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4300000017

第17章

【注此与太阳中篇下利身疼,用先里后表之法大同。彼因误下而致下利,此因下利而致腹胀。总以温里为急者,见晛曰消之义也。身疼痛有里有表,必清便已调,其痛仍不减,方属于表,太阳条中已悉,故此不赘。】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注此条重举下利清谷,不可攻表以示戒,正互明上条所以必先温里然后攻表之义也。见误攻其汗,则阳出而阴气弥塞,胸腹必致胀满而酿变耳。】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注实为邪盛,必正脱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注微热而渴,证已转阳,然正恐阳邪未尽也。若脉弱则阳邪已退可知,故不治自愈。脉数与微热互意,汗出与脉弱互意,脉紧则不弱矣。邪方炽盛,其不能得汗,又可知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濇者,必圊脓血。

【注脉见浮数,若是邪还于表,则尺脉自和。今尺中自濇,乃热邪抟结于阴分,虽寸口得阳脉,究竟阴邪必走下窍而便脓血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下利而脉沉弦,主里急后重,成滞下之证,即所称痢证也。脉大者,即沉弦中之大;脉微弱数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数也。脉微弱数,虽发热不死,则脉大身热者,其死可知矣。】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注热利下重互上文,即伤寒转痢之谓也。】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注此从上条另申一义,见凡下利欲饮水者,与脏寒利而不渴自殊,乃热邪内耗津液,纵未显下重之候,亦当以前汤胜其热矣。】

下利讝语,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注此与阳明经讝语胃中有燥屎正同,乃不用大承气而用小承气者,以下利肠虚,兼之厥阴脏寒,所以但用小承气微攻其胃,全无大下之条耳。】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注已下利而更烦,似乎邪未尽解,然心下濡而不满,则为虚烦,与阳明误下胃虚膈热之证颇同,故俱用涌法也。】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厥阴之邪上逆而兼发热,乃肝胆脏腑相连之证也,故用小柴胡汤,分解其阴脏阳腑之呕热也。】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呕而脉弱,小便利,里虚且寒,身有微热,证兼表里,其人见厥则阴阳互错,故为难治,然不难于外热而难于内寒也。内寒则阳微阴盛,天日易霾,故当用四逆汤以回阳,而微热在所不计也。况干姜配附子补中有发,微热得之自除耳。】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注厥阴之邪上逆,而干呕吐涎沫,可用吴茱萸汤以下其逆气。若阴邪上逆,结而为痈,溃出脓血,即不可复治其呕,正恐人误以吴茱萸汤治之耳。识此意者,用辛凉以开提其脓,亦何不可耶?】

过经不解

【喻昌曰:过经不解者,由七八日已后至十三日已后,病过一候二候,犹不痊解也。然邪在身中,日久势必结聚于三阳。太阳为多,少阳次之,阳明又次之。及至三阴,则生死反掌,不若此之久持矣。】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注过经十余日,而不知太阳证有未罢,反二三下之,因致变者多矣。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未有他变,本当行大柴胡两解表里,但其邪屡因误下而深入,即非大柴胡下法所能服,故必先用小柴胡提其邪出半表,然后乃用大柴胡,始合法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注此条注解,不得仲景叮咛之意,兹特明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不吐,其人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者,此有二辨。若曾经大吐大下者,邪从吐解,且已入里,可用调胃承气之法。若未经吐下,但欲呕不呕,胸中痛微溏者,是痛非吐所伤,溏非下所致,调胃之法,不可用矣。岂但调胃不可用,即柴胡亦不可用。以邪尚在太阳高位,徒治阳明少阳而邪不服耳。解太阳之邪,仲景言之已悉,故此但示其意也。若其人能呕,则是为吐下所伤,而所主又不在太阳矣。】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圆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注胸胁满而呕,邪在少阳表里之间也。发潮热,里可攻也。微下利,便未硬也。以大柴胡分解表邪,荡涤里热,则邪去而微利亦自止矣。若误用圆药,则徒引热邪内陷而下利,表里俱不解也。故先用小柴胡分提以解外邪,后加芒硝以涤胃中之热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圆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二条俱见微利之证,难辨其内虚内实。上条胸胁满而呕,邪凑少阳之表,故欲下之,必用柴胡汤为合法。若以他药下之,表邪内入,即是内虚。此条原无表证,虽圆药悞下,其脉仍和,即为内实也。按仲景下法,屡以用圆药为戒,惟治太阳之脾约,乃用麻仁圆。因其人平素津枯肠结,必俟邪入阳明下之,恐无救于津液,故虽邪在太阳,即用圆药之缓,下润其肠,俾外邪不因峻攻而内陷,乃批郄导窾游刃空虚之妙也。此等处亦须互察。再按伤寒证以七日为一候,其有二候三候不解者,病邪多在三阳经留恋,不但七日传之不尽,即十日、十三日、二十余日,尚有传之不尽者。若不辨证,徒屈指数经数候,汗下展转差误,正虚邪凑,愈久愈难为力。与《内经》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润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之恒期,迥异矣。所以过经不解,当辨其邪在何经而取之。仲景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即《内经》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之旨也。可见太阳一经,有行之七日以上者矣。其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太阳既羁留多日,则阳明少阳亦可羁留过经,漫无解期矣。所以早从阳明中土而夺之,俾其不传,此捷法也。若谓六经传尽,复传太阳,必无是理。后人堕落成无己阱中耳。岂有厥阴两阴交尽于里,复从皮毛外再入太阳之事耶?请破此大惑!】

