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100000002

第2章

七佛

毗婆尸佛

偈曰。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尸棄佛

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毗舍浮佛

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拘留孫佛

偈曰。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拘那含牟尼佛

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迦葉佛

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師閱潭吉五宗救。闢云。從上相承法眼。所謂宗旨。我祖臨濟。初謂普化克符曰。我欲於此。建立黃檗宗旨。及乎普化問和尚三日前道甚麼。濟便打。三日後。克符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濟亦打。此臨濟建立宗旨。唯問著便打而已。末後謂誰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驢邊滅却。未甞於三聖外。別有所謂正法眼藏也。仰山雖受躭源。九十七種圓相。未聞以圓相為宗旨。而末後唯曰。一二二三子。平目復仰視。兩口一無舌。即是吾宗旨。又豈於一二二三子外。別有所謂宗旨乎。妄揑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而認為宗旨。自漢月始。莫說潭吉。作十卷五宗救。縱使妄作。塞滿虗空。總救不得漢月。妄揑宗旨之罪。如更不信。請看起自釋迦。終於天童。六十八人。只是一人。誰似漢月。特出異計。畵一囗為宗旨者。據伊與磬山書曰。粵自威音無象。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故七佛以雙頭獨結。四法交加。勒成無文密印。飲光傳二十八代。無非以法印心。老僧闢書云。七佛但有偈。未見有雙頭獨結。又未聞釋迦有四法交加。勒成一囗。為無文密印。而飲光傳二十八代者。既四法交加。豈可謂之無文密印哉。潭吉道。闢書所論。皆所謂以辭害意者。誣旁老僧。以四法交加之辭。害無文密印之意耳。殊不知攻擊辨難。有正打。有旁敲。闢書謂七佛但有偈。未見有雙頭獨結。又未聞釋迦有四法交加。勒成一囗。為無文密印。飲光傳二十八代者。如實而說。此正意也。既四法交加。豈可謂之無文密印。就其自語相違。略一點破。此旁意也。潭吉諄諄于囗相統言詮。言詮入囗相。比諸卦畫彖繫。正所謂以老僧辭。害老僧意者。若據老僧。那管你言詮有無。只作此一囗。正是漢月根本錯處。拘留孫佛偈曰。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豈非明人佛無異。人外無別佛之意乎。七佛歷祖之偈。雖隱顯不同。總未有立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者。且既謂威音無象。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則千佛萬佛未出。又有甚麼人為漢月證此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無甚麼人為漢月證此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則是漢月自計此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矣。