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7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医之道难矣哉。凡病伤寒最重。温热尤烈。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类。疗治不得当也。则温热暑疫。皆热证也。燎原之下。竟乏清凉一滴。人无今昔。性有异同。神酣往圣。志切琳。俊以一隙微明。静中索照焉。夫上古圣人。首重色脉。以营之未交已交。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中古圣人。专论谷气盛衰。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仲景叔季圣人也。既立方论。复出不尽之脏。纬以膀胱之伤与绝。定人生死。先后合符。了无剩义矣。乃仲景于伤寒论中。温热森森。具载黄芩、白虎等汤。是其治也。后之学人。苟能引伸此意。便可变化不穷。神明千载。不能细察其理。反执以为治伤寒之法。盍思本汤既无外解之功。又无内夺之力。圣人立法。果何谓乎。自晋以来。疑鬼疑蜮。陋湿无巳。如崔文行解温。用白术、乌头、细辛、桔梗四味。更加附子。名老君神明散。更加萤火。名务成子萤火丸。热药相投。以火济火。谁其辨诸。如仲景书。谓太阳病发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朱肱活人书。谓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者。为温病。已悖圣训矣。

又云。春秋发斑咳嗽为温病。至风温治在少阴。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汤、知母葛根汤、防己汤、栝蒌根汤、葛根龙胆汤。风火相炽。燔灼无休。复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表里香燥同之。东坡先生在黄州时。颇称其效。岂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败毒散而远热药。然厥功奚减厥罪。吴氏谓伤寒坏病。更遇温热为温病。洁古老人。伤寒名家也。其子云岐。以伤寒过经不解者为温病。指叔和之言。为仲景之文。赵嗣真谓仲景云重感异气。变为温病。汪机谓仲景云遇温气为温病。遇温热为温毒。竟不顾圣经之载于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语。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火灸。二日针灸解散。三日复汗之。四日用藜芦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者复针之。七日热已入胃。鸡子汤下之。遂使庞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为主。奉为灵宝。少移则蹶。巢庞比匪何极。李思训亦宗和解。王海藏称其当宋全盛。明哲莫逾。拟非其伦矣。丹溪长于温热。善用凉药。温热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于其间也。东垣不善外感。长于内伤。乃从内经悟出冬温春温二义。诚暗中一大炬。

嘉言极口欢颂。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刘河间伤寒直格。于热病每多入理深谈。然混在正伤寒中。在人眼光采择。不免金屑杂于泥沙者欤。至明季方中行着伤寒条辨。可谓直登仲景之堂。独开生面。惜其论温热。亦分阴分阳。似可用热。遂为嘉言所宗。嗟乎。病名温热。自需寒凉。乃千百年来。盈庭聚讼。先后支吾。阳春寡和于汉庭。埙篪迭奏于晋室。良由来派不清。复无面墙体认。诚习焉而不察耳。不然。岂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圣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证。即金匮中湿 气蒸之病也。

洁古东垣。以动静分阴阳。动而得之为阳。用白虎。静而得之为阴。用大顺、冷香诸剂。岂知夏月杲杲炎威。有阳无阴。动静不甚相远。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帏。

致伤太阴少阴者。热药可以暂用。岂得视温热之味。为通行之药乎。漕宪北海林夫子。为一代伟人。医学宗匠。俊立雪程门。三五年间。极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计部张凤逵治暑书。申明理蕴。精确不磨。虽有小疵。不掩大德。诚可振聋 于千古者也。至叔和云四时不正之气。感则为疫。不知非时不为厉气。仅为寒疫。而大疫之沿门阖境。传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后。尸浊秽气。充斥道路。人在气交。感之而病。

气无所异。人病亦同。所以月令于孟春。掩骼理 。不敢或后者。圣王早虑及此耳。

非徒泽及枯骨也。后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见。如嘉言上焦如雾。升逐解毒。中焦如沤。疏逐解毒。下焦如渎。决逐解毒。俟其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暗长于未尽之时。此固不易之论。然求其反复尽义。变态直穷。老长吴又可之言。别无根据傍也。俊幸生明备。不安苟且。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辑仲景伤寒论。三注金匮。补注之余。先将温热暑疫四证。厘订经文。采集方论。无背圣法。有合病情。各自成帙。蒙藩宪丁夫子。因戊午年时疫盛行。悯编户之疾苦。如恫 之乃身。遂下询疫所自始。与所为治。恻然叹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数十辈。循行救治。俾在火轮火树。梦魇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宝之中。奚止饮醍醐而称快哉。命急付枣。以公同志。

