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045

第45章 《万教丹经》(7)

真丹经所言之河车。儒家已有其说。孟子曰。然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即是河车运转之说法。河车有三道。为精河气河神河。必得丹经真法。有性有命。才是元精元气元神。否则气河精河虽动。皆是凡气凡精。至神河一层。知且不易。动更难言。寻常河车本极易动。丹经家多说脐下一寸三分是丹田。守之可动。又或守脐内脐外。或守头上玄关泥丸眉间。或调呼吸。气通任督二脉。皆可动河车。但单在命功上讲河车,皆是凡气之河。不惟不能却病。且为害非小。今之旁门有将肚子守胀者。有将眼守瞎者。有守成痴呆者。并有守动五脏魄气。或上天见玉皇。或入地狱见鬼怪者。非不自以为通灵。其实是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气不和相克相浊乱而现鬼。相生则清爽而现神。非通是幻。以真正河车说。头道河是气河。其中有阴阳配合。要先后天身内身外性命合一。然后河车动。才是土厚敦仁之仁动。此仁在身中。如桃仁杏仁之仁。可以保凡躯不坏。二道河是精河。不专在玄玄上做功。要守活子时。修炼有半夜起来静坐者。是不知活子时之真义。子午在丹经中讲。谓之活子时。要清净无意之间。一阳初动。才可采。丝毫有意。则不可采。错采则生病。采之之法。其中还有许多口诀。此阳一动。顺则生人。逆则成仙。三道河是神河。要得心中灵明窍。不在调呼吸。在调息。调息要调真息息。得了调息之窍。身中便无呼吸。但要得真窍。中庸云。盹盹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此之谓也。虾蟆鱼蛇。自然知此窍。故数月不食不死。人真得调息之法。百念不生。万缘皆了。身中干净。神与气合。气与天通。不单在身内在身外。内外合一。动则可以开觉。总之河车属于命功。确是有用。但要先将性命找清楚。实地双修。贪嗔痴爱扫除尽净。然后一念不生全体现。心明性自见。昨言不要扯脱中字。苟做得到。则身心意。精气神。俱打成一片。在尘可以出尘。在俗可以脱俗。知富贵如浮云。不然不知有性。终日为名利牵缠。时而想着某项名利未办到。时而想着某项名利要如何得。千事劳心。万事劳形。还想成神仙。这种人单在命功上用功。必定出危险。命功不在死守呆做。要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不先找着性。徒做命功。不惟无益。而且有害。我常见僧道修炼家。常常打坐参禅。有不吃五谷者。有断火食者。有炼婴儿者。其中千门万户。坐了一生不见成仙。故修持不专在打盘静坐。凡有贪心妄心痴心者。不必做功。做必遭魔。所谓上天见玉皇。下海见龙王。皆是幻境。然真能见玉皇见龙王之事。亦确有之。要看其人之功苦勤劳之至诚。可以见得玉皇否。如贪嗔痴爱未除之人。自谓能上天见着玉皇。犹如目不识丁。毫无知识之人。在往年专制时代。自谓到北京见着皇帝。如何可信。况见神尤非见人可比。人有奸盗邪淫。如何能见聪明正直之神。昔者至圣梦见周公。是能行周公之道。故能以圣人见圣人。常人无圣贤神仙之行。而曰见了圣贤神仙。必是魔境无疑。天地间断无不忠不孝的神仙。无功无德的圣贤。想成圣贤神仙。先要做圣贤神仙的事业。济人利物的事做得有。即是圣贤神仙。求事不如做事。譬如无资格学问之人。求官做。断求不着。学圣贤神仙亦是如是。世间俗情可以喻道。但讲躬行实践。还要遇着明师。方可有成。世间舍尽家财。抛却妻子。专心修道终不得道者。未遇明师也。犹如前清捐官。要到北京找着掌管损纳的人。才能办到。苟行至中途。被人撞骗。钱虽用去。仍是不得。圣贤神仙。亦有真假。徒有功行。不得性命双修之法。还是不成。然以银钱做善事。确是一文不落虚空。不过不在神仙中取效果。而在轮回中享富贵。修持人未遇明师指点性命双修。徒在世间做善行者。仍在世间享福。苟遇明师。则从天而下。从地而上。一直超出气数。不入轮回。初功可引人入胜。真炼大丹。非入山不可。现在找着性命双修之法。真有功行实践。百日可以飞升。大道无私。丝毫不假人情。专讲河车。单做命功而无性功。通灵通神。我所不取。从前重庆门人中有天眼天耳通者。与我相隔数百里。能见我之言动。确确可凭。有飞鸾显化者。是那个仙子临坛。说的甚么话他们坐家中皆可知之。确是通了。但贪嗔痴爱之念未尽除。通的是幻。幻而不幻。最易泄气。故如此之通。不如不通。我自来教生等总说性功要紧。命功只带着做。因无命功。不能了命。犹如泥浆不经火炼。不能久存。然人不遇明师。不得真教育。纵千年不死。愈老愈痴。性功可以开觉。因其与道相亲。命功则与灵魂凡躯相亲。做得好只可保其躯壳。性功命功分开说。实有天渊之别。修命不修性。丹经第一病。命是法。非道。释迦能成真佛。是得性功之力。徒做后天命功。释迦亦不取。故骂罗汉为焦芽败种。为自了汉。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是为罗汉向上说法。菩萨虽有济人利物之行。然尚有贪功之心。必一念不生。万缘皆了。一点至诚合道。才见如来。如来即是本来面目。不修自成。真修丹经。一刻不可离师。口诀先后。犹如屋上砌瓦。上下仰覆。片片相承。一片不合。万片无益。道是性命双修。一阴一阳之谓道。

