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2400000030

第30章 (30)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遣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二结责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二结成明诫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三诫劝四。一喻其不断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修禅定之檀形。刻妄语之人粪。遥观可意。近逼秽闻。欲求道香。终无得理 二举其防微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三乘所证为上人法。此文举浅况深。余小妄语尚不可为。况大妄耶 三重喻大过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初喻大妄止成苦本。后喻求道终无得理。如人噬脐了不相及。春秋传曰。若不早图。后君噬脐 四断成叵益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一切时中。悉无虚伪。若斯人也真求道欤。岂不速至乎。若示相标形诈称得道。内怀谄曲。外规名闻。岂曰修行。故法华云。浊世恶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乃至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当知是等尽行魔业 二结归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他力离魔。此为障重者助之以咒力也。文二。一述意略明四。一总结前文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依因此戒得有定慧。故知三昧戒为先容。此之重禁。虽约身口。一一治心。既与定慧相应。色香味触无非实相。岂有魔事恼乱行者 二劝诵神咒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如影随形。与道为妨。于修行者一切时障。或数病数恼多淫多嗔。或遭邪师。或遇魔娆。诸难竞起。皆是无始不善宿因邪思业种。熏识现行。常与正道以为冤敌。凡夫始学。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恼。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待 三指陈功效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登伽宿有淫习。今得离欲。是断业烦恼障。现为淫女。今得无学。是转报障。无心修行。遇此神咒尚得圣果。况复志求无上觉道。决定修行。咒力加持。有何艰险而不至哉 四略示持方二。一示行仪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持戒不完。五缘即阙。况为师范展转授人。己戒不净。他戒安就。故须选择第一清净真授戒者。故梵网经。千里内无授戒师。当于佛前自誓受戒。先忏七逆。后求戒法。皆见好相方知罪灭得戒。不尔不得。戒既成就。闲居静处。然香诵咒。数满百八。以表除灭百八烦恼。内戒外咒俾魔不生。恐障坛场。故须先尔求现住佛光照显加。心得勇猛。进道弥速 二明感应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道场次第。仪范周旋。如圭峰山圆觉修证仪说。诵咒加持。发见佛愿。佛现身者名为感应。若见余境。背于本习。事与愿违。即是魔境。非真感应。又见真应。心得开悟。烦恼微薄。智慧明净。若因见佛。愚钝宛然烦恼却重。斯皆魔境。非真佛也 二酬请广说二。一具明坛法二。一请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我居佛世。蒙佛亲示现今开悟。已知修证必至无学。末法学人。必加功行。建立道场。有何方法令其轨则 二答释二。一示结坛方法二。一坛场基量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雪山牛乳纯是醍醐。所有茹退最为香洁。但和一味旃檀即可涂地。苟无此者。即取深土。别加众香十味和合。以涂场地。八角之坛。方圆应量。除地为之。仍无级数。即今墠也。坛虽八角。上下为十。以应圆数。以下文有悬镜相对上下交光一一镜中现十方佛。以表一身即十身十身即一身重重无尽互相显现互相容受。即表证藏心不思议境界之相也。下文十方诸佛一时俱现镜交光处。是此相耳 二供养法式二。一列供具二。一长时供具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诸佛菩萨不食此食。为令福增示现而食。令修行者福慧具足速得圆满。如佛受纯陀最后供养令其具足檀波罗蜜。此亦如是。故须供养 二随时供物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亨佛菩萨 二陈像设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悬幡列像。一一皆令影现镜中。欲使行人熟此境界则于事事无碍法界之理易得证耳。若时若处。一念之中。遍游十方。遍见诸佛。遍行佛事。遍得供养。一念既尔。尘尘皆然 二明诵咒规仪二。一明修行三。一修助行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三七日中所行各异。初则礼佛围坛诵咒行道。此中必行五悔。礼佛求哀加被忏悔。离我慢障等。次则舍前所行。常发大愿。则运心广大。离狭劣障。后则一向诵持心咒。加持行门。防诸魔事。由斯三限助修之力。感应道交。显受佛应摩顶安慰 二入观行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魔障既离。复承显加。修三摩提速得成就。故令身心明净如琉璃也 三示不成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戒根为本。入道先门。师与证人一等清净。师若有阙。资无所承。道场不就职由斯矣 二明得果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须陀洹果名通大小。小乘可知。今修大乘首楞严定。发菩萨愿。应以大乘位次论果。若璎珞本业经。初地名鸠摩罗伽。乃至四地名须陀洹。佛地名婆伽婆佛陀。将配此经。恐太高深。若约见真得无生忍名须陀洹。甚为中当。即初入别圆地住位也。此则正与观音修证义同。若配下位。恐非所宜。以此经中云圣果故。利根修故。又以下经获无生忍第三渐次便已证得。此即无妨。必不可以未证位配。请细详之 二正说神咒三。一请问三。一叙承咒力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阿难虽得小乘初果。若望大乘。名假择灭。非真无为。故云未证 二愿闻咒辞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文殊密诵以解淫难。故云未闻。今请显说。意欲传通至后代耳 三众咸伫听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二与说二。一正说神咒二。一现化佛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将说神咒。现光化佛。化复作化。百河沙众。此即如来藏心不思议妙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众将证此理。故示现以表也。下说神咒。是此密因。宣与大众化他令益 二说咒辞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春里的那些年

