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054

第54章 《圣道发凡》(8)

问、今不谈性命。而世界日趋日新。有高谈性命。而不能维持大局。处此竞争时代。贵有变通。变通之道。非多学何由并驾五洲。

答、日新者。文明进化之说也。文明即礼之性所发皇。实由智之性以深研究。要必有仁义刚毅之性以成其能。使人人同享此文明。是即大公无私之仁性。而推行仁义礼智者。命为之也。世界赖性命以日趋於新。何寡识者俦。以技艺相高。以放恣自由。甚者奸宄为能。祸患引为幸福。惨戮反觉快心。则性流为乖僻之情。命酿为强梁之气。逐末忘反。性命渐次消亡。罔之生也。幸尚留此皮囊未臭耳。故今所谓新者。不过物质文明。日有进化。法治文明次之。至伦礼则化日退。而道德更无化之可言。夫道德者、性命之真宰也。伦礼者、性命发现之秩序也。法治者、性命分布之纪纲也。物质者、本天地之性命以成其体。藉人之性命以妙其用。盖天地人物。皆不能外性命以资生。否则混沌不分。何有世界。今之世界。虽不谈性命。必有一二暗合性命之末事以敷衍之。尤有一二实行性命之伟人以维持之。不然、必至杀身丧家亡国灭种。新何有焉。彼弁髦性命者。匪特不可希天。不可为人。并不如物之有用於世。是天地人物所不容也。而高谈性命者。又不得其门而入。着空空之心以为性。保区区之身以为命。流传既谬。复无聪明睿智之资。加以本心所存。徒以清静无为了事。无惑乎不能维持大局。非性命有所不能也。性本於乾。乾以易知。故性无一不知。命本於坤。坤以简能。故命无一不能。处此竞争时代。非性命无以争胜於人。亦非性命而争端不息。盖百千万亿人之性命。要皆此有一无二之性命所分。故实有性命之学者。天下人之休戚。即关系乎一己之休戚。有欲竞争而自不得。诚救时之要务也。时代虽有变迁。然即性命而变通之可也。舍性命而变通之不可也。譬之耳目口体焉。人之生也。迄今万有馀年。游牧变为土司。土司变为君主。君主变为共和。且东西隔绝之天下。已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而耳目口体之形质。未尝变也。其司视、司听、司言、司动。亦未尝变也。人不能外视听言动。别有所用。视听言动。即不能外耳目口体。另出一奇。况此不因耳目口体而生。不随耳目口体而灭。又常主宰乎视听言动之性命。更有不能外视之者。一日不可无耳目口体。独可终身无性命乎。耳聋、目盲、口喑、体弱。人所不愿也。独性命为气拘所蔽。乃心甘意愿乎。闻有能治聋盲喑弱者。虽数万里之远。在所不辞。独此变化气质。祛除物欲。不俟外求。乃辞而辟之乎。自新学盛行。有光学。有声学。有电话。有火轮。便於耳目口体之用。皆创前古所未闻。独至性命双修。神则无方。易则无体。乃不欲闻所未闻乎。天地之始。由无极而太极。无极者性也。太极者命也。人之始生。无极动。太极生。二极相互。受气成形。十月分娩。心中有性。特非真性。真性藏於顶中。道家所谓天窍圆而藏性。而性根则居心上。寂然不动。大无不包。小无不在。极清朗。毫无昏沉。极灵动。毫无拘束。极快乐。毫无隐忧。书曰、上帝降衷於民。若有恒性。上帝者、天地之主宰。衷为性根。即人之主宰。命所由以生。肾中有命。特非真命。真命藏於气穴。道家所谓地窍方而藏命。而命根则在脐间。粹然至善。浑沦无散。普遍无塞。极刚健。毫无挫折。极柔和。毫无暴戾。极长久。毫无止灭。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天地者、上帝之运用。中为命根。即人之运用。性所由以了。无如自离母腹以来。无极断而不续。太极破而不圆。气禀有偏。人之性命。不独与天相隔。即一性一命。一上一下。两不相亲。阴阳混杂其间。杂生妄。妄生恶。人民所由坏。世道所由衰也。然性为命之母。命为性之父。名虽有两。实则一贯。得闻一贯。动则本降衷之性。统摄思虑之神。神与上帝相通。不识不知。必使喜怒哀乐。发皆中节。以基太极之命。静则本降衷之性。收敛呼吸之气。归受中之命。命民天地相通。勿忘勿助。至於止定静安。空诸一切。以培无极之性。天由无极生太极以成人。人由太极返无极以合天。此中口传心授。无印板文字。伊古来之理学家。失此一层。故多障道。修炼家缺此一层。故堕傍门。俱不能与天地合德。必先有此一着功夫。以后化气化神。神妙莫测。势如破竹。一点便成。时而静也。则与上天之载。同一无声无臭。时而动也。与日月合其明。与四地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且有以补日月四时。鬼神所不及。林林总总。纵未必尽能为无上之至人。勤而行之。保全性命一分。即获一分之效果。日新又新。由伦礼之文明。以进道德之文明。而法治必更文明。物质亦无不文明。将见外国以物质法治之文明。输入中国。中国以伦礼道德之文明。统一外国。并驾云乎哉。五洲且由我独步矣。彼多学新学之枝叶。忘厥本根者。实不知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於一本。学而昧此。劳而无功。博而寡要。圣门所弗重也。故孔子尝谓子贡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予一以贯之。

