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6400000021

第21章

湿叙论一条

仲景曰。伤寒所致太阳病 湿 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雍曰。自此以下二卷。皆论似伤寒非伤寒之疾。

湿盖其首也。三者皆在太阳一经。与伤寒为难辨。故仲景论于伤寒之先。以不能先别此三者。则必不能辨伤寒也。孙真人亦同此言。

近世方论。列于杂病疑似诸疾之中。然疑似诸病。非太阳所感。所以仲景独先 湿 者。为其与伤寒同为一经。根源不异。症亦多同。误治则杀人。是以不得不先之。今讨论既详。复恐乱伤寒症治之法。不免根据近世所述。与霍乱等项别为一卷。其疑似诸疾。又附之后卷。庶几有所区别乎。

痉二十六条

雍曰。先兄子若明医道。常疑医经中 痉二字。当只是一字传写之误。盖汉晋之书皆作 。如仲景言。结胸病。项亦强。如柔 状。

千金载之曰。项亦强。如柔痉状。其二字传写之误明矣。然素问灵枢二经。亦有 痉一病。不同。则自仲景以来。诸书皆有当为 当为痉者。后世传录者。俱不复辨别也。政和间。先人客京师。有家人病。招东平刘寅诊视。刘曰。此 病也。治之愈。因问 痉之别。刘曰。病以时发者谓之痉。不以时发者谓之 。后归洛。有兄病伤寒。汗后。以时作痉者。先兄因刘医语。用庞氏葛根加麻黄汤治之而愈。刘医之言。

不见于诸书。东平昔多名医。必有由来。后雍颇读医经。始悟刘医之言。虽当而不尽也。盖二字之误。固多有之。在汉晋之书中。有当为者。亦有当为痉者。在隋唐之书中。亦有当为 。当为痉者。方知痉必竟二字。盖 者病名。如曰中风伤寒之类也。痉者症名。如结胸痞气之类也。如此言 湿 三病。则 是病名。不可作痉也。仓公当归汤方云。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痉者。则是痉病中一症之名。不可作 也。盖痉是经脉与筋强直反张之病。故为病中之一症。所以诸风有痉。伤寒亦有痉。 病之中亦有痉不痉者。大抵 为轻。痉为重。 而又痉者尤为重。刘氏虽不分病名与症名有异。而 病不以时发。故有累日不知人事者。痉病则随发随止。孙真人所谓须臾有十数发者。则又与病以时发不以时发之言相应也。故雍谓 病名痉症名者。究其源也。刘谓以时发不以时发者。别其流也。活人书又曰。阴阳二 者。此言非古。恐出于后世。雍以意度之。刚 之 名阳。柔 之 名阴 。朱氏虽言阴阳二 。而终不明辨。第曰阳属刚。阴 属柔而已。其症与药。俱不详言之。

仲景曰。太阳病。脉沉而细者。名曰 。

又曰。太阴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

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 。巢氏曰。柔 恶寒。雍曰。详刚 。即与太阳伤寒症同。柔 。即与太阳中风症同。然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 病脉沉细。当以脉别之。

又曰。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雍曰。此病为 症字误。

问曰。 病何由而感也。素问三十七篇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

又曰。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 。在叔和曰。风病下之 。复发其汗。必拘急。此皆致之由也。千金曰。先因伤风。后感寒湿。则致 。故柔 亦有不恶寒而恶风者。

问曰。 脉如何。仲景曰。脉沉而细。叔和曰。其脉伏坚直上下。

又曰。脉来。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巢氏曰。策策而弦。直上下行者。风 脉也。伏坚直上下。 而加痉之脉也。筑筑而弦。策策而弦。

皆病脉。筑策亦疑一字误。

问曰。治 如何。叔和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 。葛根汤主之。雍曰。叔和既论治刚 。次当言柔 。今乃不言。及再论刚 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其人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雍以仲景伤寒本论。无此一症。故疑此亦非叔和之言。误从之杀人。大承气汤的非治刚 之药。纵是诸。皆不可用。盖 太阳中风。再感寒湿之疾。太阳属表。中风在表。及寒湿之疾。皆不可下。其脉沉细伏弦。亦不可下。今又言胸满。

