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200000002

第2章

缘(因也)使真言滞于竞(诤也)辩。宗(理也)途屈于好异。真言谓了义言诠真实之教。宗途谓一乘宗途不迁之理。意云。动静无二了义所诠。三乘之人于无二法中而见两异。保执权浅不信无二之道。好异之心发言诤辨。因此使令了义滞而不行。宗途屈而不伸。正同圭峰大师云了义匿于龙藏。叙此为起论之由也。然四论之作皆由排异。何者。不真空明斥三家。般若论云。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涅槃论云。今演论之作。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谈。故知皆缘异见而作

所以静躁(动也)之极未易言也。竞辨者众好异者多。故言之难

何者(微也)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归也)逆俗故言淡而无味。初二句明逆顺两违。体乎不二名真。执乎两异名俗若顺法谈一。则逆乎常情好异之徒。此则法不应根也。若顺俗谈异。则又违真一之法此则根不达法也。后四句逆顺皆失。谓莫二之真即性也。今既顺俗谈异常情。迷此真性不能归于宝所。若谈真则俗情不入。反谓言淡无味。老氏云。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击也)掌而弗(不也)顾。承前谈真而来。意云。虽逆俗招无味之谤。只可谈真使人返悟。不可顺俗而令不入。上士闻真勤而行之。中士闻真若存若亡。疑信相半。下士闻真则拍手大笑。反为淡泊不复顾慕。文出老书。故顺而释之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初句事俗流动名近。即真不迁难知。后句属体

然不能自已(止也)聊复寄真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然者。犹云虽然。中下疑笑。要使真言不滞。宗途大明常情悟入。欲罢不能。略复依言寄真一之心于动静之际。未敢必是。但试为论之谦也

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双引经论立不迁之宗也。道行引其正文。卷当第十。诸法即物也。本谓根本亦元也。缘集而来来何所从。缘离而去去何所至。如善财问慈氏云。此楼阁何处去耶。答曰。来处去也。解云。欲明其去先知其来。来不见源去亦何所。譬如寒暑相代。寒自何来暑于何去。是谓诸法如幻如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中观下但义引彼破去来品。卷当第二。然论极深细。今略示之。方谓去处彼即去者。论长行云。去法去者去处。是法皆相因待不得言定有定无。是故决定知三法虚妄空无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此论之意随俗故知彼去。顺真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经论皆尔。于理何惑。释动求静三乘之见也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初三句常情倒见。后动而下二句出意。初句牒执。以昔物下出所以。以见物迁至昔唯去不来。故云迁也。次三句举悟。后静而下二句出意。初句举悟。亦以下出所以。昔物不至今今物不去昔。有何动耶。今昔相待其相本空。物在其中无去无来

然则所造(诣也)未尝异。所见未尝(曾也)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同见昔物不至今。而有迁不迁之异。后二句中吴净源法师云。惑者任情逆性而塞。悟者任智顺物而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净源法师云。若悟不迁之道。塞自去矣已上略明大旨已显。下又广辨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无始无明有来至今。论主悲伤迷而弗悟

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初句泛责真谓不迁也。贤首大师云。实际居于目前翻成名相之境。次二句正责不觉之相。知其昔不来。却计今可往。迷也。后二句就示不迁。既知昔物不来。便可悟其今物不往

何则。征也

求(索也)向(昔也)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求也)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以古望今也。初四句中意云。就昔以求昔日之物。昔日元有此物。如昔有尧舜今则无之。后四句蹑前成立不迁。此中今古通目三世能迁之时。物者。所迁之物。虽举能迁。意在所迁故云物不来等

复(反也)而求今今亦不往。以今望古不迁亦然。但互改向今及来字可。故论但云今亦不往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释成不迁也。论旨以今昔相待来去相形。缘体非真诸相何立。常情为相所转。见有迁流。悟士了虚当相寂灭。何有今昔之动来去之迁。据此虽念念谢灭。亦念念不迁也。故大论第五云。菩萨知诸法不生不灭其性皆空。予昔读此反复不入。及读永明大师宗镜录至释此论疑滞顿消。故知论旨深隐。不可随文作解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旧也)此文小变南华之文。彼云。仲尼谓颜回曰。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交臂二说。一云。少选也。犹言掉臂之间已失矣。一云。臂相执也。孔颜交臂相执皆令勿迁。然已迁去岂能留之。故郭象解云。夫变化不可执而留也。论意变化密移新新非旧。既唯见新新不至故。岂有迁耶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反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动乎。通结上文。初一句断定不迁。后二句结成本义。尚无微眹之动。况有大者

然则旋岚偃(仆也)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瓢鼓(动也)而不动。日月历(经也)天而不周。连引四事。前三所迁之物。后一能迁之时。亦通于物。皆流动中至大者至速者。而云常静等皆不迁尔。旋岚大风之名。此风起时偃妙高犹如腐草江河易见。野马者。南华云。野马尘埃也。或云。白驹游气。亦运动中驶埃者。日月于昼夜中周四天下。此皆常静不流不动。以妄见非真缘生相假。苟达两虚万物顿寂也

