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100000009

第9章 地理

石头之名有二

韩退之有《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诗,敬今洪州石头驿,皆以为证。大观三年,汪藻彦章为江西提学,作《石头驿记》云:“自豫章绝江而西,有山屹然,并江而出,曰石头渚,世以为殷洪乔投书之地。《晋史》及《世说》称,洪乔为豫章太守,去都日,得书百余函,次石头,悉投之江中。逮今且千岁,而洪乔之名,与此山俱传。石头于他书无所见,以图志考之,唯唐武德中,尝以豫章之西境为西昌县,俾县令治其地,盖今石头是也。及观韩退之《次石头驿寄江西王中丞诗》,则白晋以来,知其为石头,至退之时,又知其尝为驿也。其大略如此。”后又云:“自洪乔而知有此山,至退之而驿之名始传。”然则石头之名,汪彦章徇流俗之失,竟以为洪乔投书之地,失之矣。予尝考之,盖江南有两石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与夫王敦、苏峻之所据者,此隶乎金陵者也。余孝顷与萧勃即石头作两城,二子各据其一,此豫章之石头也。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行,致书百余函,次石头,皆投之。盖金陵晋室所都,都下人士,以羡出守,故因书以附之。投之石头,谓羡去都而投,而非抵豫章而投也。后人以羡尝守豫章,而豫章适有石头,故因石头之名,号投书渚矣。意者将记洪乔之刚介,以增重石头。殊不知豫章之石头,非金陵之石头。按,梁广州刺史萧勃举兵逾岭,声摇江西。新吴洞主余孝顷应之,遣其子守郡城,自出豫章。勃之别将欧阳军苦竹滩,陈武帝遣周文育总师,唾手而禽。勃时尚居南康,麾下闻之,斩其首以献。于是孝顷退走新吴,帝遣文育、黄法讨之。文育率众军入象牙江,舍舟进据三陂,卒为豫章内吏熊昙朗所卖,无成功。南康,今虔州也。新吴,今奉新县也。三陂,今海昏之墟落也。象牙江,今隶南昌。苦竹滩,今隶丰城。江西之江,兆源于庾岭,而豫章承其下流。南康、苦竹滩、象牙江,盖通一贯者也。文育自象牙而趋三陂,以今观之,正得间道。盖是时孝顷居新吴,其于犹据石头之旧栅。法虽受诏见助,而尚驻军新淦。文育若欲徘徊江浒,纵能擒旧栅之竖子,曾未捣新吴之巢穴。且令屯营于三陂,庶几法顺流而应之。则首尾薄战,孝顷父子无遗噍矣。不幸奸人得而卖焉。予家江西,往来洪、抚之间,又以法之为乡人也。因史册所书,考石头之误,俯江山之形胜。想古人之所以倚伏往来者,则石头之险,盖有在矣。而终不得与金陵并驰,岂非所托非人哉。

豫章之名

豫章之名旧矣,在江左者,有其地而非郡。在江南者,建郡而非春秋之时。吴王阉闾六年,鲁定公之二年也。楚囊戍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克楚,取居巢。又明年,吴将入郢,其谋臣请因唐蔡而西。冬十一月,蔡侯、吴子、唐侯,俱舍舟于淮,自豫章与楚夹汉。囊[1234]汉而陈,自小别而至大别,吴逆击败之,五战而及郢。尝观吴都具区,今平江之吴县也。楚都郢,今富水也。汉水自归、峡接流,而为今汉阳军。盖视吴为东。九江自庾岭兆源,而洪州奠其南,盖视楚为西。居巢,今无为军也。阉闾之六年,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以明豫章濒楚,而巢迩于吴,故得而潜师也。小别、大别,今鄂州之山,汉水视之为东者也。八年,吴人舍淮而即豫章,杜氏以为汉东江北地。囊[1234]方且济汉而陈于小大之别,则春秋之豫章为濒楚,在江、夏之间审矣。或者以六年之师,因豫章以建州,则其地必沿流之所。而洪之为州,盖沿流者也。八年舍舟而即豫章,且坚杜氏之说。囚以汉东之地为平陆,惟有沿流平陆之异。故以见舟者,江南之豫章也。殊不知吴视楚为西,视江夏为小西,而视洪则南矣。见舟,所以张军容也,安能远托大江之南,而不近趋小西之地。然则江南之豫章,决无与乎春秋之时,明矣。

