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000000151

第151章

诸气门

病机

经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

天有四时,以生寒暑燥湿风火;人有五脏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此九气之为病也。

又曰: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闻。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煎厥。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痿,留连肉腠。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鬲。

因为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荣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

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

病机

张子和云:九气之气,如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病。而况人禀王地之气,五运迭侵于外,七情交战于中。是以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投物,而反伤太和。此轩岐所以谓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遂有九气不同之说。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怒、喜、悲、恐、寒、炅、惊、思、劳也。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逆上矣。王太仆云: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则呕血,及飧泄也。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肺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逆,逆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王太仆云:恐则伤精,却上而不下流下焦,阴气亦反逆而不散,故聚而胀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气还,故气下行也。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王太仆云:身凉则卫气寒沉,故皮肤文理及渗泄之处,皆秘密而气不流行,卫气收敛于中而不散。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出,故气泄矣。王太仆云: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故热则肤腠开发,荣卫大通,津液随汗而泄也。

【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王太仆云:系心不散,故气亦停留。

【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王太仆云:疲劳役则气奔速,则阳气外发,故汗出。内外皆逾越于常纪,故气耗损也。

此《素问》之论九气,其变甚详,其理甚明。然论九气所感之疾则略,惟论呕血及飧泄,余皆不言。惟《灵枢》论之尽矣。

怒气所致为呕血,为飧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筋缓发于外,为痈疽。

喜气所致为笑不休,为毛革焦,为肉病,为阳气不收,甚则为狂。

悲气所致为阴缩,为筋孪,为肌痹,为肺痿。男为数溲血,女为血崩。为酸鼻辛 ,为目昏,为少气不能接息,为泣则臂麻。

恐气所致为破 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清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

惊风所致为潮涎,为目 ,为口噤,为痴痫,为不省人事,为僵仆,久则为 痹。

思气所致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痹呕苦,为筋痿,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而衰,为不嗜食。

寒气所致为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下利清白。

炅气所致为喘呕吐酸,暴注下迫,云云。

病机

《原病式》曰:气为阳,而主轻微。诸所动乱,劳伤,乃为阳火之化,神狂气乱,而为病热者多矣。子和云:河间治五志,独得言外之意。凡见喜怒悲恐恩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至于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以平心火为主。今之医者不达此旨,遂有寒凉之谤。《脉诀》有云冷生气者,高阳生之谬言也。气属阳,无寒之理。自觉冷气自下而上者,非真冷也。盖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自下而出,其热为甚。火极似水,阳亢阴微也。

脉候

《内经》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脉经》曰:脉滑者,多血少气;涩者,少血多气。

大者,气血俱多,脉来大而坚者,气血俱实。

浮而绝者,气辟。大而滑,中有短气。

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尺脉细而微,血气俱不足。

刘立之《脉理玄要》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滑,气兼痰饮。

治法

《内经》治七情九气之法,皆以五行五志之理制而胜之,深中病情之至治也。如怒气甚者,以悲胜之,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故曰悲可以治怒。如喜气甚者,以迫剧死亡之言怖之,故曰恐可以治喜。如悲甚者,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故曰喜可以治悲。如恐气甚者,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故曰思可以治恐。如思气甚者,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故曰怒可以治思。寒可以治炅,炅可以治寒,劳以逸温之,惊以习平之,故曰:惊者平之。平,谓常平也。夫惊者以惚然而逢之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

此《内经》之治五志、七情、九气,深为详切。惟其诡谲诈怪,或音乐,或戏谑,制而胜之,此所谓治之之法也。夫何今人不谙此理,不效此法,而惟以方药治之,与情志之病,殊不相通,纵以辛热之药,愈增邪火,谁之咎耶?