非無根妄說乎。故老僧據七佛偈旨。以證漢月一囗之非。潭吉乃曰。佛法無下口處。何不看龐居士。初參石頭。問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頭以手掩其口。士豁然有省。異日石頭見而問曰。子見老僧後。日用事作麼生。士曰。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偈以明無開口的意。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古人所謂祇恐不是佛。莫愁佛不解語也。而潭吉謂佛法無下口處。借虙羲畫卦。以證漢月一囗。雖無文字。備天地萬物之理。請觀龐公偈。頭頭處處。朱紫丘山。非備天地萬物之理乎。據首二句。則捨龐公。斷別無天地萬物之理。故龐公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石頭以手掩其口。只是發明龐公而已。豈曾示一囗。為龐公之祖。及公後參馬祖。亦問不與無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士於言下。頓領玄旨。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圞頭。共說無生話。可見石頭馬祖龐公。皆據當人為玄旨。未甞以一囗相為無文密印也。今潭吉自未曾悟。又何能辨悟有淺深。妄謂華藏而後。此印漸沒。然則石頭馬祖龐公。亦生於華藏之後耶。且既以虙羲畫卦。配一囗相。更問潭吉。卦畫在先。虙羲在先。若卦畫在先。不得為虙羲所畫。以虙羲未有故也。若虙羲在先。豈虙羲不備天地萬物之理。而徒恃卦畫乎。卦畫不可徒恃。一囗之配更無謂矣。老僧據虙羲為根株。以爻象為枝葉。正永嘉謂。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故以一棒不作一棒用。直指當人自悟者。正明人外無別物。無別理。故曰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始契馬祖謂龐公。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之旨。是則臨濟初住鎮州。謂普化克符曰。我欲於此建立黃檗宗旨。汝二人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已建立宗旨了也。三日後。普化却上來問。和尚三日前道甚麼。濟便打。又三日後。克符上來。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濟亦打。又豈普化克符外。別有宗旨可建立乎。而潭吉謂。二人稟旨上問。不唯不識普化克符。且鈍置臨濟。為不具眼矣。更謂臨濟於三段二打之後。以四料揀明之。於是便有玄要賓主炤用等。宗旨立焉。可見漢月潭吉。自迷其頭。却認他三段二打。料揀玄要賓主炤用等名相為宗旨。正是業識茫茫。豈識佛法的的大意乎。不識佛法的的大意。故惟配合名相。為三段二打之數。凡有三者。引為三玄三要根據。如三擊三撼等是也。頌百丈打破醬甕曰。擊碓傳來三甕醬。即興化拈香。亦撦為三數。遞相傳授。魔魅後昆。且三頓痛棒。漢月定謂。未聞有兩頓四頓之旨。潭吉又何得謂二打乎。即喚作棒。早已逐塊。況可認三段二打為定式。而以四料揀明之乎。南院問風穴云。汝道四料揀。料揀何法。穴云。凡語不滯凡情。即墮聖解。學者大病。先聖哀之。為施方便。如楔出楔。故僧問臨濟。如何是奪人不奪境。濟云。煦日發生鋪地錦。嬰兒埀髮白如絲。言嬰兒埀髮白如絲者。何情解之有。唯指當人本體。與無情境。等無有異。而人不惺。將謂奪人。全無人矣。