春秋豫章与今不相干

予江西人,尝考今之豫章,非春秋之豫章。然皆未得其定说,已具于前矣。最后予读杜预、孔颖达注疏,而后知予之寡见也。按,《左氏昭公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杜预注曰:“定二年,楚人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以军楚师于豫章。又柏举之役,吴人舍舟于淮,而自豫章与楚夹汉。此皆当在江北淮水南,盖后徙在江南豫章。”又《左氏传定公四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自豫章与楚夹汉。”杜预曰:“豫章,汉东、江北地名。”孔颖达曰:“《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名,在江南。’此则在北者。《土地名》云:‘定公二年,楚人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吴军楚师于豫章。又柏举之役,吴人舍舟于淮,而自豫章与楚师夹汉。此皆在江北、淮南。盖后徙在江南之豫章。’”以上皆经传与注疏所载。予以杜、孔注疏证江南之豫章,无与于春秋之豫章,审矣。《汉志》虽曰高帝置,但年代阔远,文字残阙,无从考见所徙之年月耳。按,宋武帝讨刘毅,遣王镇恶先袭至豫章口。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乃知春秋之豫章,去江陵甚近,与今洪州全不相干。

戏下有两音

王观国《学林新编》云:“戏下有两音。《前汉高祖纪》:‘沛公已定关中。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又曰:‘诸侯罢戏下,各就国。’师古注曰:‘戏音许宜切,亦读曰麾。’《卫青传》:‘韩说为戏下转战。’《灌夫传》:‘驰入吴军,至戏下。’师古曰:‘戏,大将之旗也。读与麾同。’又引《高祖纪》曰:‘周章西入关,至戏。’师古曰:‘在新丰县东,今有戏水驿。’《后汉郡国志》:‘京兆新丰东有戏亭。’”以上皆王说。余按,左氏《国语》:“里革曰:‘幽灭于戏。’”韦氏注曰:“幽王为西戎所杀。戏山在西周。”孔颖达曰:“戏,骊山之北水名也。王甫谧曰:‘今京兆新丰东二十里戏亭是也。’《汲冢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然则戏之得名,春秋时已著,不始于秦、汉间也。据韦、孔所引,虽山水不同,要之以戏而兼名山水,古来减多有之,不可以一为是也。至观国谓师古不当以旗戏与地名同音,此不足咎。第班固不当称戏而以下继之。

巴字山水

宋之间《送田道士使蜀投龙诗》云:“蜀门风势断,巴字水形连。”又唐人诗云:“杜宇呼名切,巴江学字流。”然则巴州因水得名矣。予按,杜佑《通典》:‘硖州巴山县,古关,楚肃王拒蜀处。今县北有山,曲折似巴宇,因以为名。’此又以山似巴字,何耶?然《三巴记》:“阆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唐人有《巴字江赋》云:“初惊蠹蚀,龙舟鳞次子波中;乍若萤从,渔火星分于渡口。”乃知山形似巴者非。

孟诸

高适《封丘行》云:“我本渔樵孟诸野。”又平台云:“孟诸蒲暮凉风起。”又曰:“朝临孟诸野。”按,《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汝孟诸之糜。’”杜预云:“孟诸,宋薮泽。水草之交曰麋。”予按,《释地》云:“十薮:宋有孟诸。”郭璞曰:“今在梁国睢阳县东北。”《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泽薮曰望诸。”《禹贡》:“豫州,导菏泽。被孟猪。”孔安国曰:“盂猪,泽名,在菏东北,水流溢覆被之。”宋则今梁国也,睢阳是已。故郑氏注亦云:“望诸,在睢阳。”糜、湄通用。

有二中牟

中牟有二,在河南北之间,不可不辨。《尔雅》曰:“郑有圃田。”郭璞注云:“今荥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赵世家》曰:“献侯即位,治中牟。”《汉书地理志》曰:“河南郡有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又曰:“三家分晋,河南之中牟,魏分也。”《通典》曰:“荥阳郡中牟县。”注云:“汉旧县,有圃田泽,荆河州薮也。赵献侯自耿徙此。又赵襄子时,佛以中牟叛,即此也。北十二里有中牟台。”《春秋定公九年左传》曰:“晋车千乘在中牟。”杜预注曰:“今荥阳有中牟县。回远,疑非也。”予按,左氏所谓车在中牟,非荥阳之中牟明甚,杜预疑之甚当。且晋世方分河南分荥阳郡,中牟属之。此地乃在河南,计非晋境所及。及三家分晋,中牟属魏,则非赵所得都。盖赵献侯治中牟,亦非河南之中牟也。考《春秋哀公五年》:“赵鞅伐卫,围中牟”;《论语》:“佛以中牟畔”;与定公九年“晋车在中牟”;或别是一中牟,当在河北耳。臣瓒《汉书音义》曰:“臣瓒按,河南中牟,春秋之时,在郑之疆内。及三卿分晋,则为魏之邦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也。《春秋》:“卫侯如晋,过中牟。”案此之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案,中牟当在温水之上。”然则臣瓒亦以河南中牟,非此中牟矣。今《汉书地理志》与《通典》,杂举而不辨焉,使后学不能不疑也。

