许州临川县令。曰稽,曰雄,未仕也。其二人早卒。有曾孙十有一人,曰睿、ж、虞、ね、虔、肤、据、处,其三人亦早卒。夫人年七十有七,治平四年正月癸丑卒于京师之昭化坊,累封嘉兴、天长二县君。始,殿中府君与其配福清县太君郑氏皆春秋高,安其乡里不肯出。屯田府君乃从事漳州、泉州、兴化军,逾二十年,终养而后去。夫人能尽其力,治饮食、衣服以进,及丧,能尽其哀,皆如其夫之志。其子既就学,夫人常夜治丝台,居其旁以勉之。至其后,其子遂以文学名天下。既而其子不克寿,屯田府君亦卒于官,诸孙皆幼,夫人已老矣,乃栖吴郡,斥卖簪珥以经理其家,丝蓄粒聚,至有田以食,有宅以居。平居日夜课诸孙以学,有不中程,辄扑之。及长,遂多知名,连以进士中其科,泾县复校书集贤,世其父职。夫人乃顾诸孙谓曰:“吾始得事祖姑,今得弄曾孙。遂保有汝家起于既坠,吾老且死,不恨矣!”泾县既服夫人之丧,以其柩归吴郡宝华山,某年某月某日,衤付屯田府君之兆,而属余铭。铭曰:

女职在宫,行止于柔。扶微救厄,则匪我谋。势有孔棘,义不得宁。任重于己,振坏为兴。我储我积,乃续尝。我字我饬,乃袭印章。苍颠秀眉,燕其作止。其燕伊何?维终受祉。莫仁且智,畴济登兹。播告无极,视此铭辞。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其平生养舅姑甚孝。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卒不强之。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余未仕也。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孙男九人,曰、旁、<方瓦>、<方亢>、防、ヵ、、放。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余尚幼。铭曰:

嗟若人兮,洵好善兮。始终一德,仁七子兮。遗弃细故,笃九族兮。脱珥推食,光惠施兮。以义易利,能无累兮。纵心委命,志弥邵兮。谓宜百岁,奄忽逝兮。风有《采苹》,经所首兮。原念美实,辑此辞兮。庶几德音,与古对兮。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

夫人许氏,苏州吴县人。考仲容,太子洗马。兄洞名能文,见国史。夫人读书知大意,其兄所为文,辄能成诵。父母衣食服御,待之而后安。既嫁,行孝谨,宜于其家。其夫为吏有名,称夫人实相之。及春秋高,于内外属为高曾行,而慈幼字微,愈久弥笃,故亲疏怀附,无有恶ル。

昔先王之治,必本之家,达于天下,而女子言动有史,以昭劝戒。后世以古为迂,为政者治吏事而已。女子之善,既非世教所奖成,其事实亦罕发闻于后,其苟如此,其衰微所以益甚,则夫人之事,其可使无传也哉?夫人嫁沈氏,其夫讳周,太常少卿、赠尚书刑部侍郎。其舅讳某,赠兵部尚书,杭州钱塘人。夫人封六安县君、寿昌县太君,年八十有三,熙宁元年八月丁巳卒于京师,二年八月某甲子,合葬杭州钱塘县龙车原。子曰披,国子博士,有吏材。曰括,扬州司理参军、馆阁校勘,有文学。其幼皆夫人所自教也。女二人蚤卒。铭曰:

