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085

第85章 《道德学志》(17)

智识与福命之关系

民国六年丁巳八月二十二日记

天下之事理无穷。人之所以能应付者智识也。天生万物以养人。人之所以能享受者。福命也。事不至於万难。不觉智识之可贵。境不至於极困。不觉福命之难得。无智识、无福命者。每对於有智识、有福命者。艳而羡之。不知此智识与福命。皆上帝之所畀赋。祖德深厚之馀荫。得天厚祖德大者。为大智识。大福命。得天薄祖德小者。为小智识。小福命。不得於天。而祖宗无德者。即无智识。无福命。智识与福命。非可以幸获者。自后天视之。似判而为二。而语其源则一。先天之元气。无可判也。故有智识。斯有福命。无智识斯无福命。亦有福命。斯有智识。无福命者。斯无智识。虽间亦有不然者。而要其暂时之昙影。非其究竟也。元气之在天者为道。而人之得之者为德。先天之元气为智识与福命之源。质言之、即道德为智识与福命之源也。故智识与福命之有无。又视道德之有无而异。元气之畀赋。固由上帝。而道德之有无。纯在人为。则是造成智识。造成福命。其权又全在我。而不假外求也。道德之著於人事者。在正用其智识。智识正用。则与上帝之真光相合。愈用愈灵。元气亦愈积愈厚。而枉用其智识者反是。故增长一分智识。即增长一分福命。斫丧一分福命。即消一分智识。此中关键。至密至妙。至确至切。君子知之。常人昧之。小人则不惟不知。且倒行而逆施之。善观人者。不问其为何如人。直可以其智识与福命之大小有无。而判定其为君子、为常人、为小人也。君子之智识。在善用其智识。而不自恃其智识。君子之福命。在能自造自成。不尽赖先人之馀荫。且不必全报其及身。颜子之敏。为圣门第一。而其好学。亦为圣门第一。所以克复功深。能臻三月不违仁之造诣。其在陋巷之中。一箪食。一瓢饮。似极贫窭。无福命之人也。而孔子告其为邦。则曰乘殷之辂。服周之冤。直以帝王许之。及后则千秋俎豆。万世馨香矣。舜之初耕稼陶渔。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胼手胝足。无异於今之苦力。似无所谓福命也。乃能使顽父〖FJF〗<〖FJJ〗母傲弟之家庭。蒸蒸克谐。以至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享之。子孙保之。向使颜子大舜。不能善用其智识。或自恃其智识。一则不能安贫好学。造诣有限。孔子当日。必不能若是相契。即后世必不能若是尊崇。一则不能纯孝父母。明扬侧陋之时。谁肯及此鳏夫。更何望尧帝之馆甥。且继尧而有天下哉。这二子之所以然者。是其知福命之源头在道德。只以至诚求完全其固有之道德。而不计较其他。故其福命不求而获。夫惟二子固有此大福命。斯有此大智识也。小人非必不知有道德。特不信道德智识与福命之源耳。故己虽不实行道德。亦必假道德以欺人而售奸。其以权谋术诈。骤得富贵利禄之时。何尝不自鸣得计。然而天道好还。恶极灭身。无幸免者。如苏秦游说六国。合从摈秦。为从约长。并六国相印。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遣使送之。拟於王者。人或以其游说得售为有智识。身相六国为有福命。不知此正其无智识无福命也。秦师鬼谷子。见秦如此。拟河边之树。与嵩岱之松柏。华霍之檀树桐以教之。盖欲其顺受天命。勿妄干以贾祸也。乃秦利欲薰心。不自醒悟。虽一时位高多金。足以夸妻嫂。骄邻里。卒之功败名劣。为人所诛。而不能自保其身。夫以金玉卿相之虚荣。而易怨雠狃刺之实祸。有真智识者、不为也。有真福命者、不若是也。至於自请齐王。车裂其尸。以徇於市。而诈杀者。则令人恶心。尤不足语於智识及福命也。王莽假外戚之势。行牢笼之术。貌为虚下。妄托符瑞。僭窃汉室天下十八年。人见其以奸诈用事。而得达其目的。或谓之为有智识有福命者。实大不然。观莽事败。毫无主张。徒手持虞帝匕首。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於予。汉兵其如予何。此语实堪发噱。岂有智识者之言乎。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军人分其身。节解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苏秦王莽且如此。其下焉者。更何足道乎。常人不知如何谓之道德。更不知如何为智识与福命之源。所以辟免冻馁为计。对於衣食住三者。终日竭力营谋。故得相当报酬。苟所营无不正之业。所谋无不正之行。且无公然为恶之心。亦自如苦工小营之类。尽一日之力。即得一日之受用。尽一年之力。即得一年之受用。尽十年或毕生之力。即得十年或毕生之受用。其知尽力者。是其智识。其能受用者。是其福命。其智识虽未枉用。但只限於一日、一年、十年、或毕生。则其福命亦必限於一日、一年、十年、或毕生耳。何故。盖常人只顾目前。不图远大。而小人则逆天悖理以为之。常人之智识。固不可与君子同日语。小人之智识。且远不及常人。有福命者。在能流芳於身后。不在目前之威权气焰。常人醉生梦死。与草木同枯朽。而小人则死有余辜。遗臭万年。其智识固不可与君子同日语。其福命尤远不及常人。故君子为大智识、大福命者。常人为小智识、小福命者。小人为无智识、无福命者。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正以其有智识福命也。无之者、虽未至於四足两翼。披毛戴角。亦不过鹦鹉猩猩之能言者耳。人苟欲不愿为禽兽。则当正用其智识。以实行道德。慎勿背道德。以斫丧其福命。