石城

王彦辅《石城辨疑》曰:“左太冲谓‘戎车盈于石城’,即金陵之石头城也。世徒知于此,而不知郢州之得名亦同也。故郦善长曰:‘沔水南迳石城西城,因山以为固者’,是也。盖晋羊叔子镇荆州日所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就置竟陵郡。至唐武德四年,置郢州于长寿县。是则今之郢州,昔之竟陵郡也。”以上皆王说。予按,唐杜佑《通典》云:“郢州,今治长寿县。历代所属,与竟陵郡同。二汉属江夏郡。晋、宋以来,竟陵郡地,梁南司北新二州之境。西魏分属安州。后周分置石城郡,后于石城置郢州。隋炀帝初,州废,置竟陵、安陆二郡。唐并二郡为温州,后为郢州,或为富水郡。”然则彦辅所谓武德四年置郢州于长寿县。是不察杜佑所谓“后周置石城郡,后于石城置郢州”耶?考佑云:“隋初废州置郡,至唐又并为温州,又为郢州。”则彦辅止据后来,不究其本耳。《唐书乐志》曰:“《石城乐》者,宋臧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因作此曲。”《古今乐录》曰:“石城乐,旧舞十六人。其曲一云:‘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盖竟陵之石城,其名甚著。又《通典》云:“《莫愁乐》者,出于《石城乐》。石城女子名莫愁,善歌谣。且石城中有忘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辨朐忍

韩退之作《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序》曰:“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朐忍也。”洪庆善辨曰:“《地理志》云:‘山南西道开州盛山郡,本万世郡。义宁二年,析巴东之盛山、新浦,通川郡之万世、西流置。天宝元年,更名朐忍。音润蠢。地下湿,多朐忍虫。’刘禹锡《嘉话》云:‘朐忍,蚯蚓也。常至夜,江畔出其身,半跳于空中而鸣。上音屈,下音忍。’《集韵》云:‘朐忍,在汉中,俗作旬,非是。’”以上皆洪说。予按,《西汉地理志》:“巴郡有朐忍县。”颜师古曰:“朐音劬。”《后汉郡国志》:“巴郡朐忍县。”亦只作此忍字,盖古文借用也。又按,杜佑《通典》:“开州,大唐置。或为盛山郡盛山县。汉朐忍县地。”以三书考之。盖开州在唐为盛山,在汉为朐忍也。《汉书》不著其意。惟刘禹锡以其地出朐忍之虫,因以得名。禹锡之说,亦本许慎。《说文》云:“朐忍,虫名。汉中有朐忍县,地下多此虫,因以为名。从肉句声。”黄朝英云:“考其意,当作润蠢。朐,如顺切。忍,尺允切。”与洪氏、禹锡所音不同。然朝英、禹锡、庆善三人,偶忘考《西汉地理志》耳。盖师古以朐音劬,此不可不辨。

辨豪州字误

洪庆善辨韩退之《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曰:“豪,今认作濠。唐《地理志》云:‘濠,初作豪。元和三年,刺史崔公表请其事,由是改为濠,取水名也。’退之作记,在贞元十五年,尚为豪。诸本作濠,误矣。”以上皆洪说。予按,杜佑《通典》:“濠州,春秋末钟离子之国。至晋,侨置徐州。安帝时,置钟离郡。宋、齐因之,兼置徐州,梁因之。北齐改为西楚州,隋改曰濠州,因濠水为名。濠,音豪。炀帝复置钟离郡。唐武德八年为濠州,或为钟离郡。”然则据佑所言,初不见豪字,兼亦不本于唐。自隋改曰濠州矣。况佑所上《通典》,在贞元十年,及称因濠水为名,濠音豪。其误甚明。以此知韩文作濠为是;而所以致洪之辨者,《地理志》之失耳。

辨焉陵字音

开封府焉陵县,距东京一百六十里。今焉音烟,非是。按,《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六年》:“焉陵之役。”陆德明《音义》曰:“鄢,音偃。”然春秋、魏、唐曰鄢,汉曰焉,后汉、晋、隋曰焉。音焉,亦音偃。然则二字通用耳。

蒋庙钟山孙陵曲衍

唐徐坚,其学甚博。所撰《初学记》,载扬雄《九州箴》。内《润州箴》云:“洋洋润州,江山秀远。蒋庙钟山,孙陵曲衍。江宁之邑,楚曰陵。吴齐梁晋,六代都兴。”按,《丹阳记》:“蒋子文为陵尉,破贼,为贼所杀。故吏忽见子文乘白马,如平生,孙权发使,封子文为中都侯。立庙钟山,因改为蒋山。”此箴之所谓蒋庙钟山也。《丹阳记》云:“蒋陵,因山为名,吴大帝陵也。”《舆地志》以为“台当孙陵曲衍之傍,故蒋陵亭亦名孙陵亭。”此箴之所谓孙陵曲衍也。然雄死于西汉之末,去此二百余年矣,何以知之?又况于六代乎?予故以《润州箴》非雄所作,甚明。

