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200000002

第2章

理亂第六

夫家同之理亂在乎文武之道也。昔者聖人之造書契以通隱情,刻弓矢以威不伏,二者古今之所存焉。然則文以致理,武以定亂。文雖致理不必止其亂,武雖定亂不必適其理。故防亂在乎用武,勸理在乎用文,若手足之遞使,舟車之更載也。是以漢祖矜功,陸賈諭以為學;魯公赴會,仲尼請其設備,蓋有由也。然夫文者,道之以德;德在乎內誠,不在乎誇飾者也。武者,示之以威;威在乎自全,不在乎強名也。苟以強名,則昊雖多利兵適足彰其敗也。苟以誇飾,則魯雖盡儒服不足救其弱也。是故始皇築長城,修戰伐,勞役不休,人不堪命,遂使陳涉之流坐乘其弊禍,起於強名也。王莽構靈臺,興禮樂,賦斂無度,人不聊生,遂使聖公之徒行收其利敗,始於虛飾也。故始皇用武於天下也,若陶者之涎器,雖務欲求其大而不知薄者之所以反脆也。王莽用文於天下也,若匠者之斷材,雖志在矜其妙而不知細者之所以速折也。二者皆以理之終以為亂也,此未得其大體也。且夫文者示人有章,必存乎簡易,簡易則易從,將有耿且格;武者示人有備,必在乎恬淡,恬淡則自守,恆以逸而待勞。恆以逸而待勞,則攻戰無不利;有恥且格,則教化無不行。化行而眾和,戰利而寇息,然後澄之以無事,濡之以至仁。此聖主所以得其理也。然二子不求之於內而索之於外,不撫之以性而縱之以情,煩文以黷下,暴武以困眾,此不可得意於天下也。雖然猶有其弊,何者。昔伯益鑿井,燧人鑽木,水火之利于今賴之。然智伯因之以灌趙城,董卓因之以焚漢室,是乃為害亦以甚矣。然則文武者理國之利器也,而盜竊者亦何嘗不以文武之道亂天下乎。故章那以軍旅而分秦地,田常以仁義而篡齊國,則有理不能無其亂,唯人主之所制也。是故牧馬者先去其害,驅羊者亟鞭其後。後之不鞭,羊之所失也;害囗之不去,馬之所亡也。魯不能去三家之害,國之所叛也;晉不能鞭六卿之後,地之所分也。苟亦不能,則雖有簡易之文,恬淡之武,適足助其亂也,安可得其理乎。故聖人不得文武之道不理賊,臣不得文武之道不亂非。文武有去就之私,蓋人主失其柄也。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其是之謂乎。

得失第七

夫駒驗騁遠必以四足之力,鸞駑翔遐莫非六翮之用也。是以聖人撫運明主乘時,亦以杞梓之材而為股肱之任。然則地有山川,其險可見;天有冬夏,其時可知。至於凡人之心,杳然無所,素王以之不測,帝堯猶以為難將,欲用之不無得失也。何以言之。夫君者舟也,臣者水也。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臣能輔君,亦能危君。是以三傑用而漢興,六卿強而晉滅;陶朱在而越霸,田氏盛而齊亡,雖任是同而成敗尤異也。夫人者姦充無端,真偽匪一,或貌恭而心慢,或言親而行違,或賤廉而貴貪,或貧貞而富黷,或愆大以求變,或位高而自疑,或見利而忘恩,或逃刑而構隙。此則曹筮不足庾,鬼神不能定。且利器者至重也,人心者難知也。以至重之利器,假難知之人心,未明真偽之情,徒信毀譽之口,有霍光之才者亦以得矣,有王莽之行者亦以失矣。是故考之於宗親,則管叔周公不無忠僻;驗之於戚屬,則竇嬰呂祿不無正邪;推之於功臣,則王陵鯨布不無逆順;論之於故友,則樊嗆盧綰不無去留;取以刀筆之能,則若張湯之欺誑;賞以頰舌之用,則厭主父偃之倒行;若智策有餘,則陳平不可獨任;若英謀出眾,則韓信慮其難制。夫天下之至大也,無其人則不可獨守,有其人則又恐為亂,亦何不取其才而不制其亂也。且夫毛髮植於頭也,曰以櫛之;爪甲冠於指也,月以鑪之。爪之不鑪,長則不便於使也;髮之不櫛,久則彌成於亂也。夫爪甲毛髮者近在己躬,本無情識,苟不以理猶為之難;況於臣下非同體之物,人心有易遷之慮,委之以臧否,隨之以是非,蓋不可以容易也。是故逐長路者必在於駿馬之力,理天下者必求於賢臣之用。然駿馬苟馴,猶不可以無轡也;賢臣雖任,終不可以失權也。故夫御馬者,其轡煩,則其馬踝而不進;其轡縱,則其馬驕而好逸。使夫縱不至逸,煩而每進者,唯造父之所能也。夫御臣者,其權峻,則其臣懼而不安;其權寬,則其臣慢而好亂。使夫寬而不至亂,峻而能安者,唯聖人之所明也。恐馬之多逸,捨馬而徒行,則長路不可濟也;懼臣之為亂,捨臣而獨任,則天下莫能理也。知馬之可乘而不執其轡,則不能禁其逸也;知臣之可用而不親其權,則不能止其亂也。是故項羽不用范增,是捨馬而徒行;漢帝雖有曹操,是乘馬而無轡;苟欲不敗其可得乎。故孔子曰:唯名與器,不可以假於人。其是之謂歟。

