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心之有也下 第二合辨圣心合释两意也。而其心之有者。凡论心之所以为有者。以其谓法而有故名心有耳。有自不有故圣心不有有者。有法当体。自非是有。故圣心不以有为有耳。不有有故有无有者。不以有法为有。故知有非是有也。有故则无无者。法既非有。亦非是无也。无无故圣心不有不无者。前言无有。此言无无。法体既其无有无无。所以圣心不有不无耳。不有不无其神乃虚者。圣心不有不无。乃为虚妙。何者夫有也无也心之影响也下。覆疏释前圣心不有不无也。圣心非有。妄谓为有。圣心非无。妄谓为无。有无之于圣心。如影响之于形声。非真本也。言也像也影响之所攀缘者。攀缘影响之有无。故有言象。非谓影响之有无于言象。文语到说。故云尔也。何者。缘心谓有故言有。谓无故言无。缘此有有无之心。故有有无之言彖耳。言象。谓易云。文言象词。以喻说有说无之言。象有象无也。喻如说有。是块然之有。说无。是豁尔之无。块然是物块。豁尔是虚空。此皆象也。即此象上有有无之言耳。有无既废下。圣心非有非无。故云既废。不得妄谓为有为无。故云心无影响也。影响既沦则言像莫测者。圣心既非有非无。则不可言有言无。象有象无。言象所不能测得圣心也。言像莫测则道绝群方者。易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今谓圣心不可言有言无。则与群方诸类永绝也。道绝群方故能穷尽极数者。以与群方永绝。故穷尽灵智。究极心数也。穷灵极数乃曰妙尽者。以穷极故。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鉴。故云妙尽也。妙尽之道本乎无寄者。既云妙尽。即是般若。既云般若。何有寄著耶。无寄在乎冥寂者。既云无寄。所以冥然寂然也。冥寂故虚以谓之者。既云冥寂。则无有名字。而云般若者。虚假为名也。妙尽在乎极数者。既云妙尽。必穷心数也。极数故数以应之者。虽云极数。能以数应。如经中说变化云为无所不作也。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者。以心数应物。有感必临。无不契会也。虚以谓之故道超名外者。假立名字。所以超名字之外也。道超名外因谓之无者。以圣心超名字之外。莫知何名。故名无心耳。动与事会因谓之有者。以圣心应物。故名有心耳。谓之有者应夫谓有下。谓圣心谓为有者。应彼谓有之人。强谓为有。圣心不然也。故经曰圣智无知下。引经为证。此是大品经之大意。无的文也。又是思益经意。彼经云。我得涅槃时。唯得诸法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也。此言无相寂灭之道者。此经云无相之道也。又释此无知无为之言。言无相之道也。有本云。此无言无相寂灭之道。谓此无知无为。是无言无相之道耳。岂曰有而为有下。岂曰者。言不如此也。言有未必为有。言无未为无。动静亦然耳。
而今之谈者多即言以定旨下 第三斥谓情也。今之谈者。谓多时讲论之人。亦可指刘公也。多即言以定旨。谓执文取定也。寻大方而征隅怀前识以标玄者。老子云。大方无隅。又云。前识者道之华。以标玄也。而言前识。今言至理大方无隅。何以征责其隅。前识非玄。何以怀前识以标玄也。而言前识者。河上注云。不知而言知。为前识也。存所存以必当者。存彼所存之法。以为必当理也。所存者。谓圣人有心也。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下。闻知定谓知。故谓知为有。闻无定谓无。故谓无为空也。有无之境边见所存下。有无二边。名为边见。边见之人。存此有无。此有无二见。不是中正不二之道也。何者万物虽殊然性本常一者。一谓无相空也。不可而物然非不物者。不可为有物。然后非无物也。可物于物则名相异陈下。有本直云可物。则名相异陈。理亦无爽。望不句例。则可物于物本是也。以物为物。故云可物于物。不以物为物。故云不物于物。名相为陈谓有也。物而即真谓空也。是以圣人不物于物下。不以物为有物。不以物为无物也。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者。杜预注春秋云。舍置也。非有故不可取。非无故不应舍也。不舍故妙存即真下。尔雅云。靡无也。以不可舍故。即是真空。以不可取故。无因有名相也。故经曰般若于诸法无取无舍下。大品经也。此攀缘之外下。此是思虑之外至理。故不可以有无诘责也。