治法

丹溪云:治气一门,有曰治一切气。冷气、逆气、上气用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紫苏丸、匀气散、如神丸、集香丸、煨姜丸、盐煎散、七气汤、温白丸、生气汤,悉用热药。

夫天地周流于人之一身以为主者,气也。阳往则阴来,阴往则阳来。一升一降,无有穷也。

苟内不伤于七情,外不感于六淫,其为气也,何病之有?今曰滞气、逆气、上气,皆是肺受火邪,气得上炎之化,有升无降,熏蒸清道,甚而至于上焦不纳,中焦不化,下焦不渗,遂展转传变为呕、为吐、为嗝、为噎、为痰、为饮、为反胃、为吞酸。夫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此正治之法也。治热用热,治寒用寒此反佐之法也。详味前有既非正治,又非反佐,此愚之所以不能无疑也。观其微意,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滞者,导之;郁者,扬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偏寒偏热,反佐而行之;挟湿者,淡以渗之;挟虚者,补以养之。何尝例用辛香燥热之剂,以火济火,实实虚虚,咎将谁执?

治法

丹溪曰:气无补法,世俗之误也。气实而壅盛者,不必补。内伤劳役,正气虚者,不补而何?若正气虚而不补,是虚而益虚,则脾胃运化纳受皆失其职,阴不升而阳不降,所谓天地不交之否也。

经曰:虚者补之,人参、黄 之属是也。不审虚实,悉以破气之药与之,以致天真元气耗绝而死者,医杀之耳。

治法

《玉机微义》云:夫气疾之起,种种不同。经言九气之变,未尝不详。如怒则气上等证,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惊者平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喜者以恐胜之,悲者以喜胜之。九气之治,各有分别,何尝混作寒论而类以香热之药通言而治诸气?岂理之谓欤?今七情伤气,郁结不舒,闷壅痞塞,发为诸病。详所起之因,滞于何经,上下部分,藏气之不同,随经用药,有寒热温凉之异。若概以耗气之药,惟能却气之标而不能制气之本,岂可又佐以香燥之药以火济火,混同谓治诸气使之常服多服,可乎?《原病式》云:上气脉躁而喘者,属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气虚卒倒,参 补之。

气上逆而喘促,面目带浮肿,胸中痞闷者,舟车丸下之。

气刺痛,皆属火,当降火。药中加枳壳。禀受素壮,而气刺痛,加乌药。气从左边起者,肝火也,泻青丸加青皮主之。

气疾之人,多因气不归元,遂成气中,状如中风仆倒,昏迷,牙关紧急,只是无痰,此为气中,不可误用风药及通关利腠等辈。先以姜汁泡汤调苏合香丸,次用七气汤、大流气饮加石菖蒲,继之顺气而苏,即以治中汤加木香以和其中,使气归当道。若更不能调,则气逆而厥,又有变证。

气滞者,滞于胸膈则胀满,滞于手足则浮肿,滞于腰间则坠痛而胀,用异香散、调气散、沉香降气汤,仍与保神丸。浮肿用三和散,生料五苓散,或五皮散吞青木香丸,局方流气饮加赤茯苓、枳壳,腰痛降气汤,局方七气汤,调气汤吞青娥丸。

气嗝者,阴阳不和,中脘窒塞,五嗝吐噫,食不能下,用五嗝宽中散剂,七气汤加木香、砂仁,间以红丸子佐之。

水气浮肿,面目俱浮,中满痞塞,枳壳散加南木香、大流气饮、指迷七气汤、顺气木香散、三和散、五皮散加半夏、茯苓。

气郁用香附、苍术、抚芎。因事气郁不舒,伸而痛者,木香调达之。

逆气在上者,须用达之;在中者,须用调顺;在下者,须用消导。

怒气须用调肝经之药,如青皮、芍药、柴胡、桔梗、枳壳、木香之类。有痰加半夏、白芥子、竹茹、萝卜子。

七清忧结,遂成郁气者,难治。必须自能醒,戒服药方可。

诸腹胀大,须利小便,兼理脾气之药。不可轻用大戟、芫花、甘遂、巴豆、牵牛泄泻,耗其正气,则邪气愈胜,病必难治。

子和治一书生,劳苦太过,大便结燥,咳逆上气,时喝喝然有声,唾呕鲜血,以苦剂解毒汤加木香、汉防己煎服,时时啜之,复以木香槟榔丸泻其逆气,不月余而痊。

又治一妇人,久思不眠。子和令触其怒,妇果怒,是夕困睡,捷于影响。喘息低仰,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而四肢寒者死。