问、全球之中。是躯壳界。非灵魂界。人既不能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偏重道德。不讲经济上之关系。生齿日繁。消费日众。何由保全躯壳於生存。

答、为善去恶。道德之事也。精言之、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人既明道。德底于纯。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大雅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是道德上昭於灵魂界也。粗言之。生众食寡。为疾用舒。大道生财。则财恒足。而实行其道者即为德。今则全球生计竞争之潮流。精益求精。斯密亚丹原富一书。多目为空前轶后者。亦不外此致富之道。保富之德。是道德旁行於躯壳界也。人第知偏於道德。殖产不能增长。民有难堪。而增进幸福之说。一倡百和。又岂知讲求一切卫生、实业、交通、生活、乐利等事。皆道德中一事乎。苟重视幸福。轻视道德。究其流弊。人皆放利而行。行之不得则争。争则夺。互相戕虐。生机更有难堪。此既庶而加以富。既富而加以教。孔子所言保全躯壳者在此。保全灵魂者在此。于道德上大有关系。即于经济上大有关系。

问、政体专制。历数千年。今则变为共和。党会多而竞争烈。较之专制。孰得孰失。

答、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居之。有德者治之。故唐虞三代。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下情惟恐不上达。和衷共济。未尝自作聪明。凡所以保土地。安人民。无一不区画尽善。然后发号施令。出自一人。名似专制。实则共和。且远胜於假共和之名实。以遂其多数人之专制。此古昔盛时之政体。未为失也。逮德下衰。尊君权。臣则无权。民更无权。即有绝大之才德。绝妙之言论。不敢自由。在位之贤能。亦不得以便宜行事。事有大便於民者。行或违於一人之谕旨。拟以非圣无法。妄肆专横。并不思居上临下目的若何。遂其意。毒天下为之。拂其意。安天下不计也。其中亦有贤明。而不集众思。无以尝众之好恶。而庸庸之主。群小又倚其势以作威。此专制所以不成为政体。今则变为共和。不受一人之专制。然共和之局。不数月而变之则易。而共和之实。恐十年亦有难成。和而不流。必先中立不倚。非然者。禀赋既偏。又不加以学问。无慎独之真心。安望有共和之真相。将见出而行政。恃其有驾驭之权势。则政府必多专制。起而司法。恃其握裁判之能力。则法庭必多专制。举而会议。恃其神圣之机关。则议院必多专制。有所推选。或因意气相投。多方运动。则选民必约多数以固其专制。一或不遂其情欲之私。遂至无理取闹。而靡所凭藉者。有敢怒而不敢言。名则共和。其义安在。此当时之现象。实未可以为得也。试平心论之。共和与专制之别。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理之是非。事之可否。理果是也。事果可也。权虽操纵於一二人之手。亦号共和。因其能酿斯世之太和。故亚美利加。今推为无上之国。而创其始者。惟华盛顿一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立之制。遍及世界。今无论君主国。民主国。君民共主国。号称文明者。其国枢机之组织。皆不离三权之范围。而造此福者。结果之良。惟孟德斯鸠一人。理果非也。事果否也。事虽表决於千万人之口。亦号专制。因其狼狈为奸。贻误共和。故赫胥黎有言曰。聚群不肖。不能成一贤。