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600000011

第11章

金交椅山在城东溪边社(「鹭江志」)。宋幼主尝登山坐此。下有穴甚深黑。相传:有刀剑之类,里人入穴取归,夜辄现光怪,投还,始息(「县志」)。

太武山在海澄县东五十里,属漳州;为厦门外障。一名太姥山(「图经」:『上有「太武夫人坛前记」,谓:「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有小石城,为秦建德城;高千仞,周围亘百余里,屹立海上,端重耸峭。其南五里,镇海卫在焉。东望大海,汪洋无际;一陟其巅,则漳、泉风景尽在目中。山石多奇迹,有浴仙盆,仙人迹宛然;旁有大石,刻「象径云根洞」大字。有石塔工致,即延寿塔;中可坐数十人,高数仞。海中归帆,望以为标」』。按太武山、嵩屿,皆海澄县境,非厦门地;而与厦门相望,且为要险,故附载焉)。

五通岭在城东北三十里,与烟墩山近(「县志」)。宋幼主所过,乃此岭也(「闽书」)。

按「同安县志」、「方舆纪要」、「泉州府志,皆云五通岭在积善里庄坂尾;路旁有二巨石夹峙,高四、五丈。宋文天祥侍幼主至此,题曰「龙门」。「海澄县志」:『文丞相书「龙门」二字,在海澄、同安连界之五通岭』;「漳郡志」误谓在龙门岭,而「闽书」辩云:『五通岭,予尝至其处。岭路咋咯,非通衢也。幼主自龙窟登舟,不叶取途于此。惟嘉禾屿有五通岭,乃幼主所过。又文丞相未尝奉幼主南行,所云丞相,或陆丞相欤』?考嘉禾五通岭为宋幼主所过,姑从「闽书」;而岭上今无二巨石(龙门石刻详后「丛谈」)。

薛岭在洪济山西北(采补)。薛沙卜居于此,人称所居岭为薛岭;岭之南,唐陈黯宅在焉。时号为南陈、北薛(「览胜志」。据「府志」云:『薛令之徙家于此,号为南陈、北薛)。下有觉性院,极宽敞;常住僧八、九十。今圯,只存数椽(「鹭江志」)。

按「闽书」,以薛令之徙居此岭,与陈黯号为南陈、北薛;「泉州府志」本之。而「同安县志」引「览胜志」辩论:令之本传不载其迁寓同安;以沙为龙溪尉,因居于此。又考朱子「金榜山记」,亦曰:『令之之孙』。今从「县志」。

白鹤岭在中岩西北,去城东里许。常有鹤栖其上,故名。旧为大道,筑石为门,建石亭于门右。亭南为白鹤岩,明岛上有能诗者过此,得『野云度岭疑归鹤,涧水流霞想落花』句;由是得名(「鹭江志」)。

禅师公岭在城南里许。道通镇南关(采补)。

西孤岭在城东北,近金榜山(「县志」)。

宝山岩去城北十里,在吴仓社后。一名董内岩,地甚幽僻(「嘉禾名胜记」)。中建寺,有泉名「圣泉」。相传:宋幼主尝掬饮之(「鹭江志」)。

虎溪岩一名玉屏山。在城东二里有奇(「县志」)。有棱层洞,洞后名「一线天」。北转为石厂,匝以石阑;石上镌「摹天」二字;山门巨石,镌「先露一芽」四字(「嘉禾名胜记」。按岩中石刻,又有「天门」、「玉蟾」、「飞鲸」、「飞鳌」、「棱层」、「灵则名」、「虎溪泉」、「一线天」、「划然长啸」、「凌空一渐」、「碧海波澄」、「入我门来」、「引人入胜」,凡数十处;惟「棱层」二字最大、最佳,与「摹天」二字皆明林懋时书)。明池显方建剎,名玉屏;秣陵将军胡真卿建啸风亭。国朝康熙间,威略将军吴英重建;雍正间,同知李暲修(「府志」)。有大雄殿、准提阁、弥勒楼、供佛泉、飞鲸石,有桥,有古榕数十株(「嘉禾名胜记」)。有石佛;又有一洞,名小空洞(采补)。山之南,为白鹿洞;左右多崩崖立石,中有亭榭掩映林端(「县志」)。旧建大观楼、宛在洞、接因亭;乾隆间,再拓六合洞、朝天洞、衔山亭(「鹭江志」)。明时,与虎溪合而为一。有泉曰龙泉,又曰琮琤;有半月池(「嘉禾名胜记」)。上有石室,祀关帝。洞前后,有广陵朱一冯及晋阳赵纾题名,俱天启癸亥年刻。