四月初一日午刻讲

今天是四月初一。是吾母难之期。是我降生之日。人生要知道凡身是父母养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便要孝。故孟子言道。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然古圣先贤。父母多早归故。如何孝法。凡作事不背天理。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即是孝亲之道。我自今年今日起。每逢母难之期。必斋戒讲演三日。从今向后。体父母养育之恩。体天地好生之德。天地好长生。故佛道两家。皆讲长生之学。儒家虽未明言长生。而至圣之未见蹈仁而死。确是真正长生之说法。大道不明不行。人咸以长生之说为稀奇。大道既明既行。长生人人可能。并不稀奇。但求长生。要由人而知仁。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天地之中。惟人为贵。古人云。天地非大。吾身非小。天地是一物。人为万物灵。故人能弘道。人所以能弘道者。赖有仁。而孝弟为仁之本。人身虽不大。仁实与天地万物同体。本来之性。是天地万物之真主宰。天地万物。公共一性。故耶稣云。人是三位一体。真找着仁。那里会死。释迦之不生不灭。至圣之未见蹈仁而死。太上有长生不老。都是实话。并非欺人之谈。从前大道不明。虽有生有死。然死的是皮囊。骷髅壳。真仁并未死。将来大道既明。真能性命双修。生死由我。不由气数。不由无常。不但真我不死。假我亦可长生。真能知道明道行道。即是中和。中庸之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云。吾善养浩然之气。则塞于天地之间。真可撑天立地。故我常言人是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要代天宣化。使人人长生。永存世界。

昨言。河车呼吸。要得调息。调息之法,畜生尚能知之。人何以不知。因人落后天。有精灵。有情欲。不守本分。忘了本性。故不能知不死之法。不过调息而已。前后三十六层功。皆有调息。调息要调真息息。即是盹盹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达天德即是智仁勇兼备。亦是佛家之般若波罗蜜。三藐三菩提。)人无大智慧。反不如物。物是自然之调息。人落后天。忘了先天。必得调息之法。性命双修。才可返还先天。我之百零八道口诀。百道以上。俱是真空炼形之法。昔者至圣没。门人皆心丧三年。子贡更筑室于场。独居三年。人以为子贡独依依夫子。不知子贡晚年闻性与天道。知至圣之死非真死。是真空炼形。故随居于是。迨至圣飞升以后始去。真空炼形。是将自己元神中三昧真火。消灭骸体。化去凡躯灵魂同归真性。三我一体。如太上三清一气。永远不复落红尘。此法各教大圣人皆通其窍。并皆能之。释迦死后圣火自焚。即是此法。佛家弟子。不知其中真事。闻有此法。死后遂用柴火。将尸骸烧化。冀免再堕红尘。岂知天地间。断无如是便宜的事。必要有千年不死之功德。遇着明师。得真空炼形之法。才可了道飞升。故修持人总要立功立德。求神仙。学圣贤。自己要做圣贤神仙的事业。各循本分。须知天地生我。父母养我。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成人以后。莫不希望我为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若不做好事。便是天地之罪人。父母之逆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在家常。弟在出外。至圣曰。入则孝。出则弟。是明明将弟字之真义说出。弟字质言之。即是尊师重道之谓。因人落后天。非受师教。不足以成人。孝弟两全。即是由人而仁。既可以报堂上之父母。又可以报头上之父母。头上之父母。即是道。道将天地万物生成以后才生人。宇宙之间。是一黑暗世界。恐人不好玩。生出飞潜动植。以及种种人物供人使用。出生山珍海味。绫罗采缎。供人衣食。但皆为天仙种子而生。地祗种子。则为天仙种子所用。如一般变戏法者。变得奇巧异常。非他会变。还是天命要他变来。供人娱乐的。人生不免疾病。又生出百草以供治疗。可见道之爱我。我不自爱。是为逆子。知道之人。务要自爱自重。苟做出卑污苟贱之事。不惟对不起道与天地鬼神。并对不起我的我。人无廉耻。百事可为。语云天堂有路你不去。地狱无门偏要钻。从前大道不开。人作恶不能自主。真是可怜。今日大道宏开。天赦地赦。圣贤慈悲赦。大道宏恩赦。历劫冤牵皆免赦。魔障满盘消尽。专留天仙种子。俾世界由文明进大同。由大同归极乐。人人相亲相爱。不做自相残害的事。不但不做。连想都不肯想。成己先要成人。为人先为己。修持人各尽其道。无论天仙地祗种子。而今同归一化。三教归源。万教归道。不讲因缘讲元音。早上慈船早登道岸。创道之人。天象永垂不朽。不生不灭。万古长存。真是万寿无疆。如何造得成。要保全性命。从躬行实践去做。大道宏开。一点便成。但要道法并行。生今之世。不能成今之人。真是可惜。性命之学从前视为至宝。秘密非常。孟子与告子辨性。辨到无可如何。不敢一言揭破。但曰性善而已。今日能打开来讲。非我之能。是道假手于我。我又假手生等。更由生等推之天下人。天下焉得不由文明进大同归极乐。有何种族国界。人人为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各还本来。