镜湖

会稽鉴湖,今避庙讳,本谓镜湖耳。《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名始羲之耳。”李太白《登半月台》诗亦云:“水色渌且静,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则知湖以如镜得名,无可疑者。而梁任《述异记》以为:“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边,因得名。今有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恐不然也。或陆贽《月照鉴湖赋》曰:“光无不临,故丽天并耀;清可以鉴,因取镜表名。”乃知湖以如镜得名,审矣。太白又有《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蜀石牛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れ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则蜀道与中国通久矣。《蜀主本纪》载:“秦惠王谋伐蜀,刻五石牛,置金其后,绐蜀人云:能粪金。蜀主信之,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开道:致牛于成都。秦因遣张仪等随石牛以入,遂夺蜀焉。”此事尤近诬。蜀人吴师盂醇翁《题金牛驿》诗以辨之云:“唱奇腾怪可删修,争奈常情信缪悠。《禹贡》已书开蜀道,秦人安得粪金牛?万重山势随坤顺,一勺天波到海流。自晒据经违世俗,庶几同志未相尤。”醇翁以通议大夫致仕,享年九十。

三曲江

曲江有三。枚乘《七发》云:“观涛乎广陵之曲江”,今苏州也。广东有曲江,今韶州也。司马相如《吊二世赋》云:“临曲江岂州”,即长安也。按,唐刘疏《传记》云:“京师芙蓉园,本名曲江园。随文帝以名不正,改之。”故杜子美诗云:“曲江翠幕排银榜。”又云:“春日潜行曲江曲。”《七发》所谓曲江有“弭节伍子之山”,今胥山,在苏州。

沣水

郦道元《水经》曰:“沣水,迳安南县,又东与赤沙湖会。湖水北通江,南注沣水也。”故杜子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云:“寺门南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橘洲

《舆地志》曰:“潭州橘洲,在郡南,对南津。常看如在下。及至夏水,怀山渚洲皆没,橘洲独在。”故杜子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云:“橘洲田土仍膏腴。”然橘洲有二处,其一在龙阳。子美之诗所本,乃长沙之橘洲,距州十里。

衡山

《东皋杂录》云:“余尝至泰山,见其峰峦,岿然独出。而衡山七十二峰皆平,谓之衡,盖取此。”此说大误。晋《天文志》:“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湖南衡山,盖上承玉衡分野,以得名耳。故《荆州记》云:“南岳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冥宿,铨德钧物,故名衡山。下据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故号南岳。”以此推之,南岳当玉衡分野可知矣。亦犹长沙婺女之类。故今山下有铨德观。

羊城

高适《送柴司户之岭外》诗云:“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按,《南部新书》云:“吴修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谷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广南谓之五羊城。”又《广州记》云:“六国时,广州属楚。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至其庭,以为瑞,因以五羊名其地。”又郑熊撰《番禺杂记》云:“广州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五羊。”《新书》与熊所记同,惟《广州记》为异,当有辨其非是者。

赤县

《史记》:“邹衍著书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有九,乃所谓九州者也。’”《晋书载记赞》曰:“自两京殄覆,九土分崩,赤县成蛇豕之区,紫宸迁娃黾之穴。”唐有赤尉,谓畿县尉也。杜子美《奉先刘少府出水障歌》云:“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州趣。”《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云:“赤县官曹拥材杰。”《桥陵》诗:“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岩亭。”

洞庭橘

世以韦苏州诗:“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犹待满林霜。”以韦尝守苏,遂谓太湖洞庭山产柑橘。并以唐吴融《序赋》,及王维《送人赴越州》诗“风樵若邪路,霜橘洞庭秋”;苏子美《姑苏》诗“洞庭甘熟客分金”为据,而以洞庭湖为非。其实不然。盖洞庭见于吴、楚,皆产柑橘,第湖山为异耳。观《襄阳记》,李叔平临终,敕其子曰:“龙刚洲里,有千头木奴。及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审此,则龙阳洲正在洞庭矣。又况晋张华诗云:“橘在湘水侧,菲陋人莫传。”刘瑾《甘赋》云:“寄生于南楚。”谢惠连《甘赋》云:“倾予节兮湖之区。”徐陵《甘诗》云:“江潭间修竹。”由古以来,洞庭湖之有橘旧矣,故柳毅叩橘而书始传。至若洞庭山之有橘,不读唐吴融《序赋》,未必其名显也。

