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200000016

第16章

三七、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移会

礼部为移会事:祠祭司案呈,嘉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内阁抄出十九日奉上谕:据爱新泰、庆保奏称澎湖左营绥字七号战船一只,队目管带水兵驾坐回营,放洋后陡遇飓风,漂至马沙沟外洋冲礁击碎,全船目兵、炮械、药铅概行落水,淹毙水兵黄必传一名等语。哨战漂冲外洋,触礁击碎,实属人力难施,所有此次沉失船只、炮械,俱着加恩免其赔补,即行动项兴修,以备驶用。其水兵黄必传奉差出洋,因公淹毙,情殊可悯,着加恩照军营病故例赐恤。该部知道。钦此。抄出到部,相应移会稽察房会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年十一月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五九页。

三八、兵部「为内阁抄出闽督玉德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闽督玉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一年六月日。

奴才玉德跪奏:再臣前奉谕旨:罗江太等兵船被风漂刮,久无信息,深可悯念。伊系总兵大员,与游击刘成业二人坐船,自尚有随从之弁兵人等,不仅止伊二人,可以按册详查,访求踪迹。着再予限三个月,交玉德在于本省邻境各海口详悉查访,并于台湾配渡留心探问,务得其实在踪迹。设三月之后尚无音信,再行奏开,咨部赐恤等因。钦此。臣随分别咨行本省及邻境各沿海详细访查,并于台湾往来各商船留心探问。自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后,迄今已届三月,仍无总兵罗江太、游击刘成业及该二船随从各兵人等下落。看来系在大洋中失事,难得音耗。查总兵罗江太船内随带署千总之世袭云骑尉蔡兴福一员、又千总施大发一员、外委郁廷彪一员,效用徐佐定等三名、兵丁李永芳等七十一名、余丁李意舵等十二名,游击刘成业船内随带外委严镐、郑国太二员、兵丁陈大川等七十八名,相应遵旨查明具奏,恭候皇上加恩赐恤。所有浙江定海镇总兵员缺,现准部咨,已经简放何定江补授。其刘成业所遗温州镇标中营游击员缺,例应在外题补。臣现遴委,另行恭疏具题。其弁兵花名清册,咨送兵部察议。伏乞皇上睿监。谨奏。

嘉庆十一年五月十九日奉旨: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六○页。

三九、兵部等部题本

兵部等部兵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一等子臣明亮等谨题为哨船在洋遭风击碎,请动项造补事:该臣等会议得: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福建澎湖协标左营绥字七号哨船在厂造竣,经该营派拨目兵陈廷云带领舵水兵囗林大顺等二十三名,前赴台湾厂承领回营。嘉庆十年三月初十日放洋,四更时候突起西南飓风,涌浪滔天,目兵陈廷云等督同舵水兵丁竭力保护,无如风浪猛烈,拗折大桅,船无把握,随风漂流。至十一日,在马沙沟外洋冲礁击碎。全船兵丁落水,攀扶篷板,先后倚岸遇救得生,惟水兵黄必传一名淹毙,尸身无获,防船炮械并火药、铅子,亦皆沉没。诣勘失船处所,实系深水外洋。前经台湾镇总兵爱新泰等具奏,钦奉上谕:沉失船只、炮械,俱着加恩免其赔补,即为动项兴修。水兵黄必传,着加恩赐恤等因。钦此。所有此案沉失船只炮械,药铅,应准其动项造补。得生兵丁陈廷云等二十三名,听候部议赏恤,并册结图送部等因。嘉庆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题,十二月初五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

