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2200000059

第59章

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一

七人。坚信。坚法。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觉支。八道支。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乃至俱解脱人。几成就几不成就。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此中及定揵度。依七人而作论。使揵度中。依五人而作论。广说如使揵度不善品中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止言无成就者意。亦明实有成就故。而作此论。复次欲以七人作章。八智三三昧等立门故。而作此论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苦法忍。无知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苦法智。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此中增见增慧增通增智增名。苦比忍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苦比智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乃至道比忍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坚信。坚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所依身等道等离欲等定等。唯根有差别。坚信是钝根。坚法是利根。信解脱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信解脱见到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广说如上。身证人。于此八智。尽成就。如身证人。慧解脱俱解脱人亦如是。坚信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言无过去未来者意。亦明过去未来是实有法故。而作此论。复次先总明智成就不成就。今欲分别世中成就不成就故而作此论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答曰。苦法忍。无他心智一过去未来成就。有他心智。二过去未来成就。无有现在。现在是忍故。苦法智。无他心智。一过去成就。谓等智。三未来成就。谓法智等智苦智。二现在成就。谓法智苦智。有他心智。二过去成就。四未来成就。增他心智。二现在成就。如先说。苦比忍。无他心智。三过去未来成就。有他心智。四增他心智。现在无是忍故。苦比智无他心智。三过去成就。四未来成就。增比智二现在成就。谓苦智比智。有他心智。四过去成就。五未来成就。二现在成就。如先说。乃至道比忍现在前。无他心智七。过去未来成就。除他心智。有他心智八。增他心智。现在无是忍故。如坚信。坚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广说如上。信解脱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广说如经本。坚信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灭智二。法智道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欲界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灭道智。比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比智苦智二。比智集智二。比智灭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色无色界故是比智。以行故是苦集灭智。苦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苦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集智灭智说亦如是。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道智法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道智。以对治故是法智。如坚信坚法亦如是。信解脱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灭智二。法智道智。无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灭道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法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他心智等智二。他心智道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方便故是他心智。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自体故是等智。以行故是道智。等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一或二。无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自体故是等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苦智集灭智。如先说。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无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道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信解脱。见到身证亦如是。慧解脱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以从因生故是无生智。集智灭智说亦如是。法智道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道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从因生故是无生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等智如先说。苦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苦智法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苦智比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苦智。以对治故是法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从因生故是无生智。如苦智。集灭智亦如是。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法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道智比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广说如上。如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问曰。何故不说尽智无生智摄他心智耶。答曰。他心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他心智但缘他心。尽智无生智。缘自身他身及非身法。复次他心智缘现在。彼二智缘三世及无为。复次他心智缘心心数法。彼二智缘四阴五阴及无为法。复次他心智是见。彼二智非见。坚信人。于此三三昧。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灭法忍未生成就二。谓空无愿。灭法忍生成就三。增无相。如坚信人。坚法人亦如是。信解脱人尽成就。如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坚信人。于此三三昧。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答曰。若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者。苦法忍无过去。二未来成就。谓空无愿。一现在成就。谓空。余广说如经本。依无愿三昧得正决定。说亦如是。问曰。何等人依空三昧得正决定。何等人依无愿耶。答曰。或有见行者。或有爱行者。若见行者。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若爱行者。依无愿。唯除菩萨。是爱行人。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见行者有二种。一着我见。二着我所见。爱行者。亦有二种。一行我慢。二多懒堕。着我见者。行无我行。着我所见者。行空行。行我慢者。行无常行。多懒堕者。行苦行。复次若利根者。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若钝根者。依无愿。如利钝。乃至闻即能解。广分别亦如是。若依无愿得正决定者。或依无愿无相。离三界欲。此身中不离起空三昧现在前。坚信人。空三昧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无。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忍中无。余广说如经本。乃至如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问曰。何故尽智无生智。不与空三昧相应耶。答曰。所行异故。若行是空三昧。所行非尽智无生智。若行是尽智无生智。所行非空三昧。复次空三昧与见相应。彼二智性非见。复次空三昧体。是第一义。所行亦是第一义。彼二智体。虽是第一义。而所行是世谛

