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000000020

第20章

阴,肾也。阳,心也。其心属火,肾属水也。此言肾之真阴已亏而发热,误投寒药以治,则热反炽,岂知热之不衰,由于真水之不足乎?宜求滋肾之剂,如山药、枸杞、地黄之类,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又如心之元阳已亏而身寒者,误投热药以治,则寒反甚。岂知寒之不衰,由于真火之不足乎?宜求补心之剂,如人参、附子之类,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也。如果益心,寒亦通行;如果强肾,热之犹可。心也,肾也,水火之原也,阴阳之本,所谓属也。

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治其旺气,是以反也。

旺气,时旺之气也。如夏月感寒,郁而为热,宜辛散之药。医见其身热,其时旺之气亦热,乃以寒药治之。寒性收敛,表邪不能发散而热反甚矣。发冬月伤寒,失于汗下,邪气传变,亢阳内郁而身寒者,宜苦攻之。医见身寒,时旺之气亦寒,乃以热药治之。热性 悍,内邪未得疏通而寒反甚矣。是皆治其旺气而有所失也,正发表不远热,攻裹不远寒,相同一意。

曰: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味旺味属也。

此承上文而言,上味玩味也,下味药味也。如肺之气虚而身寒,其寒也由于肺气之不足也,宜补其气则生阳矣。若误投以辛热之药味。则阳虚阴必凑而身寒反甚。盖徒知寒者热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辛者旺于秋,而属于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气,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虚内身热,其热也由于心血之不足也,宜补其血则生阴矣。若误投以苦寒之味,则阴虚阳必乘而身热反炽。盖徒知热者寒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苦者旺于夏,而属于心,苦先入心,以泻心血,如之何其弗热也?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久服,各增其气,如黄连服久而反热,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增气不已,脏气偏胜,气有偏胜则有偏绝,故曰夭之由也。

五常政大论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此言人应天地阴阳,虚实寒热,治之宜各察其岁气天和,无实实虚虚之误,庶不失其正而夭人命也。

《大要》曰:无伐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此承上文而言,引古经以证无伐天和之义也。

五脏别论 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藏气法时论 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齑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毒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然辟邪安正,惟毒药为能,故通谓毒药也。五谷,粳米小豆大豆麦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菜,葵藿薤葱韭。食以存性,药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此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宣明五气篇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太过则致病,病者则愈甚,故无多食。下文之义可见矣。

五脏生成篇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入口,内养五脏,各有所欲。所欲太过,则互有所伤,故不宜过欲也。

阴阳应象大论 阳为气,阴为味。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味浓者为阴中之阴则泄,如大黄之类。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则通,如苦茶之类。气浓者为阳中之阳则发热,如附子之类。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则发泄,如麻黄、桂枝之类是也。故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也。

脉候篇第五

脉要精微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平旦未劳于事,阴气未扰,阳气未耗,故可以候有过之病脉也。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神气也。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参伍,视察五色等事,与所切脉参合比伍,而其决死生之分也。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安也。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盛,谓寸口;下盛,谓尺中。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

浑浑,脉混乱也。革至,谓脉弦实。如涌泉,脉迫迫而出不反也。绵锦其去,脉来绵绵,相续不见其去,如弦之数绝,主病色而死矣。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察脉在手阴阳升降之妙,故曰纪纲。始之有经,言知其经常之大概,次从五行之生旺,次从四时之所宜,所谓有度也。如此,微妙皆可察而知也。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此申上文微妙不可不察,而各有合之之理是也。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虚心静性。)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不甚浮也。)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盛大充足。秋日下肤,蛰虫将去,(随气而降,故曰下肤,观蛰虫可见。)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深沉之义。)此言四时之常脉,所谓始之有经是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季,末也,极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关上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寸上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足中事也。

自尺内至于上附上,六部之分位,以诊十二候也。上竟上者之四句,总结上文诊候之各得其宜也。

平人气象篇 帝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定息,命曰平人。

一呼一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为五动也,曰平。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呼吸定息五动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脉为迟,以减平人之半,少气可知矣。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躁,烦躁也。尺热,尺分皮肤热,是为病瘟。尺不热而滑为风,涩为血少,故病痿痹。

是为数脉也。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一呼四动,一吸亦四动,是倍平人之半,此数而又甚者也。脉绝不至,乍疏乍数,皆其谷气绝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无胃气,四时之脉不得其本脏和气也。观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气则弦而软是也。弦多,谓弦甚。五注如始张弓弦。胃气少者,乃本气自病。纯弦绝无胃气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克木,故即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气则弦而滑是也。但钩谓洪大而坚,有石谓沉伏得冬脉,故冬病石甚,水克火,故即病也。

长夏胃微 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 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长夏胃气软弱是也。弱多,无力也,代,不能还也,主死。弱而沉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气浮是也。毛多,浮微也,为肺气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绝者死,浮而弦为春病,弦甚曰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冬胃气沉是也。石多,沉伏也,为肾气不充也。但石沉而坚也,石而有钩,沉滑也,而病于夏。石甚为即病也。