醉仙岩在城东虎溪岩北。岩石下有窍,深二尺,挹而复满;味甘可酿,故名醉仙(「闽书」)。或曰:远望岩石,若醉人偃卧,以形名(「嘉禾名胜记」)。里人池浴德甃为井,塑九仙祀之(「府志」);名醴泉岩。岩巅巨石,刻「天界」及「仙岩」四大字。上有寺,名天界;国朝僧月松募建,有仙迹石棋局(「县志」)。寺后有长啸洞,前明征倭诸将勒诗于壁。又有黄亭(释月松有「黄亭囗」,载「鹭江志」)、旷怡台诸胜(「嘉禾名胜记」)。

万石岩去城东二里许。磊石插天,岩扉镌「问渔」二字。旁有石洞,深可半里,纡回曲折,泉流其中;廓处可坐数十人,名小桃源。李暲镌「水鸣韶」三字于石上,异其声也。国朝康熙间,施琅建寺(「府志」)。沿涧上行,至一石门,镌「锁云」二字;即郑成功刺郑联处也。再进,有「象鼻峰」、「万笏朝天」诸石刻。上有一览亭,可观海(「鹭江志」)。

中岩在万石岩上(「县志」);界万石、太平二岩中,因名(「嘉禾名胜记」)。一名鹧鸪岩(「鹭江志」)。山门题「欢喜地」三字;有石当户,镌「玉笏」二字。古榕盘屈,状若蟠龙;拾级而登,俯临绝壑(「嘉禾名胜记」)。有佛殿;有将士亭,祀澎湖诸将阵亡(「鹭江志」)。

太平岩去城东二里许,在万石岩之东、中岩之上;旧为郑氏读书所(「鹭江志」)。山径皆巨石夹道,狭窄如带。岩前有石如开口状,镌「石笑」二字;行数武,又一大石,镌「极乐天」三字。后有石洞,泉流不竭;佛宇禅房,左右数椽(「嘉禾名胜记」)。

碧山岩去城南三里许,在石浔司署后(「嘉禾名胜记」)。始筑小宇,祀观音大士;后僧慈惠渐次辟之(鹭江志)。前有风动石,有泉名碧山泉(采补)。

碧泉岩去城南四里许,与普照寺相近;一名石室寺。有泉从石罅出,寺僧琢石为沟引之。石室旁巨石,李廷机镌「碧泉」二字;又有草书「飞泉」二字,不署名,旧志以为林太常宗载书也。山门两壁屹立,右有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左题「龙洲卧冈」四字。寺今圯。僧雾云墓,即在山门下(补正)。

石泉岩在城东二里许。有石穴如门,可容出入。内有泉从穴中出,石刻「磊泉」二字以此。又有镵于侧曰:『孤嶂何年留铁骨,寒泉终古结冰心』。去磊泉数丈,又有一泉曰小石泉,名冽泉。与石泉隔一山,味同而流少,僧取以售焉。今为民居所压,仅见泉穴(「鹭江志」、「嘉禾名胜记」)。

紫云岩在城东,去醉仙岩半里。路曲折,岩有石门如关隘,舆马不能通。就溪中架石桥以通游屐,樵溪之水出焉。昔名达中庵,因祀梓潼帝君;故改今名(「嘉禾名胜记」)。下有小洞,洞中泉清而洌。洞左有蛟洞,旁有果岩。岩前原有放生池,僧道皎镌「慈湖」二字。岩后有碧莲寺。过樵溪,其高处即高读岩;相传:为郑氏读书处。今俱废(「鹭江志」)。

