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3800000004

第4章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只为真性不明便生许多妄性)眼耳身三二地居(谁能少得这个五识)遍行别境善十一(果然许多妄想)中二大八贪嗔痴(妄想到这极处)五识同依净色根(本来元自清净)九元七八好相邻(争奈被他所扰)合三离二观尘世(除非就向五根中看破他根的用处)愚者难分识与根(却谁晓得这个)变相观空唯后得(若能使识不着缘扰还只救得一半)果中犹自不诠真(佛果位中不说他到极处)圆明初发成无漏(这个才是转识成智)三类分身息苦轮(将五识还他妙用度生矣)。

奘师五识之颂其大意言五识落于六根门头而照境处此时比非二量犹未行不过现量分别偶尔现起然非悟人境界便随缘惑所以才动念便要走入八万尘劳网里遍行别境及二十烦恼等不俟六七八识比非横行而已知其现量时无数心头起灭阿谁能免先佛云汝暂举心尘劳先现是也此时药以针病如何下手亦就五识中观他三何以合二何以离且识在根中根在识中识毕竟向甚处起向这里着得一眼分得清楚这便是悟的消息也若只变想观空犹被观门缚定纵有见识亦止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到不得妙觉田地只是悟一悟使五识初发时便悟得圆明初发岂但起过二地吾知三类分身的道理即今直下承当而有余矣。

性境现量通三性。

这个三性政是不觉境界善性着落在白业恶性着落在黑业即被因果所束不得自在即非善非恶似乎凝寂然政堕在无知迷闷中无记之病第一可悲者顽空断见无想三报每每无记者受之故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方为究竟若单单空寂便是无记也这三性虽通于现量而现量实因于性境何以说境是性境良以欲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净明移界地于指端月光现清水于室内乌刍瑟摩之遍身是火琉璃光之满体皆风岂非境是性境乎但未曾向境中彻底悟破则对境而忽生善生恶皆被境转即嘿嘿对境不知境之落处人在三界中不知三界是甚物未思出离似鳖在瓮中竟不知瓮是何物纵能痴痴较量总无智慧堕在无记性而已若能如灵云之觑破桃花洞山之悟影于流水何至被现量作主而通三性乎。

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五识与五尘合谁人能免此欲界内有五趣杂居地即第一地也其中人有睡眠有饮食有淫欲五识俱全也惟色界初禅曰离生喜乐地即二地也其中天人常多在定中厌此段食故虽有鼻实不着香虽有舌实不着味是五识减鼻舌二识也然鼻舌二识实在进之而色界中还有三地所谓三禅也进之而无色界中还有四地所谓四空也以上共九地而初地天人五识犹浊自二地以至九地五识渐清终未至识性无漏也然天人作佛如菜作齑切勿以我辈下劣之凡愚而反轻游戏天宫之菩萨。

遍行别境善十一。

遍行有五以无量劫来迷成业识种子譬如潜渊鱼鼓波自涌是为作意引心趣境是名为触含受不舍是名为受能令前尘影子恍然面前是名为想微细不断苦心搜索是名为思此乃造善造恶的这一念最为微细处也总从着一境处动念作意便触境受境想境思境无不至也此个着境遍于八识九地一切时故云遍行也别境有五谓于所乐境希望欲作名曰欲于境决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名曰胜解于可作境令心分明记取名曰念于所观境专注一心名曰定与禅定之定不同也于所作境了然不疑名曰慧与般若之慧不同也总从着一念处这一个念断然放不过便为欲为胜解为念为定为慧成识性之窠此与境所缘者不同故云别境善十一者上言遍行别境此乃起业之心犹未造作至于善十一则竟成业矣一曰信二曰惭三曰愧四曰无贪五曰无嗔六曰无痴七曰勤八曰安九曰不放逸十曰行舍十一曰不害也五识现量似未造作然业性纯熟即偶尔动一念处不动在善边定动在恶边动在善则十一之善业凡具五识者必不能免故并及此令悟唯识性者知得善业分数方不离善却不着善则行一善业非行梵天之功积直是转普贤之悲愿耳。

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政是作恶之业也恶业共有二十六根本烦恼有六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从根生枝者随烦恼有小随十谓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此二为中随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棹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此八为大随言小中大者以其作一业止成一业名小如惭必近于愧是一业而兼引二业也名中作一业而能遍诸染心名大是以小随之业重而反以为小大随之业小而反以为大盖因根本才生枝叶兹惟识所重在念虑上看耳今五识略小随而止言中二大八者以五识相应独此亲也是对二十六种烦恼中有中二大八并贪嗔痴共一十三种若能悟明识性婆须之善淫无厌足之善嗔调达之善妒以至三车之善贪南泉之善杀佛耶魔耶善耶恶耶其为不思议之境界耶。