玉机真藏篇 曰: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长而紧也。)曰肝病。死肝脉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带钩,陷下不动也。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浮而散也。)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然如弹石,曰肾死。(促而肾也。)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玉机真藏论 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为阳居表,故在外;不及为阴居中,故在内。

太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

太过肝气实则怒,视眩冒闷,气上为颠疾;不及肝气不流,故胁痛 满也。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曰钩,(即前曲后居,来疾去迟也。)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心脉太过,则身热而肤痛,浸淫流布而痛;不及为心烦咳唾,下则气泄。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上见血,喘而咯血;下闻病音,复又咳嗽也。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懈 ,(懈,倦也,似热不热,似寒不寒,似弱不弱,似强不强,无可名状,谓之懈 病也。)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中,季胁之下,侠脊两旁空软处也,肾外当 ,故曰 。清,清冷也。脊中,两肾之中。

少腹, 之前。小腹满,肾气不行也,故小便变,或赤或涩也。

帝曰:脾脉独何主?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得见,恶者可见。(脾寄旺于四季,故善不可见,恶可见。)其来如水之流,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中气不足,不能灌溉于四旁,则五脏不和,故九窍不通也。

平人气象篇 曰:欲知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尺脉缓涩,谓之解 。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谓之热中。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

少阴在掌后陷中,当小指而应手者也。动谓动也,经脉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精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乃手太阴肺脉,为脉之大会,百脉尽朝,故以其分决死生,是成寸口脉法,寸关尺三部是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水精布经,五脏四时俱以常度,不相失也。

平人气象篇 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石弦而曰不,谓不似微弦微石之和也。五脏仿此。

玉机真藏论 曰:见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同类推荐
  • 毛詩多識

    毛詩多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ldport Days

    Oldport 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等陀罗尼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沙门天王经

    毗沙门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恶魔别惹我哦

    恶魔别惹我哦

    恶魔,我只爱你。丫头,我只宠你。爱你爱进心中,宠你宠入骨髓。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Honey and Jam

    Honey and Jam

    In the tradition of cooking with each season's bounty, Hannah Queen applies the same spirit to her baking, turning out an abundance of fresh cakes, trifles, biscuits, and more. From the citrus of winter to the bright squash of summer, more than 70 classic and modern dessert recipes celebrate locally sourced ingredients. Relish the sweet fruit of the spring with the delectable Rhubarb Custard Cake, and savor the ripe flavors of autumn with the Spiced Pumpkin Cupcakes with Bourbon Buttercream. The wide range of flavors and recipes for year-round baking ensure you will never tire of these fresh indulgences. Featuring Queen's rich photography throughout, Honey and Jam not only showcases a collection of rustic desserts, but also captures the sprawling forests and farmlands of Blue Ridge, anchoring each recipe in the backdrop of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 Mountains.
  • 十四又四分之三岁的秘密生活

    十四又四分之三岁的秘密生活

    舒杰扬喜欢观察生活,然后用中学生特有的语气、故作不经意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他的迟到理论、应对师长教训的“技巧”,对伙伴义气和老师表扬与鼓励的“真实想法”;甚至于因喜欢女孩库拉而产生的诸多“爱情思索”,对待父亲从“逆反情绪”到“握手言和”……舒杰扬遭遇的每个小事件都如同一个镜面,生动立体地诉说着一名中学生正跃跃欲试着独立思考,探索现实人生。
  • 吉他王子的浪漫情缘

    吉他王子的浪漫情缘

    一个被称为整个市内高中最能打的校园老大,但却喜欢低调。因为帮自己的小弟报仇,而认识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小女孩。然后转学,去寻找这份爱情。浪漫,华丽,开心在两个人之间,来回碰撞摩擦。美丽的音乐学院,使他成为国内最红的网络歌手。但使他成功的不是老师,那会是谁呢?
  • 错爱

    错爱

    她以为他是她的全部。可是他似乎并不记得那一夜的风流,他竟然要狠心,趁她不知道,打掉那个属于他们的孩子。那夜的缠绵依旧清晰的萦绕脑中,听着他温柔的声声呼唤,她心头自是狂喜的难以自制。她以为他和自己一样。所以她甘心将完整的自己献给她所有的爱情幻想,谁知没有爱情,只是她一人的幻想。彼时多爱他,此时既有多恨他。病房内静的让人心慌,仿佛时间都止住一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秦第一卿

    大秦第一卿

    公元前二四六年,嬴政继位为王,闻百官山呼,观朝臣俯首。宫阙之下,吕不韦剑履上殿,受嬴政三拜而唤仲父,气势无两。远山外,少年极目远眺,不见王城疏影,浑不知一股来自深渊的逆流,正将他徐徐卷入。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择天记之渐行渐远渐无书

    择天记之渐行渐远渐无书

    归来的陈长生,经历了师兄的磨炼,记忆的缺失,他能够重拾信心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