康熙己未辜月吴门周扬俊禹载识

同类推荐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信经旨

    灵信经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阳记

    洛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Y WORLD

    MY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谦斋文录

    谦斋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 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 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 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10点前答复您好吗? 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 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 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按 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 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不过幸好…… 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 威尼斯心跳游戏

    威尼斯心跳游戏

    一直是自己负责漫画中的虚拟帅哥,居然在一天之内化身真人从天而降,难道是我执念太深,进入了自己负责编辑的漫画?还是他们聚集天地灵气跑到了我的现实世界?在一连串阴差阳错的事件之后,我居然成为了这支“虚拟”偶像团体的首席助理。从此一切仿佛进入了漫画里的世界……
  • 重生锦绣世子妃

    重生锦绣世子妃

    当痴爱十年的夫君,利用她的儿子逼迫她时;顾明乐才知道,她的夫君看重的只是地位。当爱护了十余年的妹妹,巧笑颜兮的让人乱棍打死她的儿子时;顾明乐才知道,她一直亲近的人皆是恶狼。当得知父母亲死亡的真相时,顾明乐就知道了,一切的一切,皆是假象。他们看中的只是安伯候的位置,他们看中的只是顾家长房的钱财!她恨,她悔!发下血誓:若有来生,定要你们血债血偿,不得好死!再次睁眼,顾明乐回到了五年前,父母尚在时,她还是安伯侯的嫡女!这一世,定不负重生,步步为营,护亲人,斗二房三房,斗表哥表妹,斗前世渣男,斗所有害她阻她之人!这一世,再不轻易信人,再不轻易爱人,只是当妖娆的他闯入她的人生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改变了!
  • 绝代圣君

    绝代圣君

    修为尽废,灵根被毁,少年楚义依靠灭世妖火再次挺身而起,脚踏妖族,征战蓬莱仙岛,谱写自己的修行传奇……
  •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死后意识飘落异界,原本平静的生活一息间惨遭巨变,继续沉浸过去?还是昂然抬头面对?选择,责任,无奈!唯有无所畏惧的爬到众人仰视的高度,才有不断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谁人挡我?那便战!神如何?魔亦何如?唯有守住自己那一方热土便罢。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豪门男神追妻难

    豪门男神追妻难

    她,为了成全他的学业,宁愿忍痛割爱,失去本应得到的爱情;他,勤学奋斗,为的就是有一天让她看到她失去的,不仅仅是他;五年后再次相遇,她已不是她,而他还是他,他带着怨恨,她带着迷茫。五年前的事,五年之间的空白,当一切事情都浮出水面时……片段一她黑着脸看着他:“把照片撕了!”他玩着手中的照片,淡然的道:“这照片我收下当珍藏了,以后拿出来可以用来教育我的孩子。”“……”当她再遇上他,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冤家路窄,前缘再续)喜欢这本书的亲可加书友QQ群:7380056
  • 泪倾城:冷君独宠(全3册)

    泪倾城:冷君独宠(全3册)

    醒来时,她身着血迹斑驳的嫁衣,长发凌乱披散。他持剑而立,眼中尽是冰冷的杀意。生死一刻,他身旁女子淡淡的一句话,却将她救下。这女子是他的宠妃,也是他多年来心上的唯一。原来,她是痴缠妹夫,不知廉耻,被世人嫌恶的女子。她拥有倾城之貌,被认定是祸国的妖孽。他狠戾冷绝,人称是孤胆枭雄。一场劫难,她在流离中对他暗生情愫。缠绵缱绻,生死相携,却始终融不开他心上的雪……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最后的吻别

    最后的吻别

    秦朵是在周六的图书馆遇上揄扬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一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在每个周六的下午去图书馆坐上半天的时间,不仅仅是看书,更多的时候是透过靠窗的位置,朝对面的琴房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