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1000000010

第10章

摄净义品第二之六

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若言已观察者。违诸量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极微性为由细故计彼是常。为由与粗果物其相异故计彼常耶。若由细者。离散损减其性羸劣。而言是常。不应道理。若言由相异故者。是则极微。超过地水火风之相。不同种类相故。而言能生彼果。不应道理。又彼极微亦无异相可得。故不中理

又汝何所欲。从诸极微所起粗物。为不异相为异相耶。若言不异相者。由与彼因无差别故。亦应是常。是则应无因果决定。若异相者。汝意云何。为从离散极微粗物得生。为从聚集耶。若言从离散者。应一切时一切果生。是则应无因果决定。若从聚集者。汝意云何。彼粗果物从极微生时。为不过彼形质之量。为过彼量耶。若言不过彼形质量者。从形质分物生形质有分物。不应道理。若言过者。诸极微体无细分故不可分析。所生粗物亦应是常。此不中理。若复说言有诸极微本无今起者。是则计极微常。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彼诸极微造作粗物。为如种子等。为如陶师等耶。若言如种子等者。应如种子体是无常。若言如陶师等者。彼诸极微应有思虑如陶师等。若言不如种等及陶师等者。是则相似喻不可得故。不应道理

又汝意云何。诸外物起。为由有情为不尔耶。若言由有情者。彼外粗物由有情生。所依细物不由有情。不应道理。谁能于彼制其功能。若言不由有情者。是则无用而外物生。不应道理。如是随念诸蕴及众生故。由一境界一切识流不断绝故。由想及受变异不变异故。计彼前际及计后际常住论者。不应道理

又由观察不观察故。由共相故。由自相故。由造作故。根本所用故。极微常论。不应道理。是故计常论者。非如理说

复次我今当说常住之相。若一切时无变异相。若一切种无变异相。若自然无变异相。若由他亦无变异相。又无生相。当知是常住相。皆宿作因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广说如经。凡诸世间士夫所受者。谓现所受苦。皆由宿作为因者。谓由宿恶为因。由勤精进吐旧业故者。谓由现法极自苦行。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谓诸不善业。如是于后不复有漏者。谓一向是善性故说后无漏。由无漏故业尽者。谓诸恶业。由业尽故苦尽者。谓宿因所感及现法方便所招苦恼。由苦尽故得证苦边者。谓证余生相续苦尽。谓无系外道作如是计。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由见现法所作功用不决定故。所以者何。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法所作功用为彼因者。彼应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现法方便所招之苦。为用宿作为因。为用现法方便为因。若用宿作为因者。汝先所说由勤精进吐旧业故。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于后不复有漏。乃至广说。不应道理。若用现法方便为因者。汝先所说凡诸世间士夫所受。皆由宿作为因。不应道理

如是现法方便苦宿作为因故。现法功用为因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复次我今当说如实因相。或有诸苦唯用宿作为因。谓如有一。自业增上力故生诸恶趣。或于贫贱家生。或有苦等杂因所生。谓如有一因邪事王。不获乐果而反致苦。如事于王如是由诸言说商贾等业。由事农业。由劫盗业。或于他有情作损害事。若有福者。获得富乐。若无福者。虽设功用而无果遂。或复有法纯由现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余有业。或听闻正法于法觉悟。或复发起威仪业路。或复修学工巧业处。如是等类唯因现在方便功用

自在等作者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凡诸世间士夫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变化为因。或余丈夫变化为因。诸如是等谓说自在等。不平等因论者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由现见于因果中。世间有情不随意转。故作此计。所以者何。现见世间有情。于彼因时欲修净业不遂本心反更为恶。于彼果时愿生善趣不遂本心反堕恶趣。意为受乐不遂所欲反受诸苦。由见如是故。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

