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300000002

第2章

疏。初約下。佛性論。天親所造。解如來藏經。成立一乘佛性之義。一切諸見者。謂斷常一異等。前之四句亦成四見。因有無起故。多在外道。所引全是論文。文亦易見。今隨難釋之。一切無因等者。不知前世修因。感今世果。今世立因。復招來報。撥。排弃也。不信之謂。此同莊老自然而然也。故莊子談風。云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孰主張是。孰吹噓是。言自然也。斷見等者。謂信唯有現在五蘊等法。更無來報相續。此同儒宗。計有一身不談他世。如舜典曰。帝乃殂落。解者曰。殂。往也。言堯之魂往天也。落者。言堯之魄落地也。故唐李思慎論云。死則歸復天地。不續不存。准此下。若以兩句相對釋之。因有生常。因邪生斷。然邪斷二見皆無見也。故依佛性論解之。經中下。會歸不有不無可知。

疏。相因者。因猶待也。疏釋取楞伽。密嚴之義釋之。楞伽云。大慧。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言彼角無。密嚴者。彼經第二卷初偈頌中文。後引密嚴亦次前之偈。文易可了。偉哉下。結歎善巧也。前後三次釋不有不無。各有經據。委曲窮盡聖經之妙也。

疏。約觀行釋等者。意云。二執既去。二見又亡。法非有無。正解現前。依解造修。實相可會。有解無行譬有目無足。遙觀寶所無能至也。故華嚴問明品云。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若有行無解。如盲者適遠。不免阬穽之患。故論主於此示觀行也。何以知之。以論云。觀法不存無。觀有不取相。非觀行而何。但論旨隱微不露頭面。說者麤心相背遠矣。法即等者。法雖通於一切。今據行說且屬三學等為法也。據疏法通善惡。順理之善三學六度等。逆理之惡五逆十惡等。今以善惡之法對而釋之。若云諸法緣生其性本空。善惡之行應皆無果。今觀法雖無。不取於無。惡雖空而須斷。善雖空而須修。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此則觀空不取。心無所係。一切法中見實相也。不取相下。大意云。於法心生取著。雖修三學止觀等行。生滅之心不能忘相。何由契真。由非下。不取於有也。則終日行於有中未嘗住相。建功立德舉善無遺皆與實相符合矣。故大論十五云。佛法實相。非有非無不受不著。釋云。若受若著不合實也。靡。無也。餘辭可解。此中等者。今略釋之。初句空觀。觀不存空。體真止也。是謂下。有觀不取有相。即方便隨緣止也。若雙取二句中止觀。觀無而不存無。即無而有。觀有而不取相。即有而無。是謂有無齊觀離二邊分別止也。廣如天台止觀及華嚴教迹等說。涅槃第二十卷中定慧捨三大意配之。定如止。慧如觀。定慧平等名捨。捨如此中中道止觀。但此論兼於心境。止觀定慧約心也。然行相尤多。理悟玄妙。修心之侶不可不學也。彼經第三十三十一中廣說。今示大槩云。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能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又云。奢摩他者名曰寂靜。即定也。毗婆奢那名為正見。即慧也。優畢叉者名曰平等。即捨也。捨即中道止觀。上三義等者。釋不有不無名也。問。前之二釋俱離二過。有何別目。答。初離斷常二見。此二因有無二見轉生起也。故中論第三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等。第二但祛有無二種邊見。所以不同。詳論可了。非強穿鑿。

疏。聖人者。依起信論中。住已去斷。執取計名。少分而見法身。亦名聖人。賢首教義中引梁攝論十解已去名曰聖人。若法相宗。登初地時得無分別之智方名聖人。論稱聖人通因及果。然地前下。依起信論會也。准彼論修行信心分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說此修行信心分。彼論以十住已上入正定聚。十信位中為不定聚。彼自有五行。第五名止觀門。故彼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乃至云久修淳熟其心得住。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等。性宗下。學性宗修行人也。雖具足煩惱繫縛之人。若曾夙生於此宗中。有見聞熏習之力。此生必聰明英哲成圓解法器。於此無住行中亦可留心而修也。問。何以論舉聖人也。答。今舉等。規模軌式也。