赤甲

杜子美卜居于赤甲,故有《赤甲》诗:“卜居赤甲迁居新”;又《入宅》诗云:“奔峭背赤甲”;又《黄草》诗云:“赤甲山下行人稀”;又《自西移居东屯茅居》诗云:“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按,《荆州图记》云:“鱼复县西北赤甲城,东连白帝城,西临大江。”然则赤甲盖属鱼复县也。

乌石冈柘冈盐步门

乌石冈,距临川三十里,荆公外家吴氏居其间。故《与外氏饮》诗云:“不知乌石冈边路,到老相逢得几回。”又《游草堂寺》诗云:“乌石冈边缭绕山,紫荆细迳水云间。”又《杂咏》云:“乌石冈头踯躅红,江边柳色涨春风。”吴氏所居,又有柘冈。柘冈故多辛夷,荆公诗云:“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又《寄正之》诗云:“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又《赠黄吉父》诗云:“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又《送吴彦》诗云:“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盐步门,乃抚州郡城之水门,卸盐之地。公旧居在焉,今为祠堂。公有诗云:“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帏眼欲穿。”皆纪实也。故乌石冈、柘冈、盐步门,其名至今犹存。韩子苍《寄居临川,送乡人陈亨仲》诗云:“儿童共戏苦盐岸,老大相逢乌石冈。”

睢阳

应天府南京,睢阳旧地也。近世皆以睢为趄音,非也。按,《左传》:“隐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注云:“宋梁国睢阳县。”又:“昭公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有鸿口亭。”又:“僖公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鄙子于次睢之社。”注:“睢水受汴,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县入泗。”以上三处,陆德明皆音虽。

武林山

李翱《来南录》云:“元和四年二月戊子,至杭州。己丑,如武陵之山,临曲波,观轮舂。”注曰:“即灵隐天竺寺。”予按,杭州无武陵山,陵字当是笔误,恐是林字。《晋书地理志》:“吴郡钱塘县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当是时,钱塘属吴郡。又见《前汉地理志》,颜师古注。

云梦

沈存中《笔谈》曰:“旧《尚书》曰:‘云梦土作。’本朝太宗时,得古本《尚书》,作‘云土梦作’。诏改《禹贡》从古本。按,孔安国注:‘云梦之泽,在江南。’不然也。据《左传》:‘吴人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楚子自郢西走涉睢,则当出于江南。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则今之安陆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郧,则云在江北也。《左传》曰:‘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杜预注曰:‘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曰‘江南之梦’,则云在江北明矣。元丰中,有郭思者,能言汉沔间地理,亦谓江南为梦,江北为云。予以《左传》验之,思之说信然。江南则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则玉沙、监利、景陵等县。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上析,水出稍高,方土而梦已作矣。此古本之为允也。”以上皆《笔谈》所记。予按,《寰宇记》曰:“云梦泽,半在江南,半在江北。其水中平,土丘半出。”《寰宇记》本乐史所撰,史是太宗时人,则沈、郭未尝见《寰宇记》也。然沈辨末得其详。且《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梦。”郑康成注云:“云梦在华容。”《禹贡》云中。“云土梦作。”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正义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邑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可独称云称梦耶?郦道元《水经注》谓:“自江陵东界为云梦,北为云梦之薮。”亦不指一处。不可焉以梦在江南,云在江北。

纪南城

王观国《学林新编》论楚都郢曰:“《史记》: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楚文王自丹阳徙郢,楚顷襄王自郢徙陈,楚考烈王自陈徙寿春,命曰郢楚。既徙而犹命曰郢,亦犹南朝萧氏出于兰陵,而其后又创南兰陵,各贵其所自出也。今之郢州,乃楚之别邑,号郢亭,非楚都之郢。”以上皆王说。予按,杜佑《通典》云:“寿春郡罗城,即考烈王所筑。秦灭楚,虏王负刍。其地为九江郡。”又云:“江陵,故楚之郢地。秦分郢,置江陵县。今县界有故郢城,有枝回洲,有夏水口。《左传》所云‘沈尹戍奔命于夏’也。有荒谷,即莫敖所缢荒谷。西北有野父城,又有纪南城。楚渚宫、汉津乡故城,在今县东也。”又按,郦道元《水经注》曰:“楚之先,僻处荆山,后迁纪郢,即纪南城也。”《十道志》曰:“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城,入赤湖,郢城遂破。”杜预《左传》注曰:“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故楚国也。”然则王观国虽知今之郢州非楚之郢,而尚未知定处也。今以诸书参考,即江陵之纪南城是也。《笔谈》亦止谓“楚都南郢”。