君子儒小人儒

民国六年丁巳八月二十八日记

昔者鲁哀公问儒行於孔子。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鲁公命席。孔子侍。开首即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复历举儒之容貌德性。忧思宽裕。举贤授能。任举独行。规为交友。可见儒之名不易得。固迥异於庸众也。又考之周官有云。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然既以道为名。则必非圣即贤矣。顾孔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之中何以又有君子小人之分耶。盖儒之为道也。纯在人伦日用。故儒字从人从需。人所日需之道也。人有身体。即有伦类。既有伦类。即有交际。无论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为夫为妇。为朋为友。皆有应接之事。而常人之於应接也。多以人心主事。只知利己。不顾他人。故於日用之间。应接之事。其未发也。不知执中。其既发也。罔协於和。或至悖乎天理。逆乎人情。甚非人所日需之道。故不得以儒名之。儒名之不易得允矣。而有小人之称者。义究何居。盖此种小人。对君子而言。不过未上达君子域。非无忌惮之小人也。语其言行。亦知准乎规矩。遵道而行。言虽守信。而不知以道为信。行虽果决。而不知择善固执。故其言行之间。或蔽於形理。不知顺受天命。往往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盖徇於情理。不知顺从天命者。即落於气数之中。则言行即於顾此失彼之瑕疵。言遭人辨。行遭物议。故其言不足以法於天下。行不足以则於后世。又有因此言行阻碍而畏缩。以为天下事不可为。遂致半途而废。放弃兼善之责任。只求独善其身。守一己之范围者。不知实由自己不知天命。未能超出气数耳。夫所谓君子儒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其身。言必忠信。行必中正。不徇於人情。而又不悖乎人情。惟大道之是从。天命之是依。故君子之儒。无论顺境逆境。皆能无适无莫。义之与比。无论居上为下。皆能不骄不倍。发皆中节。殆所谓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处乎气数之中。超乎气数之外者也。夫君子儒。何以能超出气数。由其有慎独诚意之功。明善诚身之学也。独何由而慎。即於不睹不闻之地。时怀戒慎恐惧之心。如临深渊而恐坠。如履薄冰而恐陷。意何由而诚。一念之动。善则扩充。恶则克治。不使一毫虚伪邪曲之念。杂於心中。故曰触物兴感者。圣功也。触物情迁者。小人也。善何由而明。即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择乎中庸。然后笃行。身何由而诚。一日之中。时时自反。时时主信。善则加勉。过则速改。故君子儒之持己也。时时克己以慎独。念念主忠信以诚身。其接物也。执两用中。无偏无党。合乎王道之荡荡平平。此其所以能超出气数之外者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曰、言必信。行必果。薆薆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是君子儒。小人儒之辨。在乎知命不知命而已。哀公知儒行之为贵。而不足以语此。惜哉。吾侪处大地环通之时。各教争鸣之际。既闻斯道。急当高尚其志。学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斯可矣。

