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700000047

第47章

治伤寒热毒下脓血。或如赤小豆汁。腹痛烦闷。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三分锉)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柏叶(三分炙微黄) 黄柏(三分微炙锉) 黄芩(三分)角屑(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热毒痢下脓血。腹痛。宜服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微炒) 当归(锉微炒) 阿胶(捣碎炒令黄燥) 黄芩 赤芍药 地榆(锉)(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热毒下脓血痢。及腹痛壮热。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一两) 龙骨(一两半)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犀角屑(一两) 黄柏(半两微炙锉)黄芩(三分) 赤地利(一两) 赤鼠尾花(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热毒入胃。下痢脓血方。 龙骨(二两) 黄连(一两半去须微炒) 木香(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腹痛。下痢脓血。日夜不歇。宜服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半两) 干姜(一分炮裂锉) 浓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诃黎勒皮(半两煨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下痢腹痛。宜服乌梅丸方。 乌梅肉(三分微炒) 黄连(三分去须微炒) 当归(三分锉微炒) 诃黎勒皮(三分煨微黄)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 干姜(一分炮裂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

治伤寒下部疮诸方

凡得伤寒日数较多。腹内有热。又全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蚀人五脏及下部也。其候。齿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如此皆为虫蚀其肛。

肛烂下 治伤寒 虫蚀下部。躁闷痒痛不已。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槐子〔一(二)两微炒〕 熟艾(二两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 下部生疮。蚀肛门疼痛。宜服雄黄散方。 雄黄(一两细研) 青葙子(一两半) 黄连(一两半去须) 苦参(一两半锉)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又将散子绵裹如杏仁大。内于下部中良 治伤寒心中痛闷。下痢。下部生 疮烂伤方。 藜芦(二两) 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 篇竹(半两干者)上件药。捣细为散。每服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 。心中懊 。下部有疮。疼痛。宜服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细研) 雄黄(一分细研) 朱砂(一分细研) 羚羊角屑(一分) 青葙子(一分)黄连(一分去须) 川升麻(一分) 桃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贝齿(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煎小麦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初有 。下部生疮疼痛。宜服青葙散方。 青葙子(一两) 藜芦(二两) 野狼牙(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竹(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伤寒下唇内生疮。虫蚀下部。疼痛。或时泄痢。宜服阿胶散方。 阿胶(三分捣碎炒令黄燥) 黄柏(半两微炙锉) 当归(半两锉微炒) 槟榔(半两)木香〔三(半)两〕 龙骨(半两) 槐子(一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黄 汤调下二钱。

治伤寒 蚀下部。腹中 痛。宜服楝根皮丸方。 东引苦楝根白皮(一两锉) 野狼牙(一两) 白矾灰(一两) 猪胆(三枚取汁用酒三合相和重汤煮如膏)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猪胆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桃枝汤下二十丸。

治伤寒下部生 疮。时久不瘥。宜服藜芦丸方。 藜芦(半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一丸 治伤寒下部 疮。痛痒不止。宜服槐子丸方。 槐子仁(一两微炒) 苦参(一两锉) 熊胆(半两) 干漆(三分捣碎炒令烟出) 木香(一两) 槟榔(一两) 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荆芥汤下二十丸。

治伤寒 病。唾血。上唇内有疮如粟。心中痛闷。此虫在上蚀其五脏。若下唇内 生疮。

上以鸡子一枚。小豆敲破。出白。和熟漆半合。搅和令匀。空腹吞之。食顷或半日。或下虫。或吐虫。虫尽则热除病愈。若不治。即杀人。

又方。 猪胆(二枚取汁)上用醋一中盏。入胆汁相和。煎三五沸。放温。空腹服之。一合虫则自死。

治伤寒。下部生 疮方。 地龙(一两去土微炒) 野狼牙(二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二字。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又方。 蛇莓草。捣绞取汁。每于食前。温服一小盏。

又方。 乌梅肉(二两炒令燥)上件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十丸。

又方。 梓树皮(三两)上件药。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空心分温三服。

治伤寒。下部 疮。虫蚀肛烂方。 熟艾(弹子大) 雄黄末(半钱)上件药。相和作炷烧。用竹筒引烟。熏下部中。

又方。 乌蹄烧作灰。细研为末。以猪膏和涂下部。

治伤寒大便不通诸方

夫伤寒。阳脉微而汗出少为不及。自始汗出多为太过。阳明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

亦为太过。则阳气绝于里。绝于里则津液竭。致热结在内。故大便牢而不通也。

治伤寒未解。烦热口干。腹中有结燥不通。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枳实(二两麸炒微黄) 川芒硝(二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五六日。热结在内。大便不通方。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牛蒡子(一两微炒)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四五日。壮热头痛。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茵陈 木通(锉) 黄芩 土瓜根 白藓皮 川朴硝(以上各一两) 栀子仁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五六日。壮热头痛。大便不通。小便血色。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两) 赤芍药(三分) 川大黄(二两锉微炒)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柴胡(一两去苗) 木通(一两锉) 黄芩(三分) 川朴硝(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宜服槟榔散方。 槟榔(一两) 榆白皮(一两锉) 桂心(半两) 滑石(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川大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六七日。大肠壅结不通。腹胁胀满。不下饮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半两锉碎) 枳壳(一分麸炒令微黄去瓤) 赤茯苓(三分) 赤芍药(三分)桑根白皮两汤浸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八九日。大便不通。心神闷乱。宜服黄芩散方。 黄芩(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大腹皮(一两锉)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 羚羊角屑(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五六日。大便不通。气喘。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两锉) 大腹皮(半两锉)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大便不通。心腹满闷。烦热喘促。宜服川大黄散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芒硝 赤芍药 桑根白皮(锉) 大麻仁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防葵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如人行十里当利。如未利。再服。