生民之治,必本于身。教行于家,余以为人。世弊俗偷,恕于在己。内替常度,外强于理。淑惟寿昌,学与心成。笃于孝慈,匪劝而能。有翼于夫,有迪于子。尚类古人,其传以此。

【德清县君周氏墓志铭】

夫人姓周氏,湖州长兴人。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父讳某。嫁同县陈氏,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讳某之妻。为人柔静庄,在父母家至归于夫氏,本于自修,而卒于能孚于属人。陈氏有姒妇,寡居当家事,夫人常曲意下之,于事常退避不敢与。姒妇以其故,顾夫人甚欢,而亲疏观者莫不悦。著作有田数千亩,而爱士好施,夫人常悉力助之。以其故至不能自给,而夫人处之自若。遇子之非己出者,与己子无毫厚薄意,人以为过人,而夫人若有所不及也。享年三十有五,封德清县君。子曰枢,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曰楷,曰权,未仕也。卒于庆历五年之二月辛丑,葬于熙宁三年之三月庚申,其墓在长兴县永昌乡卞山之阳。铭曰:

嗟淑人,体明德。外惟均,内自克。不永年,陨嫔则。兆亲宫,藏石刻。

【夫人周氏墓志铭】

夫人讳琬,字东玉,姓周氏,父兄皆举明经。夫人独喜图史,好为文章,日夜不倦,如学士大夫,从其舅邢起学为诗。既嫁,无舅姑,顺夫慈子,严馈祀,谐属人,行其素学,皆应仪矩。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于言而谨于礼者也。昔先王之教,非独行于士大夫也,盖亦有妇教焉。故女子必有师傅,言动必以《礼》,养其德必以《乐》,歌其行,劝其志,与夫使之可以托微而见意,必以《诗》。此非学不能,故教成于内外,而其俗易美,其治易洽也。兹道废,若夫人之学出于天性,而言行不失法度,是可贤也已。其夫来乞铭,予与之亲且旧,故为之序而铭之。盖夫人之王父讳协,为尚书刑部郎中。父约,今为尚书虞部员外郎,青州益都人也。夫人嫁关氏,为徐州丰县令景仁之妻,为尚书职方员外郎、赠尚书都官郎中讳鲁之子妇,生一男二女,年二十有六,卒于治平二年之九月某甲子,葬于杭州钱塘县履泰乡葛松原,实某年某月某甲子。关氏钱塘人也。铭曰:

女有图史,传于师氏。其劝以乐,其康以礼。能此非他,由学而已。王政之兴,盖自此始。今孰登兹?维周之媛。学由自好,终之不倦。言循于矩,行循于典。尚配古人,辉光日远。

【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

宋故卫尉寺丞王公讳用之之夫人、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工部郎中讳益之母,姓谢氏,累封永安县君。其卒皇五年之六月十四日,其葬于抚州金县之某乡某原,既卒之百有五十一日也。其子曰益,曰某,皆已卒。曰某、曰某、曰孟,楚州司理参军,亦已卒。其孙曰安仁,宣州司户参军,曰安道,皆已卒。曰安石,殿中丞,通判舒州,曰沆,荆南府建宁县令,曰安国,曰安礼。其曾孙曰某,曰某,曰某。其墓,工部故人之子曾巩志之,曰:王氏由工部之叔父、尚书主管郎中、赠太常少卿讳观之始起家为能吏,遂追荣其父讳某为尚书职方员外郎,至于工部父子,遂皆进于朝为闻人,其世浸大。夫人及拜其舅与夫之荣,而享其子与孙之禄,其寿至于九十,其卒于抚州之临川,安于其寝。余既与夫人之诸孙游,而尝得拜于堂上,见其色和,其容谨,闻其言俭而勤,退而闻其为妇顺,为母慈,知其所以享其福禄者,其宜也已。

同类推荐
  • 杨幽妍别传

    杨幽妍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THE SACRED DISEASE

    ON THE SACRED DISE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济宗旨

    临济宗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冲喜新娘

    冲喜新娘

    甜美可人的她,在青春正盛之时披上嫁衣,只因为父母欠人的一个约定。传说他体弱多病,媒体面前从不露面。虽然掌管着神秘的‘御集团’,却也不得不娶进她这个冲喜新娘。婚礼之上,他人影缺席。嘎?什么概念?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常常给她截然不同的感受!?
  • 带着满天神佛穿越

