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见(梁元帝纂要)。(娄元礼田家杂占)作一日之计在于寅。
阳春布徳泽。万物生光辉
(文选长歌行)。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蜀梼[木+兀])孟昶命学士题桃符板。以其辞非工。命笔自题云云。(茅亭客话)谓蜀太子元喆题桃符云。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传说不同。
白日莫闲过。靑春不再来
唐(林寛少年行)。
一日快活敌千年
(北史和士开传)说武成帝云。
过得一日过一日
(剣南集)醉中信笔诗。过得一日过一日。人间万事不须忧。
今日不知明日事
(宋李殿丞诗)。又(陆游诗)渠曹定是别肺肠。今夕不为明日计。
天无寒暑无时令。人不灾凉不世情
(范成大诗)。
一年三百六十日
(汉官志周太常谚)一歳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施肩吾春游乐)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又李白、杜牧、倶有百年三万六千日句。
二十四气
(礼记月令疏)汉时以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汉末先雨水。后惊蛰。自刘[音+欠]作三统暦改也。三统暦三月节谷雨。淸明为中。而通卦验及今暦。以淸明为三月节。谷雨为三月中。其余皆同。
四时八节
(随巣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唐人以四字连用者。(杜甫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李商隐诗)四时当首夏。八节应条风。
良辰美景
(谢灵运拟[业+(都-者)]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北齐书段[(萤-虫)/水]传)良辰美景未尝虚乗。(陈书孙[王+(汤-シ)]传)毎良辰美景。宾僚并集。泛长江而置酒。
花朝月夕
(旧唐书罗威传)毎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马令南唐书昭惠周后传)花朝月夕。无不伤懐。(提要録)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八月十五日为月夕。
开春
(楚辞九章)开春发歳兮。白日出之悠悠。(纂要)初春曰开春也。(文选颜延之诗)开冬眷物徂。李善注。开冬、犹开春、开秋。
一场春梦
(侯鲭録)东坡行歌田间。[食+(盖-艹)]妇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人呼此媪曰春梦婆。
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词)春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按)白居易先有无计留春得句。
三冬二夏
(后汉书段[(ヒ/火)+页]传)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按)俚语约计歳时曰三个黄梅四个夏。犹此。
无冬无夏
(诗陈风)辞。又(太玄经)无冬无夏。祭之无度。
肥冬痩年
(豹隐纪谈)呉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痩年。互送节物。颜侍郎有诗述之。
冬[火+共]
(叶梦得避暑録话)唐人言冬[火+共]。是不了了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火+共]之言。
小春
(初学记)十月天时。和暖似春。故曰小春之月。(范成大诗)狂[风<(火/(火+火))]吹小春。(杨万里诗)小春活脱似春时。(按)尔雅十月为阳月。因又曰小阳春。
正月
(杜佑通典)秦始皇名政。讳之。故正月字从平声。(按)云麓漫钞。仁宗时。以御名同音。欲改正月为一月。有以本音政为言者。遂改还政音。然至今仍习从平声也。
上瀚、中瀚、下瀚
(古今诗话)俗以上瀚、中瀚、下瀚、代上旬、中旬、下旬。葢本唐制十日一休沐。故白居易诗。公假月三旬。韦应物诗。九日驰驱一日间也。(按)唐世休瀚事。频见载咏。唐书刘晏传。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瀚不废。温庭[竹/均]有休瀚日谒所知诗。刘长卿亦有月晦逢休瀚句。汉时谓之休沐。制以五日。张安世传。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万石君传。建毎五日洗沐。归谒亲。是也。改沐为游。见于六朝宋鲍照诗。云休瀚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黄道日
(唐书暦志)以冬至赤道日度及约余。依前求定差以减之。是为黄道日度。
龙虎日