僧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濟曰。王令已行天下徧。將軍塞外絕煙塵。此據人奪境之意。僧問如何是人境兩俱奪。濟曰。并汾絕信。獨處一方。此言不通音信。則無他人他境。唯我獨尊。僧問如何是人境俱不奪。濟曰。王登寶殿。野老謳歌。此言王與野老。各適其適。不借不奪。各自受用也。妙喜答僧問四料揀。進云。臨濟道底。未審與和尚答底。是同是別。妙喜云。咬人屎橛。不是好狗。何況潭吉等。咬名相為宗旨乎。又謂黃檗接臨濟。不過三頓痛棒。濟乃建立若是。豈非三頓之象彖。此正潭吉睡夢未醒。要假三頓。證三玄三要。非只一畫。故以三畫之乾卦。非只一畫。證老僧一棒。為一橛頭硬禪。為執一畫以為乾。殊不思老僧明明向道。一棒不作一棒用。何甞與漢月。論一論三。不見孔子假年學易。及作繫辭。則曰。其為道也屢遷。不可為典要。何甞以卦畫為死煞法來。據此可見潭吉不知乾。葢乾之所以乾。唯當人本體而已。故易曰。君子終日乾乾。又曰。君子以自強不息。豈徒恃三畫為乾哉。圭峰曰。元亨利貞。乾之德也。常樂我淨。佛之德也。如是則即乾即佛即人。無二無別。豈不益證一囗為千佛萬佛之祖。特無根妄說哉。又引漢月頌七佛偈曰。無相身心即有無。有無兩絕密交蘆。迅雷不及掩雙耳。夢斷遙空月自孤。又作此相。與所謂不可有無。有無不可者。皆如易之彖繫。所以明一囗之旨。不知一囗已錯。更何論所繫之辭耶。不見老僧前據仰山謂。總不出隱身三昧。以脚抹此[囗@日]相。翻前隱身之案。今漢月作此相。老僧出手摘毀之。且道與仰山。同耶別耶。昔躭源舉忠國師所授九十七種圓相。轉付仰山。復上堂驗之。而仰山作女人拜。是何意旨耶。忠國師以圓相授躭源時。囑曰。南方有一沙彌。大興此教者。正為仰山看竟即燒却也。何甞以圓相為宗旨。而況如漢月畫此。以荼糊七佛偈耶。祇如夢斷遙空月自孤者。不過似趙清獻公聞雷偈。默坐公堂虗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之意。至謂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則與漢月不可有無。有無不可之妄說。天地懸隔矣。葢漢月因於付法偈。鑽出四句法。故有種種之謬。所以闢書引僧問馬祖。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者。正欲明西來意。無有四句法也。使西來意之外。別有四句法。安能免闢書外道之呵。乃反謂老僧依文訓義。一以無字銷之。請看世尊付法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是葢人人本法。本無名相。故老僧謂世尊。以無字銷名相法耳。曷甞有四法交加者乎。且引百丈曰。凡教意。皆三句相連。汝祇知三句相連。何不看下有透過三句外的。是名不墮諸數之人。汝又何知。直饒透過三句外。亦未夢見西來意在。不見藥山問雲巖曰。百丈說何法。巖曰。有時云三句外省去。六句內會取。山曰。三千里外。且喜沒交涉。今漢月執三為深密之旨。作五宗原。潭吉又執三句以破本法。作五宗救。何止三千里外沒交涉哉。至謂吾教意。如∴字三點。巖頭取為略似宗門者。又何不看巖頭曰。休休。因僧請舉。故頭云。吾教意如∴字三點。第一向東方下一點。點開諸菩薩眼。第二向西方下一點。點諸菩薩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點。點諸菩薩頂。據點雖三。要之頂眼命根。即一菩薩身分而已。故下云。但明取綱宗。本無實法。若道向上有法有事。真椀鳴聲。荼糊汝。繫罩汝。古人喚作繫驢橛。若將實法與人。土亦消不得。況漢月潭吉。分別種種圓相。種種三法。以為佛祖法式。是誠妄作妄說。害滅宗旨。故老僧不得不痛為之闢。將從上關棙。逐一說破。誠得罪於佛祖。必取後世明眼者罵。但時不獲免耳。