五识同依净色根。

根有浮尘根四大色也胜义根潜于四大之中而愚者难见也如眼盲矣而见性在耳塞矣而闻性在名为胜义根故论本来圆明身元空寂所谓究竟涅槃也智变为识识滞为根所以被无明拘碍结色成根而无明识体还栖托其中下凡固不能离浮尘根即中阴身亦有形状无想天终有寿命推之无色界天人直至四空地者仍有色质盖能空识业不能空识性即形根有粗重者有轻安者有非有非无能变动者然终不能出九地之界以其带无明之识而以识蕴根也唯大悟大士其报化二身亦是净色根却三身一体面目难寻故普眼不见普贤之身文殊不觌迦文之面以至普化之摇铃腾骧何地达磨之携履栖泊何天其月穿潭底水无垠乎是谓五识同依净色根也乃愚者仅认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为可笑耳。

九缘七八好相邻。

五识同依净根而缘以染之遂觉八识次第各有所缘故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如眼识具九缘一空喜空隙之空也二明乃日月灯也三根即本根也四境即所见者也五作意即遍行五中之作意也六分别依乃第六识也七染净依乃第七识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识也九种子缘谓眼识亲生种子也人祗知眼能见耳不知所以见者由诸缘所引而实由六七八识妄见分别之所生故一识迷而识识尽迷一根悟而根根齐悟即此义也迦叶之觑着莲花雪钦之刺破古柏其缘起无生乎耳识唯从八除去明缘也鼻舌身三七俱除空明二缘也后三五三四言后六七八识有五缘三缘四缘也第六识具五缘一根缘即末那七识二曰境缘即十八界也三曰作意缘即遍行中之作意也四曰根本缘即第八藏识也五曰种子缘即本识亲生种子也七识具三缘一曰种子缘即本识亲生种子也二曰作意缘遍行中之作意也三曰根境缘即第八藏识为七识之根而由此缘于五尘之境也八识具四缘一曰根缘即末那识也二曰境缘即种子根身器界也三曰作意缘即遍行中之一也四曰种子缘乃第八亲生种子也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者言前念已灭后念复生是谓无间缘九缘加这一缘是九缘者为十缘余缘例此大意此识性似人之血脉周流于肢体呼吸而诸脉皆转所以道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何忍使至宝汩没缘性间也。

合三离二观尘世。

尘世境也三二根也以根照境说离合如鼻舌身合中取境以合方知眼耳二根离根取境以合坏根故也一喜合一喜离根之应用不同耶识之应用不同耶毕竟以合而观世之尘耶毕竟以离而观世之尘耶合离之间可以会取自家屋里事岂可口用而不知且那律无目而见贤喜无耳而听殑伽非鼻闻香骄梵无舌知味空神无身觉触还离耶合耶根耶识耶吾深有望于智者。

愚者难分识与根。

根乃色法即第八之相分识乃心法即第八之见分此色心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之用不同也外五尘为八识之疏相分内五根为八识之亲相分故第八与五根同是无记性所以五识有堕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常混淆而难辨此根识之性不同也小乘愚法声闻祗知根识互生不知根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则不可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也余谓离根则无以显识离识则无以托根根识如交芦各无自性则又似分不得因根有相因相有见此识起于根也因识有根因根有见此根起于识也又似不分不得故楞严辨识性非他生非自生非因缘生非无因生毕竟向此生处悟彻根底是谓能分识与根也。

变相观空唯后得。

上明五识之有漏至此转识成智则能变八识亲分之相而使之空亦一分后得智也盖以顽空则全无智偏空则少有慧所以昔人道二十空门都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兹能变相则眼不著于色便将二十烦恼等粗惑已无故非根本智而有后得智后对根本而言也后得智中即有辨才定力而实有修证门头法见未尽也。

果中犹自不诠真。

根本智依心根能亲缘真如后得智依色根有分别佛果位中犹隔一尘也人祗知泰师注以安慧师言后得智在前五识因中既成无漏变相缘如矣护法师破之言见相二分犹自遍计性至佛果位自证分方能亲缘真如岂能变相缘如乎人即死执因果之分以为见道不能证道也殊不知果熟蒂悬原以究竟处言也悟不彻底岂为究竟亦岂为悟悟者即将唯识性看破十分五识现量至于遍行别境粗细惑业俱由不觉所染能一觉而使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则因即该果海果即彻因源是即果中证真也岂真将心待悟岂真舍悟觅证岂真俟化佛来迎后报易形打坐入定方能入果位得神力耶故证即摄于悟真悟即真证不必执他证位余祗恐世无悟人也。