非寒则虚痞。口噤。卧不着席。又太阳中风之症。脚挛急者。脚蜷也。

胞中有寒也。皆不当行承气汤。用之必死。庞朱二氏不明改之去之者。意其是叔和之言。不敢削也。朱氏之言。加审之二字。盖亦有疑矣。尝见庸愚下此以杀人。知而不言。不为无罪。然则柔 用何药以治之。曰。庞氏治刚柔 。加减葛根麻黄汤。 无汗者。加麻黄。 自汗者。去麻黄加葛根。朱氏治柔 。以桂枝加葛根汤。皆其药治切当者也。王叔和曰。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 。然脉反沉迟。此为。栝蒌桂枝汤主之。庞氏曰。栝蒌不主项强 。其意以治肺热。

令不移于肾也。桂枝汤内加栝蒌四两。雍曰。审如庞言。则移热之。乃柔 也。独未知疮家风家二 亦同治乎。更当审其症而用之。

常见太阳伤寒。出汗多致 。服此亦愈。

千金曰。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此风入肾经中也。不治。流入肾。喜卒然体痉直。如此。皆服小续命汤两三剂。雍曰。亦须无汗。乃可服。

又曰。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雍曰。二穴亦难取。动脉在客主人之下。误刺陷脉。则为内漏为聋。风府在脑户喑门之间。误刺亦死。一喑门风府。又禁不可刺。能者互审之。

又曰。刚柔 。宜加减葛根麻黄汤。 自汗者。去麻黄。更加葛根。雍曰。此汤诸家未见。惟庞氏载之。

又曰。 病不宜大发汗及针灸。宜小汗之。叔和曰。 病有灸疮。难疗。雍曰。大抵疮家忌灸。惟孙真人云。若耳痛肿生汁作痈疖者。乃无害也。惟风宜防耳。此定为耳能泄肾气故也。痉亦同。

活人书云。柔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雍曰。此即仲景治太阳病有汗之药。朱氏以叔和缺治 药。故取而用之。若然。则刚 正宜用庞氏葛根麻黄也。又朱氏论二 。取千金说云。并宜服小续命汤。此皆可为定法。其热甚而欲移于肾者。必加痉。宜以叔和桂枝加栝蒌汤主之。

叔和曰。 病。发其汗已。其脉 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也。其脉如故。反伏弦者。必 。既曰 病。又曰必 。何也。雍曰。必当作必痉。则义通也。此谓 病加痉者也。

问曰。 病其详何如。孙真人曰。太阳中风。重感于寒湿。则变。 者口噤不开。背张而直。如发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臾十数发。气息如丝。汗出如雨。时有脱。易得之。雍曰。此即正谓之痉也。痉同他病而有。初无本病。或因中风而痉。或因伤寒而痉。或因而加痉。其用药皆相类。大抵葛根续命也。

问曰。妇人小儿多作 。何也。孙真人曰。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大人湿温。得痉风者。皆死。又热病。热入肾中为。小儿病痫。热甚亦为 。雍曰。此二者。可治之 也。

问曰。风喑似痉何如。孙真人曰。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

久厥或癫。皆与痉相类。宜精察之。雍曰。风喑暴尸厥。鬼魇不寤。皆冥冥不知人。皆似 。癫痫似痉。贼风口噤而痉者。为风痉也。仓公当归汤主之。庞氏曰。 病卧不着席。小儿腰背去席二指。大人身侧掌。为难治。雍曰。难治。尚可治。非不治也。 虽强直。不至加痉。则幸矣。亦见有反张过掌而愈者。尝见口噤似痉。略知人事。但坐而顺掣腰脊仰倒者。亦风 也。服仓公当归汤而愈。

问曰。 痉二字相混。以经别之何如。雍曰。素问四十五篇曰。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痛肿痉。此非足太阳之疾而言痉。故全元起本作痉。盖诸经有痉。独足太阳有 也。

问曰。巢氏分风 。伤寒 。何也。雍曰。灵枢云。热病不可刺者九。二曰。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噤 也。此伤寒 也。

又曰。风痉。

身反折见。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此风 也。灵枢有 二。故巢氏亦分二 。尝见热病汗后发 。亦服桂枝加栝蒌汤而愈。经言热而 者死。必谓未汗而 。其热甚有异耳。