    带着满天神佛穿越

    在地球香火不旺信徒稀缺的时候,漫天神佛发现了一个没有信仰的大陆。为了争夺香火信徒,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阎立选中,带着满天神佛,一头扎进了异世界开荒的潮流中。“阎大师,此处百姓愚昧当建我佛门寺庙,弘法渡世”“此山名为哈山,贫僧又是为佛门所建广渡大陆有缘人前来学习,就叫哈佛大学吧”“阎道长,这孩子天人五衰,相貌丑陋,一脸霉相,合该传我仙位啊...”“扫把星大仙我拒绝您的要求,这孩子已经够寒碜了....”带着满天神佛,在洪武大陆开辟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的盛世仙佛景象。已完结小说《执教天下》
  • 追梦幻晴恋

    追梦幻晴恋

    情歌王子:松开她的手,傻傻地看她远走。也许这样,能让自己更好接受吧!或许一开始自己就应该明白她的苦心,不应该继续盲目的追求,到最后,也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吧?冰雪公主:三年了,还是要分开,曾经多少的浪漫,甜蜜,尽管里面渗入了那么一个情歌王子,也都化成了回忆。或许,自己所欠他的,唯有未来再去还吧!
  • 乔的怪诞世界

    乔的怪诞世界

    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原本是一个富饶、充满生机的地方,却变得荒无而又奇特。我在绝望中睡去却又在希望中醒来,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不知如何生存。那诡异的八卦图,十三颗水晶头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到底是谁?这是我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游戏,即将开始。
  • 末法修仙传奇

    末法修仙传奇

    天地有本源,混沌有其心。一个现代青年,偶尔接触到了修仙,从此,他的人生便有了目标……在这法之不存的时代,且看他如何的搅动风云……
  • 皋兰异人传

    皋兰异人传

    这时正当前清乾隆初年,因为黄河之水,上面急流骇波,奔涛汹涌,水力绝大,底层尽是浮沙,无法造桥,只逢到塔顶开光之期和一年两次大汛,才由当地绅商集资,雇上什七条大木筏,用铁链锁连,搭成临时浮桥渡人。平日全仗黄河中特有的平底方头渡船来往载渡,河宽浪急,扁舟斜渡,过河一次至少也得一个多时辰,风不顺时,甚至斜流出二三十里,费时半日不得拢岸。再一不巧,遇上河底忽然拱起的淤沙将船滞住,来去不得,耽搁上好几天的都有。河既难渡,黄河中的灵异之迹又多,本来船上人个个迷信,加以那条渡口正对白塔,因而附会传说越来越甚。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曾有人问福楼拜,谁是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他答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本书写的是王阳明的经历以及心学的来龙去脉。心学在王阳明之前已经有,只是王阳明将心学集大成;“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创立了自成一体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响此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五百年。这和王阳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心学的不断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书即是将王阳明的历史经历以及心学的不断发展穿插叙述和分析,深入浅出,让人读来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心学到底有多么神奇。
  •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教会女人幸福秘诀,幸福无法“零存整取”,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储存"起来,尝便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
  • 北方的金合欢

    北方的金合欢

    我和拉乌尔·阿斯兰诺维奇·坎巴是于狩猎途中结识的。在塔梅什村外,一片四处生长着树莓丛、刺马甲子和金刚刺灌木的广阔海边旷地上,人们在猎鹌鹑。从远处传来稀稀拉拉的沉闷枪声,猎犬的吠叫声,能瞧见犬只在草丛中绕来绕去,以及跟在狗身后朝被击中的猎物奔去的猎人的身影。而就在此时,在这阵热情高涨的狩猎大战中,我看见了一位身形高大魁梧的落后者,懒散地沿着小径在踱步,枪被横过来扛在肩上,而两只大手好似一对象鼻,在步枪两侧垂挂下来。这是一位明显经受不住狩猎狂热的人。他似乎也注意到了我这么一位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