真偽第八

夫主上不能獨化也,必資賢輔;物心不為易治也,方俟甄議。使夫小人退野,君子居朝,然後可為得矣。然則善惡相生,是非交蹂,形彰而影附,脣竭而齒寒。苟有其真,不能無其偽也。是以歷代帝王統御家國,莫不側身馳心以恭,英又及所封授,則猶是愚小莫不攘臂切齒以疾;姦佞及所誅逐,則謬加賢良。此有識者之所嗟痛也。夫山鸚無靈,買之者謂之鳳;野麟嘉瑞,傷之者謂之庸。然麟鳳有圖,唐鸚無識,猶復以真為偽,以偽為真,況忠逆之情,靜躁之性。愚靖者類直,智狂者類賢;潔己者不能同人,犯顏者短於性主。情狀無形象可見,心慮非視聽所知,欲使銀鉛不雜,淄澠殊味,其有得者亦萬代之一遇也。是以昊用宰豁致戮於子胥,魯退仲尼委政於季氏,秦誅白起以舉應侯,趙信郭開殺李牧,卞和獻玉反遇楚刑,北郭吹竽濫食齊祿。若斯之類皇繁有徒然,則所是不必真,所非不必偽也。故真偽之際,有數術焉,不可不察也。何者。夫眾之所譽者,不可必謂其善也;眾之所毀者,不可必謂其惡也。我之所親者,不可必謂其賢也;我之所疏者,不可必謂其鄙也。何以明言。昔堯理洪水,伯鯀為眾所舉而洪水莫除;魏伐中山,樂羊為眾所慢而中山卒拔。鄧通延夢於漢主而非傅說之才,屈原見逐於楚王而無共工之罪。此則眾議不必是,獨見未為得也。是故明主疇咨在位,詳省己慮,先難而後易,考著以究微,使夫登用者不愧其賞,有罪者不逃其責,然後可為當矣。然則良馬驗之於馳驟,則駑駿可分,不藉孫陽之舉也;柔刃徵之於斷割,則利鈍可見,不勞風胡之談也。苟有難知之人,試之以任事,則真偽自辨,以塞天下之訟也。故先王之用人也,遠使之而觀其忠節,近使之而察其敬勤,令之以謀可識其智慮,煩之以務足見其材能,雜之以居視以貞濫,委之以利詳以貪廉困窮,要之以仁危難思之以信,尋其行而探其性,聽其辭而別其情,盡呂尚之八徵,驗皋陶之九德。然後素絲皆染,白璧投泥而不渝,黃葉並彫,青松凌霜而獨秀,則偽者去而真者得矣。故孔子曰:眾善者必察焉,眾惡者必察焉。其是之謂乎。