黄金濑

《艺文类聚》载《幽明录》曰:“巴丘县,自冈以上二十里,名黄金潭,莫测其深。上有濑,亦名黄金濑。古有钓于此潭,获一金锁,引之,遂满一船。有金牛出身奔船,钓人被骇,牛因奋勇,跃而还潭。锁将尽,钓人以刀斫得数尺。潭濑因此取名。”予按,巴丘县以巴山得名,县有巴山故也。巴丘,晋庐陵郡,改置巴山郡。隋以来称崇仁,以乡得名,今抚州崇仁县是也。予世家巴丘。考黄金濑在邑之东二十里,其名迄今尚存。其上有陂,亦谓之黄金陂。然乡人皆莫知得名之始。第金冈止谓之冈头。

开封

京师开封县,其城本郑庄公所筑。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得而城焉,以为开封,此其始也。《高帝纪》:“秦二世三年,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未拔。”

金堤

金堤在今东京酸枣县。按,汉《沟洫志》:“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注:“金堤,河堤名也。在东郡白马界。”

陈桥

陈桥距旧城二十里,即古之板桥。太祖北征,次陈桥,军士推戴,即其地也。白居易《板桥路》诗曰:“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长水柳千条。若为此路应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李义山《板桥晓别》云:“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王荆公《陈桥》诗云:“走马黄昏渡河水,夜争归路春风里。指点韦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陈桥市。杨柳初回陌上尘,胭脂洗出杏花匀。纷纷塞路堪迫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西塞

张志和歌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按,《武昌记》曰:“西陵县,对黄公九矶,谓之西塞。”

闽江南台

《闽中记》:“晋郭璞迁城时,言南台沙合,必出宰辅。元和中,闽人潘有实为省郎,自负王佐之才。每遇乡人,必问:“南台江可褰裳过否?”或云未,则色不悦。迨章郇公入枢府之明年,沙始交,遂大拜。寻而吴丞相育、曾侍中公亮、陈丞相升之、吴枢密充,皆相继辅弼。惟曾公,泉人也。他皆建人,吴、章又皆浦城人。其后如章子厚诸公继踵而起,盛哉。”南台今属福州。故宋景文公撰《章郇公墓志》,亦云:“闽江南台,古传沙合者出相。比年遂偾为洲,盖名世赉弼,殆天启然。”或云:“福州无预建州。”殊不知《闽中记》云:“南台者,在闽县南五里。江畔有越王钓龙台,故曰南台。其源出于建溪,东流四百里至台;又东南流三十里,与东西峡江合,流入海。”

北苑茶

丁晋公有《北苑茶录》三卷。世多指建州茶焙为北苑,故姚宽《丛语》谓:“建州龙焙,面北,遂谓之北苑。”此说非也。以予观之,宫苑非人主不可称,何以言之?按,建茶供御,自江南李氏始。故杨文公《谈苑》云:“建州,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十二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江左近日,方有蜡面之号。李氏别令取其乳作片,或号曰京挺、的乳及骨子等,每岁不过五六万斤。迄今岁出三十余万斤。”以文公之言考之,其曰京挺、的乳,则茶以京挺为名。又称北苑,亦以供奉得名,可知矣。李氏都于建业,其苑在北,故得称北苑。水心有清辉殿,张洎为清辉殿学士。别置一殿于内,谓之澄心堂,故李氏有澄心堂纸。其曰“北苑茶”者,是犹“澄心堂纸”耳。李氏集有《翰林学士陈乔作北苑侍宴赋诗序》曰:“北苑,皇居之胜概也。掩映丹阙,萦回绿波。珍禽异兽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后。北山苍翠,遥临复道之阴;南内深严,近在帷宫之外。陋周王之平圃,小汉武之上林”云云。而李氏亦有《御制北苑侍宴赋诗序》,其略云:“偷闲养高,亦有其所。城之北有故苑焉,遇林因薮,未愧于离宫;均乐同欢,尚惭于灵沼”云云。以二序观之,因知李氏有北苑。而建州造挺茶又始之,因此取名,无可疑者。

琵琶洲

饶州余干水口有州,其形如琵琶,谓之琵琶洲。有亭在岸,谓之琵琶亭。过客留诗,非一人也。予按《洽闻记》:“吴太平二年,长沙大饥,杀人不可胜数。孙权使赵达占之,云:‘天地川泽相通,如人四体,鼻衄炙脚而愈。今余干水口尝暴起一洲,形如鳖,食彼郡风气。可祠而掘之。’权乃遣人祭以太牢,断其背。故老传云:‘饥遂止。’其洲在饶州余干县。”予乃知洲形如鳖,转以为琵琶。盖肇于吴也。

修水

修水在分宁县北,东南经县治。又经武宁县东北,流六百里至海昏,又东流一百里入彭蠡湖。世传郭璞记曰:“有鱼名修,有水名氵。天下大乱,此地无忧。”言可避乱也。予按,《阴阳书》云:“水宜东流,盖巽居东方。其次则北,北乃艮方”耳。所以分宁虽深僻险绝,然代出伟人。至若赣水,皆西流,所以自南朝以至今日,人物殊少。然则璞记氵字从水,何耶?按,《史记》,徐广以氵音先纠反,或恐通用。