圆明初发成无漏。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今五识起于第八识含藏种子元无世累所谓宿根厚也由是寄于五根门头能令眼识见相时如迦叶之看破拈华耳根闻声时如观音之悟破亡所俱不着修证研摩第向初发处忽尔圆明则即为成所作智同大圆镜一了百了更无有漏处也。

二类分身息苦轮。

化身三类大根者现大身中根者现中身小根者现小身化身摄于报身报身摄于法身但能自见己性即具足一切身试问五识见处其为三量三性其为遍行别境具众烦恼者毕竟是个什么非可认为相宗法数之所定也非可认为八识见分之所起也不可认为累劫无明之所现也岂不闻众生种种幻心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中向此直下悟破则是贪嗔起而涅槃现妄想生而佛道成不离壳漏现无量身度生息轮矣。

同类推荐
  • 女科指掌

    女科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船录

    吴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官司徒

    地官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郭子

    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教育子女讲究技巧,也是父母的智慧的表现。李世强编著的这本《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以众多经典故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有效的理论精华,利用这些理论帮助父母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外,本书也结合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将军公主嫁到

    将军公主嫁到

    她叫慕容纱月,是自小扬名天下的奇女子。在兰杀国,她十一岁坐镇军营,十二岁挥攻二城,十三岁孤身杀入叛军大营,十四岁助太子平定六王内乱。十五岁太子登基,功成身退的她在归隐途中与人暗算,幸的一性命垂危的女子所救。那女子毒发身亡之时,却留有遗愿,要她以那女子单如月的身份嫁给天下闻名的夕国修罗无双王爷!为报救命之恩,慕容纱月易音换貌下嫁司徒无双。她从不明白爱情是什么,因为多年的征战连性别,怜悯,和人性都磨灭了。失去了太多属于正常少女的情感,对男女之情更是一窍不通。她认为成了亲就算报了恩,认为妻子的职责就是王府养老,可修罗王爷和罗刹公主的生活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当她不得不卸下伪装和他并肩作战,当他卸下防备惊异的看着他身后绝代无双的女子,天下人才懂得,什么叫做天生一对!
  • 哈利波特之秀逗法师

    哈利波特之秀逗法师

    这是一个名叫威斯·因巴斯·卡布列夫的少年的成长故事。
  • 黄金狼窝

    黄金狼窝

    被医生诊断为脑残的蒋未生,穿越八十年代,救了曾被害的漂亮女老师,回到当下,突生狼眼,成刑侦高手,抱得美人归,后得一夜明珠,这夜明珠可以让女人重返青春,不料~~
  • 迷云重重

    迷云重重

    传说中使人富可敌国的神秘秘籍身在何处?众多的王公贵族、英雄豪杰、江湖路人你死我活的争夺到底是为哪般?神秘的府宅里到底藏有什么重大的秘密?神秘与诡异的故事为什么会一个接一个的发生?神秘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将带你进入一个非一般的梦幻世界,欲罢不能……
  • 哀台湾笺释

    哀台湾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有星辰若有风

    若有星辰若有风

    他是帅气的集团继承者,万众瞩目的学院校草,亦是无数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却唯独赖上了苏九。苏九暗戳戳的摸出手机上微博求救:请问,被财大气粗帅气无比的大粗腿缠上了怎么办?“撩啊,怂什么?”“上了他,从此你就横着走。”“楼上的都是正解,博主你照做,保准你会回来感谢我。”后来,苏九撩了洛流川,某日,洛流川勾勾手指笑道:“该给我谢礼了。”苏九:what???嘤~好像哪里不对劲儿?苏九颜控手控,后来还有流川控。
  • 神级公子

    神级公子

    被偷袭不得不尸解转世的修真天才,没想到夺舍到了一个傻子身上,不仅被陷害,还被美女暴打,不得已之下被迫跑路。为了杀回天域报仇雪恨,他不择一切手段,疯狂的修炼!且看修真妖孽如何纵横都市,美女相伴,快意恩仇!
  • 平凡之死

    平凡之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历代宋帝都有两大忌讳:一忌武将,二忌国之重器。忌武将,因此杯酒释兵权;黄袍加身,因此忌国器,遂刻印十数方玉玺,怎料传国玉玺何等身份,岂是能仿制的,因此也在不停寻找。终于,这一年,猎宝之三出世,记载的消息,正是国之重器:传国玉玺。紧接着,长安城临兵镖局被灭;司马家家主被枭首;司马一族封地减半;四大权倾朝野的贵族,外加江湖纷争,人心叵测,主角凡念,不自觉被搅入到这趟浑水之中。入浑水,得一线生机;妄自清,人神共弃!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