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8400000003

第3章

忍说

忍之字一也而有二义焉有不仁之忍有能容之忍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是以不忍为仁也齐宣不忍牛之觳觫孟子以为仁术夫既以不忍为仁则忍为不仁也明矣故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先以是可忍也为言者盖明季氏之不仁也八佾天子之舞而季氏不仁之心且忍扵僭则推是心以徃何所不至所以继之曰孰不可忍也抑明季氏之不仁将不止乎此矣是所谓不仁之忍也乃若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下文继言有容徳乃大是所谓能容之忍也惟其忍可以济事故孔子亦言小不忍则乱大谋盖谓小不能容忍则大谋不可成此忍之一字所以义有不同也由其字同而义异故主仁术言之不忍为善而忍乃为不善主容徳言之能忍为善而不忍为不善二说虽若相反而义则在扵兼明盖存心贵有所不忍而忍则非恻隐之端临事贵能有所忍而不忍则无含宏之量此忍之在人所以贵乎两尽其义也求之扵古能两尽其义者其周之太王乎当其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事之以犬马事之以珠玉亦可谓能忍矣至其不免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是即不忍人之心也夫惟有不忍人之心而又能临事而忍此所以邠人称之为仁人从之者如归市卒至八百年之基业由是而成焉噫忍之为义闗系于人也其大如此然则后世之士有志于事功者其扵存心临事之间可不知所以用其力乎虽然存心固不可有不仁之忍临事固不可无能容之忍又当顾性禀而加之以学力则义斯两尽性之所禀者柔则用力扵忍也为易性之所禀者刚则用力扵忍也为难颜子禀性柔而益之以学力故能其心三月不违仁终至于犯而不校子路禀性刚虽益之以学力终不能无愠见之色行行之气是又学者不可不知者也知此而用力焉其扵忍也何患乎不能两尽其义哉义至扵两尽则终归扵一道何以言之盖存心无不仁之忍者其心必恕临事有能容之忍者其心亦恕是知恕者忍之良方也孔子曰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学者不用力扵忍则已茍用力扵忍请以是思之

术说

人不可以亡术人而亡术则是为不学之人后世学者多言术非圣门之所尚殊不知术之名一也而义则有二焉有法术之术术之可为法者也有技术之术术之见扵技者也乡饮酒义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此法术之见扵礼记者也孟子治儒术之道所治者正此道术而谓圣门不以术为尚可乎盖自秦人焚灭经术而术之可为法者遂致湮微汉世之君不知有帝王之术而或惟方术是好由是技术兴焉技术既兴而术之名斯不美矣则亦宜乎后之学者于术无所取也然尝即孟子言术者参之曰是乃仁术曰观水有术曰教亦多术无非明法术之意惟其术有不同故孟子又有术不可不谨之言而荀子亦有论心不如择术之语是知术之在人固不容无所患者择之不谨而术非其术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系辞载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茍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徃其无所失矣由此观之则知圣人未尝不以术教人学者诚能谨斯术而至扵无所失则又何术之嫌哉

节说

事有节则得其宜物有节则当扵用故节有亨通之义所以易扵节卦首言节亨不节则有嗟苦之象失扵不及也苦节则有道穷之象失扵过之也是知节以得中为贵节而得中则斯合扵礼而尽节之道盖节者以礼为本以中为则故也有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曰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即语孟之言参之则知节以礼为本明矣节之所以本乎礼者由礼乃天然之则所以制中必中乎礼斯能中节此中所以为节之则也惟其礼者节之本中者节之则故乐记有言大礼与天地同节而节之彖亦云天地节而四时成阳盛则节之以阴寒极则节之以暑二气必得其中四时斯不失序天地且尔而况扵人乎此人之所以不可不知节也节之为义岂但曰节财用而已哉自其内而言之则嗜欲不可不节嗜欲不节则清明之气昏矣自其外而言之则饮食不可不节饮食不节则和平之气垂矣知此而节则中正以通不惟无饮酒濡首之患而扵安节之亨甘节之吉亦能有所得矣是乃节之旨要即书中所谓节性之旨也学圣人者必明节之旨以尽节之道斯无愧矣