疏。等謂下。謂性空是一。三乘觀之。各隨其器得果差別。聲聞觀之得聲聞菩提等。所以下。恐不了者見三乘小大之差。謂實相亦異。此義至涅槃論中自曉。不繁預解。而不知下。約性宗新熏義釋也。大鈔第五云。謂眾生遇緣熏習。三乘種性及不定無性故有五耳。何者。若唯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習近緣覺成緣覺定性。習近菩薩則成菩薩定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卒難教化。故知熏習成五種性。本有則無二。

疏。正邪等者。如修淨土觀。雖兼修兜率亦為邪也。以心用雜想害往生故。今以實相為正觀。則一切事相之相皆邪。大論者。即智論。彼第五云。復次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盡名為魔。文多不引。

疏。此有二說等者。三乘中二乘即般若等被學法空者。以二乘修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未達性空實相之理。滯於末四倒中不能證自乘果道也。此謂小果亦要見空。二則可知。今此下。謂三藏教中所被者。不達法空謂之愚法。餘可解。大疏等者。彼疏判教中說宋朝劉虬居士及道場慧觀法師。於漸教中開成五時之教。第一有相教。謂觀有得道。清涼疏妨云。自違成實。彼論云。我今等在疏意謂愚法亦觀性空而證也。以生空等者。然性空之中無我無法。眾生妄計執之為有。小乘但了蘊中無我。見一分理。若了我法俱空。性空全現。此則單雙在人。非性空有異也。

疏。所趨下。趨。向也。器有下。釋大小之異也。通有五對。大乘器廣。謂發大心行大行等。小乘器狹。心行等皆劣可知。小乘生空般若為淺。大乘雙空般若為深。小乘羊鹿之車唯堪自運。大乘牛車力能兼他任重致遠。若大由小起名曰迂。不由小起名曰直。小乘唯證單空之理。大乘深證雙空。略釋如此。若約二執二障。摭諸教理細細出之。實為煩黷。

疏。雙牒等者。此二名。諸經皆有。不必的引。智論下。彼云。摩訶。秦言大。般若。秦言慧。然慧即智慧。不同法相因中名慧。果中名智。故大論問曰何者是智慧。答曰般若波羅蜜攝一切智慧故。又四十三中譯為智慧故。漚和者。放光經云。漚和拘舍羅。具足梵語也。一念下。釋大義也。一念之中權實雙流。照二諦無二之境。中道之慧方為大慧。應云大智慧。就句穩順而言大慧也。以此推之。雙空之慧尚未為大。以真俗別照不能一念兼之。況二乘生空邪。故疏云爾。頴。秀也。亦出也。餘可知。

疏。初二句下。有本云。諸法實相。殊失正理。實相雖通。般若詳論。義目性空之理。如下云般若之門觀空等。以實相該於理智。今以智為能見。理為所見。由見性空實相之理故成般若。下論云。萬法雖實。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等。若以實相即般若。復欲證誰邪。亦對下方便之文。勢亦差異。可細求之。後二句下。由一念兩具。所以觀空不形容於證也。非智先悲後。復引令不滯於寂也。出二乘者。以彼厭棄有餘入無餘界。永沉不起。故下疏暗引楞伽及出現兩經。皆明二乘躭滅也。楞伽第三云。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轉。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出現品云。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等。淨名云下。具釋。

疏。亦初下。細詳經論之意。方便有二種。一離相。二化生。此以大悲利物為方便。後二下。謂處生死界廣行化利。亦不為塵欲所染者。以即悲之智。無緣之慈。了生界空。度而無度。所以不見染也。若以離相為方便。亦可悲智互為方便也。淨名下。經文頗多。略云。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自調而伏。是名無方便慧縛。釋曰。此以植眾德本為慧。依愛見心中修之。不能妄想故成縛也。經云。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名有方便慧解(云云)。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等。釋曰。前則離相名方便。此則化生名方便。論取化生也。以無慧等者。愛謂悲愛。見謂取著。謂緣眾生界如己如親。見有可化。不唯化有疲厭。翻為見網所累。沒謂沉沒。生死界如林。故不了法緣無緣。故成有相之悲也。欲謂貪欲。坌污淨心名塵。此之五塵是凡夫所欲之境。

