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身分最下曰足。西域比丘。出門多跣足。是故凡至僧伽藍。必先洗足。方可入寺禮敬也。
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足神力。所行無碍。
唵嚂莎訶(三遍)
【記】足者。止也。謂身分到此止故。具足者。圓滿義。神力者。神通道力也。謂智澄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謂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所行無碍者。正顯神力之妙用也。當知菩薩修道不出行解二門。若但解無行。猶弗解也。若但行無解。猶弗行也。行解雙兼。滿足六度。則神力無不具足。所行無有障碍矣。是故行一波羅蜜。具足無量波羅蜜。無量波羅蜜。不出此一波羅蜜。故曰所行無碍也。
沙彌十戒相。
【記】如律所明。沙彌者。出家之小眾。比丘稱為大僧。對大而言。故名曰小。未剃髮時。名為淨人。捨離恩愛。投師出家。名為沙彌。剃度之法。如剃度正範中明。鬚髮既除。故受稱也。十戒者。始從不殺。乃至不持寶物是也。以此十法。能止形上諸惡。故名曰戒。觸境逢緣。守持不犯。故名曰相。薩婆多論云。受持禁戒為其性。搭衣持鉢表其相相從性發。性依相修。性相交成。故名為體。是沙彌本所受持。為比丘戒之階梯。菩薩戒之根本。故曰沙彌十戒相也。
集。沙彌有二種。一。形同沙彌。二。法同沙彌。若但剃度。未沾戒品。名曰形同沙彌(謂衣鉢不具。律儀不知。其形相雖同。由無戒攝。非五眾數故)。若受十支淨戒。名曰法同沙彌(謂衣鉢具足。同學律儀。精持淨戒故。律云。沙彌有四應知。一知佛。二知法。三知僧。四知戒相。沙彌知和尚有五。一知名字。二知相貌。三知世壽。四知法臘。五知種族也)。法同中。又分三種。自七歲至十三歲。號驅烏沙彌(增註云。謂其年幼未堪別務。惟令為僧守護榖麥。及於食厨坐禪等處。驅遣烏鳥。以代片勞。兼生福善。無致坐消信施。虛度光陰也。從行彰名。故云驅烏也。律云。有長老携兒出家。同入村中乞食。世人譏言。沙門有兒。何知正法。佛制以後。非年十二者。不得出家。復次阿難。有檀越合家疫病。兒皆盡死。惟有一子。恒在市上拾粒自活。阿難行過。兒隨後喚公公。阿難不聞遂去。居士譏言。沙門釋子。他有足時。強親如父。如子。今見衰喪。而不顧錄。小兒追呼不已。阿難顧視識之。呼言子來。隨入祇桓。向禮佛足。佛問阿難。如何不度。答言。佛制不得度年減十二者。是以不度。佛言。此小兒能驅食上烏否。能持戒否。能一食否。若能如是。聽度出家。凡欲剃度者不可說出家樂。當告其苦。五分云。若度人時應先問為何等出家。若言為衣食故不得度。若言為求善法。厭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應度。驅烏沙彌。准病比丘殘食。眾鳥啄食。沙彌能驅烏。得少分利。以消信施故。阿難言。此小兒者。能驅烏。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難。若小兒盡能爾者。聽令出家。如度羅睺羅法。故有驅烏一種也)。十四。至十九。號應法沙彌(謂已受佛戒。其年正與二法相應。一能事師。執勞服役。二能修習禪誦故。此與前法是一。不者。即入下名字類中矣)。二十已上。號名字沙彌(謂年滿二十。應受具戒。或根性暗鈍。或出家年晚。不能頓持諸戒。如是因緣未至。位是沙彌。故云名字沙彌。品類雖三而俱稟十戒。總名為法同沙彌也二十以上。七十以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得與出家受具。若過若減。縱有所堪。及是應法。而無堪者並不得與出家受具。若果能畏生死苦。愛涅槃樂願為佛子。坐臥不須人者聽。若能誦經坐禪。進修善業。堪任勞役並聽出家。故僧祇律云。若年七歲解知好惡。得與出家。若過七十。臥起須人。不得度也。若先與出家。不應驅出)。
一曰。不殺生。
【記】斷命曰殺。有情曰生。謂既受戒已。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如己無異。應當憐愍。慎弗傷害故。
二曰。不盜。
【記】對面強刼曰盜。謂物各有主。主所守護。受戒之人。雖一針一艸。苟非我之所有。不與不取故。
三曰。不婬。
【記】婬者。不淨行也。謂受戒之人。觀一切男女。如父如母。清淨自守。無染汙心。修不淨觀。對治三業故。
四曰。不妄語。
【記】妄語者。違心故說也。謂受戒之人。出言誠實。無虗妄心。修戒定慧。對治口過。遠離惡口。利益眾生。出世法中。忍辱第一。慈悲一切。不惱他人。常行正語。順聖言故。
五曰。不飲酒。