雍曰。庞氏言若汗出太多。因而熟寐。汗为冷湿之气。复着太阳经。故发 。朱氏言先因伤风。后感寒湿而致痉。二者皆谓先因病变而为 者。皆痉之一症。如前仲景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发热汗出。不恶寒者。乃 之正病也。

朱氏又曰。术附散、桂心白术汤、附子防风散、八味白术散、桂枝煮散。可选而用之。其感疾既非一端。固当根据症选用也。然 痉二病。终缘二字差误。诸书鲜有晓然无疑者。所以近世无端确之论。幸而用药二病不甚相远。不然。大误也。雍深取朱氏治柔 。用桂枝加葛根汤。庞氏治刚 。用葛根加麻黄汤。叔和治太阳病。欲作刚 。用葛根汤。热甚而 。用栝蒌桂枝汤。大抵皆宜续命汤。而千金以此治痉。朱氏以治二 。不同。此复不须疑。 痉皆用。惟无汗者可用也。

雍曰。二病亦多有之。各为伤寒治。或为风治。故不愈。风犹近之而未的也。雍亲见者数人。略言其状。一人初如伤寒。三数日后。

冥冥不知人。亦似柔软。不甚强直。惟忘记口噤不口噤。雍谓此也。又一人初亦如伤寒。数日后。时作角弓反张。作则口噤不知人。

罢则略知人而困。雍谓此痉也。

又有伤寒汗后。方坐谈语次。忽瞠目口噤。虽坐如故。而四肢僵硬不可屈折。少顷即罢。罢而复作。正所谓须臾数十发者。罢则言语如故。雍谓此缘出汗多所致。伤寒痉也。时服桂枝栝蒌而愈。

又一儿如伤风。一二日后不知人。冥冥卧。不语不食。此 也。

忽四肢强直。口噤。手足皆如策肿。手足指皆 开。少顷即定。复稍柔。但冥冥然。雍谓此为 病而加痉者也。

又一村人。病二三日后。口噤。身强直反张。觉臂腿长于常日。

略知人事。齿缝中能作声。不甚明晓。饮冷水。反要火炙。寻衣缝。摸床撮空。无所不至。其症甚怪。时雍思之。只是痉。用大岩蜜汤擦其齿。须臾口得开。数进续命汤。遂愈。村人耐疾。使富贵安得不死。

又一家父子闭户坐。不出门。人云患锁牙风。使侦之。父子对坐。各用两手板面前一横木。少顷病来。则两手俱脱偃仆。后苏而复坐。父子更起更偃仆。以仓公当归汤主之。其子遂愈。父羸老不救。

问风来之状。则自足起。循太阳经而上。过 中。至股分两支。一支循股外而上入腰。则猛掣便侧起。一支循股内而上入少腹。考之于经。太阳无此别支。应是入少阴也。

又有一人行次。仰面顾者三。众谓仰面有所视。少顷即倒。舁归反张。数日而没。此疾症甚不一。亦有间者。不能具记。历验之。 似微柔软。发痉则极强硬。前人叙此未能尽。雍虽加详。而次第紊乱耳。

湿病十八条

雍曰。活人书载湿病三种。一曰中湿。二曰风湿。三曰湿温。

问曰。何谓中湿。仲景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缓者。

(朱氏云。一作细者非也。)此名湿痹。(一云中湿)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当利其小便。朱氏曰。一身尽疼。发热身黄。小便自利者。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甘草附子汤、五苓散主之。

又曰。至真要论曰。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问曰。中湿之痹何如。雍曰。中湿与风寒气合者为痹。故素问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所谓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朱氏曰。中湿与风寒气合者为痹。其寒多者为痛。为浮肿。非术附桂不能去也。其风多者为烦剧。为流走。为拘急。非麻黄薏苡乌头不能散也。其中湿气者为坚满。为气闭。非甘遂葶苈枳术不能泄也。

问曰。何谓风湿。仲景曰。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金匮要略曰。可与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朱氏曰。脉浮为风湿。麻黄杏仁汤、防已黄 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术附杏仁汤、败毒散。可选而用之。

仲景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金匮要略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汤。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切不可以火攻之。朱氏曰。湿家。虽身体疼。不可大发汗。汗出则作。

又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

仲景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千金方名四物附子汤。

又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庞氏云。桂枝附子汤。治大便自利。小便不利者。雍曰。桂枝附子汤。非桂枝加附子也。自是第十七方名桂附汤者。详见太阳症治上。