差后劳复阴阳易病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注劳复,乃起居作劳复生余热之病。方注作女劳复,大谬。女劳复者,自犯伤寒后之大戒,多死少生,岂有反用上涌下泄之理耶?太阳中篇下后身热,或汗吐下后虚烦无奈,用本汤之苦,以吐彻其邪,此非取吐法也,乃用苦以发其微汗,正《内经》火淫所胜以苦发之之义。观方中用清浆水七升,空煮至四升,然后入药同煮,全是欲其水之熟而趋下不致上涌耳。所以又云复令微似汗。精绝。】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注瘥已后更发热,乃余热在内,以热召热也。然余热要当辨其何在,不可泛然施治,以虚其虚。如在半表半里,则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法;如在表则仍用汗法;如在里则仍用下法。然汗下之法,即互上条汗用枳实、栀、豉微汗,下用枳实、栀、豉加大黄微下也。】

大病瘥后,从腰已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注腰以下有水气者,水渍为肿也。《金匮》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此定法矣。乃大病后脾土告困,不能摄水,以致水气泛溢,用牡蛎泽泻散峻攻,何反不顾其虚耶?正因水势未犯身半以上,急驱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驱之无及矣。庸工遇大病后,悉用温补,自以为善,孰知其为卤莽灭裂哉!】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圆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身中津液,因胃寒凝结而成浊唾,久而不清,其人必消瘦索泽,故不用汤药荡涤,而用圆药缓图也。理中圆乃区分阴阳温补脾胃之善药,然仲景瘥后病,外邪已尽,纔用其方,在太阳邪炽之日,不得已合桂枝用之,即更其名曰桂枝人参汤。又云: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非其治也。于此见用法之权衡矣。】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注身中津液,为热邪所耗,余热不清,必致虚羸少气,难于康复,若更气逆欲吐,是余邪复挟津液滋扰,故用竹叶石膏汤,以益虚清热散逆气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注脉已解者,阴阳和适,其无表里之邪可知也。日暮微烦者,日中卫气行阳,其不烦可知也。乃因脾胃气弱,不能消谷所致,损谷则脾胃渐趋于旺而自愈矣。注家牵扯日暮为阳明之王时,故以损谷为当小下。不知此论瘥后之证,非论六经转阳明之证也。日暮即《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衰之意,所以不能消谷也。损谷当是减损谷食以休养脾胃,不可引前条宿食例,轻用大黄重伤脾胃也。合六条观之,差后病凡用汗下和温之法,但师其意,不泥其方,恐元气津液久耗,不能胜药耳。岂但不能胜药,抑且不能胜谷。故损谷则病愈,而用药当思减损,并可识矣。其腰已下有水气峻攻其水,亦以病后体虚,膀胱气化不行,若不一朝迅扫,则久困之脾土,必不能堤防水逆,不至滔天不止,所以仲景云少阴负趺阳者为顺。故亟夺少阴之水,以解趺阳之围。夫岂寻常所能测识耶?】