治伤寒大便秘涩。是内有积热所为。诊其脉。两手寸口悉洪大而数。是其候也。 宜服大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 麻仁 槟榔木通(锉)(以上各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十丸。

治伤寒小便不通诸方

夫伤寒发汗后。而汗不止者。致津液少。胃内干。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也。

治伤寒小便不通。脐腹妨闷。心神烦躁。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赤芍药 木通(锉) 黄芩 川芒硝 蘧麦(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利为度。

治伤寒后。下焦热。小便不通三两日。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 赤茯苓(锉) 车前叶 滑石(以上各二两) 蘧麦(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通为度。

治伤寒。下焦气滞。小便不通。宜服鸡苏散方。 鸡苏 木通(锉) 石苇(去毛) 滑石 生干地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以上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以通利为度。

治伤寒。小便不通。尿血涩痛。宜服瞿麦散方。 蘧麦(三分) 车前根(三分) 木通(一两锉) 栀子仁(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黄芩草(半两炙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二茎。灯心半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通利为度。

又方。 蘧麦(二两) 甘草(二两炙微赤锉) 滑石(四两) 葵子(二两) 石苇(二两去毛) 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通为度。

治伤寒。小便赤涩不通。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两锉)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葵子(一两) 滑石(二两半) 川芒硝(二两)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得通利为度。

治伤寒小便不利。滑石散方。 滑石〔一(二)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二钱。频服。以通为度。

治伤寒小腹胀满。小便不通方。 石燕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葱白汤调下半钱。频服。以得通为度。

同类推荐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笔要诀

    文笔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敕坛仪

    正一敕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急救良方

    急救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本书作者用生动犀利而略带调侃幽默的笔锋详实地刻画了王阳明与他所处的那个波云诡谲的时代,力图卸下圣贤的妆容,拂去历史的尘沙,为你展现一个真实鲜活、血肉丰满的旷世大儒,带你领略一段从凄苦入狱到悟道为圣的人生传奇。
  • 水浒传注略

    水浒传注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鬼怪奇谈

    都市鬼怪奇谈

    是做人好,还是做鬼好?一只修行了四百年的鬼,迷失在现代都市的茫茫红尘中。
  • 女配的修炼日常

    女配的修炼日常

    裴景泽一朝穿越,本以为只是多活一世,可:#定国公府的三小姐天生无颜,又身具废灵根,却……退了同二皇子的婚约!#洛三小姐这样的废物竟然打败了炼器二层的洛二小姐!#各大宗门的测灵根收徒之日来啦!等等……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裴景泽感到这是熟悉的套路。这、这不是我想要的正常修真世界!o、okI'mfine.PS:非正统修仙文
  • 死神派遣会日志

    死神派遣会日志

    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暇的未来。完美执事希洛斯。骚包死神艾伦。千年狐妖苏甘九。还有等等陆续登场的恶魔,死神,以及其他。华丽的篇章拉开序幕。他们将在这人间这短短数百年发生什么事呢?
  • 繁华落尽莫不静好

    繁华落尽莫不静好

    靖康末年,中原大地惨遭金人铁骑的蹂躏,三千多皇室子女被掳北上,唯有仁福帝姬在心上人岳飞的帮助下逃出魔掌,谁知素来亲近的九哥哥做了皇帝,反而暗害于她。且看女主如何反击并与心上人终成眷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魏宸妃传

    大魏宸妃传

    (新书《皇上,请废了臣妾!》已开更,欢迎亲们支持哦!)神宗十年,广选秀女,徐婉贞成为选侍大魏后宫波谲云诡,汇聚了千姿百态的女人为获宠,她们各出奇招;为争宠,她们频施毒计徐婉贞目睹了一幕幕尔虞我诈,一心韬光养晦面对后宫的残酷和血腥,她步步为营宸妃,这一人之下的尊称似乎被施了诅咒胡氏、傅氏、慕容氏均未逃离“宸妃”的魔咒最终,当婉贞封为宸妃,她的命运又将归于何处?*注:本文朝代为架空历史,人物等均为虚构。
  • 恋恋如卿

    恋恋如卿

    他心甘情愿被她算计,任由她夺走了顾太太的位置纵容她作天作地没底线,肆无忌惮的欺负他的前任直到她触怒了他,他将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顾太太*“先生,太太从楼先生家里衣衫不整的出来,被媒体拍到了。”顾先生冷哼一声,并未作答晚间回到家,她被顾先生拖进了房,好几个小时没有出来“我们说好的,是形婚。”她揉着腰,不满道“男人的鬼话,你也信,你是有多蠢。”顾先生嗤笑了一声*她借刀杀人,把所有人都推进了万丈深渊“孩子有错吗?”他扼着她,眦目欲裂昔日他宠入骨子的女人,为了别人弄没了他的孩子他们从此,两不相欠大名鼎鼎的顾太太自此消失在了顾先生的世界里杳无音信——我好想见你一面,我可以站的很远……
  • 东周列国志上

    东周列国志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在本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本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本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