坚信人。未知欲知根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无。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乃至道智法智二。忍中无。如未知欲知根。七觉八道支亦如是。如坚信坚法亦如是。余广说如经本。若如此所说。则明慧解脱阿罗汉。能起根本禅现在前。问曰。若慧解脱阿罗汉。能起根本禅现在前者。佛经云何通。如说。苏尸摩问诸比丘。云何起诸禅现在前。诸比丘答苏尸摩。当知我等是慧解脱人。答曰。慧解脱有二种。一是少分。二是满分。少分慧解脱者。能起一禅二禅三禅现在前。满分者。乃至不能起一禅现在前。此中说少分慧解脱。经中说满分慧解脱。是故二俱善通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比智相应耶。诸法以三事故共合。或以摄故合。或以相应故合。或以摄以相应故合。以摄合者。如智于智。以相应合者。如智于定。以摄以相应合者。如智于根觉支道支。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比智相应耶。答曰。若法与法智相应不与比智相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若有法智。则无比智。而与他心智相应耶。答曰。或法与法智相应。不与他心智相应。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他心智相应者。他心智所不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苦集灭法智他心智所不摄道法智相应法。与他心智相应非法智者。法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比智他心智世俗他心智。与法智相应亦与他心智相应者。法智所摄他心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他心智相应法。谓九大地。十善大地。及以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他心智相应者。法智他心智。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广说如上。及法智他心智所不摄不相应法。不摄者除自体。不相应者除相应。彼是何耶。答曰。苦集灭比智相应聚。他心智所不摄道比智相应聚。诸忍相应。他心智不相应。诸余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无缘故不与相应。如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正见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不与等智相应。所以者何。法智相应聚异。等智相应聚异。与空三昧相应耶。法智与三三昧相应。空三昧与二智相应。谓苦法智苦比智。亦与二忍相应。谓苦法忍苦比忍。是故得作大四句。与法智相应非空三昧者。空三昧应于法智。法智俱聚中。空三昧体。与法智相应。不与空三昧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空三昧不相应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无愿无相相应聚。与法智相应者。与空三昧相应非法智者。法智应于空三昧。空三昧俱聚中法智体。与空三昧相应非法智。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相应空三昧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苦比智俱聚中苦忍俱聚空三昧相应法。与法智相应亦与空三昧相应者。除空三昧应于法智。除法智应于空三昧。法智空三昧俱聚中名除自体。余心数法。彼是何耶。答曰。谓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空三昧相应者。空三昧不与法智相应者。与苦比智苦忍相应者。空三昧自体。不与法智相应。以是他聚故。亦不与空三昧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法智不与空三昧相应者。与无愿无相三昧相应者。法智自体。不与空三昧相应。以是他聚故。不与法智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诸余法智空三昧不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相应无愿无相俱聚是也。及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于空三昧。法智于无愿三昧无相三昧喜觉支正觉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知根知已根所摄法智相应法。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所以者何。以是他聚故。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者。未知欲知根所摄法智。未知欲知根俱聚中法智体。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摄不相应未知欲知根相应法。彼是何耶。比智俱聚忍俱聚中。未知欲知根相应法。是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相应。所以者何。是他聚故。与法智相应亦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八根及彼相应非根心数法。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摄法智。知根知已根俱聚中法智体。不与法智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广说如上。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所以者何。以他聚故。及法智未知欲知根所。不摄不相应心心数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摄不相应知根知已根俱聚。及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于未知欲知根。法智于知根知已根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念觉支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念觉支相应者。念觉支应于法智。法智俱聚中念觉支体。与法智相应。不与念觉支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与念觉支相应。不与法智相应者。法智应于念觉支。念觉支俱聚中法智体。与念觉支相应。不与法智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相应念觉支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觉支相应法。与法智相应。亦与念觉支相应者。除念觉支应于法智。以多故除。余念觉支法智觉支聚中。各除自体。余心心数法。与二相应。彼是何耶。答曰。谓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念觉支相应者。法智不相应念觉支。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觉支体。不与法智相应。是他聚故。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一切无漏心。更无余。有余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作第四句。如法智于念觉支。法智于精进觉枝猗觉枝定觉枝舍觉支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择法觉支相应耶。答曰。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择法。觉枝相应。颇与择法觉支相应非法智耶。答曰有。法智所不摄择法觉支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择法觉支相应。如法智。比智说亦如是

同类推荐
  • 灵砂大丹秘诀

    灵砂大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说

    医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丧大记

    丧大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癖嗜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癖嗜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望仙

    望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经集传

    诗经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脚

    姐姐特地赶来,陪桑孟森一起办理结清住院费的手续。人很多,一楼大厅的收费柜台前队伍排得很长,终于轮到他们时,关于某项检查费该由病患自费负担或由健保给付的问题,他姐姐与收费小姐争执起来,双方各自坚持着,最后桑孟森不耐烦起来,提议打电话找保险业务员,确定父亲的寿险能给付后才解决。剩最后一件事,一切便结束了。结完账,他们默默走到电梯前,准备乘那半年来已进出无数回的电梯上八楼,到病房取走父亲的东西。在等姐姐来以前,桑孟森已经先把东西收拾好了,全塞进一个大纸袋里,搁在病床上。方才他想说提下去碍手碍脚,决定先放着,等办完手续再上来拿。
  • 剑星幻魔尊

    剑星幻魔尊

    千年夙仇,千魔大战,日月神剑,无出其右,祭才幻剑,天下无敌……他,无意中得到名动天下的祭才幻剑。他,从一个无知少年变成了邪魔外道。他,受仙家所伤,为魔道不容。他,因那天下无敌的祭才幻剑,成了仙魔二道之刺。他,崇敬仙家,却成了魔道至尊……是谁在冥冥之中作弄苍生情缘,是谁让他在正邪之间难抉难择,一切尽在《剑星幻魔尊》
  • 后宫:勤妃传

    后宫:勤妃传

    女主穿成小秀女,宫斗类型的宠文,性格懒散好吃,却被康熙封为了“勤妃”,女主表示:我内心是崩溃的。而且……康熙这九个儿子居然都是问题儿童?于是女主走上了纠正问题儿童的养儿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尾套

    马尾套

    田小根一愣,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田小根哽咽着说道:“套也套不住,药也药不住,又不用山炮打,都这么多天了,还去不去会面啊?几只沙半鸡儿比我的亲事都重要吗?”田老根心里就跑马般的乱了起来,他伸手扶住田小根的肩膀,悲怆地说道:“我再弄一次,最后一次,弄不住你来打……”两行浑浊的泪水从田老根的眼眶流了下来。
  • 小书仙

    小书仙

    我的书架闹鬼了,诗集变成了小书仙,可爱美丽又贤惠。
  •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周洛和孟云天于长安再次重逢,重拾旧时友情,形影不离。原本只想在长安安静生活的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卷入复杂的命案之中。在解决一件件案件之时,周洛和孟云天渐渐发现,似乎有人盯上了他们,案件的目标渐渐地从与他们没有关系,变成了他们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他们自己。长安波涛汹涌,江南也不太平。周洛和孟云天拼尽全力保护重要的人,却渐渐发现,幕后之人的目标,身份,似乎都在朝着一个他们丝毫没想到的方向前进。不同的案件纷争,也渐渐演变到家,国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地义记

    十地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