今当问彼。嗢柁南曰

功能无体性  摄不摄相违

有用及无用  为因成过失

论曰。汝何所欲。大自在天变化功能为用。业方便为因为无因耶。若用业方便为因者。唯此功能用业方便为因。非余世间。不应道理。若无因者。唯此功能无因。非世间物。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大自在为堕世间。摄为不摄耶。若言摄者。此大自在即同世法。而能遍生世间。不应道理。若不摄者。即是解脱。而言能生世间。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须用故变生世间。为不须用耶。若须用者。是则于彼须用无有自在。而于世间有自在者。不应道理。若不须用者。无有所须。而生世间。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所出生。为唯大自在为因。为亦取余因耶。若唯大自在为因者。是则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即有出生。若时有出生。是时即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为因者。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因者。此为唯取乐欲为因。为除乐欲更取余因。若唯取乐欲为因者。此乐欲。为唯取大自在为因。为取余因耶。若唯大自在为因者。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即有乐欲。若时有乐欲。是时即有大自在。便应无始常有出生。此亦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应道理。又于彼欲无有自在。而言于世间物有自在者。不应道理

如是由功能故。摄不摄故。用无用故。为因性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执害为正法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于彼祠中咒术为先害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诸助伴。彼一切皆得生天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此违理论谄诳所起。不由观察道理建立。然于诤竞恶劫起时。诸婆罗门违越古昔婆罗门法。为欲食肉妄起此计

又应问彼。汝何所欲。此咒术方为是法自体。为是非法自体。若是法自体者。离彼杀生不能感得自所爱果。转彼非法以为正法。不应道理。若是非法自体者自是不爱果法而能转余不爱果法者。不应道理

如是破已。复有救言。如世间毒。咒术所摄不能为害。当知此咒术方亦复如是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如咒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内贪嗔痴毒为不尔耶。若能息者。无处无时无有一人贪嗔痴等静息可得。故不中理。若不能静息者。汝先所说如咒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除非法业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术方。为遍一切为不遍耶。若言遍者。自所爱亲不先用祀者。不应道理。若不遍者。此咒功能便非决定。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功能。为但转因亦转果耶。若但转因者。于果无能。不应道理。若亦转果者。应如转变即令羊等成可爱妙色。然舍羊等身已方取天身。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造咒术者。为有力能及悲愍不。若言有者。离杀彼命不能将彼往生天上。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彼所造咒能有所办。不应道理

如是由因故。譬喻故。不决定故。于果无能故。咒术者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又我今说非法之相。若业损他而不治现过。是名非法。又若业诸修道者。共知此业感不爱果。又若业一切智者。决定说为不善。又若业自所不欲。又若业染心所起。又若业待邪咒术方备功验。又若业自性无记。诸如是等皆非法相

边无边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依止世间诸静虑故。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广说如经。是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当知此中已说因缘及能计者

是中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若忆念坏劫。即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成劫。即于世间起无边想。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上过第四静虑。更无所得。傍一切处不得边际。尔时即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处所起无边想。若为治此执依于异文义无差别。即于世间起非有边想非无边想。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从前坏劫已来。为更有世间生起。为无起耶。若言有者。汝计世间有边。不应道理。若言无者。汝今依此世间而住念世间边。不应道理

如是从彼来有故。从彼来无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世间道问善不善。依出世道问苦集灭道。尔时便自称言。我是不死乱者。随于处所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或托余事方便避之。或但随问者言词而转

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第二于所证法起增上慢。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第四羸劣愚钝。又复第一怖畏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怖畏妄语怖畏邪见故。不分明说我有所证。第三怖畏邪见怖畏妄语。惧他诘问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第四唯惧他诘问。于世间道及出世道皆不了达。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但反问彼随彼言词而转以矫乱。彼此四种论发起因缘及能计者。并破彼执。皆如经说。由彼外道多怖畏故。依此见住。若有人来有所诘问。即以谄曲而行矫乱。当知此见是恶见摄。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无因见论者。谓依止静虑及不正思惟建立二种。如经广说。应知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依不正思惟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无因而起。答略而言之。见不相续以为先故。诸内外事无量差别。种种生起。或复有时见诸因缘空无果报。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欻尔大风卒起。于一时间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河弥漫。于一时间宛然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于一时间飒然衰悴。由如是故。起无因见。立无因论