复何怪哉。情计之流执妄为实。闻四不迁良可怪诞。达观体物至动不动亦常理也。将何怪异。上明不迁文旨已备。此下约教会违。会有内外。如文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往也)速速于川流。潜妨也。噫心不平而恨声也。梵网云。人命无常过于山水。诸经多有。意云。若物不迁岂非违此说耶

是以声闻悟非(无也)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迁也)岂寻化以阶(进也)道。初二句举行人。声谓声教闻教悟理。修无常等行证成四果。缘谓缘起。观缘而觉。离缘起之有为。进五果之妙道。后二句辩违。若云不迁。岂彼二人禀无常之教。修无常之行而得道果耶

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通前违妨也。复谓研复。圣言即前无常教也。微隐难测者。以言权旨实故。涅槃名为密语。大乘智臣善识密意。意谓虽谈无常亦密显真常。不可守言一向作无常解也。以二法相待有此。定有彼故。若动下出难测所以。若说即无常之动是真常之静。似说一人即去而元不去也。难测在此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此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识佛意。不必随识依言定旨。事谓情识及言教也。楞伽经中大慧示疑。佛亦会释。故法四依中。但令依义不依文依智不依识也。生公反教而谈理千古希声。肇公贱事而贵神百世准式。然唯上智中下不可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防也)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解也)人之所谓(执也)往耳。岂曰去而可遣(迁也)住而可留耶。既贵神贱事。只可舍文会旨。经说无常。不必说物迁去。但是防凡夫之人着常之想。经说常住。未必说物不迁。但解二乘计无常尔。此之二说本皆破倒。倒情既遣万物非迁。非不迁也。涅槃初分大有此说。善哉论主。实曰智臣矣后二句正明舍文。岂可闻说无常。便谓万物迁去。闻说常住便计万化常留

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故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双引经论各证一事。引成具经中既云。菩萨为破众生常计而演无常之教。证前闲人之常想。智度论中诸法不动。以证释人之所谓往。皆对治悉檀非第一义

斯皆导达(悟也)群方(类也)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旨也)哉。若经若论。皆是引悟众生之典。而经说去论言住。两言在文实异。然经本破常物不必去。论本显真物不必留。所以云一会。在旨不乖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初二句中经论随计破着。说迁不迁物不必然也。次四句蹑前。已明迁而不迁不迁而迁。后四句复蹑前。已明迁即不迁不迁即迁。故非重也。所以不会二乘者。以二乘但禀无常之教而修。故唯会教人可悟也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此会外典之违也。太宗师略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若直解者。如人藏山于深泽以谓牢固。力大者得之于夜半中背负而趁。彼藏山者不觉不知。此寓言也。以譬造化之力迁负周密。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广。未尝不负之而走也。夜半以喻冥理也。古人云。变化之道挟日月而行。负天地而走。此亦正同四梵志藏身山海时至皆化。仲尼下论语文。孔子临于川上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云。新新之化往者过而来者续。无一息之停。如斯。指水也。二典皆言物迁。如何会通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遣也)今而可往。二典皆感往物难留至今。非说今物排去。以明即迁而不迁尔。巧摄儒道。故类会之

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孔子域中之圣。庄周达观之贤。贤圣之人所见所得人难尽之。不可随文只作无常之解

何者。征也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年也)一质(体也)徒(虚也)知年往不觉形随。此出凡情见浅也。但见年去。不知形亦随变。少壮既殊百年形异。执乎一体诚为倍迷。若知少壮不互有。年年不相到随遇随空。何有迁耶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此以外事故类证尔。梵志解迁中不迁如孔庄。邻人非之如凡浅。西域净行梵志十五游学。三十归娶。五十入山。今言出家谓入山也。白发复归。邻人以常情问之云。昔人尚在耶。见今问昔亦已误矣。故梵志答之但似昔人。岂今之新吾是昔之故吾哉。邻人不达随变之理执。今白首是昔朱颜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趁。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源云。负之而趁犹老少形变。昧者不觉犹人愕然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准也)方(正也)言以辨惑。乘(凭也)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而会归同致矣。初至圣言乎等者。通辨诸教文异旨同。故谈下结成一致。众生流滞于生死。根行乐欲种种差殊。故如来观机演教。依准正理之言以解凡惑。依一真法界流十二分教。若小若大或权或实。八万度门恒沙佛法故不一也。梵网云。世界无量教门亦尔。虽乃差殊其旨无异。原佛本意亦唯一事。故不可文殊令旨亦差

而征(索也)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听也)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随声取义之士。滞于一偏不达圆音。故再举今昔以示之。令不泥教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古今不可互指。不迁已明。能分古今之异。却欲迁之何故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性各住于一世。初有六句。不坏古今之相。非去非来以明不迁。然三三两分。皆初句标。次句释。后句出不迁所以。以古不来今知今不去古也。不来下四句结成。古今之相随性而各住自位。皆不迁也。驰骋趁走貌