(月令广义)正月巳。二月亥。三月午。四月子。五月未。六月丑。七月申。八月寅。九月酉。十月卯。十一月戌。十二月辰。为龙虎日。龙虎。厉神也。不宜于上、宜制下。(按)如其说。则世以凡月寅辰日为龙虎。非是。
年忌
(灵枢经)凡七歳。十六歳。二十五歳。三十四歳。四十三歳。五十二歳。六十一歳。是谓年忌。(按)此以七为始。而逓以九数乘之也。今俗以二九、三九相乘之歳。如十八。二十七。以至九十九八十一歳为暗九。谓有疾厄之虑。传之失其眞矣。
月忌
(周密齐东野语)俗以初五、十四、二十三、三日。为月忌。葢三日乃河图数之中宫五数耳。五为君象。故民庶不敢用。
大月小月
(周髀算经)置小月二十九日。置大月三十日。(白虎通徳论)月行或过或不及。日不可分。故月有大小。(蔡[巛/邑]独断)闰月补小月。(刘熙释名)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许愼说文)覇。月始生生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按)汉以前称月大小者。见此数条。六经史汉。但有其说。无其称也。今又谓大月曰大尽。小月曰小尽。此葢起自宋世。朱子语録。月之生时。大尽则初二。小尽则初三。竹坡老人诗话。顷歳朝廷多事。州县不颁暦。朱希眞作小尽行云。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前此少见大小尽文。
闲月忙月
(后汉书刘般传)冬春闲月。不妨农事。(唐书食货志)门夫番上不至者。闲月督钱百七十。忙月二百。
月半
(日知録)今人谓十五为月半。古经已有之。仪礼月半不殷奠。礼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而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释名云。弦。月半之名也。望。月满之名也。弦曰半。以月礼言之。望曰半。以日数言之。
月头
(花蕊夫人宫词)月头支给买花銭。(郭翼诗)月头月尾雨阴阴。
月尽头
(徐凝诗)三月尽头云叶秀。小姑新着好衣裳。
一个月
(王建寄韦处士诗)一个月来山隔。不知茅屋若为居。
日子
(文选)陈琳檄呉将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注云子、发檄时也。(隋书)袁充上表云。歳月日子。还其诞圣之时。(日知録)汉人未有称夜半为子时者。古人文字。年月之下。必繋以朔之第几日某干支。故曰朔日子也。宋书礼志。年月朔日甲子。尚书令某甲下此。此古文移之式。陈琳檄文。但省一甲字耳。南史刘之[(辷-一)<(磷-火)]传。参较古本汉书。称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而。今无上书年月日子。此亦可证今俗不知。但以子为日之语助矣。
日中
(易)日中为市。(诗)日之方中。(书)自朝至于日中昃。(左传)自日中以争。至于昏。(史记项羽纪)日中大破汉军。(汉书五行志)日中时食。从东北过半。(按)古未有十二时之目。纪昼大率用日。如质明。大[日+斤]。目[日+干]。哺时诸称。今皆不挂人口。惟日中则人人言之。
一日鸡。二日狗
(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丑。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按)诸惟人日为古今所盛称。鸡日则吕居仁有避地逢鶏日句、其余未经人用。今语又増之曰。阳嘉为谷。九日为蚕。不见出处。
夜半子时。鸡鸣丑时
(杜预左传注)始分一日为十二时。其名目但曰夜半。曰鸡鸣。曰平旦。曰日出。曰食时。曰隅中。曰日中。曰日[日+失]。曰哺时。曰日入。曰黄昏。曰人定。未借及十二支也。今恒言犹或兼之。曰、夜半子时。鸡鸣丑时。日出卯时。日没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略得古之遗。
直月
(周礼贾师)国之卖价。各率其属。而嗣掌其月。郑康成注。更相代直月。
直日
(晋语)史黯曰、臣敢烦当日。韦昭注。直日也。言不敢烦主之直日者以自白。(汉书京房传)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南史殷不害传)与舎人[广<臾]肩吾日奏事。
某年月日
(大戴礼)戴周迎日辞。维某年某月上日。(司马法仁本篇)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史记廉蔺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撃筑。(按)后人传志稿中略具年月之辞。仿此。
当年
(韩诗外传)先生者。当年覇。后生者。三年而复。当读去声。(唐方干诗)庭梅曾试当年花同。
开年
([广<臾]信行雨山铭)开年寒尽。正月游春。(卢思道诗)开年简时日。上辛称天吉。
穷年累世
(荀子荣辱篇)人欲余财蓄积之富。而穷年累世不知足。
连年累歳
(古乐府)妇病连年累歳。传呼丈人前一言。
积年累月
(颜子家训后娶篇)夫妇之义。晓夕移之。积年累月。安有孝子。
一年一度
(范成大田园杂兴)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邱。(五灯会元)天衣懐举一年一度春语。
年头月尾