寿山岩去城东里许。一名半山堂,以其居市与山之半,因名(「鹭江志」)。

万寿岩在阳台山之东(「鹭江志」),一名山边岩(「嘉禾名胜记」)。自太平岩越山一里许,有寺,松林郁茂;右有巨石,镌「无量寿佛」四字。左有石洞(「府志」),名一片瓦;即八景所谓「万寿松声」也。石镌明人诗二首,无姓名;俗传为俞、戚二公作(岩有钟,高二尺有奇、径三尺。舞以下、于以上,俱有记。乃宋开宝六年将仕郎林仁着铸,镇荐福院。万历间院废,为仙游樵者所得,忠翊校尉陈人勋售置于此。里人章绍本云)。

鼓浪屿厦门东南五里;在海中,长里许。上有小山、民居、田园、村舍(按「方舆纪要」:『在大嶝西,旧有民居。洪武二十年,悉迁内地;成化以后,渐复其旧』),郑氏屯兵于此(上有旧砦遗址)。左有剑石、印石浮海面,下有鹿耳礁、燕尾礁(「鹭江志」)。东为日光岩(亦曰晃岩。上有龙头石,俗名龙头山。池直夫居其下;有晃园,极花竹之胜),石刻「鼓浪洞天」四大字。有寺,乾隆间僧瑞琳募修(「县志);旧惟石室一间,后建高楼及旭亭。旁有小洞,堪避暑(「嘉禾名胜记」。今寺圯)。屿之西有瑞晃庵,与水仙宫隔水相对;俗呼三邱田(又名三和宫。今改法海院,颇壮丽。庵后石壁有王得禄题记)。负山临海,舟可真抵其下(「鹭江志」)。有鸡鸣石,海中有警辄鸣。后有金带水(宋幼主投金带处),多浮石。有泉名拂净泉,味甘;海船取汲焉,里人以小舟载水鬻于市。又有三片石,产海苔;味淡,以为珍品(采补)。

浯屿在厦门南大海中;水道四通,为海澄、同安二邑门户「府志」)。屿对金门之陈坑(县志),明江夏侯周德兴置水寨;成化中,寨移厦门,仍曰浯屿寨。山奥崎岖,贼据为窟穴。嘉靖间,复议旧置(「方舆纪要」)。其实为厦门要隘,今设防汛。上建天后庙。屿前有小屿,曰浯案屿;屿后海石丛生,名九节礁(采补)。

大担屿在厦门东南海中;连小担屿、浯屿,为厦门海口(「府志」)。宋幼主过此,掷弃累物以浮舟;后水发光怪,渔人得古研焉(「闽书」)。北建天后庙。屿巅为天灯山(采补),有石镌「第一津」。屿北远望,为白石头,大数十丈。下有七星石,森立海中(「县志」)。白石头在城东南,去玉沙十余里;风水所汰,洁白异常(「鹭江志」)。

小担屿周四里;与大担相对(「闽书」)。

离浦屿在厦门西北(采补),近高崎;以与薛浦相离,故名(「闽书」)。

宝珠屿亦在西北;高浦前海中沙屿也。状如珠,因名(「府志」)。卓竹入丈许,风扬浪淘,沙聚自若(「闽书」)。

槟榔屿在厦门东;与小担屿相望。以形名(「闽书」)。

黄牛屿在龙腰渡。古谶云:『龙腰断、黄牛平,嘉禾出公卿』(「闽书」)。

〈氵丙〉洲屿在厦门北。周围二里许,当县丙方。或曰:县两溪流入巽方,而此屿在丙,文明之象也(「闽书」)。

白屿在厦门东北〈氵丙〉洲。屿东(「府志」)。周围四里。县治二水夹流入海,俱经〈氵丙〉洲与是屿南下(「闽书」)。屿两头昂起,状如双鲤朝天。有泉一泓,渔人常于此汲焉(「县志」)。又有鼠屿(「闽书」)。

