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2100000002

第2章

物之离于生者,形存而气与天地隔也。卉木之生,接时能芒达已矣;飞走蠕动之俦,有觉以怀其生矣;人之神明出于心,纯懿中正,其明德与天地合矣。是故气不与天地隔者生,道不与天地隔者圣,形强者坚,气强者力,神强者巧,知德者智。气之失暴,神之失凿,惑于德,愚。是故一人之身,形得其养,不若气得其养;气得其养,不若神得其养;君子理顺心泰,霩然性得其养。人有天德之知,有耳目百体之欲,皆生而见乎才者也,天也,是故谓之性。天德之知,人之秉节于内以与天地化育侔者也;耳目百体之欲,所受中而不可踰也。是故义配明,象天;欲配幽,法地。五色五声,五臭五味,天地之正也。喜怒哀乐、爱隐感念、愠懆怨愤、恐悸虑叹、饮食男女、郁悠咨、惨舒好恶之情,胥成性则然,是故谓之道。心之精爽以知,知由是进于神明,则事至而心应之者,胥事至而以道义应,天德之知也。是故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惟圣人然后尽其盛。天地之德,可以一言尽也,仁而已矣;人之心,其亦可以一言尽也,仁而已矣。耳目百体之欲喻于心,不可以是谓心之所喻也,心之所喻则仁也;心之仁,耳目百体莫不喻,则自心至于耳目百体胥仁也。心得其常,于其有觉,君子以观仁焉;耳目百体得其顺,于其有欲,君子以观仁焉。

《传》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凡有生则有精爽,从乎气之融而灵,是以别之曰「魄」;从乎气之通而神,是以别之曰「魂」。《记》有之:「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有心知,于是有怀生畏死之情,因而趋利避害。其精爽之限之,虽明昧相远,不出乎怀生畏死者,血气之伦尽然。故人莫大乎智足以择善也,择善则心之精爽进于神明,于是乎在。是故天地之化,呈其能,曰「鬼神」;其生生也,殊其用,曰「魂魄」。魂以明而从天,魄以幽而从地;魂官乎动,魄官乎静;精能之至也。官乎动者,其用也施;官乎静者,其用也受。天之道施,地之道受,施故制可否也,受故虚且听也。魄之谓灵,魂之谓神,灵之盛也明聪,神之盛也睿圣,明聪睿圣,其斯之谓神明欤!《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血气心知之得于天,形色其表也。由天道以有人物,五行阴阳,生杀异用,情变殊致。是以人物生生,本五行阴阳,征为形色。其得之也,偏全厚薄,胜负杂糅,能否精觕,清烛昏明,烦烦员员,气衍类滋,广博袭,闳巨琐微,形以是形,色以是色,咸分于道。以顺则煦以治,以逆则毒。性至不同,各呈乎才。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从生,而官器利用以驭;横生,去其畏,不暴其使。智足知飞走蝡动之性,以驯以豢,知卉木之性,<以生以息>,良农<任>以莳刈,良医任以处方。圣人神明其德,是故治天下之民,民莫不育于仁,莫不条贯于礼与义。

