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3200000020

第20章

释后二门复分为二。初为二问。后随别释。初释从中际后际生中分二。初释。后结之 受二种先业果者。一内异熟果。二外增上果 或闻非正法者。谓现在世 或先串习者。过去世。此二并是分别起愚。由迷内现自体及后有愚故发业。由迷外愚故润生。既迷现内果故。于后苦不如实知 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名随业识者。谓识种子随逐业故。名由行故识生。招集而生。非辨体生。增上缘故。若初识支唯第八识。通依一期一切识说。通六识身。即会前际名色。能为六识所依。亦复如是。本识是引果。名色种随。名色是总六处种随。六处为依触种随。触为能生受种随。唯识对法云。此识等五名为所引。无明行能引故。即此所引。及能引。俱为引因。引生老死。势疏远故。虽皆名引因。识等五种。与生老死。为因缘生故。九十三及此中。说独名引因。论云由此能引识。乃至受一期身故也。非无明行非引因摄。能所二引诸教不同。成唯识云。瑜伽说识唯是所引。异熟识种名识支故。集论说识唯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缘起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义显爱取有名为能生。生老死支名为所生。成唯识说。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是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因此亦会前后诸文云。由此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者。求生欲界 或发有求者。求生色无色界。此二为总体。即是爱四取为后。初起二求故。后别生二取 即是后有生因所摄者。后异熟果辨体因缘业增上缘俱是。有支独名生。非爱取支非生因摄。对法唯识说。爱取有近生果故。合名能生不相违也 然对法说。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谓于果时有能生所生者。未熟名因。非无因果。已熟名果。非无果因。据义各别亦不相违 问能引所引二俱引因。能生所生俱生因摄。答引同世俱引因。生别世果非因 问生别世果非因。别世生因非果。答熟称果。因亦果。不招果果非因。于此义中应加思虑

此诸行生或渐或顿者。胎卵湿三支皆渐生。化生顿起已如前说

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后种子随逐等者。有色界生次第现前。无色界生色种随逐

还灭中。于二果诸行者。谓老与死二果苦谛也 彼因者。集谛 彼灭者。灭谛 彼趣灭行。道谛。九十三说。世尊在昔为菩萨时。悲愍有情。观诸缘起。历观谛故。先观现在老死为首。以三种相如理观察。一观细因。二观粗因。三观非不定。感生因缘亦名为生。谓爱取有即细因缘。其生因体亦名为生。谓是生支。即粗因缘观。由有细生而有老死。亦观由粗生得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未起果故。现法老死粗生为因。现起果故。是名观察初二因缘 非不定者。谓即除彼生处所摄二种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如是观察苦谛之集。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苦谛。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既知当苦现集为因。现集亦由先集所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如是总观苦因集起。集因苦生。不复更观现苦由何起。不异前故。是故菩萨齐识退还。却顺观察乃至老死。是苦集谛观察已周。为观灭谛。始终老死逆次第入。乃至无明。观现在苦。云何一切皆当灭尽。谓不造作无明为缘新业行故。如是历观三圣谛已。次更寻求此灭圣谛。何道何行而能证得。起宿住念。忆昔所修世间正见。令现在前。历观诸谛。遂以正见。于诸谛中得入现观。渐次证得无上菩提。即是此中四谛观行。观缘起理。得学无学清净知见。下第十卷亦有此问答。释观黑白品短长不同所由 又有释言。于二果诸行者。谓生老死二支。诸行粗因及果。二合说故。总观现在所有苦谛。虽有此释。断行难知。前说为善

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后永断等者。谓有漏触所生诸受。受二果时。于所缘境不如实知。由此为缘。发起烦恼。发业润生。由断此受。无所依故。无明亦灭。所缘不增。证无漏慧。名慧解脱。由受断故不生贪爱。此相应心。离相应缚证心解脱