【記】酒者。禍泉也。謂能昏神亂性。增長愚痴。開惡道門。閉涅槃路。故名曰酒。此屬半性半遮。能犯前之四戒。故屬於性。王法之所不禁。又屬於遮。乃是障道因緣。造業根本。過重五逆。毒逾酖砒。受戒之人。畏如烊銅。不以一滴霑唇故。
六曰。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
【記】不著不塗者。遠離香觸二塵也。草木之葩。名之為花。以此貫串嚴首。名之曰鬘。艸木之氣。芬芳一切。故名曰香。能換人之心目。生長嬌恣。著則視為女子。塗則還仝俗人。持戒離染。向清淨道。發智慧花。生戒定香普薰法界。莊嚴無相之身。令愛見斷除。永無貪染。依正莊嚴。自然具足故。
七曰。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觀聽。
【記】不歌舞者。離身口二過也。不觀聽者。無色聲二塵也。口詠詩詞曲令。長引其聲曰歌。手足變弄曰舞。歌有不足。則舞以盡。舞有不足。則歌以盡。歌之舞之。盡善盡美矣。倡伎者。音樂之總名也。觀是色塵。聽是聲塵。不往者。眼耳無過。無心而遇。佛不結罪。但不得住。住便成犯。有心故往。步步招愆。學道之人。大事未明。如喪考妣。觀戲笑如哭。歌舞如狂。有眼若盲。有耳若聾。以定慧成於中。禮誦行於外形同枯木。心若死灰。如是行持。則三業自淨矣。
八曰。不坐高廣大床。
【記】不坐者。身離觸塵也。高廣者。量違聖制故。可坐可臥。名之曰床。既高且廣。故稱云大。受戒之人。不應坐臥。宜當捨去飾好。遠離貪著。以法空為座。忍辱為衣。秪在道高。不在床高故。
九曰。不非時食。
【記】不非時食者。舌根離過中之味塵也。補氣益飢名之為食。日中已過。明相未出。故曰非時。受戒之人。食噉不得故。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
【記】不捉生像者。身離利欲也。金是通稱。銀從色別寶物通稱。隨式名異。皆為養命之源。眾生見便貪著。出家修解脫道。清淨身心。一經觸犯。便非梵行。故佛禁之。不得捉也。作持云。此沙彌十支禁戒。前四。是性罪。根本若犯。則應滅擯。不得與清淨沙彌同法事。及共止宿。亦不得如餘沙彌得與大比丘過二宿。後六。是遮罪。有犯容懺。心度故悞。罪結重輕。唯一突吉羅治。要知文義。當閱雲棲要略。欲明開遮。應學隨律威儀。
沙彌應具五德
【記】應者。當也。既受戒已。應當植種德本。為世福田。五者。數之序也。一從發心出家。乃至志求大乘。無有乏少。故名曰具。為修道之本。故名曰德。德本既立。其道自生。方不虗消信施。故曰沙彌應具五德也。此下懷佩道等五句。乃是承上文而言也。
應知十數
【記】明了曰知。法目曰數。由眾生迷真逐妄。故如來施法隨機。對數即顯。令受戒者。覺察修持。攝歸正業。故曰應知。十數。餘可知矣。
諸德福田經云。沙彌應知五德。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
【記】生長善法曰田。種之得益曰福。貫串攝持名經。分剖其義曰云。此經乃是帝釋當機請說。一者發心出家。心者。中也。謂在善惡之中。故曰中也。向善則超凡入聖。向惡。則報感三塗。惟心本具故。起念曰發。有能所之別。謂起能發之心值所發之緣。志求淨戒。習佛菩提。懷者。思念。佩者。帶而不忘。謂既受戒已。要時時刻刻思念。涅槃妙道。帶而不忘。而為人世福田。是為第一種淨德。
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
【記】毀者。改也。剃除鬚髮。改其俗形。衣染壞色。毀其飾好。故梵網經云。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不爾增貪。於道有違矣。然僧相既成。應當違俗慕道。心懷戒寶珍重守持。身搭袈裟必須壞色。為世福田。是為第二種淨德。
三者。割愛辭親。無適莫故。
【記】割愛者。難捨能捨也。謂愛見為本。最難斷除。是故言割。辭親者。拜別也。律中父母聽允。方許出家。適者。專主也。莫者。不肯也。謂既受戒已。又不可去專主俗緣經理世事。此恐身雖出家。心不染道。應當絕塵離俗。世染情忘。無冤無親。平等一化。為世福田。是為第三種淨德。
四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
【記】委棄者。捨置義。人之最重。莫過身命。遵者。勤也。崇者。修也。今為勤修聖道。而捨置此身。表求法之心至極也。故法華經云。為求無上道。捨所愛之身。然世間最苦。皆因有身。莫要愛戀此身。令一生空過。道業無成。既出家已。應當勤求佛道。為世福田。是為第四種淨德。
五者。志求大乘。為度人故。