请诘夫陈有无者下 第四诘谬计也。诘责谬计圣心为有之人也。夫智之生也极于相内者。此言凡智也。世谛有相。故凡智有知。凡智之生起。于有相之内。不过此也。法本无相圣智何知者。此言圣智也。圣智见真谛。真谛无相。故圣智无知也。世称无知者下。世间凡言无知者。是木石等法也。灵鉴幽烛形于未兆者。此是圣智也。圣智灵鉴。照见幽微。未形之事已见也。形者现也。于者于也。兆谓卦兆也道无隐机宁曰无知者。无有隐机之道。而不知也。机者微小也。以灵鉴幽烛及道无隐机而义。宁可言无知乎。亦可灵鉴幽烛为一义。形于未兆为一义。道无隐机为一义也。且无知生于无知无无知也者。无知者。谓无所知也。以无所知故云无知。此无知之名。生于无识也。知者圣智也。圣智无彼无知。故云无知无无知也。无有智也谓之非有下。无有故言非有。无无故言非无也。所也虚不失照下。虚是无也。照谓有也。虚而照。无即有也。照而虚。有则无也。泊然永寂靡执靡拘者。泊然谓恬泊也。拘谓拘执也。言寂灭故不可执也。孰能动之令有下。谁能起动令其有。安静令其无耶。故经曰真般若者非有非无下。大品经意也。何则言其非有者下。其谓圣心也。言圣心非有者。非是有相之有耳。但言非有。不得遂是无。故云非谓是非有。非有是定无也。言圣心非无者。非是无物之无耳。但言非无。不得遂是有。故云非谓是非无。非无是定有也。如东西中三处相望。言中非东。不言即是西也。言中非西。不言即是东也。准前作语。应云言其非东者。言其非是东。非谓是非非东。东是定西也。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非谓是非西。非西是定东也。问曰。言其非有者。可言非是有。何得非非有。言其非无者。言其非是无。何得非非无。以非有非无是中故也。东西中亦准于此。言其非东者。言其非是东。何得非非东。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何得非非西。以非东非西是中故也。答。若非有非无是中。何劳别用中名乎。东西中亦尔也。又非东未必即是非东。南北亦非东也。非西直非西未必即是非西。南北亦非西也。以非东非西。形非有非无。则可知矣。非有非非有下。覆疏前语耳。是以须菩提终日说般若下。大品经文也。彼经云。诸天子闻须菩提说般若。天子云。诸夜叉语言尚可解。须菩提所说不可解。须菩提言。诸天子不解不知耶。我无所说也。此绝言之道下。此谓般若绝言语道不知。何以传之也。而言知何以传者。不知所传也。如古诗云。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言不知也。枯桑无叶。所以不知天风。海水不冻。所以不知天寒。知乃是不知耳。庶参玄君子下。庶望也。尔雅云。庶几尚也。尚谓冀尚。冀尚亦望之别名也。谓刘公既参契玄理之耳。
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下 第二答前第二境智有相无相问也。前第二问中文有两段。前明睹变之知应是有。后明睹变之知异无相。今先答后问。然后答前问也。谈者似谓无相与变下。谈者即刘公也。言不一者。谓异也。睹变则异乎无相下。明不一之所以也。谓见变动即是有相非无相也。见无相则无所见。不能抚接应会也。然则即真之义或有滞也者。若然则滞经中色即是空之义。色即是空故。名为真耳。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下。大品经习应品文也。若如来旨下。若如所难来意。则色空别也。前心见色。后心见空也。若一心见色下。出其过也。一心见色。则唯是色而不见空。何谓即空。下句反此也。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者。空色各别。故曰两陈。既其各别。莫知经中相即之本意也。又云空色两陈。不知色为空本。空为色本也。是以经云非色者。释经本意。如下说也。诚以非色于色不非色于非色者。诚信也。信将非色之言非于色耳。不是非于非色也。若非色于非色下。却难也。若经云非色于非色者。则是说太虚非色为非色耳。此欲明何理耶。太虚非色。凡人共知。此非真理。岂经中所明非色之本意也。若以非色于色下。辨经之本意也。若经言非色非于色者。明知色不异于非色耳。故知变即无相下。变即有也。无相无也。色既即空。有即无也。群情不同故教迹有异者。人心各别。故圣教不同。说有说空。言有异也。考之玄籍本之圣意者。楚词注云。考校也。尔雅云。考成也。玄籍谓经也。本谓本尽也圣意。谓至人无心也。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者。寻经意则真伪不殊心。空有不异照。真谓真谛。伪谓俗谛。空有亦真俗也。是以照无相下。既空有不异。故照无仍照有。所以不失抚会之功。见有仍见无。所以不乖无相之旨也。造有不异无下。覆疏上意也。广雅云。造诣也。小雅云。造适也。未尝不有下。未尝未曾也。未曾不见有。此有犹是无。未曾不见无。此无犹是有耳。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者。此是旧大品放光经语耳。今经云实际也。实际是平等正觉所知之法也。故名实际为等觉耳。亦可言觉谓般若实际般若等。故诏实际为等觉。如涅槃云。十二因缘名为智慧。经云如胡瓜名为热病。何者。胡瓜虽非热病。能生执病。故名热病。因缘虽非智慧。能证智慧。故名智慧。今亦如是。实际非是觉。与觉相似。故名等觉耳。以此而推寂用何妨者。何得谓异耶。如之何谓睹变之知异无相之照乎者。伤刘公言异也。之是语助。不计义也。直言如何将睹变之知异无相也。亦可云如之何者。言无如之何也。无如之何犹是无奈何也。汝言睹变之知异无相。则奈汝何也。