釋迦牟尼佛

姓剎利。父淨飯王。母摩耶。剎利氏自天地更始。閻浮洲初闢已來。世為王。佛歷劫修行。值然燈佛授記。於此劫作佛。後於迦葉佛世。以菩薩成道。上生覩史陀天。名護明大士。及應運時至。乃降神于摩耶。當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摩耶右脇誕生。生時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花。自然捧雙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五宗救。載世尊初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雲峰悅云。雲門雖有定亂之謀。且無出身之路。老僧道。此雲峰據身為世尊惟我獨尊之旨。恐人錯會雲門語。不識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者。乃直指人人獨尊時節。故下此二語。與世尊雲門相見。所謂棒下有分身之意。亦有出身之路者。此也。老僧曾頌曰。纔出胞胎脫體彰。指天指地為人揚。引他無限癡男女。天上人間沒處藏。豈像汝等。贓誣世尊。俛仰團成五色毬。萬鈞香餌墜絲頭。瞿曇意在深深處。跛鱉盲龜漫上鈎耶。世尊明明道。天上天下。惟我獨尊。何曾有五色毬。萬鈞餌。與深深意來。且問潭吉。雲門是箇有名的跛足阿師。因甚却道。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汝反敢謂跛鱉盲龜漫上鈎耶。汝何知到盲龜田地。不見有佛身與己身之異。始稱臨濟道。誰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驢邊滅却。則跛鱉盲龜。又豈在正法眼藏外耶。救中道。四十九年說法。皆隨機遮護。老僧則謂隨機開導。故曰。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可見異方便。無非開顯第一義者。所謂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若也隨機遮護。不顯示第一義。則世尊直至拈花時。迦葉破顏微笑。乃出現於世耶。至謂一花拈出。圓證吾人心法廣大。說箇廣大。已是限量了也。吾人本來面目。徧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又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豈有廣大可說耶。漢月認一花拈出。早已錯了。何不看老僧頌曰。世尊脫體風流。迦葉渾身賣俏。當時百萬人天。只見拈花微笑。誠前人所謂。有抽釘拔楔之意。豈似汝等。釘樁搖櫓。道箇圓證廣大。為贓誣世尊之臆談也。且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摩訶迦葉。維摩詰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拘留孫佛曰。見身無實是佛身。足知世尊。所謂實相無相。身外無餘。何有一花拈出。圓證心法廣大者哉。又謂闢書。以一棒為全提獨尊。此外別有。即同魔說。老僧一棒不作一棒用。直指人人本體。為全提獨尊。正顯本體外別有。即同魔說耳。如世尊謂。身含十方。無盡虗空。豈於身外別有一棒哉。至云。吾所謂獨尊者。如天子為萬國之獨尊。吾所謂全提者。如萬國皆在天子王化之中。布一令而天下肅。發一言而天下應。除一官。授一職。而天下被其澤。天下之教教化化皆歸之。故謂之獨尊。據潭吉此說。鼓惑世人。生貪妄想。害獨尊之正旨矣。又曰。非天下之外。別有獨尊。獨尊之外。別有天下。此潭吉未到舉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故謂非天下之外。別有獨尊耳。抑知身含十方無盡虗空乎。又謂洞宗有五位。以君位為尊。潭吉何不看洞山謂。正中來。無中有路出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既曰無中有路出塵埃。豈似汝天下皆歸之為獨尊。與天下之外無獨尊乎。洞山又曰。直饒頭頭上顯。物物上彰。此正漢月意中。謂一花拈出。則物物頭頭皆然。故曰。圓證吾人心法廣大者。洞山何故謂。祇喚作了事人。終不喚作尊貴。當知尊貴一路自別乎。據是則豈可以漢月所謂心法廣大。為洞宗君位為尊乎。又謂臨濟有四賓主。以主中主為貴。若到老僧前恁麼道。則喫棒未有了日在。何故聻。為潭吉不過學說主中主為貴。其實賓中主之意。尚未夢見。況主中主乎。又謂雲門有全提半提。以全提為究竟。到老僧前恁麼道。亦直棒打出。汝何不看雲門云。直得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此又漢月一花拈出。圓證心法廣大的意也。而雲門則謂祇是轉句。不見一色。尚謂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時節。漢月潭吉。因不知時節。故一味穿鑿。亂統惑人。反引教中。海印三昧。謂萬象森羅。皆在海光之中。一時俱現。所謂全提獨尊。且海印三昧。出華嚴經。未有謂為全提獨尊者。豈非漢月潭吉。俱臆談乎。據老僧則祇可謂海與萬象。一時互映俱現。不可謂全提獨尊。何則。海與萬象。無能映所映。古人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踪之意。水無留影之心者此耳。潭吉引來。證漢月心法廣大。抹滅世尊。身含十方無盡虗空。唯我獨尊之旨。不見道。未離兜率。已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豈如來外。別有海印三昧。待拈花一著。始盡天上天下。獨尊之旨者乎。老僧一棒不作一棒用。直指一切人。為全提獨尊者。乃人人獨尊之獨尊。同一虗空天地日月。人人各各。見一虗空天地日月。未有一人。而不圓滿一虗空天地日月。豈止萬國之人而已。乃至盡虗空。徧法界。一一圓滿。一一獨尊。初無彼此。絲毫增減。故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豈待天下皆歸之。始為獨尊哉。若待天下皆歸。始為獨尊。則人人一一。何有獨尊之時哉。故老僧一棒不作一棒用者。即古所謂。以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體用一致。殺活自繇。實非漢月潭吉輩所知。又何怪其妄認一棒。為孤獨之獨也耶。