今应问彼。汝宿住念。为念无体。为念自我。若念无体者。无体之法未曾串习。未曾经识而能随念。不应道理。若念自我者。而计我先无后欻然生。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一切世间内外诸物种种生起。或欻然而起。为无因耶为有因耶。若无因者。种种生起欻然而起忽复不生。不应道理。若有因者。汝计我及世间无因而生。不应道理。如是念无体故。念自我故。内外诸物不由因缘种种异故。由彼因缘种种异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断见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乃至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住持未坏。尔时有病有痈有箭。若我死后断坏无有。尔时我善断灭如是欲廛诸天色廛诸天无色空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广说如经。谓说七种断见。论者作如是计。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如是思。若我死后复有身者。应不作业而得异熟。若我体性一切永无。是则所受业果亦应无有。观此二种理俱不可。是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身死已断灭无有。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还合。彼亦如是应知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蕴断灭。为我断耶若言。蕴断灭者。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若我断者。汝先所说粗色四大所造之身。有病有痈有箭。欲廛诸天色廛诸天无色空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不应道理

如是若蕴断灭。若我断灭。皆不应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空见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复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一切诸法体相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命终生下贱家贫穷匮乏。彼作是思。定无施与爱养祠祀。复见有人一期寿命。恒行妙行。或行恶行。见彼命终堕于恶趣生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于天上乐世界中。彼作是思。定无妙行及与恶行。亦无妙行恶行二业异熟。复见有一刹帝利种命终之后。生婆罗门吠舍戍达罗诸种姓中。或婆罗门命终之后。生刹帝利吠舍戍达罗诸种姓中。吠舍戍达罗等亦复如是。彼作是思。定无此世刹帝利等从彼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来。亦无彼世刹帝利等从此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去。又复观见诸离欲者生于下地。又见母命终已生而为女。女命终已还作其母。父终为子子还作父彼见父母不决定已。作如是思。世间必定无父无母。或复见人身坏命终。由彼或生无想。或生无色。或入涅槃故。求彼生处不能得见。彼作是思。决定无有化生众生。以彼处所不可知故。或于自身起阿罗汉增上慢已。临命终时自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罗汉。如是广说

问复何因缘。或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一切诸法体相。答以于如来所说甚深经中。相似甚深离言说法。不能如实正觉了故。又于安立法相。不如道理而思惟故。起于空见。彼作是念。决定无有诸法体相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有生所受业及有后所受业。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若俱有者。汝先所说。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无有妙行恶行诸业异熟。无此世间。无彼世间。不应道理。若言无有后所受者。诸有造作净与不净种种行业。彼命终已。于彼生时顿受一切净与不净诸业异熟。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凡从彼胎藏及从彼种子而生者。彼等于此为是父母。为非父母耶。若言是父母者。汝言无父无母。不应道理。若言彼非父母者。从彼胎藏及彼种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应道理。若时为父母。是时非男女。若时为男女。是时非父母。无不定过

又汝何所欲。为有彼处受生众生天眼不见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无有化生众生。不应道理。若言无者。是则拨无离想欲者。离色欲者。离三界欲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有阿罗汉性而于彼起增上慢。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世间必定无有真阿罗汉。不应道理。若言无者。若有发起不正思惟颠倒。自谓是阿罗汉此亦应是真阿罗汉。不应道理

又应问彼。汝何所欲。圆成实相法。依他起相法。遍计所执相法。为有为无。若言有者。汝言无有一切诸法体相。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应无颠倒。所执亦无杂染及无清净。此不应理。如是若生后所受故。非不决定故。有生处故。有增上慢故。有三种相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妄计最胜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婆罗门是白色类。余种是黑色类。婆罗门种可得清净。非余种类。诸婆罗门是梵王子。腹口所生。从梵所出。梵所变化。梵王体胤。谓斗诤劫。诸婆罗门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以见世间真婆罗门性具戒故。又贪名利及恭敬故。作如是计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唯余种类从母产生。为婆罗门亦尔耶。若唯余种类者。世间现见诸婆罗门从母产生汝谤现事。不应道理。若婆罗门亦尔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不应道理。如从母产生如是造不善业造作善业。造身语意恶行。造身语意妙行。于现法中受不爱果。若受爱果。于彼后世生诸恶趣。若生善趣。若三处现前。是彼是此。由彼由此。入于母胎。从是而生。若世间工巧处。若作业处。若善不善。若王若臣。若机捷若增进满足。若为王顾录以为给侍。若不顾录。若是老病死法。若非老病死法。若修梵住已生于梵世。若复不尔。若修菩提分法。若不修习。若悟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若复不尔