同类推荐
  • 识鉴

    识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仙道程宝则

    天仙道程宝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棋诀

    棋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傅管记赴蜀军

    送傅管记赴蜀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谁将被淘汰

    谁将被淘汰

    近日,国家人事部研究员吴德贵指出,随着中国入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高素质人才“走俏”的同时,有“八种人”将会“滞销”,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将遭遇麻烦事,即将被淘汰,成为“困难户”: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打独斗的人、不善学习的人。而相反八种“走俏好销”、即将崛起的人,便是与这八种即将被淘汰的人刚好形成对立:知识更新的人、技能多样的人、情商出色的人、心理坚强的人、目光远大的人、反映敏锐的人、团结协作的人、善于学习的人。
  • 盛世谋略

    盛世谋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椒房殿外当年两人亲手所植的蔷薇又开了七十二岁的她独自一人看着园中娇艳欲滴的蔷薇“你为何还不来接我?”刹那间,一白衣男子出现注视着音杳,嘴角弯成微笑的弧度,眼里难掩深情“阿音,我不从不曾失信于你,过去亦然,现在亦然”音杳眼中带泪埋怨“你从不曾失信于我,但你却让我等了这么久,你可知道我等得心都碎了,为何要我一人在这尘世间受相思之苦”他张开双手,她所有的埋怨瞬间都掩于唇齿,奋不顾身扑进他的怀里,他的怀抱一如当年般温暖永始元年,王氏居后位四十九年去世,终年七十二,与汉宣帝刘洵合葬于杜陵,称为东园。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悸婚

    悸婚

    T-BEST杂志对和宇财团的贺氏夫妇专访。编辑:“请问贺太太是用什么妙招让贺总对你一往情深?”纪皖:“哦,甩了他。”贺予涵默念:甩了一次又一次,不过不会再有第三次。编辑:“贺总的粉丝团都在恸哭国民欧巴什么时候再恢复单身,贺太太觉得还有希望吗?”纪皖:“希望一定要有,指不定就成真了。”贺予涵默念:除非我死。
  • 剑落苍茫

    剑落苍茫

    新书,我真的不是败家子已签约,老程败家教科书!欢迎种草。 人活于世,各行其道,为人间道。天道茫茫,人间明明。天道何人掌控,命运若何发展,谁又知晓……脚下征途,道在前方……为爱,为情,为权,为苍生,为生存……雷剑现世,天下又如何!
  • 青春的悔恨

    青春的悔恨

    葛虎黑红的脸有点发潮,他骑在自行车上像喝醉酒似的身体左右摇晃。是她吗?葛虎又使劲地摇晃了一下脑袋,嘴里不停地发出一种谁也听不懂的“叽里咕噜”的声音。是她,葛虎对她的身影太熟悉了,尽管已经分别了将近20年。一阵冷风吹过,正沉浸在无边遐思中的葛虎不禁打了个寒战,她看见我了吗?应该不会看见吧,我是骑车从她背后过去的。其实葛虎也只看见她的一个背影,一个经过20年岁月磨砺的中年妇女瘦弱而又充满沧桑的背影。她变得很多很多,但是葛虎一看见她的背影便认出她了,她那特有的身影葛虎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只手乱天下,横压一世人!——书友群号,167994371
  • 无言的爱意

    无言的爱意

    其实,喜欢你,就在这?,不言也不语,就这样我们保持着,也保留这,这份爱意……
  • 外交家成长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健康的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
  • 谈天说海话仙乡

    谈天说海话仙乡

    蚕沙口被称作神龟背上的村庄,天妃仙驻的圣地;佛家说这里“天妃慈佑临福地,神龟背上隐仙庄”;方志说这里“滦控缰索,翼蔽畿甸,是为形胜”;帝师说这里“海外一荒村,远视如孤岛,命名曰蚕沙,谲奇费探讨”;民众说这里传说美丽,故事神奇,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游人说这里神秘的渤海湾、神圣的天妃宫、神奇的古戏楼……是看不完的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