三畏说

人有三畏而仕宦者尤当畏之一畏满二畏炎三畏极满系乎心炎系乎时极系乎分心髙而傲满也时发而骤炎也分足而止极也三者皆不可久之兆此其所以可畏也人之扵此知满之可畏则当处之以谦毋骄纵可也知炎之可畏则当处之以遯毋躁进可也知极之可畏则当处之以节毋过求可也茍为不然当畏不畏满则必溢炎则必焚极则必变其可久乎观者戒之

四力说

人之仕宦宜具四力一曰学力二曰才力三曰精力四曰福力学力闗扵心志才力闗扵质禀精力闗扵气体福力闗扵命分扵其四力之中学力可以必其至福力不可以必其全何者学力本乎人福力本乎天也乃若才力精力则在乎可必之间盖扵学力福力或相因而消长焉世固有无才力无精力而因学力之充福力之厚或能勉强而成事者亦有有才力有精力而因学力之不充福力之不厚或至衰微而败事者是知四力之在人虽均不可无而学力与福力尤仕者之所不可无也有学力无福力则虽有才力精力可以任事终不容施设扵时有福力无学力则虽有才力精力可以立事终不能辉光于世此学力与福力所以贵乎兼备而不可以偏废也虽然才力精力兼之者盖亦有之学力福力兼之者实不多见二者固不可以偏废然以理而推之孰为最急曰学力修扵己福力得扵天尽其修扵己者以顺其在天者可也恃其得扵天者以忘其在己者不可也当知福力有限学力无穷然则仕宦扵世者其扵福力之有限固不可越分而过求而扵学力之无穷可不益思所以勉之哉

五累说

一曰声色之累在人有轻重之不同贫贱者疾病者衰老者欲虽存而力不逮故其累为轻富贵者康寜者少壮者力有余而欲易纵故其累为重此累不除则淫佚斯生而清明之气昏矣二曰货利之累则非声色之比矣无分乎贫贱富贵无间乎疾病康寜无拘乎衰老少壮人人有不足之心故其为累无分乎轻重此累不除则鄙吝斯萌而得失之心重矣三曰功名之累则又不然声色货利之累愚者不肖者常多智者贤者常少功名之累智者贤者常多愚者不肖者常少何以言之功名之志惟智惟贤可以有立而功名之事非在位在职则不可以有成是知功名之与官爵常相资者也相资得其道何累之有相资失其道斯为累矣其所以为累者以其有功名之念而后有官爵之念为此身之累世之士大夫不为官爵之累者几何人哉此身既为官爵累谓非功名之累可乎此累不除则奔竞斯甚而去就之义乖矣四曰子孙之累较之功名抑又甚焉功名之于人犹有智愚贤不肖之分至于子孙则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孰无钟爱之念资财可积贪求不厌为子孙也官爵可慕觊幸不已为子孙也生犹可也甚至眷恋牵纒不能割爱于启手足之时当知所以为累者由平时不克念之故非子孙之累人之自累之耳此累不除则爱恋斯深而死生之际乱矣五曰知见之累自非圣人不能免也上焉者生而知之虽有所知见而知见无所累于心斯谓上知也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处上智下愚之间困而学之者常患乎知见之不能广学而知之者又患乎知见之不能忘故知见之累在中人为尤甚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惟尧帝文王为然也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惟吾夫子为然也学如颜子具体而微其余知见犹不能无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颜子之知也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此颜子之见也然而有若无实若虚得非欲去其累乎忘仁义忘礼乐以至扵坐忘则颜子之知见亦可谓无累矣而夫子称之犹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谓之庶乎屡空则其知见是犹有时而未尽去也颜子且尔而况不如颜子者乎无知见而不能学有知见而不能化皆累也所以系辞论徳之盛必曰穷神知化而孟子论圣与神亦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知知见之在人其始也不可委扵无其终也不可泥于有此累不除则聪眀斯蔽而精微之理晦矣五累在人均为累也而所以为累者不同焉有有形之累有无形之累如声色之与货利功名之与子孙此有形之累也皆系乎身乃若知见之累比之四者则无形之可见惟系乎心系乎身者其累显以其在外也系乎心者其累隠以其在内也在外之累非忘物之至不能涣然而氷释在内之累非忘我之至不能怡然而理顺故欲物之忘则必践履之纯熟欲我之忘则必涵养之精明二者之功内外相济至于物我之两忘则五累斯可去矣五累俱去圣人也知见虽未去而余无累者贤人也自知见而下有能去其一二者亦不失为善类也然则有志于学者可不知所用功哉