利夔路置帅维蜀之险

熙宁九年,原州临泾县令鲜于师中言:“蜀有剑门栈道之险,瞿唐三峡之隘。今朝廷命帅,举利、益二路以付之。万一中国多事,奸雄恃险,无以分制。乞于利、夔两路置帅,以维西蜀之势。”于是诏自今中书选官知兴元府,枢密院选官知夔州。

慨口

豫章大江之口,距海昏县十三里,地名慨口。今往来者不究其义,以海口称之,如云江海之口也。予按,《豫章记》曰:“海昏侯国,在昌邑《今建昌县》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故谓之慨口。”

五松山

李太白诗:“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按,五松山在今池州铜陵县,山有宝云寺,旧曰五松院。南唐江延义有记。

阁皂山

《玉堂闲话》云:“南中有阁皂山,山形如阁,山色如皂,故号阁皂山。乃葛仙翁得道之所,七十二福地。”予按,陶弼诗云:“葛仞天然闺阁形,阴阴不似众山青。”洪驹父诗云:“爰有福地直斗牛,厥名阁皂形色收。”盖以《闲话》所谓形色而言也。今属临江军,为福地之一。

天姥山

会稽剡县,自晋、宋以来,人始称传。故沃州天姥,号称山水奇绝处。自吴僧帛道猷来自西天竺,赋诗云:“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其后支道林之徒,相断而居,凡十八僧。而名流如戴逵、王羲之者,又十八人。大概白乐天记之为详。盖《道经》云:“两火一刀可以逃。”以其名山之多,可以避世。故晋、宋之世,隐逸之为多,亦为阳明洞天也。

蓬莱何似水晶宫

东坡谓:“骊山温汤,以妃子之故,后世耻言之。余以是知物之轻重显晦,必以其人也。”李太白以青阳九子山为九华山,以武昌南湖为郎官湖。元微之在越州赋诗云:“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小蓬莱。”其后州治有阁名蓬莱。杨汉公守湖州,赋诗云:“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其后遂以湖州为水晶宫。古今皆因之。由是言之,岂不以人哉。范文正守越,滕元发守湖,滕寄诗云:“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宫?”

弋阳县山

信州弋阳县,距县三十里有山,亭亭耸立,如几如笏。李翱《来南录》云:“至信州。甲午,望君阳山,怪峰直耸,似华山。”君字误也。按,《通典》:“弋阳县,旧葛溪县。隋改为弋阳。有弋水。”

唐宋三河改隶

三河者,河东、河内、河南也。《货殖传》曰:“唐人都河东,商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李唐以蒲州为河东郡,河东县为理所《汉蒲阪县》;本朝隶陕西路,为河中府河东郡。李唐以怀州为河内郡,河内县为理所《汉野王县》;本朝隶河北西路,为怀州河内郡。李唐以洛州为河南府,河南县为理所《古郏辱阝地》;本朝隶西京,为河南府河南郡。盖本朝建都汴州,所以与唐屏翰不同,故三河亦从而改隶。

梁园

《诗事录》云:“近世武人,如节度使柴宗庆作诗云:‘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梁园,战国时魏惠王徙治大梁,即其地,今京师之东城是也。”余以为非是。汴州与宋州接境,汉梁孝王有兔园、平台、雁鹜池在焉,故梁园之称以此。

白矾楼

京师东华门外景明坊,有酒楼,人谓之矾楼。或者以为楼主之姓,非也。本商贾鬻矾于此,后为酒楼。本名白矾楼。

两兰溪县

兰溪在唐,为两县名。一属蕲州《沛水改为兰溪》,一属婺州。杜牧之诗:“兰溪春尽水泱泱”,盖蕲州之兰溪也。杜守黄州作此诗,黄承兰溪下流故耳。

水中高土名曰洲

或曰:“州,畴也。畴其土而生之也。”余按,《说文》曰:“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名曰洲。”所以今之近水之滩岸皆曰洲。

鲁澹台墓

洪州东湖总持院之侧,有一旧坟,极高大,无铭志,无敢樵采者。好事者以巨碑镌径尺字,曰“呜呼!有鲁澹台子羽之墓。”余按,《汴州记》及《九域志》,开封有澹台子羽墓,其庙亦存。以理推之,或可信焉。盖子羽鲁人,去梁、宋不远。若洪州之墓,恐失于稽考也。