    青春里的那些年

    我是安然。这些年里遇到过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在生命里,在我安然的生命里真的很难忘。我想以记叙的形式写下我的青春,青春里的那些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这部作品,我只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能清楚地知道,原来有些人的青春竟如此多彩。不论是何结局,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深拥你的爱情。声明:本文内容完全真实,文中人为化名。
  • 南北史演义

    南北史演义

    本书叙述内容从刘裕代晋至隋朝灭亡,约两个世纪的历史。南方经历宋、齐、梁、陈,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止。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推行改革,吸收汉文化,后分裂东、西魏,进而被北齐、北周所代。
  • 天玉经

    天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动西游:我的上仙大人

    情动西游:我的上仙大人

    他是至高无上的尊者,也是笑说陪她一生一世的人,可时间飞逝,流年尽失,踏上成仙之路他终究还是选择斩断情丝。当如白纸般的她明白爱情,尝过背叛,试过心痛,经历过绝望之后,一切将不复存在,不惜一人之力闯上天界,只想寻到那记忆中熟悉的身影,要一个不问结局的结果。断琉璃琴弦续你情丝,以十世孤独换一世与君白头。
  • 何必霜融作暖阳

    何必霜融作暖阳

    陈否涩:我喜欢上了一个人,她眉眼弯弯,笑颜灿烂,但心如坚石,嘴如利刃。程笑:我爱上了一个人,他干净阳光,温柔体贴,但怀疑爱情,自始至终。他爱她,她喜欢占有他;他可为她付出,她可为他抢夺。他的爱太沉重;她的爱太肤浅。坚持到最后,两败俱伤,执迷不悟。----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美食,减压的良方……旅游,尝遍美食的捷径。为了品尝喜欢酒店新出的菜品,被疾驰的车撞飞了出去,苦逼的穿越到了吃都吃不饱的地方……清清灵溪畔,茫茫大森林,身担重负,不畏曲折坎坷,千辛万险,用她的热情和智慧引领着众生缔造了崭新辉煌的女权王土,无国可比,无人可寻的世外桃源之国........
  • 贺卿之喜

    贺卿之喜

    人生旅途一直不顺利的贺颜,意外穿越到一个古代农家待嫁女身上,不仅有个极品亲妈,还有个刻薄贪婪的继父,这原身还是被自己未婚夫的长相给吓到跳井的……“唉,老天爷,我到底怎么得罪你了啊啊啊!”
  • 挽云辞

    挽云辞

    流光疏淡,只不知那衣上荏苒的是光阴还是他的清寒?只讲一个乱世中的故事,一个乱世中生存、挣扎,还有--爱的故事。
  • 谋欢

    谋欢

    季可晴和许京烨的之间是婚姻的真挚,还是只是孤独的消遣,只是寂寞与寂寞的相碰,各自索取肉体的欢愉?季可晴和许京烨的婚姻,完全就是一场意外,季可晴感情失落的时候,许京烨随口的一句,你嫁给我!她说好,于是他拉着她去注册。懵懵懂懂的开始,懵懵懂懂的过了五年,五年期间里,他们互不干涉,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只是,不管在外面怎样,记得回家就好。渐渐的,季可晴发现自己处于了被动,不知什么时候,她在许京烨无形的潜规则下扮演了贤妻良母的角色。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拼命反抗,生活就如陷入泥沼,她越反抗反而越陷越深,不能呼吸,像是被他钳住了一样,她想要逃,想要逃得远远的。“我们离婚吧!”季可晴终于说出了口。“好。”简单的一个字,就如当初她答应结婚那般简简单单,亦如他们的婚姻那般,简简单单,无关爱,无关依靠,无关家庭。“你连挽留都不会吗?”许京烨眯着眼睛打量着她,那样的神情,仿佛要把她看透那般,女人,究竟想怎么样?提出离婚的是她,他顺了她的意反而使得她不满意。“那就不离。”“你说不离就不离?”季可晴的情绪容易反反复复。“想好了给我答案。”丢下这句话,自顾自的忙手里的事情。婚姻,究竟是一场怎样一个形体?适合?爱?尺度?规则?爱里有背叛,有谎言,同样也有最真挚的心。女主在婚姻里兜转,最终能守住自己的感情,还是松手放开?谋欢,一场婚姻的守候,爱与恨的纠缠,亲情和爱情的抉择。季可晴:我以为婚姻只是生活,只是在生活中慢慢把对方嵌入自己的骨子里,分离的时候,连同肉一起切割下来。许京烨:不要太入戏,要分得清妻子和床伴的区别。张惟:好好过,要是真过不下去了,天涯海角,我带你走。推荐好友文文青浅似蓝:(葬婚):(庶妃):(豪门婚约)潇湘非倾城:(夺妻)竹玉儿:(前妻)风中雀:(離婚)小染:(豪门第三者)浅水的鱼:(离婚后爱你)毒爱小小平:(流氓小魔妃)迷路天使:(麻辣女特助)悠忧紫桑:(重生之现代皇妃)
  • 重生修仙在都市

    重生修仙在都市

    【最热火爆】绝世强者,重生五百年前。唐易发誓,要将曾经的敌人踩在脚下,要将曾经的爱人揽入怀中。新书《我有无数鬼将》欢迎收看建了个群:二群:807137331一群:97347415(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