【記】心之所向曰志。大乘者。佛乘也。化導一切曰度。謂既發向上之心。當行向上之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智悲雙運。為世福田。是為第五種淨德。故律云。毀形守志節。割愛辭所親。出家弘聖道。誓度一切人。緇門警訓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眾齊奉。不惟小眾。終身行之。即大比丘。亦須時時龜鏡。為良為美。無旱無衰。供之得福。難為喻矣。
僧祗律云。應為沙彌說十數。一者。一切眾生。皆依飲食。
【記】一切眾生者。指九法界而言。即等覺菩薩。生相無明未盡。猶眾生所攝。皆依飲食者。謂欲資益諸根長養善法故。然有聖凡之別。無漏名聖。有漏名凡。聖食者。謂禪悅。及法喜也。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皆所依故。凡食者。謂叚。觸。思。識也。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皆所依故。若約三界分別者。欲界具四。叚食為主。色界有三。觸食為主。下三無色。思食為主。非非想處。識食為主。故云。一切眾生。皆依飲食也。廣如婆沙論明。宣祖云。數中各有對治。顯正之義。此中對治義者。如大涅槃經云。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我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若貪此食。增長生死。當修食不淨觀。以為對治。顯正義者。我今修道。為令厭離四種凡食。成就二種聖食故。
二者。名色。
【記】名者。受。想。行。識也。即是見分。色者。根。身。器。界也。即是相分。以名為心。以色為境。名色收歸一切法也。故智度論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更無有一法。出於名色者。故云名色也。對治義者。一切眾生。見有種種法故。計我我所。而生妄執。如來為說惟有名色二法故。顯正義者。為欲令知名色皆空。得第一義中。離名絕相故。
三者。知三受。
【記】受者。領納義。一苦受。領納違情境而生故。二樂受。領納順情境而生故。三不苦不樂受。領納中庸境而生故。復有內外之別。意根名內受。五根名外受。六根名內外受。各有三種。當知觀受是苦。故云知三受也。對治義者。眾生於三界苦中。妄生樂想如來為說三受皆是苦也。顯正義者。不受諸受。名為正受故。
四者。四諦。
【記】諦者。審實也。謂審實苦。集。滅。道。四法。一一不虗。故名為諦。一。苦諦。苦即逼迫義。有三苦。八苦。總而言之。不出三界生死。聲聞人諦審生死實苦。故名苦諦。二。集諦。集。即招感義。聲聞人諦審煩惱惑業。實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諦。三。滅諦。滅。即寂滅。聲聞人既厭生死之苦。諦審涅槃。實為寂滅之樂。故名滅諦。四。道諦。道。即能通義。聲聞人諦審戒定慧道。實能通至涅槃。故名道諦。前二諦。是世間因果。苦是果。集是因。後二諦。是出世間因果。滅是果道是因。先言果而後言因者。令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故云四諦也。對治義者。苦集為所治。道滅為能治也。顯正義者。見四真諦。免流轉三界故。
五者。五陰。
【記】陰者。葢覆義。亦名為蘊。蘊者。積聚義。即我。人。身。心。之異名也。開名為四。對色為五。一色蘊。質礙義。二受蘊。領納義。三想蘊。思念義。四行蘊。不住義。五識蘊。了別義。然此五法。本無實體。眾生妄執有我。所以如來為說皆空。故云五陰也。對治義者。為迷心重者。故說五陰。顯正義者。令破五蘊。證得五分法身故。
六者。六入。
【記】入者。趣入義。六根為六識所依。能入於塵。故經云。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為生死根本。佛言。根塵一一捨去。則三界無所繫縛矣。涅槃經中。稱此六根。名為六賊。以能刼奪善法。故云六入也。對治義者。為迷色重者。故說六入。顯正義者。令根境解脫。證妙常故。
七者。七覺意。
【記】七覺意者分別。道用之法也。亦名覺支。亦名覺分。謂此七法之意。各有支派分齊不亂故。法界次第云。無學實覺。七事能到。覺者。察也。謂覺察所修之法。是真是偽故。其擇法。精進。喜。三覺意屬慧。除。捨。定。三覺意屬定。念覺意兼屬定慧兩種。若心昏沉。念用擇法精進喜起之。若心浮動。念用除覺。除身口之粗。以捨覺。捨於觀智。以定心入禪。令不浮動是名念覺意。故云七覺意也。對治義者。令離沉掉故。為說七覺意。顯正義者。令修七覺意。能使定慧均平故。
八者。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