仲景曰。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胃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又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庞氏曰。宜防已黄 汤。

又曰。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脉经曰。病患喘。无而字以上十二字。)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痛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庞氏曰。用瓜蒂细末。含水。搐少许于鼻中。

又曰。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一云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雍曰。大抵湿家不可下也。初虞氏曰。发汗下之死。谓误作伤寒治而汗下之也。

问曰。中湿风湿。脉何以辨。雍曰。脉沉而缓者。曰中湿。脉浮恶风者。曰风湿。中湿无风脉故也。

问曰。何谓湿温。王叔和曰。伤寒湿温。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支胸。头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汗出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黄而色变。名曰重 。如此死者。医杀之也。朱氏曰。湿温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足太阴经。(余上下文同)雍曰。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活人书。载中湿风湿湿温三种之外。尚缺寒湿痹。今续附于后。湿痹谓缓风湿痹。亦云湿风。非风温也。

仲景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常氏云。可五苓散。雍曰。湿病汗不出者。寒湿在里不解也。凡湿家发黄者。宜五苓散。

又曰。湿家病在头中寒湿。则头痛鼻塞而烦。内药鼻中则愈。其详见上。

千金方曰。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如锥刺刀剜。七物附子汤主之。

又曰。湿风体痛如折。肉如锥刺刀所刺。八物附子汤。

中六条

仲景曰。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金匮要略曰。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雍曰。亦有恶风者。谓汗太多也。

又曰。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要略曰。瓜蒂散主之。

又曰。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庞氏曰。宜大小橘皮汤。大橘皮汤治动气在下不可发汗者。小橘皮汤主手足逆冷呕哕。即二味生姜橘皮汤。

问曰。中暑。中 。热病。何以别之。雍曰。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后发者。为热病。冬不伤于寒。而夏伤于暑。为中暑。中暑。即中也。皆太阳经受病。故热病正为伤寒。而中暑为与伤寒相似。活人书曰。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中暑也。大抵中暑与热病外症相似。但以脉盛脉虚别之。甲乙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伤寒肢节痛重。其脉洪盛。按之有力。此冬月感寒深。至夏发耳。

中暑则背寒面垢。手足微冷。烦渴口燥。但觉倦怠。四肢却不痛重。

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其厥逆恶寒者。橘皮汤主之。头痛恶寒。心烦躁。心下不快者。五苓散为最良。

问曰。中暑何故洒洒然毛耸恶寒。朱氏云。经曰。四时八风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近人不问中热暑。或作热病法治之。复用温热药。必致发黄斑出。更为蓄血。尤宜戒之。

问曰。热病。暑病。 病。三者异名。诸家不分。何如。雍曰。热病亦可谓之暑。 病亦可谓之暑。故时言热。亦时言暑。其始则当有热二病。以其通可谓之暑。故有三名。是以难别。素问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热而言也。

又曰。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以暑而言也。二者其实一也。仲景、叔和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又曰。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此一病。或言暑。或言热也。是以巢氏于伤寒之外。别出热病一门。而首曰。暑病者。热重于温也。是热病亦谓之暑也。庞安常复出暑病一篇。而取之实伤寒之热病。又二家所载。皆以素问五脏热病为主。是名同而实异也。惟朱氏分别热病与中暑不相差互。然朱氏所谓热病者。伤寒也。所谓中暑。即 者是也。其意易明。

不令人惑。当从朱氏名之。其他诸家所论。亦未尝不同。名特异耳。

霍乱二十六条

仲景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吐利而复发热也。(一作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雍曰。此论霍乱似伤寒之症也。

又曰。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一作吐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

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恶寒。

脉微而(一作缓)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雍曰。此论今是伤寒之症。故言本呕下利不可治。若论霍乱。则必呕吐而利也。

一是伤寒而不属阳明。恶寒脉微复利。利止者。则用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此汤若霍乱症亦可服。千金翼合二论为一。是当经有缺文。

问曰。霍乱何由而致也。雍曰。胸中逆乱之气也。初无疾而霍乱。往往饮食失节。而致胸中逆乱也。故伤寒而霍乱者。阴阳二气乱于胸中也。灵枢三十四篇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