自降生後。種種神異。踰城出家。具如經說。始于阿藍迦藍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捨。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于六年。世尊自思曰。今此苦行。非正解脫。吾當受食。而後成佛。即沐浴于尼連河。天為之偃樹。世尊援之而出。受牧牛氏女所獻乳糜。尋詣畢鉢樹下。天帝化人。擷瑞草以藉坐。景雲祥風。四起紛披。天魔念。世尊道成。且受折抑。率眾作難。窮現可怖可欲諸境。世尊泊然不動。以指按地。地大震。魔皆顛仆。於是降之。故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歷示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乃於穆王三年癸未歲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至八日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等正覺。乃歎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時年三十矣。成道後六年。歸為淨飯王說法。王大喜。遣其族五百貴子。從之出家。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救曰。拈花付法。實直指一宗之岷源也。此處錯會。則千差萬別。繇之而生。不流為心性自己之義路。便流為硬作主宰之儱侗。如五方天王。觀摩尼寶珠。各說異色。而真珠隱矣。此正漢月潭吉。蹉過世尊。錯會拈花為付法。千差萬別。繇之而生。故漢月流為心法廣大之義路。潭吉則訶自己為義路。漢月謗老僧。為一橛頭硬禪。潭吉亦謗老僧。為硬作主宰之儱侗。豈非若天王觀珠。各說異色。而擡手之真珠則隱耶。據世尊不以摩尼為真珠。證知斷不以拈花為付法。自謂擡手為真珠。則離世尊外豈別有珠。故老僧獨據世尊。為付法之宗。以證老僧。唯直指人人為宗旨也。救中乃引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以證闢書。自謂情與無情。煥然等現。為末後句。正在船子訶禁中。此見潭吉。不懂船子語意。故作此妄配也。據船子纔見夾山。劈頭便問大德住何寺。此船子所謂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以驗夾山。而夾山不惺。故隨語生解。答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亦就追索曰。不似似箇甚麼。而夾山猶自不知。又隨語曰。不是目前法。船子見夾山。是箇學語之流。故曰甚處學得來。夾山又隨語曰。非耳目之所到。船子見夾山。重重隨語生解。故點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耳。老僧自悟情與無情。煥然等現。與誰相答問來。可謂之合頭語。繫驢橛乎。又謂老僧解拈花公案。威音者。一切眾生之容威。舉目了然。為依法生解。此據漢月五宗原。謂甞見繪事家。圖七佛之始。始於威音王佛。唯大作一囗。威者。形之外者也。音者。聲之外者也。威音王者。形聲之外。未有出載。無所考據。文字已前最上事也。老僧謂漢月。本分未徹。故不見威音王佛。何以故。威音者。即三世諸佛。一切含靈之本色。舉目了然。不假思議言詮。正古所謂須知情與無情。說法無異者耳。所以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默顧大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唯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豈非威音也乎。即如世尊。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世尊藏珠。復擡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無珠。何處有色。世尊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各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悉皆悟道。可見世尊擡手。無物色之色。正吾宗門中。謂之本色衲子。老僧前謂漢月。本分未徹。故不見威音王佛者此也。若人因默顧默契。如五方天王。覩世尊手為真珠。亦能悉自悟道。既已自悟。寧有妄作一囗。謂千佛萬佛之祖者乎。巖頭曰。若道向上有法有事。荼糊汝。繫罩汝。古人喚作繫驢橛。若有實法與人。土亦消不得。是則漢月一囗。縱與仰山所畫囗相無異。也是荼糊人。繫罩人。也是繫驢橛。故仰山即以脚抹之。而況漢月妄作一囗。謂千佛萬佛之祖。老僧安得不訶禁乎。潭吉又引首楞嚴。爾時阿難。及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各各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謂此方等會中所談。教外之旨。不若是者。竟不思汝前自引。海印三昧。謂萬象森羅。皆在海光中。一時俱現。為全提獨尊。以證漢月之心法廣大。正與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一微塵同解。繇此看來。潭吉自未悟。而惟依漢月心法為悟。漢月自未悟。而惟依大作一囗為悟。正所謂依法生解。猶落魔界。老僧自悟。與盡虗空徧法界之有身。無不徧現。何曾身如微塵。若存若亡。別有心徧十方來。可見漢月潭吉。罔措老僧自悟境界。故謂同雲門。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也。又何知雲門為未大悟者。指自境而反諸己。故謂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祇是轉句。正漢月所謂心法廣大。及潭吉謂萬象森羅。皆在海光中。一時俱現之意也。