按白屿有三:一在西北,近宝珠屿;一在南海,近浯屿;此居北海也。

凤屿在西北篔筜港中。又有浮沉石,随潮汐而浮沉(「鹭江志」)。

青屿在南,海澄、同安交界;东接小担屿。又有红瓜屿(采补)。

虎仔屿在厦门东金、厦分界处。西北有礁,名三礁(采补)。

蟹仔屿在厦门北,近后莲乡;小渡船于此往同安。上有鳌山宫(「鹭江志」)。

猴屿近鼓浪屿(采补)。

圭屿在厦门西澄、厦今界处(采补)。屹立海中,状如龟浮波面,故一名龟屿。隆庆间,置城;万历间,建塔。后俱毁(「海澄县志」)。今塔重修矣(采补)。

钱屿在厦门西(采补),去澳头南半里;四面环海。天启二年,上筑铳城,与圭屿、木屿为呼应。今城址尚存(「海澄县志」)。

木屿在厦门西(采补)。圭屿居中,钱屿、木屿翼之。前明设城戍守,今俱圯(「海澄县志」)。

嵩屿在海澄县界,与厦门相对;漳、泉二水于此交汇(「海澄县志」)。宋幼主浮舟经此,适屈圣诞,群臣构行殿呼嵩;故名。屿北有龟屿、蛇屿罗列海中,其形甚肖(「漳州府志)。

樵溪在城东,近紫〔云〕岩。源出狮山,曲折西流,经天界寺前汇于水磨,达于海(「县志」)。

水磨坑溪在城东。经万石岩,过深田汛,至岳岳前入于海(「县志」)。

带溪在城东北。出阳台山,经白鹤岭,至陡门入于海(「县志」)。

双溪在城东。一出石泉,经前园,至于桥亭;一出白鹿洞山,下经靖山,至于南门。同流汇为霞溪,入于海(「县志」)。

龙舌溪在城东北潘厝社。出洪济山,北流入海(「县志」)。

古楼溪在城北。出洪济山,东流入海(「县志」)。

莲溪在城东北。出洪济山,经莲坂社达篔筜港入于海(「县志」)。

港口溪在城东。出坪山,经上李社,至曾厝埯入于海(「县志」)。

霞溪在城南(采补)。源出双溪,经关仔内,至后海墘入于海(采补)。

前后溪在城东北禾灶社前后。一出紫占山,经万寿寺前;一出西孤岭,经金榜山后。皆汇篔筜入于海(「县志」)。

虎溪在城东玉屏山下(采补)。

篔筜港在城北。长可十里许、阔四里有奇。中有凤屿(「鹭江志」),莲溪及前后溪之水出焉。又篔筜港口有动石,潮至自动。又有浮沉石,潮至则浮、退则沉;风将起,石下有声,名石虎瞧(「县志」)。

锺宅港在城北,近五通。潮至洪水桥(采补)。

东埭港在城北,近目厝社(采补)。

大担门港在嘉禾海南、大小担屿之海口中;多礁石。海舶由此出入(采补)。

小担门港在嘉禾海南,与大担门港相接连;礁石较少。海舶出入,于此为多(采补)。

青屿门港在嘉禾海南,与小担门港并列。大舶出入于此(采补)。

龙船河在城西美头山前。与海隔一岸(「鹭江志」)。

长寮河在城南袁厝山下;一名鲲池。中浮小洲,曰桂洲。前傅氏产,今为官池;岁征饷银,提标参将掌之。夏月种瓮菜,俗名瓮菜河(「鹭江志」)。东去百十步,有黄厝河(采补)。