又曰。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经言五乱。霍乱其一也。惟乱于胸。所以吐。乱于肠。所以利也。孙真人曰。饮食 狯。复食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伏痰。阳气欲升。阴气欲降。

阴阳乖隔。变成吐利。头疼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时虽小。卒病之中。最为可畏。虽临履薄危。不足论也。故古人语此者。刺之则徐出徐入。导气而已。非补泻也。用药者。顺其阴阳之气而已。无汗下也。此伏治乱气之道。

仲景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又曰。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又曰。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又曰。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又曰。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千金翼曰。无猪胆。以羊胆代之。千金方别有加减法。

又曰。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雍曰。勿服药。损谷则愈。

叔和曰。转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鸡屎白散主之。

千金要方曰。凡霍乱。务在温和将息。若冷则遍体转筋。凡此病。定一日不食为佳。仍须三日少少饮粥。三日以后。可恣意食息。七日勿杂食为佳。所以养脾气也。

又曰。凡诸霍乱。忌与米饮。胃中得米即吐不止。但与浓朴葛根饮。若冬瓜叶饮。但沾渍咽喉。而不可多与。若服汤时随吐者。候吐定乃止。诊脉绝不通。以桂合葛根为饮。吐下心烦。内热。汗不出。

不转筋。脉急数者。可犀角合葛根为饮。吐下不止。发汗心烦。欲饮水。可少饮米粉汁为佳。若不止。可与葛根荠 饮服之。

又曰。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霍乱而脐上筑者。

为肾气动。当先治其筑。治中汤主之。去术加桂心。去术者。以肾虚故也。加桂者。恐作奔豚也。霍乱而脐上筑吐多者。若下多者。霍乱而惊悸。霍乱而渴。霍乱而腹中痛。呕而吐利。呕而利。欲得水者。皆用治中汤主之。

又曰。治中汤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

又曰。霍乱转筋。肉冷汗出呕哕者。四顺汤主之。

又曰。霍乱多寒。手足厥冷。脉绝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

旧方用枣三十枚。今以霍乱病法多痞。故除之。如退枣。入葛根二两佳。霍乱。四逆汤加半夏一合。附子小者一枚。恶寒。乃与大附子。

(朱氏无此加减故详录之)又曰。霍乱吐利已。服理中四逆四顺热不解者。竹叶汤主之。

(与竹叶石膏汤方不同)又曰。毒冷霍乱。吐利烦呕。转筋。肉冷汗出。手足指皆肿。喘息垂死绝语音不出。百方不效。脉不通者。服人参汤。取瘥乃止。随吐。续更服勿止。并灸之。

又曰。老人羸劣。冷气恶心。饮食不化。心腹虚满。拘急短气。霍乱呕逆。四肢厥冷。心烦气闷。流汗。扶老理中汤。原系理中散。常服以蜜为丸。

又曰。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附子粳米汤主之。

又曰。妇人霍乱。呕逆。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可服小青龙汤。涎沫止。次治其痞。可与甘草泻心汤。

又曰。中热霍乱。暴利心烦。脉数。欲得冷水者。以新汲并水顿服一升。

又曰。凡霍乱。灸之或未能立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下后吐。当随病状灸之。雍曰。治霍乱之法。惟千金要方最为详备。

除以前录外。尚有霍乱余症。及转筋危症等十六法。灸法十八法。当参同用之。

活人书曰。夏月中暑霍乱。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烦躁。四肢逆冷。汗自出。两脚转筋。宜服香薷散。须井中沉令极冷。顿服之。

乃效。雍曰。香薷、浓朴、 豆。皆古人治霍乱要药。故此药为有理。

中暑霍乱。惟纳冷水饮则不复吐逆。时有以新汲水服理中丸。亦佳。灵苑方煮良姜末。沉令极冷服。皆宜冷服。

问曰。传信载柳州尝得干霍乱。吐之愈。诸家未见有言干霍乱者。有之乎。雍曰。有之。第当时不能究其说。真言少伪耳。近世之人。尤不知也。霍乱者。五乱之一也。皆作吐利。无干而不吐利者。其不吐利者。乱气也。按灵枢经五乱之症。惟乱于肠胃一症名霍乱。故作吐利。其余四症。皆不作吐利。只谓之乱气。柳州之疾。盖乱气干心之症。非霍乱也。谓为干霍乱者虽谬。然尚不失为五乱之一。今则无复知乱气之名矣。