又汝何所欲。为从胜种类生。此名为胜。为由戒闻等耶。若由从胜类生者。汝论中说。于祠祀中。若闻胜若戒胜。取之为量。此言应不中理。若由戒闻等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类。余是下劣。不应道理

如是产生故。作业故。受生故。工巧业处故。增上故。彼所顾录故。梵住故。修觉分故。证菩提故。戒闻胜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妄计清净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我解脱心得自在。瑜伽自在名为清净。谓于诸天微妙五欲坚着摄受。嬉戏娱乐随意受用。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又若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第四静虑得具足住。是亦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复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众生于孙陀利迦河中沐浴支体。所有罪障一切除灭。如于孙陀利迦河。如是于婆胡陀河伽耶河萨罗萨伐底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体。所有罪障一切除灭。第一清净

复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谓说现法涅槃外道及说水等清净。外道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谓得诸纵任自在欲自在瑜伽自在。名胜清净。然不如实知纵任自在等相

又如有一计由自苦身故自恶解脱。或造过恶过恶解脱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诸有于妙五欲嬉戏受乐者。为离欲贪。为未离贪耶。若已离贪者。于世五欲嬉戏受乐。不应道理。若未离贪者。计为解脱清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得初静虑乃至具足住第四静虑者。彼为已离一切贪欲。为未离耶。若言已离一切贪欲者。但具足住乃至第四静虑。不应道理。若言未离一切贪者。计为究竟解脱清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由内清净故究竟清净。为由外清净故究竟清净。若由内者。计于河中沐浴而得清净。不应道理。若由外者。内具贪嗔痴等一切秽垢。但除外垢计究竟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执受净物故而得清净。为执受不净物故得清净耶。若由执受净物故得清净者。世间共许狗等不净。而汝计执受狗等戒得清净者。不应道理。若由执受不净物者。自体不净而能令他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受狗等戒者。为行身等邪恶行故而得清净。为行身等正妙行故得清净耶。若由行邪恶行者。行邪恶行而计清净。不应道理。若由行正妙行者。持狗等戒则为唐捐。而汝计彼能得清净。不应道理

如是离欲不离欲故。内外故。受净不净故。邪行正行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妄计吉祥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世间日月薄蚀星宿失度所欲为事。皆不成就。若彼随顺所欲皆成。为此义故精勤供养日月星等祠火诵咒安置茅草。满瓮毗罗婆果及饷佉等。谓历算者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由获得世间静虑。世间同谓是阿罗汉。若有欲得自身富贵快乐所祈果遂者便往请问。然彼不如实知业果相应缘生道理。但见世间日月薄蚀星度行时。尔时众生净不净业异熟成熟。彼即计为日月等作。复为信乐此事者。建立显说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世间兴衰等事。为是日月薄蚀星度等作。为净不净业之所作耶。若言日等作者。现见尽寿随造福非福业。感于兴衰苦乐等果。不应道理。若净不净业之所作者。汝言由日等作。不应道理

如是日等作故。净不净业作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如是十六种异论由二种门发起观察。由正道理推逐观察。彼一切种皆不应理

同类推荐
  • 佛说杂譬喻经

    佛说杂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醒杂志

    独醒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体真山人真诀语录

    体真山人真诀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李耳载

    原李耳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屏破石卓禅师杂着

    锦屏破石卓禅师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张小甜在湖边看到一个装逼的人,一脚踢开了那个人。结果她摊上了大事,惹上了周斗远这个绯闻校草。开学第一天,就被周斗远欺负。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扛上了。
  • 这天不是黑白

    这天不是黑白

    侠肝义胆皆由心,恩怨情仇皆因情。坑蒙拐骗不为钱,杀人无数为红颜。是非曲直分黑白,但使朗朗照乾坤。不辩日月四季雨,愿求世间无不平。
  • 我欲封皇

    我欲封皇

    修武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成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即便是再卑微的生命,也同样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梦想!丁凡,一个豪门家族的家仆,一个世袭罔替的奴仆,为了修武,他努力奋斗着!为了脱离奴仆的贱籍,他奋斗着!为了生存,他奋斗着!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舰娘资源大佬