臣部随即定稿,于嘉庆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咨送工部会议,于本月二十八日会回前来。查定例:巡洋官弁管驾哨船,在洋陡遇暴风,击碎船只,漂没军械,该督抚委员确验,实系人力艰施,并非管驾不慎,出结保题,免其赔补,动支钱粮修造;又定例巡洋官兵,如有遭风受困、浮水登岸、扶板遇救、幸获生全者,兵丁照军功头等伤例给银三十两等语。今福建澎湖协标左营绥字七号哨船一只,在厂造竣,配带炮械,派拨目兵陈廷云等赴台湾厂承领回营,在洋遭风,驶至马沙沟外洋冲礁击碎,钦奉谕旨,俱着加恩免其赔补,自应照例准其动项造补。沉失鸟枪十八杆、腰刀二十四口、百子炮二门、火药二十筋、铅子二十筋,亦应准其动项补制,以资巡防。所需造补船只工料银两,应令该督照例造册咨送工部具题查核。除落水淹毙水兵黄必传一名,业经臣照例议恤在案,毋庸再议外,应将册开落水受困遇救得生之澎湖协标左营战守兵陈廷云、林大顺、黄占魁、曾大昆、谢高、黄凤瑞、黄天成、黄得贵、俞有才、萧鸣凤、康开榜、李朝良、庄法和、徐大鹏、康得高、陈宗明、吕进成、詹柳生、林再禄、陈彩宝、陈光辉、廖东海、潘得兴等二十三名,均照军功头等伤例赏银三十两。应令该督照数给发,造报户部核销。再此案系兵部主稿,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兵部尚书内大臣阅兵大臣镶白旗汉军都统管理火器营事务一等子臣明亮、尚书臣刘权之、左侍郎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圆明园八旗官兵咸安宫太仆寺事务臣多庆、署左侍郎礼部右侍郎臣万承风、经筵讲官右郎侍正白旗护军统领镶篮旗满洲副都统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公中佐领臣扎郎阿、右侍郎臣邵自昌(差)、职方清吏司掌印员外郎臣景善、郎中臣诚安、郎中臣图明阿、额外郎中臣潘观成、员外郎兼公中佐领臣智凝、员外郎臣觉罗兴安、员外郎臣西琅阿、额外员外郎臣邓士宪、额外员外郎臣齐如煜、主事臣舒明阿、主事臣卢坤、候补主事臣熊梦符、候补主事臣蒋天钧、额外主事臣张光勳、额外主事臣朱为弼、(下缺)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六○~六六一页。

四○、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奏前事一摺,奉上谕一道,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二年三月日。

奴才赛冲阿跪奏为哨船在洋遭风、沉失解台生息银两、并淹毙委员兵丁、恭摺具奏、仰祈圣监事:窃照司库拨解台湾生息银两,先据厦门同知房永清禀称,有署闽安右营都司陈玉龙管带五船,在厦奉委,协同委员泉州府司狱胡煇管解生息银十万两,分载五船,解台交收等情。随于上年十一月初五日,据鹿耳门口委员禀报:有千总陈山驾坐善字二十四号哨船一只,载银二万两,于本日进口。尚有载银哨船四只,未经到台。当经奴才分饬台湾、澎湖及厦门各海口文武员弁确查具报在案。嗣据护理澎湖通判周元梓禀称:署都司陈玉龙同委员胡辉及水兵刘成贵驾坐善字二十六号哨船一只,配载生息银二万两,在洋遭风,于十月二十三夜漂至澎湖属虎井洋面,冲礁击碎,银鞘、炮械当即沉失,淹毙委员胡煊及水兵刘成贵等五名,其余官兵扶板遇救得生等情。又经奴才转饬台湾道清华速饬澎湖厅会营确勘失水洋面,取具得生官兵人等确供,一面多雇水夫,设法打捞银鞘务获,并查明尚有载银哨船三只实在下落,具报核办去后。兹据该道清华详称:据署闽安右营都司陈玉龙供称:该署都司管带台湾哨船五只,上年四月内在淡水补面捕匪,因风漂至内洋,在厦门修理完竣,奉委带令弁兵协同委员泉州府司狱胡煊管解台湾生息银十万两渡台。该署都司陈玉龙同委员胡煊共坐善字二十六号哨船一只,配兵四十六名,载银二万两。余银八万两,分载善字二十二号、二十四号、澄字四号、定字一号四船,于上年十月二十二日一同在厦放洋。是夜驶至乌水大洋,各船分散。二十三日夜,风浪愈大。该船在洋折舵,人力难施,随风漂至虎井屿,船身冲礁击碎,官兵人等登时落水,银鞘、炮械一并沉失。该署都司陈玉龙同水兵郑国柱等四十二员名板扶板片,先后遇救得生。查照淹毙委员胡煊同兵丁刘成贵等共囗名等情。并据护理澎湖通判周元祥会营勘明,失水地方实系深水洋囗。囗即雇募水夫,捞获鞘银八千五百六十两三钱,并获百子炮四门。未获银两,现在设法打捞。委员等尸身亦经捞获掩埋。详经该道清华覆查无异。并声明善字二十二号、澄字四号、定字一号三船共载银六万两,遇风收回厦门,现已先后抵台交收等情,详请具奏前来。奴才查署闽安营都司陈玉龙管驾善字二十六号哨船在洋遭风,浪涌折舵,人力难施,以致船身冲礁击碎,尚系实在情形。至解台生息银十万两,内善字二十二号等四船载银八万两,业据该府杨廷理禀报照数兑收。惟遭风船只沉失银两,除捞获外,尚有未获银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三两七钱,现仍转饬属设法打捞,应挨打捞后查明实在无着之银,再行咨督抚臣分别办理。除击碎善字二十六号哨船现饬该镇、道通详补造外,所有哨船遭风沉失银两缘由,奴才谨恭摺具奏,伏祈皇上睿监。谨奏。