疏。涅槃為空者。為對生死為有故也。然空有多門。隨宗各異。今順論意故云爾爾。後四句下。前二句成前不染塵累。後二句成前能不形證也。二智雙融者。由無二體一念具故。空有無二者。緣生無性即是涅槃。無性緣生即為生死。但有二義殊無二體。故法界無差別論云。眾生界清淨。應知即法身。法身即涅槃。涅槃即如來。瞥然者。說文曰。暫見也。今取一念少時之義。謂菩薩見色莫非見空。如良庖見牛目無全牛。下句反此者。解不厭有等之言也。如觀空時空即是色。以不離色何甞瞥然而滯空邪。符。合也。資。藉也。助也。性宗修行之人。初學是法。須悲公平等。成無住之行。苟偏一行即沒凡小。引喻可知。由空門下。不修理行無以剪生死之稠林。游涅槃之妙苑。不修事行。無以嚴清淨之佛土。盡染染之眾生。然理下。謂理量智量。生死涅槃義釋如前。

疏。念謂等者。釋念二義。一具慧之念名為慧念。非念是慧也。二者極少一念。謂瞥然心起亦名一念。事智名權。與物推移。唯宜是從。故權有逆順隱顯等殊。如涅槃說。殺邪見婆羅門。逆也。權也。大悲海雲經。仙人不食兔兒施身之肉。赴火而死。順也。常也。儒者以權為反經合道。如孟子男女授受不親。禮之常也。嫂溺援之以手。義之權也。內教齋戒守信死而不犯。常也。大乘之戒成益即開。權也。今謂涉有利生。宜小宜大宜顯宜密。萬變千化不可一准。故名權智。理智名實。照實相之理而無虗妄分別。故歎其智妙者。以一念中二智無違。齊觀二諦幽深之理。非口舌能狀。唯力用其功者久之自倣爾。故下勉云好思。

疏。華梵者。華謂中華。即此界神州大夏也。滅與盡理亦相近。累盡名滅諦。謂審諦亦實也。謂苦實苦等。

疏。結使者。正取諸惑。我法二執下所有種現俱為集諦。亦兼取諸業增長生死名集。解理者。理。治也。

疏。苦諦者。有漏色心逼迫名苦。一煩惱。二業繫。三生死。此三染事聚之一身。故云雜也。三障如下釋之。今約治道等者。治謂修治。此三治之已盡故。若別說下。依起信釋也。論廣。略云。十信凡夫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是信位能滅也。惑有下。根本惑即迷理而起。如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圭峰略鈔釋云。不。無也。覺。明也。即根本無明。枝末下。即迷事而起。然疏釋大略。論具云。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三相即業相。轉相。現相也。不覺即三相中無明也。此惑方是枝末不覺也。三相即名三細。四麤者。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釋義如彼。生死亦二者。界內生死名為分段。分謂分限。或延或促有分齊故。段謂形段。或長或短有定量故。此則六道生死皆分段也。界外生死名曰變易。變。轉也。轉麤身為細質故。易。改也。改短壽作長年故。此則三乘生死皆變易也。廣釋如別。自地前下。即彼論生滅相中之文。論云。麤中之麤凡夫境界。彼疏云。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染體即執取計名字我執也。又下論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等。自見道等者。疏亦大略。為見道中斷法執分別相續相。出見已去。乃至七地滿心斷法執俱生智相也。此二種惑俱名麤中之細。亦曰事識之惑。斷此惑盡。分段亡也。自八地等者。十地究竟名為盡地。謂八地中斷現相。入九地斷見相。十地窮至佛地始斷業相。爾時黎邪行苦變易生死盡也。前二細中之麤。菩薩所知境界。後一細中之細。是佛境界。餘文可知。