同異第九

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雖虎異谷風,虎嘯而谷風起;蛇非山霧,蛇踴而山霧興,理所同耳。夫異類殊群,異情同行,雖蛤因雀化而蛤不與雀遊,鴛自鼠為而鴛不與鼠匹,理所異耳。然父子兄弟非不親矣,其心未必同,君臣朋友非不疏矣,其心未必異。故瞽叟愚而重華聖,盜蹺貪而柳下廉,劉季困而紀信焚,伯桃餓而角哀死。亦猶煙灰同出,飛沉自分;膠漆異生,而堅固相守也。然則情性不等,同異難并。大《易》雖云:同人於門。三爻復云:伏戎於莽。此則於同不能無異也。故有面同而心不同者,有外異而內不異者,有始同而終異者,有初異而末同者,有彼不同我而我與之同者,有彼不異我而我與之異者。何以明之。昔者陳平面向呂后,而心歸劉氏;程嬰外逆孫臼,而內存趙孤;張耳、陳餘始則刎頸之交,終構參商之隙;夷吾、小白初有射鉤之怨,末為魚水之歡;田氏懷誑義於齊君,齊君彌信;亞父盡至忠於項羽,項羽益疑,是則同異之心不可以。二而測也。是故明者徐視而審聽,高居而遠望也。隨時之宜,唯變所適,因其可同而與之同矣,因其可異而與之異矣。故衛青堅耳,漢武委之以軍旅;由余虜耳,秦穆授之以國政。夫以衛青、由余敵於秦漢非不疏矣,猶知可同而同之,況於父子兄弟之親而有可同者乎。且管叔兄耳,姬旦誅之以極刑;石厚子矣,石錯死之以大義也。夫以管叔、石厚比於旦錯非不親矣,猶知可異而異之,況乎君臣朋友之疏而有可同者乎。故能同異者為福,不能同異者為禍。虞舜能同八元,能異四罪,永垂聖哲之名;殷紂不同三仁,不異二臣,故取敗亡之辱。是則同異之際,不可失其微妙也。故孔子曰:見幾而作,不俟終曰。其是之謂歟。

愛憎第十

夫日之明也,無幽不燭,蓋之以重雲則光輝莫睹;水之鑑也,有來而斯應,混之以糝土則影像俱滅。夫以水曰之明鑑失其常然者,豈不以雲土之異移其性乎。是則人有神智之察非不靈矣,徒以內存愛尚之情,外挾憎忿之事,則是非得失不能不惑焉。何以明之。昔重華孝矣,瞽叟病之,親行不義;寤生賢矣,武姜惡之,自構其亂;鶴乃賤矣,衛君重之,載以華軒;馬則微矣,楚王好之,衣以文繡。夫以骨肉相親固無間矣,而猶憎之,禽畜類別誠於分矣,而猶愛之。況乎明君信臣不如父母之信子,邪士媚於主巧於鶴馬之媚,人而無愛憎之迷者蓋亦寡矣。是故汲黯、袁盎以忠諫而屢出,籍孺、韓嫣以佞倖而益重,孫通諛言而受賞,賈誼切直而見疏。甚矣哉,愛憎之惑人也如此。若夫忠臣之事君也,面諍君之惡方,欲成君之美,而君反以為憎己也。佞人之事主也,面諛主之善方,反長主之過,而主反以為愛己也。殊不知聞惡而遷善永為有道之君,悅善而忘惡長為不義之主。是則致君於有道者,豈得不為大愛乎。陷主於不義者,豈得不為大憎乎。而主不原忠諂之情,輕肆向背之志,以為愛己者己亦愛之,則寵光加於三族;以為憎己者己亦憎之,則夷滅被於五宗,遂使剖心刎頸之誠棄而莫用,舐痔吮癱之類擢以殊級。且夫賞以勸善,名以爵賢,使天下不肖者有名,無功者受賞,則何以勸天下乎;法以禁非,刑以懲惡,使夫懷忠者坐法,行直者遇刑,則何以禁天下乎。是以漢憎雍齒,張良以為可封;隋寵少師,伯比以為可伐。何則,有功者害,適為不祥,無德是親,自……

同类推荐
  • 显道经

    显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饮水词

    饮水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人归觐河中

    送人归觐河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律藏

    四分律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夜殿驾到请站住

    夜殿驾到请站住

    从游戏回来,夜渊开始解放封印。当男神,霸气总裁,宠老公。“我的生活就是肆意不妄为!你能拿我如何?”(本文虚构)
  • 眼科秘诀

    眼科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她是被称之为废物的莲雾帝国小王爷,自小受尽折辱,遭人冷眼。◆她是惊才绝艳的水行世家少主,为完成父愿女扮男装,创造了无数的神话。当她的灵魂,融入她的身体,重生的她,于皇族斗争中开辟盛世神话,在废材压力下脱变惊世天才!步步为营,处处精心。隐忍多年的她,有朝一日如凤凰般涅磐重生!当邪魅腹黑的始祖,遭遇惊艳绝世的魔法全才,世界也为之振颤!驰骋战场,战无不胜的战神是她;一曲琴音,山河沉醉的琴圣是她;挥斥方遒,商业帝国的主子是她;御兽之术,万兽臣服的圣女是她。纵横六界,仰观苍天。笑傲穹宇,御战风云。艳纵天绝,何人能及?——◆◇————◇◆————◆◇————◇◆————◆◇————◇◆————◆◇————◇◆——【关于结局】本文结局一对一!O(∩_∩)o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亲们,欢迎跳坑!【关于身心问题】本文男主和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
  • 古锁奇谈