(唐书杨[王+(汤-シ)]传)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奏请帖平文以存家学。(林光朝诗)年头月尾无一事。咄咄痴顽不识字。
即日
(史记项羽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汉书霍光传)即日承皇太后诏。(呉志太史慈传)吏然慈言。即日倶去。([(衵-日)+者]遂良帖)即日须髪尽白。(按)即日犹当日。而日之相近。或亦以即言之。如(陆游诗)、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口/力]日
(杨升庵外集)俗谓异日为[口/力]日。音命令之令。然其字说文玉篇无有也。只当作令日。战国策、赵燕拜武灵王胡服之赐。曰、敬循衣服。以待令日。即异日也。(按)国策注。令训为善。谓择善日衣之。升庵说似传会。列子周穆王篇、有别日升昆仑邱语。[口/力]、或为别字之省。
外后日
(老学庵笔记)后三日为外后日。意其俗语耳。偶读唐逸史裴老传。乃有此语。裴、大暦中人也。(按)今又谓之大后日。
后五日
(史记留侯世家)[土+巳]上父曰。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复怒曰。后何也。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又扁鹊传)入朝见齐桓侯曰。君有疾。在[月+奏]理。后五日复见。曰。有疾在血脉。后五日复见。曰。有疾在肠胃。后五日复见。望而退走。曰。今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后五日。桓侯体病。坠死。(按)两传云后五日。皆的定是五日也。今俗因其文。凡言后日。率以五字缀之。宋刘一止诗。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着。已如今俗所缀。
日计不足。歳计有余
见(文子精诚篇)。又(管子治国篇)农者月不足。而歳有余者也。(庄子庚桑楚篇)。吾日计之而不足。歳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汉书章帝诏)安静之吏。悃[(忖-寸)+(幅-巾)]无华。月计不足。歳计有余。
三日三夜
(史记孟子荀卿传)淳于[髟/几]见梁惠王。壹语连三日三夜倦。(按)谚云、三日三夜说不了。本此。
不日不月
(诗)君子于役。不日不月。笺云。行役反无日月。(管子白心篇)不日不月。而事以从。注云。不计日月。(按)流俗所谓没日没月。即斯言也。
何以过日
(南史陈后主纪)监者言、叔宝耽醉。罕有醒时。隋文帝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朝不谋夕
(左传昭元年)赵孟曰。吾侪偷食。朝不谋夕。(又僖七年。襄十六年。三十一年)倶曰。朝不及夕。(国语)王闻鬪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毎朝。设脯[米+(嗅-口)]以羞之。(晋书李密陈情表)人名危浅。朝不虑夕。(按)传灯録云。早起不审夜。俚语云。朝不保暮。皆因之小变。
朝暮人
(史记晋世家)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汉书杨恽传)太仆定有死罪数事。朝暮人也。师古注。言不得久活也。
朝三暮四
(列子黄帝篇)狙公诳曰。与若[(花-化)/予]。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庄子齐物论)同。
日暮途远
(史记)伍子胥曰。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尉缭子)亦有此语。(按)今语小变。曰。日暮途远。
犁明
(史记吕后纪注)徐广曰。犁犹此也。绪言犁明者。将明之时。
侵早
(杜甫赠崔评事诗)天子朝侵早。(贾岛新居诗)门尝侵早开。(王建宫词)为报诸王。侵早入。隔门催送打球名。(按)侵早。即凌晨之谓。作淸早者非。
黄昏人定
黄昏。始见(楚辞)人定。见(后汉书来饮、耿[合/廾]两传)。(古焦仲卿妻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三更半夜
(宋史赵昌言传)陈象舆、董俨、皆昌言同年。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按)后汉彭宠传。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夜半客。甄长伯。陈后山谈丛、[(刀-ノ)<一]学士约。喜交结。请谒常至夜半。号[(刀-ノ)<一]半夜。事皆相类。今厌人宵聒不休。亦往往以此号之。
五更转
(古乐府)有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自一更至五更。各五言四句。隋炀帝效之。作龙舟五更转。见(文中子)。今小曲有所谓闹五更者。仿此。
半更
见(史记滑稽传)。(孟浩诗)瑞雪初盈寸。闲宵始半更。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