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者。此已上文。明由无明灭故当来果灭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等者。下明由无明灭故。现在顺无明触受等灭。六处等已有。非由现无明有。不说无明灭现六处等灭。其触受等。随无明生。独说随彼灭。由此所依灭故。能依受等皆亦随灭 恒受离系受非有系受者。诸有漏受。离烦恼增系。及无漏受。名离系受。非必一切皆无漏受 梵行已立者。灭谛智道谛满 究竟涅槃。于灭谛满。显求涅槃者。于佛所得灭谛满足

第二门中有八。对法论云。识生者。谓眼色为缘。眼识得生等。外稼成熟者。谓种缘芽。芽缘茎等。有情世间死生者。谓无明为缘能生行等。器世间成坏者。谓一切有情共业增上力为缘。大地等生等。食任持者。谓四食为缘。三界有情相续住故。自所作业增上势力随业所得爱非爱果者。谓妙行恶行为缘。往善恶趣故。威势者。谓内证为缘。发神通等最胜功德。清净者。谓顺解脱分善为缘。次第乃至得阿罗汉果等。缘起经下卷。亦解此八门。然此与对法次第不同。故后第十卷。明十二支此几门摄。今因缘起泛释诸缘。故今叙显。至后卷中更当广述

第三缘起义中有二。初八义释缘起。后问答辨。对法及缘起经。各十一义释。对法论云。一离有情义者。无自然我故。此破胜论犊子部等。我为作者。离彼有情故。二无常义者。以非恒故。此破数论自性常住。为万物本。为缘成物。故显无常。亦破大众部化地部等。十二缘生是无为法。三暂住义者。生时过已无暂住故。对法论亦为刹那义。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诸缘生法一期四相。非刹那故。四依他起义者托众缘生故。此破自然外道。法自然有。非假因生。故依他起。五离作用义者。众缘作用空故。此破萨婆多。有实作用。为缘生体。今显功能无作用故。六因果相续不断义者。因刹那灭。果刹那生。时分等故。因果相续。此破断见外道因果不续。亦遮经部师。无去来世异熟因果。仍不同时。果因断故。七因果相似转义者。不从一切一切生故。因果相似。此遮害为正法者。计杀羊等为因后生天上。即诸善果以不善为因。因果不相似故。今显善因得善异熟。恶因亦尔。因果相似。八自业所作义者。于余相续不受果故。自业自受。此破无因果非是业起。诸空见论。亦破他作我受果义。谓诸不平等因论计。对法论缘起经皆自广释。恐繁不述

为显因缘所摄染污清净义者。下第十云。十二支中四唯杂染。余通清净。其四杂染发润。善业清净眷属。亦名清净。意显爱道缘生品名清净。非爱道缘生品名染污。显此因缘染净缘生。故立缘起。此辨说缘起之意。故因释义破他宗中。显自理意

第四差别中。十二支差别为十二。因解彼彼法。泛释一期身中彼一切。非此中所辨一切体性。皆缘起支

解无明中有四。十九种。七种。五种。六种。十九中有三。初指经。次别显。后结数。别释七类。一世。二事。三业报。四三宝。五四谛。六因果。七所证

于因中。或计自在世性士夫中间等者。自在天。冥性。士夫。神我。梵王。居中间禅故名中间。如次配释

无罪有罪应修不应修者。散释于因善恶之体 黑白杂者。释果之体。果有黑白二分故名有分。此十九中。有通俱生或分别起。世事业果等。通二门故

七无知摄十九中。业异熟无知摄移转者。业能招果。迷而不知。执不平等因。故名移转。或因果性善恶不定。于此生愚故名移转。染净愚者。所愚因果通善恶故

五摄十九中。见愚摄八。谓世事各三。辨因果推求名见。体非无明。痴与慧俱故名见愚

放逸愚摄三。不知业果。故生放逸 真实义愚摄七。增上慢摄一。义愚摄十九。迷义理及境皆名义愚

六无知有二。初显六无知与七相摄。后依能治及自性。辨六差别。依闻思修所治差别说前三者。由闻故知法。其所治名无知。由思故推构。其所治名无见。依修故明证。其所治名无现观。故云所治差别故说此三种