理学与道学

民国六年丁巳九月初五日记

盖闻图书以中垂象。尧舜以中启绪。中道之传。有由来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何谓大本。生道之本也。故曰本立而道生。其生生不已。发散而为万殊者。莫不由此一本。即莫不由此一道。然道生万物。而其精华而独钟毓於人。故人为万物之灵。三才之主。顾人同受天地之中以生。本来平等。其有智愚之不同。贤奸之异致者。皆受气成形后。气拘物蔽之为。非天为之也。圣人只是全此几希。涵养本源。故能与天合德。与道合体。而又念万类之不齐。悯众生之迷妄。不得不以大道之真诠。表著於言行中。传载於文字间。俾后人有所依据。有所法从。乃作易以顺性命之理。制礼以正人道之伦。删诗书以表圣德民情。作春秋以彰正气大义。其他或为记述之集。或为问答之录。皆无非阐圣圣相传之中道。立承先启后之微言。即曾子之传大学。子思之述中庸。亦悉明先圣之真传。未尝涉及乎空理。慨自大道既隐。圣学罕传。去圣日远。学说愈歧。不见圣人於中道。徒见圣人於文字。广搜博引。精义转晦。有所谓文学派者。有所谓理学派者。兆端於汉代。昌盛於唐宋。相沿既久。门户自分。系统以立。於是理学之名。视为文人学士之美称。夫圣贤学问。原是一贯。理虽万殊。所载皆道。其所以教人讲学者。学以致其道也。而先儒解在止於至善。为至於事理当然之极。试思事理当然之极。究以何为标准。而又如何能生定、静、安、虑、得、诸景象。又释致知在格物曰。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知有不尽也。意在将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於其极。然此必无之事也。圣人教人修身养性。务从格去物欲。推致其好善恶恶之知入手。及其至也。清明在躬。以一理贯通万事。若必物物以求知。虽圣人亦不能读尽天下之书。阅尽天下之事。况下焉者乎。近世新学发明。学科愈繁。学者恒费数十年之精神。毕一生之脑力。亦不过一人仅知一科之皮毛。未见其能尽穷尽知者。况求至於其极乎。岂知此类经义。另有本旨。致知穷理。不过为尽性至命之初阶。诚意正心之导引。故子曰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对於不当学。不必学者。则曰有弗学问思辨。而当学者。则弗能弗措也。奈何障於文理。截章补句以求通。舍本求末以自困。或因时殊事异。遂有前如此而后如彼之变迁。或因识改见移。遂起昨日是今日非之觉悟。毫无定衡之性。全由比较以生。焉能坐言起行。历久不敝乎。若中道一明。大本已立。言其本体。大莫能载。小莫能破。言其功用。天地共由。人物共由。天人一贯。左右逢源。故克己复礼为仁。而安人爱人亦谓之仁。有养有敬为孝。而勿违以礼。亦谓之孝。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为智。而利人知人。亦谓之智。其得道之大小。视造诣之浅深。既无隔碍难通之嫌。又无清谈无补之弊。此道学之实。不似理学之虚也。虽然理有至理。至理亦足以表道。吾为斯说。非谓理不可穷。亦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同类推荐
  •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ippolytus

    Hippolyt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甘泽谣

    甘泽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沦陷拾遗

    沦陷拾遗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五周年,领导派我写篇文章。内容主要是日本鬼子在我区犯下的暴行和区内民众抗日的英雄事迹。这是一个旧而又旧的主题了,领导提示说,去查一下县志呐!又提醒我,自然是民族精神,主旋律哟!我便真就去找到一本新修的县志,翻到有关沦陷与抗日的篇章,看那一段段简短的文字,豁然就记起儿时听到的一些故事来。我的故事的叙述者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不会编造,说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都是他们亲历的事,因而那县志上便都有。但是他们给我讲述的时候,与故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了二十多年。
  • 执迷吸(血鬼日志系列#12)

    执迷吸(血鬼日志系列#12)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编者把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病、德商、智商、情商和财商的理念生动地比喻成六商树,通过古今中外名人典故、案例或寓言故事,让青少年认识到现代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开发智力水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如何承受压力、失败和挫折;如何理财、提高收益等。
  • 工作就是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

    本书兼具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无论对于企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一本培养责任意识的指导手册,是一本造就优秀员工的职场箴言,是一本把握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责任,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石!如果一个员工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碌碌无为、被人轻视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企业;如果一个民族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要扮演着多个角色,但无论是哪种角色,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 大学辨业

    大学辨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炉沉水冷残烟2

    玉炉沉水冷残烟2

    【本文每天更一章,字数1000保底,其他看情况,每月最后一天加更一章。】天地初开,世间万物没有善恶之分。然而,一个女子误入一处禁地,放出了恶·······自出此,大陆便开始分崩离析出现了一条条裂纹。古有一语可解此法:”世间万物,于乎天道者手中之子。天道者公而不私,乃大世界之法。然,徇私者使道乱之,故衍生变数为大世之转机。“某一日,亓颖背对着男子低声的说:“我要加入佛宗了。”男子问道:什么时候回来?“女子没说话默默的摇了摇头:不知道,大概永远不会见了吧····又某一日,女子在人群中看到了彼此,女子扑过去抱着他只是无声地哭泣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男子拍了拍女子的背,欣喜的笑了。
  •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的忧伤

    我一次次拒绝钱胖子给我介绍的姑娘,但没有想到她也做过他的生意,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摔了一个啤酒瓶又一个啤酒瓶,像疯子一样喊叫。我跌跌撞撞地走,漫无目的,忽视汽车尖锐的喇叭声,忽视行人诧异的目光,不知不觉的还是走到小艾家门口。我用脚踹开房门,挤进狭窄的客厅,喊小艾你给我出来。小艾跑到我的面前,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用力抓住小艾,摇着她的双肩问,你认识钱胖子吗?嗯!你认识钱胖子吗?嗯!小艾摇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怎么认识他,不认识。
  • 穿书女配逆袭为主

    穿书女配逆袭为主

    穿越到了自己写的小说上,看我如何夺得宠爱,逆袭成功,耶,希望大家支持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