药方

枳壳利肺气,多服损胸中至高之气。

青皮泻肝气,多服损真气。

木香调郁气,行中下焦气。其味辛,气能上升。若阴火冲上而用之,则反助火邪矣。故必用黄柏、知母,而少用木香佐之。

香附子能耗郁气快滞气,虚者不可多服。

陈皮能消痰气,泄逆气。浓朴泻胃气,消胀满。

紫苏专散表气,开滞气。槟榔泻至高之气。

藿香快胃气。沉香升降真气。

脑麝能散邪气。三棱、莪术能攻积块气。

药方

(《和剂》)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刺痛,不能饮食。

同类推荐
  • 悟玄篇

    悟玄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径中径又径

    径中径又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eroplanes and Dirigibles of War

    Aeroplanes and Dirigibles of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ssays and Tales

    Essays and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司空席上赋

    杜司空席上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农门娇色

    农门娇色

    一不小心重生穿越到农家,穷的只能啃树皮,看秦五丫如何发家致富过好日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天战尊

    开天战尊

    帝武大世界,强者如山岳,只手摘星,弱者如蝼蚁,匍匐在地。穿越者赵凌,在至高无上炼体功法《盘古神体决》的帮助下,在这以武体为尊的帝武大世界,步步崛起,步步强大,最终成为一尊惊天动地的盖世高手,震慑四方。踩天骄,踏强者,赵凌神威盖世,威震寰宇!
  • 吴陆争霸

    吴陆争霸

    吴大陆,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谁来揭开他神秘而古老的面纱?战国分崩的时代,吴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大一统帝君吗?他将会给吴陆带来怎样的变化,选择怎样的结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铁骨铮铮,笑傲吴陆春秋!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与妹妹定下了契约

    我与妹妹定下了契约

    这是一个可以使用魔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共有五大种族:人族,龙族,精灵族,矮人族与魔族,而其中人族最为弱小。背负着“人族之星”的使命,他,诸葛星,能否成就人族的复兴大业,并且拯救即将被魔族统治的世界?(如果不能我也没什么好写的了)
  •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作为四川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作家,我生在仪陇,长在仪陇,对于家乡的文学视野基本是全景式的。但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浸沉于通讯与报告文学之中。对于散文,却从未想着去染指。
  • 汉牧天下

    汉牧天下

    缉毒警察李戬,在一场枪战中身亡,穿越到晋末五胡乱华时期,附身于一名小小县尉,身上还担负着近万百姓的生死存亡。且看他如何率领百姓,逃出生天,在这乱世之中越走越远。老书《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欢迎加书友群:694896069
  • 战神联盟与墨音双子

    战神联盟与墨音双子

    俩吃土少女我呸俩智障儿童的穿越之旅哈哈嗝~认真介绍什么的不存在啦!(坐等打脸……灵墨表示:有个闲得蛋疼瞎布置任务又没什么奖励的系统真特么是老子倒了八辈子的霉。言墨表示:每次搞完事想咸鱼是却又被莫名其妙下了任务的灵墨总会去做那些作得一手好死的任务,作为她朋友我是真心累。某系统:怪我咯╮( ̄▽ ̄)╭
  • 中华美德:舍身求义

    中华美德:舍身求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给后人阐述了舍生求义的人性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精髓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
  • 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

    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

    系统全新格式化,所罗等人意识被尽数封印与寄体之中。全新的异世大陆,来自梦幻西游全方位地理的修真世界。性格丕变,冷酷无情的所罗,要如何与多愁善感的热血少年剑侠客周旋?让剑侠客帮他找回失散的伙计?要如何让他相信养育自己的楚恋依乃是一名无耻之徒?梦幻西游之跨服战场系列第三部《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同学们走进来,与我、与剑侠客一同踏上浩浩修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