然人即属名贤。千虑不无一失。特嘉乃有言曰。苟此理然不慊於心乎。虽复亚里士多德之所传说。耶稣基督之所垂训。乃至合古今中外之贤哲所同称道。出吾之所信。与之挑战决斗可也。不独西人有是言。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又曰、当仁不让於师。据此论之。虽若与世不和。而和之真理自出。以其所倚赖者。惟有一中而已。上下前后左右。好恶必协以中。此大学矩之道也。一身如此。则血与气共和。一家如此。则兄与弟共和。一国如此。则上与下共和。天下如此。是中与外共和。今欲臻此共和。则自尧舜执中以来。至孔子之时中。其中静存动察之功。不可不讲也。西哲卢梭氏民约论。福禄特尔自由平权说。不过共和之表面。犹有偏重之弊。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喜怒哀乐。发皆中节。又何有於党争。又何有於党会。乃人人有共和之责任。人人不一其性情而党会遂立。人疑党会之不利於国家也。吾谓专制之朝。以党会多而灭。汉唐宋明清。其前鉴也。今共和之世。固以党会多而兴。然果足恃哉。同室操戈。自相鱼肉。内难一发。外患频来。豆剖瓜分。其祸安知不胜汉唐也耶。苟长此鹬蚌相持。终为渔人所获。共和安有结局。此所谓以党会多而灭。至所谓以党会多而兴者。各国以政党而促政治之进行。与其合多数有才无德之人为一党。自是其是。知和而和。凡有所为。有党者进。无党者退。其流弊无异於专制。於是各树一党。相互攻击。小人以党争。而私心日盛。君子以党争。而偏见日消。为人所短。不得不研究一无上者。以立其防而为之敌。天理所存。人心自有公论。故有无党之党。允执厥中。取君子之长。去小人之短。又以匡君子之不逮。不与人争。而天下莫与之争。不求胜人。而又善胜於人。共和之公道自彰。久之有道者存。无道者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各自矜持。争端自息。共和由此进化。群学乃可得言。夫群似党而非党。此其义发明於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问、中国历来皆君主。今得为民主。民主之大利於民。远胜君主之自利。则天佑下民。作之君。书言不足信耶。

同类推荐
  • Essays and Tales

    Essays and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蕉轩续录

    蕉轩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一帝君丹隐书洞真玄经

    洞真太一帝君丹隐书洞真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所惧何处

    所惧何处

    如梭的爱情穿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径线里,密密麻麻地织就了诡谲的图谱。一生的积累全在那儿,却总也寻不到灵魂的立足点。爱情在危险中绽放,她所爱的男人偷走了她的心,谁又窃取了男人的命运?《所惧何处》有关时代、战争、亲情、权势,有关浮躁、金钱、梦想、爱情……悲喜交替,没有终点。小说讲述了发展于洪界凡、洪界平姐妹和高顿、崔总之间长达几十年、跨过世纪之交的复杂恋情。通过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描述了时代变迁的史实,以及造成他们坎坷命运的时代原因。
  • 江湖之天下无双