烂柯亭

李宗谔云:“达州烂柯亭,在州治之西四里。古有樵者,观仙弈棋不去,至斧柯烂于腰间,即此地也。”乃知观棋烂柯,不止衙州。

姑射山

《新唐书地理志》:“姑射山”。窦苹《音训》云:“一名平山,又名壶口山。射,音亦。”予按《列于》、《庄子》音释,射皆音夜,不音亦。

连州以山名

刘禹锡云:“连之为州,以山得名。”盖未指其所出。按,州西南百五十里有黄连岭,隋文帝取以名州。今连州所纂《湟州集》,不载所始。止云“唐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连州。”盖亦不善考者也。

滦河县

窦苹《新唐书音训本纪滦河》云:“滦,力官切。滦水,出奚国都山。诸书《山海经》并无此字,唯见于切韵。”又《忠义列传滦河》云:“音栾。今大辽平州,东临滦河是也。”予按,《北鄙须知》:“大辽有滦州,西至燕京五百里。有滦河县,西至滦州四十里。平州,西至燕京八百里。”以此见滦河县在平州之西;窦以为在东,非也。

同类推荐
  • The Man

    The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racks of a Rolling Stone

    Tracks of a Rolling 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APE OF LUCRECE

    THE RAPE OF LUCRE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棂善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一个百年贵族之家,却陷入到一个恐怖的诅咒之中。继查尔斯·巴斯克维尔爵士惨死在达特沼地后,猎犬的诅咒又缠上了他的继承人亨利·巴斯克维尔。造成这些悲剧的到底是超自然的力量,还是险恶的人心?福尔摩斯和华生开始了他们侦探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案……
  • 诸天之虹始洪终

    诸天之虹始洪终

    不知怎的想起童年,重温虹七,想胡乱写点什么。三步踏出,超凡脱俗。不老还童,长虹火舞。天行寻剑,仙秦降临。斗罗溯源,众神黄昏。暂定虹猫蓝兔七侠传,天行九歌,斗罗一。始于虹七,终于洪荒,一场诸天行。
  •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格琳出了最新款女士内衣,马上去买一套最性感的女士内衣拿到宏庭888房间,最多给你半个小时。”那个从来不近女色的男人,竟然让她去买女士情趣内衣?给谁买?在她提着内衣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她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眼前的男人是她的前男友容煊?现任让她给前任送内衣,还特么是女士内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梧桐交魂

    梧桐交魂

    一百年前,我是一颗存在千年的人参,因为自己的执念,天界追杀,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百年后,生死轮回,我的灵魂被分割在了两个时空。意外的发生,现代的我重新回到了这个未知的时空。梧桐树下我们的约定变成了他的诅咒,一场阴谋的发生,我失去了亲情,失去了友谊,也结束了我们之间的誓言。成长,职责,我必须放下,未知的空间,我学会了责任,学会了爱,一场场重逢,一次次相遇,我终于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找回了曾经的感觉。人参山,一百年的前的诅咒,一百年前的约定,我还是我,那个守护人参山的小人参。
  • 训练之巅

    训练之巅

    在大陆上,有各种被神所创建出来的生物,而这种生物被人们叫做精灵,这世界一切都是以精灵为主,因精灵而精彩,因精灵而荣耀,因精灵而坚守。这是一则通往训练的巅峰之路。
  • 盖世帝尊:战御异界

    盖世帝尊:战御异界

    文枫意外穿越到了这异界大陆中,这里有魔族兽族甚至神族?又或者是斗气?魔法?末法之极,磁极轮转,世界变迁。当来到陌生的世界,当神话变成现实,当传说不再神秘,世界无疆,热血永恒。
  • The Siege

    The Siege

    Ismail Kadare's The Siege dramatizes a relentless fictional assault on a Christian fortress in the Albanian mountains by the Ottoman Army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As the bloody and psychologically crushing struggle for control over the citadel unfolds, Kadare's newest work opens a window onto the eternal clash between religions and empires as well as the exhilaration, despair, and immediacy of the wkkk.net is a hugely respected novelist and a hero to his people, as well as an outspoken critic of all forms of totalitarianism. The Siege is a powerfully atmospheric … and vividly rendered (The Telegraph) novel of considerable cumulative power and resonance for our own times.
  • 帝王的妖妃

    帝王的妖妃

    她是紫家的嫡女,紫家的耻辱,可谁知道,她已不再是她,她来自现代,古灵精怪表里不一。日日豪言壮志: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就算成渣了,也给我抠出来!正活的风生水起,怎知一不小心,一句流言,让她从此跟平淡无缘,身后至此多了一条狼……堂堂西凤摄政王,恐怖的“鬼王爷”,不在西凤施暴吓人!却闲得发慌,找她这个小女子的麻烦,于是东辰沸腾了,西凤遭殃了,天下颠覆了!尼玛的,流言止于智者知道不?什么?竟想要流言成真,天底下怎会有这种男人,看着因为一个流言追在自己身后的男子,紫灵第一百零一次的叹气……
  • Rose O' the River

    Rose O' the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