知几说

甚矣人之不可以不知几也几者动之微人惟知几则于微无忽于动斯谨所谓吉之先见者也孔子因易有介如石不终日贞吉之辞故于系辞明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之旨盖言君子之于几其见之也明其为之也勇所以无失几之悔也今观卫灵公问陈齐景公有不能用之言季桓子受女乐而不朝孔子未尝不行圣人见几而作盖如此乃若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孔子以其庶几称之此贤人之知几者也后之学者视孔子之见几颜子之庶几固不易及但扵去就之间能知所谨亦可矣茍惟眇绵莫察知进而不知退乖其去就之义欲无愧于圣训不亦难乎

惩忿窒欲说

人必知学则必能惩忿窒欲忿必惩欲必窒则心清矣心清则神清神清则气清气清则其为人也生为善类迨其死也化于清气之中亦为善类随清气之厚薄分其善类之髙下人不知学则不能惩忿窒欲忿不惩欲不窒则心不清矣心不清则神浊神浊则气浊气浊则其为人也生为恶类迨其死也化于浊气之中亦为恶类随其浊气之厚薄分其恶类之髙下此人之所以不可不学欤此学之所以不可不明欤

形影说

凡物有身必有影此有形之影也人皆得而识之若夫无形之影识之者实鲜非学力之至乌能识之哉中庸曰诚则形形则着是之所谓形者乃无形之形也夫既有如是之形则必有如是之影矣孔子曰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颜渊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此非无形之影而何试即夫物之有形者参之其为影也日明则见阴则不见月明则见晦则不见灯明则见暗则不见镜明则见昏则不见所以见者明也其不见者不眀故也有形之影如此况无形乎人必此心之眀如日如月如灯如镜则斯影也有昭然不可掩者矣

影响说

凡物有形必有影此有形之影也人皆得而见之有声必有响此有声之响也人皆得而闻之若夫无形之影可视以心而不可视以目无声之响可听以心而不可听以耳非学问穷物理聪眀逹天徳者乌得见而闻哉且以礼乐言之升降揖逊礼之有形者也而圣人之论礼乃以无体言岂非无形之形乎倡和清浊乐之有声者也而圣人之论乐乃以无声言岂非无声之声乎夫礼乐既有如是之形声也而必有如是之影响乎曰有圣人之发明无体之礼则曰威仪迟迟施及四海是即无形之影也发明无声之乐则曰气志不违日闻四方是即无声之响也形声俱冺影响自存此礼乐所以为至也抑尝即夫物之有形有声者参之形存于此影虽微而必彰者无如日之明声发扵此响虽逺而必应者无如谷之虚日不明则影不彰谷不虚则响不应有形有声者如此而况至扵无形无声者乎故人扵此欲视扵无形则开明此心当如皦日欲听扵无声则虚豁此心当如空谷能尽是道非学问不能也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心在则视之无弗见而能见其所不见听之无弗闻而能闻其所不闻所不见所不闻即无形无声者也夫如是则视逺惟明听徳惟聪者斯两尽之矣岂特目有见耳有闻而已哉