《洪范》曰:「敬用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道出于身,此其目也。「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幼者见其长,知就敛饬也,非其素习于仪者也;鄙野之人或不当义,可诘之使语塞也。示之而知美恶之情,告之而然否辨,心苟欲通,久必豁然也。观于此,可以知人之性矣,此孟子之所谓「性善」也。由是而达诸天下之事,则「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当孟子时,天下不知理义之为性,害道之言纷出以乱先王之法,是以孟子起而明之。人物之生,类至殊也;类也者,性之大别也。孟子曰:「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诘告子「生之谓性」,则曰:「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盖孟子道性善,非言性于同也,人之性相近,胥善也。明理义之为性,所以正不知理义之为性者也,是故理义,性也。由孟子而后,求其说而不得,则举性之名而曰理也,是又不可。耳之于声也,天下之声,耳若其符节也;目之于色也,天下之色,目若其符节也;鼻之于臭也,天下之臭,鼻若其符节也;口之于味也,天下之味,口若其符节也;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心之于理义也,天下之理义,心若其符节也;是皆不可谓之外也,性也。耳能辨天下之声,目能辨天下之色,鼻能辨天下之臭,口能辨天下之味,心能通天下之理义,人之才质得于天,若是其全也。孟子曰「非天之降才尔殊」。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惟据才质为言,使确然可以断人之性善。人之于圣人也,其才非如物之与人异。物不足以知天地之中正,是故无节于内,各遂其自然,斯已矣。人有天德之知,能践乎中正,其自然则协天地之顺,其必然则协天地之常,莫非自然也,物之自然不足语于此。孟子道性善,察乎人之才质所自然,有节于内之谓善也;告子谓「性无善无不善」,不辨人之大远乎物,概之以自然也。告子所谓「无善无不善」也者,静而自然,其神冲虚,以是为至道;及其动而之善之不善,咸目为失于至道,故其言曰「生之谓性」。及孟子诘之,非豁然于孟子之言而后语塞也,亦穷于人与物之灵蠢殊绝,犬牛类又相绝,遂不得漫以为同耳。主才质而遗理义,荀子、告子是也。荀子以血气心知之性,必教之理义,逆而变之,故谓「性恶」,而进其劝学修身之说。告子以上焉者无欲而静,全其无善无不善,是为至矣;下焉者,理义以梏之,使不为不善。荀子二理义于性之事能,儒者之未闻道也;告子贵性而外理义,异说之害道者也。凡远乎《易》、《论语》、《孟子》之书者,性之说大致有三:以耳目百体之欲为说,谓理义从而治之者也;以心之有觉为说,谓其神独先,冲虚自然,理欲皆后也;以理为说,谓有欲有觉,人之私也。三者之于性也,非其所去,贵其所取。彼自贵其神,以为先形而立者,是不见于精气为物,秀发乎神也;以有形体则有欲,而外形体,一死生,去情欲,以宁其神,冥是非,绝思虑,以茍语自然。不知归于必然,是为自然之极致,动静胥得,神自宁也。自孟子时,以欲为说,以觉为说,纷如矣,孟子正其遗理义而已矣。心得其常,耳目百体得其顺,纯懿中正,如是之谓理义。故理义非他,心之所同然也。何以同然?心之明之所止,于事情区以别焉,无几微爽失,则理义以名。专以性属之理,而谓坏于形气,是不见于理之所由名也。以有欲有觉为私者,荀子之所谓性恶在是也;是见于失其中正之为私,不见于得其中正。且以验形气本于天,备五行阴阳之全德,非私也,孟子之所谓性善也。人之材质良,其本然之德违焉而后不善,孟子谓之「放其良心」,谓之「失其本心」。虽放失之余,形气本于天,备五行阴阳之全德者,如物之几死犹可以复苏,故孟子曰:「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以好恶见于气之少息犹然,是以君子不罪其形气也。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比)〔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其见于思乎。诚,至矣;思诚,则立乎其大者矣。耳目之官不思,物之未交,冲虚自然,斯已矣。心之官异是。人皆有天德之知,根于心,「自诚明」也;思中正而达天德,则不蔽,不蔽,则莫能引之以入于邪,「自明诚」也。耳之能听也,目之能视也,鼻之能臭也,口之知味也,物至而迎而受之者也;心之精爽,驯而至于神明也,所以主乎耳目百体者也。声之得于耳也,色之得于目也,臭之得于鼻也,味之得于口也,耳目百体之欲,不得则失其养,所谓养其小者也;理义之得于心也,耳目百体之欲之所受裁也,不得则失其养,所谓养其大者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虽犬之性,牛之性,当其气无乘乱,莫不冲虚自然也,动则蔽而罔罔以行。人不求其心不蔽,于是恶外物之惑己而强御之,可谓之所以异乎?是以老聃、庄周之言尚无欲,君子尚无蔽。尚无欲者,主静以为至;君子动静一于仁。人有欲,易失之盈;盈,斯悖乎天德之中正矣。心达天德,秉中正,欲勿失之盈以夺之,故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禹之行水也,使水由地中行;君子之于欲也,使一于道义。治水者徒恃防遏,将塞于东而逆行于西,其甚也,决防四出,泛滥不可救;自治治人,徒恃遏御其欲亦然。能苟焉以求静,而欲之翦抑窜绝,君子不取也。君子一于道义,使人勿悖于道义,如斯而已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斩鸦

    斩鸦

    【反武侠】窃国者诸侯,窃钩者诛。吃白斩鸭容易,斩“鸦”却很难。杀人复仇容易,诛心亡魂却很难。那个没心没肺的开朗少年本只想做个得过且过的小偷,但一个所谓的“荡魔炼剑”却让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斩乌杀道的不归路。ps:简介以后大概会换,感觉比正文还难写==ps:无系统无异能无魔法无黑科技无金手指无德无耻主角一枚,在光怪陆离神鬼共存的江湖谋一线生机......
  • 媒体管理概论