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時節。此正雲門預說著漢月潭吉等。不知有全提時節的病根。潭吉引。海印三昧。擬證雲門全提為究竟。以漢月心法廣大。為全提時節者。正反雲門全提之旨也。古人道。如金翅擘海。直取龍吞。如單刀直入。取上將頭。是教外單傳獨拔。提持四生之意。故老僧唯據一棒不作一棒用。凡有問者。當頭便打。乃是全提時節。正古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今潭吉不知時節。據海印三昧。及漢月證法廣大。以證雲門全提。而妄謂老僧覿面提人。為一橛頭硬禪。及硬作主宰之儱侗。何曾夢見老僧情與無情。煥然等現。正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一身入多身。多身入一身。盡虗空。徧法界。凡有身者。各各身光。互相涉入。映徹交羅。如寶珠網。豈可以算數譬喻。能測度哉。而反謗為閨閣中物。欲以唐突佛祖。向上巴鼻。太早計者。何也。其向上巴鼻話。今時人。十箇有五雙。皆學說耳。故潭吉前訶自己為義路。亦因雲門謂得到法身邊。己見猶存。坐在法身邊。是一。竟不省他後語。放過即不可。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故也。妙喜曾曰。不用作禪會。不用作道會。不用向上商量。此是雲門老漢。據實而論。我恁麼道。有沒量罪過。汝若簡點得出。許你具擇法眼。若簡點不出。且向雲門葛藤裏參。老僧道。者便是大慧。見人不會雲門意。教人向雲門葛藤裏參耳。又恐不會。故曰。而今學實法者。以透過法身為極致。而雲門反以為病。不知透過了。合作麼生。到者裏。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不著問別人。問別人則禍事也。據冷煖自知。又非己見乎。老僧恁麼道。亦有沒量罪過。一任漢月潭吉等。諸方簡點。且閨閣中物。藥山因李翱居士問。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貧道者裏。無此閒家具。李罔測玄旨。故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此藥山點李居士。捨不得戒定慧等。為閨閣中物耳。據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豈出得老僧情與無情。煥然等現乎。又芙蓉楷。拈提船子夾山因緣云。法身者。理妙言玄。頓超終始之患。諸仁者。莫是幻身外別有法身麼。莫是幻身便是法身麼。若也恁麼會去。盡是依他作解。矇昧兩岐。法眼未得通明。不見僧問夾山。如何是法身。曰法身無相。如何是法眼。曰法眼無瑕。所以道吾云。未有師在。忽有人問老僧。如何是法身。羊便乾處臥。如何是法眼。驢便濕處尿。更有人問。作麼生是法身。買帽相頭。作麼生是法眼。坑坎堆阜。據芙蓉四轉語。又何甞出得老僧。情與無情。煥然等現乎。又云。若簡點將來。夾山祇是學處不明。如流俗閨閣中物。此芙蓉簡點夾山。不能捨法身法眼。無相無瑕。致使情封識鎻。如流俗閨閣中物。然尚不簡夾山。祇學說得法身無相。法眼無瑕。而自未甞實證實契。法身法眼。故直待船子點破耳。芙蓉又賣弄曰。老僧若不當陽顯示。後學難以知歸。勸汝諸人。不用求真。唯須息見。諸見若息。智鑑洞明。更無他物。諸仁者。還會麼。良久曰。珠中有火君須信。休向天邊問太陽。老僧若見芙蓉恁麼道。便與當頭一棒。何故。免芙蓉別說箇珠中有火。荼糊人。即如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等語。其成人壞人亦不淺。所以老僧不甚言之。但人問法身。也與當頭一棒。問法眼。也與當頭一棒。問法身向上。也與當頭一棒。學人於此。若生異見。總不干老僧事。一任漢月潭吉。道一橛頭硬禪。相似野狐涎。硬作主宰之儱侗。也不干老僧事。若到老僧前來恁麼道。則與當頭一棒。斷治你等。諸見盡淨。始不敢如此。妄作妄說耳。又洪覺範曰。於今叢林。師授弟子。例皆禁絕悟解。推去玄妙。惟要直問直答。無則始終言無。有則始終言有。毫釐差互。謂之狂解。使船子聞之。豈止萬劫繫驢橛而已哉。繇此觀之。非特不善悟。要亦不善疑也。善疑者。必思三十三祖授法之際。悟道之緣。其語言具在。皆可以理究。可以智知。獨江西石頭而下。諸大宗師。以機用應物。觀其問答。溟涬然令人坐睡。其道異諸祖耶。則嗣其法。其不異耶。則所言乃爾不同。故知臨濟大師曰。大凡舉論宗乘。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者。葢明此也。不知者。指為門庭建立。權時語言。可悲也。今漢月等。認三玄三要之名。為實法者。葢倚覺範言而忽臨濟語也。何也。臨濟但曰。有權有實。有炤有用而已。漢月等。竟不顧其語脉。執定有玄有要。非倚覺範之言而何耶。諸人要會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但看夾山問船子。拋綸擲釣。師意如何。子曰。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山默領曰。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譚而不譚者是也。故船子曰。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山乃掩耳。子曰。如是如是。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踪跡。沒踪跡處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藥山。祇明斯事。若認覺範的有玄有要為實法。又何止萬劫繫驢橛而已。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并敕阿難。副貳傳化。毋令斷絕。而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黎。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敕。恭順佛故。