嘉庆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奉朱批:另有旨,钦此。又同囗囗上谕:赛冲阿奏哨船在洋遭风、沉失。解台生息银两、并淹毙委员兵丁一摺,据称署都司陈玉龙管驾哨船五只,协同委员府司狱胡煊,管驾台湾生息银两渡洋,于上年十月二十三日驶至黑水洋面,遭风折舵,致船身冲礁击碎,查点淹毙委员胡煊同兵丁刘成贵等六员名,所有沉失银两除捞获外,尚短银一万一千四百余两等语,外洋风浪莫测,人力难施,该委员兵丁等因公被淹,情殊可悯。泉州府司狱胡煊暨兵丁刘成贵等,着该将军查明咨部,照例赐恤。其沉失未获银两,着该督抚饬属设法打捞,俟将来查明实在无着,再于内地另行筹款解往补数。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六一~六六二页。

四一、兵部等部题本

兵部等部兵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一等子臣明亮谨题为战船在洋遭风击碎,请准造补事:该臣等会议得: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澎湖水师右营宁字六号哨船在洋遭风击碎一案,缘该营于嘉庆十一年五月内派拨外委方朝梁、管队徐明、舵水陈步贤等共二十五员名,并防炮械、药铅等项,赴厂小修。在妈宫港候风。至七月二十六日开驾放洋。是夜在大洋陡遇东北风骤发,通船弁兵竭力保护,即欲收回,将近四角屿南势洋面,风浪愈加猛烈。该船大桅、跳株、勒肚被浪刮断,舵叶刮去,即就彼处下碇。连日风浪不息。至二十八日,忽转东南飓风,更加淋雨,涌浪滔天,异常猛烈。正副碇索,俱被风刮断,漂冲西屿内堑东鼻头东南势外洋沉礁击碎。通船弁兵俱各落水,扳扶碎板陆续漂倚登岸得生。所配防船炮位、药铅及各兵配带器械,同该船桅、舵、杠具等项,一尽漂没,打捞无踪。勘讯弁兵,委因外洋遭风断碇,人力难施,冲礁击碎,并非管驾不慎,亦无捏报别情。所有船只同炮械、药铅等项,应请照例准其动项造补。其溺水受困得生弁兵方朝梁等二十五名,听候部议分别赏恤,并册结图送部等因。嘉庆十二年九月初二日题,十月十八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曾许爱情不负君

    曾许爱情不负君

    被老公家暴,伤心失落下,我和他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婚内出轨,净身出户,当这些事情都落在我头上,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他却再三出现在我面前,帮我化解危机,一纸婚约,婚姻的牢笼我坐了三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重生:穿越杀手靠边站