同类推荐
  • 荆州记

    荆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粉楼

    红粉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授经戒仪注诀

    传授经戒仪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瀚宇洪荒

    瀚宇洪荒

    时间与生命交织,预言与毁灭相随;冰心与烈焰相伴,光明与黑暗并存;阵法隔绝一切,灵魂永生不灭;修炼到极致,遨游天地间。洪荒大陆,本源诞生的地方,一切从这里开始,也会从这里结束。
  • 江山红颜

    江山红颜

    金戈铁马,你有你的锦绣河山;红妆素裹,我有我的心计巧谋。杨芷蘅是皇宫中卑微的公主,遭到所有人的唾弃,因此她视父如敌,视亲如仇,誓要亲手覆灭自己的家国!为了逃离皇宫,她宁愿下嫁丞相的残疾公子,然而大婚当晚,又生变节,不得不嫁给冷酷的大沅皇子李昭南。他是冷酷的大沅三皇子,饱受兄弟排挤,隐忍之下潜藏着一颗复仇的心。两个忍辱负重的人,两颗千疮百孔的心,他们便如这世上的双生花,心心相惜。这段恋情能否治愈两颗受伤的心,他们的爱情能否走到最后?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邪幻至尊

    邪幻至尊

    弑父与灭族的真相,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大陆之上,星辰之下的力量;万人之上,灵魂之下的权威。他,为了爱,可以身溶魂断;他,为了报仇,可以忍受多年的屈辱。浩荡大陆,虚渺空间,月蚀之地,万籁之洞,上演着一幕幕的血色离愁。即使站在大陆巅峰也无法看破世间的冷暖……
  • 午夜风筝(长篇连载一)

    午夜风筝(长篇连载一)

    北城的什坊库教堂,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在上京修建的第一座教堂,当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闹义和团的时候,这里是全城老外的最后一个据点。后来赶到的英军,曾和义和团在这里反复拉锯,战斗惨烈异常。破败的教堂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荒芜了。
  • 叶剑风云

    叶剑风云

    江湖有四大家族,叶剑風云。叶,叶家。十剑的拥有者,久无人在江湖出现。剑,藏剑。任何人都可以从剑陵取走藏剑千年所铸之剑,如果你能够带走。風,風家。風家都是疯子。皇族曾杀風家一人,風家屠城灭国。云,云家。唯一身处朝堂之上。千年历史如此流传。白驹过隙。如今:十剑遗失,藏剑凋零,風族诡谲,云家可否幸存……
  • 系统请滚开

    系统请滚开

    本书内容和书名没有半毛钱关系!和系统也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友情提示!最好是从第二卷开始阅读!因为前面全都是狗屁!当然了,也不排除后面同样是狗屁的可能!
  • 穿越地下城之大魔王三号

    穿越地下城之大魔王三号

    坐在电脑跟前抽一支烟,然后…然后就穿越了。游戏世界里多姿多彩,还有美女相伴,然后开始浪里个浪……
  • 寡情帝王天价妃:许你来世

    寡情帝王天价妃:许你来世

    在现代,她是为偿还情债一心求死的大姐大;在异时空,她是遭爱人背叛一心求死的相府小姐;本着活着不易,且活且珍惜的态度,她只想安分守己。奈何阴谋、阳谋,让她数度徘徊在生死边缘。原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无用的就是忍耐,她不但要活着,还要好好的活着!看清淡欢颜的女子如何惊艳涅槃!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什么?不能这么贪心?那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江山为聘,当风华绝代的王侯宣布要娶这个罪臣之后,某人美目潋滟,翩然一笑。我有富甲天下之财,要这深宫牢笼何用?天大地大,自由最大!
  • 婚谋已久,此情难就

    婚谋已久,此情难就

    [爱难缠,情难就]我被渣男继妹陷害,走投无路时遇到陆璟言。他一片热忱执念帮我,而我心高气傲作玩笑听。后来世事无常,我们结婚、相爱、误会、分开,在这场名为爱情的狩猎里两败俱伤。再见面,他情难自控,拥我入怀:“冉冉,我不敢再失去你。”我冷静自持,云淡风轻:“陆总,你认错人了。”我在孤独的时光里曾爱他入尘埃,可当真相无情撕裂,我歇斯底里,溃败而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