修持是人之本分。是人人安乐事。至圣因人在红尘。有种种牵连。故教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者学道。而时习之。知人为道体。故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尊亲谁。尊亲得道的人。即尊亲我的我。如至圣之亲亲仁民爱物。使老安少怀。焉得不乐。至人不知而不愠。是性命学之究竟。俗人焉能知。但今大道弘开。则又无人不知。不亦君子。是语大莫载。语小莫破之故君子。在红尘中。办位天地育万物之事。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聊斋志异

    女聊斋志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纬坤灵图

    易纬坤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梦有情琅

    一梦有情琅

    江一梦的二次元男神是国民老公司马琅,三次元男神是神秘作家‘狼顾司马’,这一度让她很纠结,两个男神像清华北大一样让她无法抉择。她常常想: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呢?她打死也不会想到,某一天,她会清华北大一起上!
  • 西游记(上)

    西游记(上)

    本书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 天凤归来之神医阎王妃

    天凤归来之神医阎王妃

    她,是25世纪金牌杀手,人人闻风丧胆的女修罗,从小被杀手组织收养,最后却死于组织的背叛,当金牌杀手的她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白痴废物,看她如何一朝翻身,傲视苍穹,杀遍天下无敌手!他,是人人敬畏的阎王,冷酷绝情残忍是他的代名词,他与她相遇,注定了这个世界的不平静……
  • 绝色少女遇上高富帅:爱情有约

    绝色少女遇上高富帅:爱情有约

    这个花样美男相貌出奇地俊秀,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显赫家世,令人倾心的外貌,他不仅自以为是、臭脾气、大男子主义、有不可思议的逻辑方式,而且有些怪异,晓欣想想自己哪里是他的对手?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她喜欢上了他傲慢背后的纯真和率直,也知道了他不愿意想起的过去……他,是不可一世的王子。她,是拥有武侠高手之称的草根。俩个人的相识将上演怎样的一出戏……
  •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断魂续尘

    断魂续尘

    自从你走后,我的世界如同毁灭,爱你为你放弃一切,我走过五岳山川,不知不觉人世以万年时光!我不怕天道的劫印!只为再见你一眼。
  •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所辑录的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
  • 快穿统宝:小姐姐,等等我!

    快穿统宝:小姐姐,等等我!

    (大家是希望有男主还是没男主?)颜芷在无边混沌里,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叫什么,“叮!发现混沌灵魂,开始绑定!”就这样,一人一统踏上了漫漫(miaosha)的任务生活。。神秘的力量,神秘的灵宠,颜值的身份,究竟是怎么样的?
  • 吸血鬼传说

    吸血鬼传说

    万圣节。晚上。假日大广场中正在举办万圣节派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的背景喷画上那八个血红色的醒目大字——“万圣节鬼王英雄会”,舞台周围人山人海,人们的吵嚷声接连不断,场面极为浩大。“哇,好多人呀!”清凝兴奋地说道。“嗯。”思炫点了点头,忽然望了清凝一眼,淡淡地问道,“说起来,你姐姐今天不是休息吗?白天我们去钓虾,为什么她不和我们一起去?”“我也不知道。她以前休息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家里看文件,很少外出。不过,”清凝扁了扁嘴,有点迷惑地说,“如果在她休息的时候刚好我也有空,她应该会陪我呀。”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