虚烦七条

孙真人曰。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热也。不可下。

如此内外皆不可攻。而强攻之。必遂损竭多死。难救也。此虚烦。但当用竹叶汤。若呕者。以橘皮汤一剂。不愈。为可重辨也。此法宫泰数用。甚效验。伤寒后虚烦。亦服此汤。

活人书曰。王叔和云。有热不可大攻。攻热者则寒起。正宜服竹叶汤。

仲景曰。伤寒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雍曰。千金方竹叶汤有二方。霍乱热不解者。用竹叶汤。与竹叶石膏汤方不同。若里虚烦不可攻者。当以竹叶汤。与前所说虚烦症同。当用之。即仲景竹叶石膏汤也。

雍曰。王仲弓云。凡似伤寒症有五。一曰 。二曰湿。三曰 。四曰霍乱。五曰虚烦。以上四症见仲景论。独虚烦始于孙氏。

庞氏曰。虚烦似伤寒。身亦热而烦躁。头不痛。身不疼。脉不数者。宜竹叶石膏汤主之。兼治中 吐逆。脉滑数者。

又曰。虚烦。或呕逆吐。脉弦细芤迟。手足微寒。胸寒者。橘皮汤主之。兼治暴寒下利。只用生姜橘皮二物。水煎。

同类推荐
  • 万峰和尚语录

    万峰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射录

    学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竹侯灯窗漫录

    顾竹侯灯窗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RIE

    MAR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usan Lenox-Her Rise and Fall

    Susan Lenox-Her Rise and F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凤女无尊:小子,别欠揍!

    凤女无尊:小子,别欠揍!

    ◆◆◆世人奉行一句话,有凤凰大人在的地方,就没有尊者。◆◆◆若有来生,我希望能护你们周全,绝不让你们比我先死。当真异世重生,躯体却只是一个魔武废人,还挂着野种、私生女的头衔,唯一的亲人也只是病重生命垂危的母亲。父亲不详,不过,听老妈的意思,好像是个牛人。废人?真的如此吗?凤凰察觉到这身体的状况时,简直欣喜若狂,那是绝品天资,若是前世有此等的好资质,她会家破人亡?“此生,我定能拥有保护所在乎的人的资本。”恢复魔力药剂?还不如凤凰手中的一颗糖豆。魔武不能双修?魔武壁障坚如磐石?为何凤凰伸出小指头轻轻一碰就破!进阶困难重重?奈何,凤凰吃一株珍贵药材,升一级就当别人三级。越级挑战绝无可能?废人凤凰仅一招将学院的所谓第一高手、第一天才摁翻。战宠难求?一人一生仅一只?慎重择之?凤凰看着面前的一堆,都是签订契约的,好像就没有一个弱的,还有一群眼巴巴的往她面前蹭。牛人太多,很嚣张?凤凰跃跃欲试,打完之后哭丧着脸,“我不喜欢恃强凌弱,打之前我真的不知道你比我弱。你看起来明明就比我强的。”什么各方势力,什么几大禁地,什么诸多强横种族?还有那连通各界的无为九重天,实力不够者,进入十死无生?凤凰只看到他们的宝物。…但凡接触过凤凰的人都知道她脾气好,只要能付出相应的代价,好好说话,不论三教九流,是好是坏,基本就能得到她的帮助,但是,切莫招惹她身边的人。★★★★★★凤凰护短,不分是非,不问理由,不问青红皂白,修理了再说。凤凰记仇,不分强弱,不问背景,不给任何人面子,宰了再说。☆☆☆过程,大概就是升升级,掐掐架,寻寻宝,惊心动魄自然不能少。美男多多,人家凤凰大人魅力摆在哪儿,招蜂引蝶,很正常。美女自然不能少,合理搭配,看着不累嘛。结局?☆☆☆(水蓝玄幻大作,玄幻也是偶最喜欢看的。刚开始写文的时候就想写了,只是那时候玄幻在潇湘实在是大冷门。自我感觉,玄幻应该才是强项,言情?唉,到现在似乎都还是有些掌握不到位。亲们多支持,多提意见,谢谢!!!)★文文人物、兽兽领养表:依旧笑领养凤凰叉子茵领养九皇月依浅雪领养亚伦妙淼渺领养浅雪妖娆月魔领养黑雪刑冷墨领养夜火半杯冷咖啡领养龙羲、茜茜havemuch领养孤狐、魔根藤慕容葭儿领养小蛇冰羽灵领养君浅彦luyiyi005领养加洛、小鱼儿~紫~煊~雨领养
  • 异界召唤之无上皇朝