    舰娘资源大佬

    莫名来到了拥有舰娘的世界,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提督,这是今天的晚餐!”时雨端着餐盘来到了面前。“提督,关于攻略1-2的计划!”长门注视着自己的提督。“提督,你是不是偷藏铝了,浑身都是铝的味道!”赤城炯炯有神的盯着空凌!
  • 岳千年的江湖(中国好小说)

    岳千年的江湖(中国好小说)

    这是描写明朝时期的一部武侠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描绘了一系列各色人物的争斗。江湖,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长。有人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岳千年的江湖,是一个时代的讴歌,人性光芒的闪耀。江湖并不只是书本和屏幕上的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那叫绝杀,不叫江湖。江湖的真正定义,是波诡云谲中的一线光明,是利害得失后的根本底线,是人与人的对决,是人与自身的较量,更是人性人心的放弃或死守。
  • 重生之庶女狠毒

    重生之庶女狠毒

    她步步为营,精心算计,助他荣登九五。却没想到,她搏命的付出,却最终换来那样不堪的结局。当冰凉的剑刺入她的胸口,夺去她和孩子的性命。她指天立誓,决不罢休!重生回到三年前,彼时她还未嫁,仍是将军府的幺女。这一世,她绝不任人宰割,被人鱼肉!嫡母陷害?她以牙还牙,闹的她生不如死!嫡姐诋毁?她陪她唱戏,唱的她人尽可夫!至于他,呵…各种手段计谋全部用上,势必要他身败名裂,永世痛苦!
  • 云霄之上莫见离忧

    云霄之上莫见离忧

    云霄,驭魂大陆上人人皆知的废物,魂力低微,身份低贱,云族人眼中的无用之人,奈何睿智果敢、敢于天斗的她从崛起那一刻就卷入了驭魂大陆的阴谋中,她与魔族少主莫焱的相遇,与苍离公子的纠缠都深深陷入了驭魂大陆阴谋的漩涡之中,何为正?何为邪?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云霄能否挣脱正与邪的禁锢,又会遇到什么未知的危险?
  • 妃常淘气之王妃哪里逃

    妃常淘气之王妃哪里逃

    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百花争艳迷人眼,唯有茶花酌我心。你爱过谁会一直等你吗?一朝睁眸,异世重生,她来到了庆元盛世,纵横中华历史,似乎没有这个王朝。而她成为了白尚书府的二小姐,母亲是当今皇后之妹,父亲是尚书大人,唯一的兄长是文科状元,她新生的家庭也算是个权贵之家了,但这一切来得自然却陌生。她渐渐发现了被人为掩埋住的真相,自己真正的身份,她到底是谁。迷团终究会有揭开的一天,正当揭开时,一切又会是怎样。最后她遇到他,他认出了她与他曾经有过的联系,并骗他与自己建立契约婚姻,他爱她如命,她却在新婚之夜逃婚,这又是为什么?庆元王朝篇腹黑专情的夏侯宣瑾对她承诺道“你是儒儿,儒儿也是你,我爱的从始至终都是你,这段姻缘你不许逃”。??温和的夏侯锡对她许诺“你说的话我一直有在听,一直有在想,一直有在做”。爽朗羁骜的庄卓扬低吼道“就算你从未爱过我,但你却不能阻止我去爱你”。青梅竹马的武状元姜润低哑道“我们难道就不能和以前小时一般与我两小无猜”。身份莫测的瑯琊子笑道“你到底是谁,我没,见过你”可否有人对你说过“百转千回,只辩真君”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奇缘,密钥恋歌

    最奇缘,密钥恋歌

    为了改变悲剧的命运,从雪国流落到人类世界的雪瑶不惜无数次逆转时空,一次又一次重新回到命运的十字路口,企图改变命定的轨迹,可惜每一次到最后,又都陷入了新的绝境。 明白逃避无法解决问题之后,在九尾狐阿九的帮助下,她决定正面出击,终于扭转了局面,不仅使得哥哥夏染辰免于车祸,也从恋人顾言汐心脏里取出了那把被封印的钥匙,从而解决了雪国的困境,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永恒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