人君向阳说

北辰居中前离后坎左震右兊是亦向阳也圣人南面取诸离固向明而治也然离之所以明者以位虚而属火故火无实体依木为用木扵五常为仁而火实资之以生所以火气为生气当知人君所居以向阳为贵者不但取其明亦以阳为生气故尔所以系辞论天地之大徳曰生必继之以圣人之大寳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生与位并言而复以仁次之厥旨深矣是知人之一身有火气则生无火气则死心火未灭则神不去形盖生气犹存也故万物好阳而恶阴所以然者好生而恶死故也如此则知阳之是向不特人君为然凡人皆贵扵向之所以贵之者非専贵其明抑亦贵其生耳

警世说

仁莫仁于安宅暴莫暴于冯河恶莫恶于傲忽善莫善于谦和得莫得于知足失莫失于贪多易莫易于平正险莫险于偏颇怠莫怠于游豫勤莫勤于切磋乐莫乐于击壤苦莫苦于犇波吉莫吉于执御凶莫凶于操戈益莫益于浩养损莫损于酣歌逹莫逹于心悟穷莫穷于事磨省莫省于梦蝶迷莫迷于灯蛾

自警说

易其言者多悔忽其动者多忧轻贫重富天不汝佑骄奢滛佚有凶无吉疾人之善兮于彼何损幸人之恶兮于我何加勿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勿以小恶为无伤而不去天之髙明始于昭昭地之博厚本于撮土学不可废废学者难乎成人志不可满志满者殆将丧身欲不可纵纵欲者其如后患何过不可文文过者终无闻焉矣

养生说

庄子养生之说亦极有理不可以其荒唐而废其言也鞭后之旨明之者鲜羊之居后者必贪食者也贪食则败羣其可不鞭之哉将以养生者能以贪自惩则欲必寡矣寡欲者养生之良方也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而庄子以养生言养心养生虽异说而所以养之者则同所养虽同成功则异何以言之盖庄子之养生所以养其身孟子之养心于以善天下身者人之所独心者天下之所同此孟庄之学所以不同与

勉学说

学也者所以明性也博而非不若约而正速而名不若久而成思之也精求之也敏力行以勉之不倦以终之如斯则为学之要得矣为学之要得则道不难于日致盖道之所要者虚也学之所要者实也虚则无所不容此道之所以大实则无所不充此学之所以益学惟有所益则徳斯有所进徳者充实于己者也进而不已则天徳可达矣学而造于是则寂然安焉黙然晓焉混然天成光辉灿然其乐有非言之所可得而形容者是故存扵中中无所倚着扵外外无所间反之扵身则无物不备体之于物则无物不合发之扵言则言可则见之扵行则行可法此君子之学所以贵乎深造之以道也人而不学则下矣学而不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人其可不学乎学其可不正乎

勉学赋

人具四体性均一天由或学与或否故有愚而有贤徳欲昭明端在修身之谨理资讲贯莫先用志之専蒙尝息念簮缨究心弦诵时时不倦扵时习日日常知扵日用道惟可乐忘箪瓢陋巷之忧友必相亲愿车马轻裘之共诚以命分素定尘生漫劳务道枢之谨守宜徳柄之常操势荣孰若义荣之显人爵何如天爵之髙深念惜阴之过隙每怀继晷以焚膏惟理义心所同然味犹熊掌惟富贵人所欲也视若鸿毛兹盖无为其所不为扵止而知所止絶去私欲复还正理视听言动严遵四勿之戒意必固我黙会四毋之旨物交物而物莫能夺心感心而心无所倚学以聚问以辨志在操存居之安资之深躬勤践履一尘眯目物虽近而莫覩一事萦心理虽存而莫通钦厥止安汝止则何徃而非止执厥中用其中则何行而匪中故此观无体之礼兮敬以直内听无声之乐兮和而不同欲致有孚之益必全养正之蒙