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下 第二答第二问中。前问睹变之知应是有也。即接前变之余势。因以答之。恐汝谓两心有异。故言睹变之知是有非无耳。若能舍己心于封内下。己心于封执之内无著。故云舍也。玄机谓至理也。求至理于事相之外也。齐万有于一虚者。庄子有齐物篇。今借此意也。知万有同一虚无耳。晓至虚之非无者。庄子云。至虚极守静笃。今借此语。名至理也。至理虚无。是即色之无。非断无也。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下。知有即无。虽有何妨。故云应会无所不为也。与物移推。谓进退同世间也。乘运抚化。谓乘机运抚万化也。未始为。谓未曾有为也。圣心若此何有可取者。答前未释所以不取之理也。此何所有所取而复须释耶。有本云。何有何取。言不可取也。
又云无是乃所以为真是下 第三答前第三境智相对。有是无是有当无当也。亦可如来言耳者。亦可如汝来问之言。但未必然也。若能无心于为是而是于无是者。无心以是为是。而以无是为真是。此则言有真是。亦无爽也。当亦然也。则终日是不乖于无是者。无必为是。虽是而无。是当亦然也。据此言之。故前云亦可如来言耳。但恐有是于无是下。恐以有是为定是。有当为定当。则不可矣。所以为患者。以此为病耳。何者若真是可是下。释所以为患也。则名相以形美恶是生者。有真不真。有可不可。则有美恶二名起。故有美恶两心生。大为过患矣。生生奔竞孰与止之者。生而复生。奔起交竞不息。谁能与其止遏也。是以圣人空洞其怀者。字林云。洞字动音。疾流貌也。今谓洞彻空虚怀抱不分别也。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下。身在动用之地。心在无为之界。迹在可名之内。本在绝言之所也。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下。老子云。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释名云。无声曰寂。无色曰寥。旷也。莫无也。今谓至人如此耳。而曰真是可是下。非刘公也。既其如此。何有真是可为是。至当可为当乎。喻晓也。雅正也。旨意也。恐是当之生下。恐真是至当之名生。人谓如此耳。物者人也。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耶者。彼谓圣心也。圣心不如此。何得言如此耶。
夫言迹之兴异涂之所由生也下 第三总结也。其前书末云。远法师亦好相领得。标位似各有本。或当不必理尽同也。又云。诸人属有击节者。今结意明不同击节所以也。言迹者。庄子外篇天运章云。老聃谓孔丘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出。而迹岂履哉。此谓言之于心。犹迹之于履也。言者所喻也。迹者能喻也。又即以言为迹。故云言迹耳。凡有言有迹。异见从此而生也。而言有所不言下。言但言所可言。所不可言者。言不能说也。迹但迹所可迹。所不可迹者。迹不能迹也。是以善言言者下。善以言言于心者。言所不言之处耳。善以迹迹于履者。迹所不迹之处耳。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者。理本绝心。心拟已失。何况以言言得理耶。明我所解者。不可以言寻也。恐所示转远者。所指示更远也。即如问书已远于论。若更有问答更远矣。庶通心君子下。谓刘公心悟玄理。故曰通心耳。于文外相求。不可执文致难也。而言君子者。白虎通云。可为人君。能子万人。故云君子。今谓大人可为君长。故名君子。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如刺史为使君。帝王使人与百姓为君子。即君长之义也。若以子万人为君子。则是一人之号。非余人所当耳。
(东南院本记云)。
保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太宰府点了。疏本草书。仍有不定。后者正之云云。
令同法写点之。囗移点敷[囗夕]。重以正本。可挍合而已。如本记云。觉树僧都御点也。尤可沉思(云云)。
沙门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