    末日重生:穿越杀手靠边站

    上一世,鹿小弥是一个做了警示梦还一败涂地的倒霉蛋儿,重生后才知道自己不仅穿越女杀手的‘送宝人’,更是一个故事世界中的小透明。这一世,事情再次发生变化,除了穿越而来的杀手女主,重生归来的她,还有穿越到书中的作者君,重生回来的男炮,让这个世界的发展,再次充满了危机和无限的变化。她以钢精铸造骨血,以自强为实力拼搏!她不是好人,但将披荆斩棘,只为在危机的末世,生存!美男?大大有!渣男?大大有!哪只正宫?请入坑~本文慢热,讲述故事,金手指必须有,虐渣不是重点~~入坑请注意。这作者又抽风了o(╯□╰)oQQ2群:257641231
  •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一朝重生,她敛尽风华,倾尽天下。人前,她是卑微无能、一无是处的庶出小姐;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的复仇女王。他是手握重权的一国亲王,邪魅无情,无欲无求,独宠她上天,有求必应。夺他性命的渣男?夺其权,要其命;令她生不如死的嫡姐?毁其容,扒其皮;害她生母的恶毒的姨娘、庶姐?让她们一无所有,身首异处;杀她亲弟的伪善嫡母?撕开她的面具,含恨而终;偏心虚伪的生父?让其身败名裂,郁郁而终。
  • 仙溪志

    仙溪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之穿越时空遇见你

    网王之穿越时空遇见你

    爱,大概是某个无意识的瞬间闪念,在相伴的日子中变成深入骨髓的牵挂惦念;青春,大概是渴望翱翔天际的自由自在,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与网球相处的日子中演化成共同的梦想与追逐……前世从未体验过的青春时光和深刻爱恋,今生都已补全,她曾以为这只是上天给她的弥补遗憾的机会,她曾以为她只是想要陪他走过那段最无助的日子,她曾以为她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总会消失,然而她却发现,她在这里找到的友情、爱情、梦想和希望……让她再也割舍不下。
  •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女孩一生的成长、让女孩具备做人美德、培养女孩优雅的气质、培养女孩的开朗性格、培养女孩强大自信心、让女孩拥有丰富知识、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让女孩拥有成熟心智、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等9个方面总结了“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女孩。
  •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棺材里逃出来的她,捞到一个宠她上天的男人。从此她由地狱回到天堂。他完美无缺,尤其是呼风唤雨的能力,更是让女人趋之若鹜。可这样的男人,眼里只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人郝良辰。可她做的就是不停逃离逃离,却一次次被抓回来,重复着生猴子要做的事。直到她实在受不了,逼问他到底为什么非自己不可。天神般的男人压住她的手脚,邪魅霸道:“你,郝良辰,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幽灵特遣队

    幽灵特遣队

    海军少校梁夜,在结束了一次军事行动后;被安排成立一支五人特遣队,负责执行普通部队无法完成的特殊任务。特遣队成员全都是拥有特殊能力的异能者,在梁夜的带领下;他们不断和隐藏在黑暗中的危险对抗,履行着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是一个充满真挚情感的故事,这里涌现着一群热血正义的年轻军人。“以我披风染血,护你一生无恙!”——梁夜
  • 台长大人,对你爱爱爱不完!

    台长大人,对你爱爱爱不完!

    余果第N次被台长大人欺负了——唐致深,我要跟你生猴子,呸,孩子!于是,漫漫征途中,余果不仅要升级自己的记者生涯,还得打怪唐致深身边的各种妖艳女人。直到有一天,她移情别恋,摸着鼓起的肚子,眼瞅着台长大人,说:报告台长大人,能否让我带球跑?唐致深:你敢!
  • The Midwich Cuckoos

    The Midwich Cuckoos

    John Wyndham's 1957 book The Midwich Cuckoos is better known by the more sensational title of its two film adaptations, Village of the Damned. The story begins with Richard and Janet Gayford who have spent the night of September 26 in London, returning to their home in Midwich the following day. Then, in ways that are difficult to pin down, the village seems changed--not quite the same place that it was before. The nightmare that descends on Midwich has dire implications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atever dwells there is sowing the seeds for a master race of ruthless and inhumane creatures who are bent on nothing less than absolute and total do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