柳树河在城东北。旧多柳,因名。今河塞,柳亦无存(「县志」)。地为巡道号厅,前有洞源宫(「鹭江志」)。

岳前河在城北岳庙前,近接魁星河。中浮小洲建寺,为荷庵(「鹭江志」);四面环水,大可一亩,植竹为垣、架石为桥(「嘉禾名胜」记)。乾隆间,海澄公黄仕简提督厦门,重建(采补)。

同类推荐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医小草

    医医小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amp That Went Out

    The Lamp That Went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古墓诡事

    古墓诡事

    他误打误撞闯入皇家墓穴,在凶险之路上历练成机关术大师。墓穴中他们一行人遭遇食人虫,躲避过程中却遭遇了更加凶险的多名机关和食人鬼婆,在搏斗中他们困在地下暗河,却机缘巧合的破解了千古之谜……
  • 大龙山下

    大龙山下

    汪有发看到一大堆百元钞票从天上落下来,砸到他的身上,眨眼工夫就将他掩埋起来。汪有发使劲从钱堆里爬出来,惊喜地叫道:“哎呀,我中奖了,中了大奖,500万啦!”他赶忙将钞票往柜子里塞,将家里的柜子、抽屉、袋子都装满了,地上还有好大一堆。汪有发犯难了,一个劲地念叨:“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对!放到床铺板上去。汪有发便去搬被子,将被子、床单搬开好放钱。可被子却死沉死沉,汪有发使了吃奶的力也搬不动。猛然间,身上挨了一掌,他一个激凌就醒来了,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老婆刘萃花正在骂他:“半夜三更的,睡觉都不安分,把我搅醒来。”
  • 黄箓斋十天尊仪

    黄箓斋十天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轩笔录

    东轩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1870年,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侦探小说《艾德鲁·特鲁德案件》,在杂志上连载了六期。遗憾的是,作者尚未完成这部作品就搁笔长逝了,书中的疑案也成了千古悬案。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了著名的《毛格街血案》,出色地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密室杀人案件,也第—次出现了杜宾这—侦探形象。侦探小说,逐渐成为—个专门的领域,这里有最聪明的侦探,也有最隐晦的罪犯,这里只欢迎最出色的作家,也只给最聪明的读者带来乐趣。本书《真相藏在黑暗里》收录惊险刺激的侦探故事50个。
  • 莫约你刚好在这里

    莫约你刚好在这里

    你说我是脱轨的星辰,你说你放我离开可好,你说我太小,你已经老了。程洛禹,你好,我是苏莫约,不用重新认识。苏莫约觉得她这辈子做得最机智的事情,就是撞上了程洛禹的车。八年时间里,她为了不回到那暗无天日的惨淡生活之中,她一直对这个她故意攀附上的男人讨好卖乖。可是,导火索是她在十七岁年少时的热爱和情窦初开。程洛禹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她所有的喜欢。挣扎的下场只是他衣冠楚楚她满身狼狈。上了大学,她被选择了金融专业,期间她遇见了同样热爱绘画的顾尘,她以为,这是她的热爱重新燃烧的开始,可是却不知这又是一场阴谋论的起点。我养了你八年,那么接下来你也归我养。没人护得了你,只有我。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时光是我的影子

    时光是我的影子

    群号:929584417 叶少柒觉得自己做的最愚蠢的两件事:一是挖了九百九十九个坑,二是作死的答应填坑了。“需要宿主和叶少柒共同完成任务,填完所有坑,让小说不偏离主题。”“多少个坑?”挖坑容易,填坑难。“999个坑。”画圈圈诅咒你,没事挖那么多坑。叶少柒一个小说家,每天挖一个坑,从不填坑,永远烂尾。系统:我们的口号就是码字码字,存稿存稿,埋坑埋坑,目标就是,填完所有坑!我穿梭小说的每一个角落,只因你曾存在过,只要叶少柒填完所有坑,我就可以活着出现在你的面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勿模仿】 推荐《吾与春风皆过客》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在职场中,你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但你认识的那个人或那些人也许是,他们可以帮你搭建好的人脉圈,成为你成功的要素。书中这个扩展人脉走向成功的故事,能复制到很多普通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