勉学诗

老来幸安适满怀春气和顾我一心定从他双鬓皤如天运日月若水息风波尚听升堂乐寜操入室戈闲吟意自得节饮颜微酡圣道有余乐良朋不厌多金门既絶望铁砚奚劳磨世事省梦蝶物情叹灯蛾反躬贵黾勉进歩毋蹉跎蜗角漫成缚乌光快掷梭人如未知觉志须勤切磋或至自暴弃吾末如之何

准铭

则出扵天用近扵理旁行不流中立不倚积水成渊其平由止准所以平盖取诸此以水喻心明准之旨委分万殊源归一揆可方可圆称物而已毫厘靡差斯为准矣在仁如射发必正巳在义为的合宜为美在礼如衡罔乖所履在智如巧事须谨始以之正国为国有纪以之齐民纳民于轨天地虽大弥纶以是四海虽逺放之自迩准于万世大哉孔子愿学为准是之取尔

准斋序

斋以准名何如其准也干元用九乃见天则此准之在天者尧传之舜舜传之禹以至文武周公孔子不曰执中则曰用中不曰建极则曰立极无非准也大则弥纶天地逺则放诸四海余取之以名斋则知是斋也其天下之广居耶操存有地积累有基得是斋之门者不废绳墨者也升是斋之堂者罔失法度者也入是斋之室者行中规还中矩者也居是斋者何为哉或起或处惟正是适或黙或语惟平是持守之扵仁则如射行之于义则为的礼犹衡则审轻重之权智犹巧则先条理之事惟直内方外有自然之则故举斯加彼即同然之理夫如是则不独准于一身又将准扵万民而同其归不但准扵万民抑将准扵万物而平其施是必无所不用其极斯无媿扵名斋之义也或者曰万世之标准名斋得非以圣人自期乎余应曰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始为士终乎为圣人不学则已学则当以圣人为准矣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此以舜为准也孟子曰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此以孔子为准也余之名是斋其志亦将以圣人为准所谓非曰能之愿学焉以圣自期则吾岂敢或者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静喻

人生而静是谓天性不动如山其明似镜惟艮之止得蒙之正何事扵仁尧舜犹病

静戒

存心养性以事天必有事焉而勿正寂然不动静斯安能静自然能致敬须知静敬本一源二者并行无异行静中更用敬加功揠苖助长方为病

静诀

静处安静动处习静静至寂无无往不敬

四益箴

身有四益不可不志爱物亲仁观书省事

四训箴

家有四训不可不佩敬上恕下周外和内

四宜箴

时有四宜不可不审约言简出谨文节饮

吴如愚(1167—1244年),字子发,钱塘人。父亲笃好经学义理。吴如愚幼承师传,兼受家学熏陶,博览群籍,广涉诸子百家学说,潜心钻研经学,但性情澹泊,安贫乐道,不求功名仕途。有仰慕其德行的生徒题其书室为“准斋”。朝廷官员多次荐举入仕,均遭拒绝。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权臣孔山乔特授他为从政郎,充秘书阁校勘,吴如愚仍坚辞不就。家多藏书,着有《准斋集》和《杂说》。

同类推荐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冒

    易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esire of Ages

    The Desire of A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主宰的永恒之路

    主宰的永恒之路

    玩游戏也有罪,李玉就是个被来自游戏里的雷电劈死的倒霉蛋,不过幸运的是,它继承了游戏角色的能力。却被送到了漫威这个大宇宙。为了回家,他不得不好好的经营这个世界,他掠夺其他维度来增加自己的底蕴,就是为了强大自己,以后还有机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故乡!
  •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主要讲述了:在漫步青春的同时,我们总是容易忽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但年龄的春天只有一次,在20几岁这个人生的关键期,女孩子需要好好把握,在各个层面完善自己的心智与情感,人生路上难免有风波与坎坷,最重要的是要做真实的自己!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Palaeontology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Palaeont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我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房屋的思想!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