耎中上三自性差别故。说黑闇愚痴无明黑闇。此中通说一切无知。为支体者。成唯识说。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胜鬘经说有五住地。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后一所知障。彼经自说。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唯有如来。佛菩提智所能断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识第九与经说同。烦恼障四中。初一见道断。后三修道断。对法论说。发业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二异熟愚。发非福行。此二皆唯见道所断。缘起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唯识亦言。正发业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故唯取彼见一处住地所有无明。然此有三。一唯发总业。二唯发别业。三通发二业。今取初后二业无明。故言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然此有四。一相应。二不共。三缠。四随眠。皆能发业。外道内道异生放逸不放逸。随其所应。用四无明发业皆别。如缘起经自广分别

此中说行通身语意。唯善不善现行种子假色。及思以为自性。此亦有三。感三果故为行支者。亦唯感总及俱之业。成唯识云。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即前无明所发之行。乃成行故。身语业色名为假色。依思现行种子立故。意业唯思。成行支体。准此五识所有善恶。既非行支。明知不能感于总报

识支中。明六识者。前论自会。通依一期六识身说。非正识支。成唯识说。此中识种谓本识因。故唯取行所集当来第八识种。名为识支。初结生故。总异熟故。不说余识为识支体。此唯种子。不取现行。此中说种所生果识。为识支体。及十地经云。如无明有子时果时。识等皆尔者。唯识会云。或依当来说有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说识名色初入母胎互为缘等。然依当起。非正种子

名色中。初解四蕴名。后解色蕴色

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者。法处实色。谓胜定果。欲界无定。故说为无。多分有假。故为简别上界之中假实通有 然非一切者。无不律仪及别解脱故。镜像水月彼亦无故。下界假中。虽无定道共戒之色。律仪不律仪异类皆有。故不简别。上界唯有律仪。显无不律仪故。言非一切。此中通说种子现行。当来现在名色等四。非实支体。成唯识说。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 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此说五支不杂体性。异熟六根种名六处。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除本识种及此后三种。余诸蕴异熟种。皆名色支。经说。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逻蓝等者。此依杂体。非说别体。不尔如何得成五蕴。或通依非异熟名色五蕴。说识初生更互为缘。第七识等名名中识故。若杂体者。唯识论云。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具如彼疏释。此等唯种。说现行者准识支会。对法第一云。眼处者谓眼曾现见色。不言当见。今此据实。处通三世。对法依处义增。唯说过现生。未来六行胜故。亦不相违

受唯舍受。兼苦乐者。一业通招总别果故。亦依一期所有受说。不尔唯应说舍受支。总报主故第十卷

第四差别中。上解七引因支。下解五能生所生支。爱支体。唯烦恼中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因迷外境增上果愚。缘境界受所发生故

取支。通以一切烦恼。以为自体。四取之体如前已说。此支唯以能所取全。所为取中。取随顺烦恼。不取余法。五十九云。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爱既唯贪。故取通摄诸烦恼尽。然此中说缘四取贪。为取支者。与十地经同。彼云。爱增上名取。成唯识说。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故彼此文不相乖返。爱取二支。通现及种。俱能润故。爱望于取成因缘故

有支中。初解三有。后明七有。欲界有十有。一前时有。生刹那后死刹那前。此两中间名前时有。二业有。谓行支。爱取润故。能有当果名业有。三死有。末后正死一刹那时。四中有。死刹那后生刹那。前二趣中间名中有。五生有。趣生初位一刹那时。余五趣有。此五为总。前五为别。前五宽通。后五体狭。业有中有。非后五故 有者。所有。体即异熟。业之一种能有名有。余皆所有。成唯识说。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故此中有。所有中收 色界有六有。除四趣故 无色有五有。又除中有故。今此有支唯是业支。说先作行烦恼摄受故。成唯识说。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彼意说。行及识等五。为爱取润转名有支。体唯种子。是所润故。能生果故。今此总言十有名有。能有所有合名为有。泛解有义。非唯解有支。此唯业有一是有支。唯识会此云。有处唯说业种名有。此能正感异熟果故。彼复会云。复有唯说五种名有。亲生当来识等种故 其七有者。五趣体有受用果故。趣方便中有。二趣中间故。此六为所有。业为能有。能引诸有故。故合成七。前时有死有生有。即五趣有。而别施设。故不建立