    异界召唤之无上皇朝

    “常山赵子龙在此,区区异族,也敢放肆!”神魔坡上,赵子龙身穿银龙甲,手持霸王枪,身后白龙隐现,从虚空踏步而来,大声喝道。“吾吕布在此,谁敢一战!”苍穹之上,吕布头戴紫金冠,身披百花袍,手持方天画戟,背后魔焰滔天,声似雷霆,威震九霄。这里有武圣关二爷,三刀可碎山断岳。有古之恶来典韦,可戬破虚空,诸神灭魔。有谋圣诸葛孔明,可引九天星辰之力,布周天伏魔大阵……这是一个神魔三国的时代,这是一个在异界扬威的故事!新人报道,欢迎入坑。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人本欲生经注

    人本欲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啸江湖

    龙啸江湖

    林云自小失去双亲师从邪神向傲天功成后出谷去看望小时候的恩人,却发现恩人王员外遭魔教炎神教的麻烦,出手相助却没能保全恩人王员外一家,从而引发了与炎神教的冲突卷入了江湖旋涡,后遇李雪晴结吴天林思雨携带佳人兄弟与魔教斗志斗勇最终扫荡魔教还江湖一个太平杀阴党扶忠良于险境最终威震天下
  • 腹黑爹地来迟了

    腹黑爹地来迟了

    一段美好的校园爱情,本应顺理成章的修成正果,却在一步之遥戛然而止!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位单亲妈妈,夏小遥带着宝宝艰难地生活着,却还在期望着孩子他爸回来。他真的回来了,却不再是大学时夏小遥所认识的那个少年,而是化身为从国外回来的投资客,和他一起回来的,居然是曾经的大学室友吴珊珊!是再续前缘,还是知难而退?这可不是夏小遥所能决定的!因为,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声称不能没有她!夏小遥决定遵从心底的想法,和深爱的人在一起,却发现似乎总是有着许多莫名的力量在阻碍着他们,甚至,三年多前的分离真相也开始露出水面,这一次,他们的结果会不一样吗?本文一对一,宠文,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8然--哼哼!【好奇宝宝篇】某宝:妈妈,我真的没有爸爸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某妈:宝宝当然也有爸爸了,只不过,宝宝的爸爸不和我们住在一起。某宝:哦,为什么不和爸爸住一起呢?要是和爸爸住一起,我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玩了!某妈:这个--,爸爸他也要上班啊,所以不能和我们住一起啊!某宝:那爸爸不放假吗?妈妈上班也要放假的哦!某妈:爸爸的工作很忙,没有假放的,所以他才能赚很多钱买房子给宝宝住啊!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爸爸买的!某宝:哦,那我们已经有房子了,可以让爸爸回来陪宝宝了吗?某妈:还不行哦,这个房子还欠了好多的贷款,所以爸爸还要继续赚钱才可以。某宝:哦,那爸爸什么时候可以还完钱啊?我想爸爸快点回来陪我玩--【痴情男人篇】某男:遥遥,我回来了。某女:嗯!某男:我好想你!还有我们的孩子!某女:你就知道一定是你的?某男:我就知道!某女:好,那个吴珊珊是怎么回事?某男:我们俩没什么。某女:那你们怎么一起走,又一起回来?某男:那是因为,我以后再告诉你。某女:宝宝,我们走!P:简介无能,文文精彩!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台湾杂记

    台湾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仙

    逆仙

    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腥复仇之路!!!仙之八门、九宫,新颖设定,新的征途,从这里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心宝宝迷糊妈

    读心宝宝迷糊妈

    你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的存在吗?不管你信不信,现在的柳云朵是信了,自己居然莫名其妙生了一个会读心术的儿子。本来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她,卷入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中。“妈咪,我的爸爸是谁?”“你爸他,早死了。”“好吧,我想起来了,你爸他是个神,在人界还很有钱的。”“好吧,我记错了,你爸他是个魔,很厉害的那种,没人打得过他。”“好吧,你爸是谁,我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