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初二句举教异。群籍目圣教。百家属师宗。后二句明文异旨同。然上所会。且约动静常无常等会释。以此例诸法法皆然。是故经中或说苦等四妄。彰权隐实。或说常等四真。彰实隐权。如是会通异门一道。且药分千品愈病无殊。教海万方悟心何异。苟封文迷旨字字疮疣。得意忘言物物合道。自此以下唯就于时以明不迁。意谓能迁古今三世之时。尚且不迁。况所迁之物而有迁耶

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谓凡情偏解知住迷去知去迷住。圆见之人一法双了。特由迷悟云泥故。去住相反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言似相反旨意常顺。如前住云

何者。征也

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执迁之者求古于今。见今无古故云迁也。悟者求今于古见古无今。故今不去也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文通二对。皆上句举执。下句出违。若古今互迁亦应互有。然执者但执今去古。不执古来今。今亦云者但例说尔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物也)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初四句承前互无。知不来去。若古下复蹑不来不去。以成不迁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四象即四时。奔驰之疾如风也。璇玑即北斗二星之名。今通因北斗。以绕辰而转昼夜周天速如电卷。举此四时昼夜该摄一切。乃迁运中最速疾者。毫微谓毫毛微细也。源云苟得不迁之意在于毫微。虽四象等亦不转移也。源师之意如能悟毫微不迁之意。虽至迁亦不迁也。此解最正。如远公云。一毫涉动境成此颓山势。迷既一毫而成大。悟亦毫微而见理。此中且举悟涯初涉尚见不迁。况大达耶

同类推荐
  •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镜湖自撰年谱

    镜湖自撰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提心义(海运)

    菩提心义(海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回归乔斯

    回归乔斯

    【2011两岸文学PK大赛作品】求支持票票推荐评论。 这是一个现实的故事,校园的爱情,与社会的碰撞. 林子杰是一所二流专科的大学生,高考前天因为一个男孩子而 落榜。入学以后,她开始变得不像她。 一次偶然,她竟然学会了打架;并且有控制不了自己的感觉。 也就是在又一次的惹祸中,她认识了他——于雷雷。 并于他成为好朋友,可是,子杰心里有爱情的伤;当雷雷终于说 爱上她时,她却选择了逃避。 在下一个转角,又遇到了一个男孩;他会带她走向怎样的人生? 怀着惊恐与不安。。。 子杰走着每一步。。。 总有人会在人生的路上犯下错误,同样;也总有人,可以走出。 当他遇上她,也许,故事注定该怎样去结束。无论过程怎样,有爱的地方,还有什么不是天堂。
  • 故事会(2017年10月下)

    故事会(2017年10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离事

    离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要钱!还是要我!

    快穿之要钱!还是要我!

    新书,快穿:拯救天道系统。又名宇宙大主宰。看一个弱小的低阶位面灵魂,怎么在浩瀚的宇宙中走上巅峰?群号:690281036,来呀造作呀~本文不正经简介:女主是个神经病,精神病,人格分裂症,神经病怎么快穿?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吧。emmm
  • 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白兔记

    六十种曲白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长孙皇后难产,一缕芳魂幽幽而去。然而因为一个最初的错误,来自现代社会的孤儿若水投生到刚刚死去的长孙身上,代替这个完美的皇后走完她的下半生。前朝、后宫;外臣、内戚;天子,还有那几个可爱的孩子……若水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古老的年代。此时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朝廷的求才若渴在臣子和百姓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外族对于中原虎视眈眈,日夜窥伺。若水的到来,不但悄悄改变了长孙皇后的命运,更改变了臣工争权夺势、皇室骨肉相残的可怕局面。
  • The Piano Teacher

    The Piano Teacher

    The most popular work from provocative Austrian Nobel laureate Elfriede Jelinek, The Piano Teacher is a searing portrait of a woman bound between a repressive society and her darkest desires. Erika Kohut is a piano teacher at the prestigious and formal Vienna Conservatory, who still lives with her domineering and possessive mother. Her life appears boring, but Erika, a quiet thirty-eight-year-old, secretly visits Turkish peep shows at night and watched sadomasochistic films. Meanwhile, a handsome, self-absorbed, seventeen-year-old student has become enamored with Erika and sets out to seduce her. She resists him at firstbut then the dark passions roiling under the piano teacher's subdued exterior explode in a release of perversity, violence, and degradation.
  • 你是我的星辰大海

    你是我的星辰大海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就有一种想要犯罪的冲动,他的王者风范、原则自控力,溃退瓦解……为了她,他甘愿放弃一切,然而,她却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女。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被他的霸道气场所征服,一亿美金,他将她从人贩子手里解救出来,他帅气多金,百般缠情,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可怕报复的开始,九个月地狱般的婚姻,他最终还是放开了伤痕累累的她,“米兰,这辈子别再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五年之后的偶然邂逅,他将她按在幽暗的角落,失控,火热,缠情,堆积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热情在瞬间引爆……【新书连载,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