    江湖之天下无双

    一人,一剑,一天涯;一马,一酒,一江湖。一剑书写江湖侠义,一饮体味百态人生,这是剑与酒,情与义,仇与恨的江湖,更是你的江湖……
  • 魔术不难(走进魔术世界)

    魔术不难(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不难》就是抱着这个让你成为小小表演者的目的来编排的,力求内容广泛,语言浅显易懂,让你一学就会。相信聪明的你在仔细地阅读完《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不难》后,定会成为人人称羡的表演者。
  • 重生西游之九头虫

    重生西游之九头虫

    封神之后,西游未开始。金蝉子在功德池前喂金鱼,猴子在花果山的五彩石中风吹雨打,天蓬元帅执掌天河水兵,卷帘大将在天庭兢兢业业,小白龙在西海作威作福,大名鼎鼎的取经五人正各有各的生活。除此之外,北海妖师宫殿门紧闭,南海紫竹林梵音响彻,灌江口三眼男人在逗哮天犬,各路妖怪在天庭闲不住要下凡。李元丰一觉醒来,成了拥有洪荒异种血脉的九头虫,他修神通,炼法宝,会妖王,上天庭,搅动风云。不一样的西游,同样的证道永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你再送一个试试

    你再送一个试试

    尤娜,天才学霸,为得到一百万奖金,决定参加VR模式游戏,王者荣耀选拔赛。自知技术渣,便赖上前职业电竞选手杜雨枫。赶也赶不走,吓也吓不到。他只得接收这个游戏小白。随后当红偶像沈一,假小子娇娇,娘娘腔彭哥,萌少年冯建国陆续加入尤娜的战队。几个人在比赛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伙伴。然而随着进程深入,尤娜发现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背后阴谋远比她想象得还要可怕。
  • 邪妃斗魔王

    邪妃斗魔王

    天嫉英才!这绝对是天嫉英才!想我沐影汐,可是风靡一时的天才名厨。有着宠我的亲亲老爸,疼我的男友!可是,十七岁生日那天,一份意外的礼物,竟夺去了我的一切。爆炸!就在最后那一刻,我看到了我破碎掉的生命!咦?没死?这在怎么一回事?臭男人!!然而,就在他抬起眼眸的瞬间,我惊得呆掉了!那双眼,竟会带着触人心魄的愤恨与悲伤?他,是谁?……
  • 本色

    本色

    珍琴和钟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他们两家,是相隔两栋房子的前后邻居;而且他们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同一所学校里读,只不过,珍琴比钟粟要低两年级。两人小时候常常在一起玩,尽管那时候玩伴很多,但他们两人的关系要比旁人稍微亲近一些。因为珍琴性格安静不大喜欢玩闹,一般只是站在一旁看大家玩。而钟粟呢,由于他身子骨单薄,玩什么都比别人差一点火候,伙伴们大都不喜欢跟他玩,玩剧烈一点的游戏,就把他排除在外,所以他也大都只能在一旁看看。于是他们两人就时常凑在一起,玩一些用沙子堆房子呀,过家家呀,这些个比较安静也不需要体力比较适合他们各自性格和体力的游戏。
  • 石关禅师语录

    石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含忍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含忍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将军:清清碧海心

    少年将军:清清碧海心

    少年才俊,官拜将军,天下第一;山野丫头,风华绝代,天下无双。树下的相遇,他接住了她也接住了自己的一生,于她则是顺手医治了一位孱弱少年,却也从此在心里藏下了一个人。他是将军,注定要征战疆场,一个情字终难全。“清清,我是大隋的将军,战死沙场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你是天下第一的天宝将军,你不会的,你的命是我救的,我不允许你死!”她本是无牵无挂妙手回春的医者,但独独没有医者仁心的悲悯,只会救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都哥,你记住,这天下人的生死都与我无关,只要你活着,我只要你活着。”尘埃落定后她终于明白医者不能自医,更医不了宿命。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本是两小无猜,却因乱世天下,注定是一场无法言说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