    媒体管理概论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豪门贵公子

    豪门贵公子

    “给我生个孩子吧。”她红着眼睛,“你是坏人,我不给坏人生孩子。”他俯下身子深深望进她波光潋滟的眸里,笑,“我是坏人,你是坏女人,我们是绝配,所以生出来的孩子绝对不是池中物。”*套用杜程程的话来说,你家顾方泽,就是一容貌万年女王受,气质腹黑兼帝王攻。在他的人生信条里,只有十六个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语无伦次版简介】1、强大到变异的女主与腹黑妖孽到变态的男主。(相信我,强大与腹黑,是需要成长的)2、小虐,大部分比较温馨,男女主非善类,腹黑与腹黑的激烈PK,扑倒与反扑倒的誓死决斗。3、前面慢热,到了后头,会渐入佳境哒。4、两只装小绵羊的狼扑倒与反扑倒,再扑倒再反扑倒的故事,故事可能狗血(纯洁友爱的奈奈亲切地微笑:小朋友要记得蒙眼看喏……)情节可能会比较精彩,当然,虽然文案比较小言,但本质上不童话不穷摇~5、此文伪温馨清水,实乃强取豪夺文也。【原创版简介】她是知名电视台金牌主持人,他是伪善的豪门浪荡公子哥。游走于都市钢铁森林中,抛眼一笑,只为放纵自由。所谓欲望,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小言版简介】她与他,前一刻还在床上“红帐翻涌春宵无边”,下一秒就能呼吸平稳翻身下床穿衣各自工作,如同陌路。她与他,不相爱,却相守。只因一个无法言说的秘密。【对话版简介】她摇摇头,笑得疲惫的说,“程程,你不明白他。以前我错了,其实他才是最骄傲的,他的爱情很骄傲,骄傲得容不得一点点瑕疵,所以这次,他是真的不要我了。”他道,“因为我爱你,所以我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你要记住,我不爱你,你什么都不是。”太恨了,所以没有力气再去爱。越得不到,越想要,越想要,就越得不到,所以他宁愿静候于原地,用风筝线将她拉住,让她可以飞,可是永远逃脱不了他的掌控。面对苏唯一,你永远都会自乱阵脚,而面对我,李涟漪,你装傻的功夫是一等一。我无法肯定你是否对我有感情,可是我愿意等,最开始喜欢上你的是我,到了最后,你还是我的。【总结版简介】说白了就是一智商120情商0的落难公主让腹黑英俊的伯爵BOSS拆吞入腹吃干抹净充满奸情狗血天雷的有爱故事~【友情提示版简介】作者是个三观不正的无良人士,恶趣味极多,RP负值,思想也8纯洁,偶尔会在文里埋个小地雷~不过坑品还是不错地,既然开了坑就一定会填完,可以放心跳哈。====
  •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推荐新文,一山不容两魔王】沈沐沐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一朝穿越到古代当了王妃。千方百计逃了好几次都无果。不急,她有计。得知某爷的侍卫跟了他十三年,觉得他们俩是情深,发誓要帮侍卫把某爷骗倒。结果自己差点被某爷骗倒。逃走两年后还是被无良师父送回某爷身边,事后某女望着春风满面的某爷说到。“爷,我发现两年不见。你瘦了。”某爷挑眉轻笑。“哪里瘦了!”“禽兽了!!
  • 萌侦探纪事Ⅱ(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萌侦探纪事Ⅱ(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时隔一年,夏林菲又元气满满地回来了,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惊险与感动!春日,夏林菲受到一位母亲的委托,寻找其离家出走的儿子方子言。在罗洛的帮助下,夏林菲查到了这和网络上一个爆红视频“4岁女孩被车撞,19名路人漠然路过”有关――方子言就是19名路人之一这让本来身为中学生的他,遭到了全校师生的排挤,被斥责为“冷漠不可救药”,不堪忍受的他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夏林菲和莫海音略施小计慢慢靠近方子言,打开了他孤独的内心……
  • 仙凡补天

    仙凡补天

    仙凡、仙凡,皆为天地之下一蝼蚁。仙有仙的追求,凡有凡的目标。却都在冥冥之中,踏上补天之路。补天,补天!天道有缺,以身补之!心似镔铁,情如柔水。因怜众生之艰苦,誓补天道之残缺。
  • 古代的舒心日子

    古代的舒心日子

    芷晴是一个普通的从农村出去的现代女孩,父母早亡爷爷去世让她失去了生活目标。瑾娘是个没有什么追求,内心有些怯弱的古代农家女孩,对于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自己的意见。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因为一颗神秘的水滴结合在一起,新的家人环境新的性格,她将会走向新的人生。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在这个女人毫无地位的世界里她是否能过上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命运无法改变的时候,她是否能让生活更加的多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倍感焦虑的时代。然而,有太多人每天都在重复着低品质的勤奋和无效的努力——虽然活得很累、很艰辛,却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有关奋斗方法论的知识。所谓奋斗方法论知识,其实就是走向成功的加速器,可以让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在本书中,作者分六章全面讲解如何通过高效努力,来化解职场和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常见压力,进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愿这本书,能够让你的努力如虎添翼,让你的奋斗更有意义。
  • 重生青梅杠竹马

    重生青梅杠竹马

    袁梦一生做过很多的事,有对也有错,但是最不可原谅的就是自己的叛逆,最后悔的也是自己的叛逆。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却最怀念叛逆的日子。袁梦的一生有过很多的人的参与,最难忘的是顾渊越,最想忘的也是顾渊越,最爱的是他,最恨的也是他。短暂的一生,有过快乐,有过痛苦,爱过,也恨过,值了。再次睁开眼睛,自己竟然回到了刚出生,这一次她收起了叛逆,决心让父母过上幸福生活。
  • 阴阳餐厅

    阴阳餐厅

    一座传说中的黎明之城,搅得这片大地风起云涌,风云变色。一间历史中的阴阳餐厅,迫得五大家族浮出水面,再战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怎知,黄雀之上,仍有雄鹰俯视。谁会笑到最后,谁又能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