同类推荐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图缘

    画图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悔逸斋笔乘

    悔逸斋笔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irst and Last

    The First and L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LOVER'S COMPLAINT

    A LOVER'S COMPLAI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帐暖:唇情帝王宠上瘾

    凤帐暖:唇情帝王宠上瘾

    狗血!首席鬼医穿成为刺史府庶女,欲火焚身且流落军营;可恶!战神皇帝竟然被蒙住眼睛强了,他颜面何在!她咬牙发誓要杀回刺史府、有仇报仇!他切齿发誓要找出羞辱他的女人,折磨再折磨!结果,她扶着快要被折断的腰,怒踹男人下床,男人一脸得意,“你说我雏鸡技术,这不是让你再验证验证么!再来!”
  • 魔兽战神4:战皇之路

    魔兽战神4:战皇之路

    九雷轰体,天劫噬魂。“我的痛,我的恨,只有天知,只有我知!这最后一世,我要以魂返虚,逆转时空,我要重活此生!或生或灭,只此一搏!”……少年战无命偶得前世的战神记忆,自魔兽森林杀出,手持天辰棍,座下玄冥虎,冲向那五彩缤纷的武者世界。他炼真丹,控魔兽,抓傀儡,败尽各界天骄,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战无命将踏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我。无论为人、为灵、为兽、为仙、为神,他定要突破天道,掌我运程,控我命魂。战无命发誓,即使拼却魂飞魄散,也要消灭一切曾经陷害自己、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人。他一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三界六道,成就最强魔兽战神!
  • 百炼成神

    百炼成神

    炼狱是黑暗的尽头也是生命起初的摇篮,子民已在此安居千年。动荡从寻找天选之人开始,谁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的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
  • 守护故事的人

    守护故事的人

    一份神秘的书稿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四个人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看似命运般的交合,似乎暗示着人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他们在时空间相互追逐,互为彼此的“过去”与“未来”。简·吉布斯是一名生活在纽约事业有成的编辑,进入蔚达出版社把她的事业推向了顶峰。一天早上,废稿堆中的一封装着泛黄书稿的信封突然出现在她的案头。简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一个名叫萨拉的混血印第安纳女孩,默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她正在等待着一个逃跑的时机……简决心找到作者,可投稿人神秘的身份又让她隐隐感到不安。更严重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切线索都指向蓝岭山脉的深处,一个简自以为已经永远摆脱的地方……
  •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见其政治管理机制的强大和有效,本书将为你揭示魏晋南北朝的州制度。
  •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介绍了低调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也知道低调做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从何做起,有的人甚至认为低调做人过于消极、被动,无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这都是不懂得低调做人哲学的应用方法的缘故,低调做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讲究的是认真做事的精神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 神医不爱治病

    神医不爱治病

    现代27岁上官枫与古代9岁上官枫灵魂互换,是老天的玩笑还是怜悯,或者仅仅只是把该属于那个世界的灵魂回归了原处而已。27岁的她是这一届中表现最好的实习医生,临危受命却换来无情抛弃,自此四面八方的舆论直指她的不自量力草菅人命,不堪忍受选择自我了断,却意外来到异世。9岁的她是将军府庶女,懦弱不争,却极受将军宠爱,却也是这份宠爱害其溺水身亡。灵魂互换,她将开启怎么的篇章故事?文案无能……
  • 白棉花

    白棉花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从一个八岁乡村男孩克俭的视角。描绘出抗日战争这幅宏大历史图卷中的一个片段。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段战火连天的岁月,一朵从天而降的“白棉花”,一位叫“夹克”的美军飞行员,一个懵懵懂懂的八岁少年,一群淳朴善良的乡邻。寻找、呵护、相识、相知、别离还有以生命为代价的援救和保护。一段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催人落泪的故事,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谱写了历史的悲歌。
  • 穿越之傲世公主

    穿越之傲世公主

    意外穿越到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有疼爱自己的父皇母后,宠爱自己的皇兄。还有腹黑傲娇的护卫。请开启你的公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