    古锁奇谈

    一个弃婴,因为一次纹身,进入了一场千年的阴谋。一只古锁,因为它的打开,一段段诡异事件从此络绎不绝。他叫张默,一个普通人,因为身上的纹身和古锁的秘密不得不走遍天涯海角。从蒙古草原到东海深处。从懵懂少年到天命之人。一处处恐怖绝境,一个个神秘势力,让他的故事诡异而传奇。不是《盗墓笔记》胜似《盗墓笔记》,古锁奇谈带你走入神秘的世界!
  • 狂妃毒步天下

    狂妃毒步天下

    "二十一世纪独霸医术一道的陌晴悠魂穿异界,还未适应古代生活,就被太子一旨退婚书给甩了。叔可忍婶不能忍!晕迷受到陷害,被人指指点点的就算了,她还没找这对狗男女算帐呢!他们倒先把屎盆子扣到她身上。太子了不起?白莲花会装逼?且看她如何一步步把他们的面孔揭露人前,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何这么样的红!"
  • 湘雨情缘

    湘雨情缘

    再一个与世隔绝山清水秀的大山里面,有一个小村庄这里的村民世代守护着上古时期的血玲珑,唐门门主秦天明为了夺得血玲珑便带人灭了刘家村,刘云天带着痛苦和悲伤下山寻找其余的七位武林豪杰..
  • 厚爱不及你

    厚爱不及你

    夏久安倒追言肆,整个S城的人都知道,有人说她一往情深,有人说她攀权富贵。她不以为然,依旧整天追在言肆的身后跑,像一个战士一样一路披荆斩棘,清除掉了一路的障碍,以为这样就可以跟他在一起“她啊。”言肆看向她的表情淡淡的,在众人的注视的目光中轻描淡写的开口,“我的一个普通朋友。”
  • 骑士救赎之路

    骑士救赎之路

    荒芜的沙地上,冲天的硝烟挥散不去,世界破碎在高翔眼前。浓稠的血腥味随风钻入鼻子,他打了个冷颤,惊恐地发现了地上四散着死去多时的假面骑士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假面骑士发生了什么?世界为何而崩坏?从空我开始,555,甲斗......闯荡一个又一个危险的假面骑士世界解开谜团,逃避不是办法,唯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来吧,以盔甲之身践骑士之行!
  • 苍雷九天

    苍雷九天

    你会炼丹制药,我会锻造装备,你有两属性,我比你多一种。你别不服气,我最后一种属性还不是普通人能有的。你有各种功法,可为你提升等级作为助力,我只要一种功法就可天下无敌。《苍雷决》,乃上古创世雷神之遗物,雷系天级功法,共为九等,每三等为一重,每修炼一等,都可大幅度提升身修炼者等级。炼至一重,元神得以凝聚,化为地灵,步入圣者之途,领悟招式苍雷地动。炼至二重,元神得以重生,化为天灵,步入仙者之途,领悟招式苍雷天动,炼至三重,元神得以永恒,化为玄灵,步入神者之途,领悟招式苍雷九天
  • 凰妃九千岁

    凰妃九千岁

    (女扮男装)她是浴血沙场的修罗将军,战功赫赫,却被挚爱之人构陷为通敌叛国、意图谋反的‘奸佞’!满族惨死!奸佞?那就睁大眼睛好好看,何为奸佞!且看她摇身一变,成为了权倾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第一奸臣!害她的、恨她的、背叛她的,一个都别想跑!又构陷‘忠良’,纵奴行凶,强占民女,还要逼着一代名臣跪下叫她爷爷……有人不堪折磨,告到了皇上面前。却见皇上眼睛一斜,嗤道:“朕宠的!”告状之人顿时吓得屁滚尿流,从此之后,再无人敢招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