救曰。六祖入黃梅之室。亦以袈裟遮圍。徵其前悟。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徹。遂以衣鉢付之。先師謂袈袈縷縷。明示法數。非苟然也。葢袈裟自一條至二十五條。每條各五。各各四長一短。顛倒參錯。開闔變化。默印吾人本具之廣大心體。圓融行布。不滯一偏。始盡此心此法之奧。非心外別有所謂密付者也。如六祖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豈非滯在淨處。而於心法有所未圓者乎。若此偈便為究竟。則三鼓入室。不應復有言下大徹等語。既有此語。則偈旨之偏。雖盧公再出。亦當首肯。今人悟不及此。遂謂先師以宗旨定在衣上。不亦欺世之甚乎。此正顯潭吉不肯深思。脫空妄語。不思袈裟繇人所造。以所造之衣。印本具心體。則所造與本具。互相敵破。法喻不齊也。且前既據衣縷。為示法數。謂非苟然。後又曰。宗旨不在衣上。豈非前後不炤。自相矯亂乎。漢月誣謗六祖之偈。謂斷見外道。潭吉改為滯在淨處。於心法未圓。然則世尊之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亦滯在淨處。而於心法有所未圓乎。又迦葉偈曰。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非法。既謂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豈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乎。漢月潭吉。自未悟本來。故一味向本來外。說此心此法之奧。反斥六祖本來偈。為滯在淨處。未夢見古人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耳。龐居士所謂。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者。者便是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註脚。故老僧不待盧公再出。輙斷漢月潭吉。未到佛祖。與一切人。本來無異之地。所以妄作五宗原。五宗救。即據潭吉。謂物之最大者。天地是也。理之最幽者。陰陽是也。聖人迎日推策。畫八封。考河圖。測以渾天之儀。載以曆象之書。然後天地之動靜。日月之行度。星辰之區分。陰陽寒暑之數。閏餘盈縮之變。鬼神幽冥之情狀。灼見而指諸掌。繇是而觀聖人之智慮。過人遠矣。使匹夫匹婦。從而論之。又烏得不增其昧昧。便可見汝。未證到本來一切無異之地。何以故。天地自我出。不可謂物之最大。陰陽繇我彰。不可謂理之最幽。不著一畫。而八卦自陳。未見龍馬。而河圖已出。不待測以渾天之儀。載以曆象之書。而天地之動靜。日月之行度。星辰之區分。陰陽寒暑之數。閏餘盈縮之變。鬼神幽冥之情狀。無不各循其候。各得其所。然則聖人之智慮。何甞有纖毫過人。匹夫匹婦。何甞有纖毫昧昧哉。此是老樵夫。自覺情與無情。煥然等現的境界。世尊據此。謂諸佛出世。惟為一大事因緣。七佛歷祖五宗。據此為相續不斷底宗旨。今潭吉大視天地。幽視陰陽。把迎日推策。測以渾儀。載以曆書。與畫八卦。考河圖。看做聖人奇特的事。如此則正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又何怪其依漢月。妄作妄說。誣謗老僧耶。

同类推荐
  • 崔鸣吾纪事

    崔鸣吾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鳳城瑣錄

    鳳城瑣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rst Across the Continent

    First Across the Contin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源夜话

    龙源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颠倒鸾凤:君后太嚣张

    颠倒鸾凤:君后太嚣张

    五年前,她遭人暗算却命不该绝,失忆坎坷一波波来袭。待她回忆一切,黑如曜石的双眸意外坚定,红唇勾起嗜血的情怀:敢伤她?自不量力。五年后,她带着两只活宝闯走大街,见到登徒子便徒手袭去,黑丝凌乱刹那唯美。“娘亲,有人喜欢你。”“乖,喜欢娘亲的都是白痴。”追妻晌久的某妻奴幽幽说道:“娘子,儿子他说想要个妹妹。”“你自己生。”
  • 佛说申日经

    佛说申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嗜夜妖妃

    嗜夜妖妃

    穿越异世,她只求平凡自由地活着,他却用世间最温暖的爱来宠她,换她的舍命相助。然而就在她倾心相许之时,他却迎娶别人,赐她一纸绝杀令。跳下悬崖的那一刻,她涅槃重生。再次相见,在萧杀的战场上,挥剑厮杀的凶狠,不再有昔日一丝一毫的温情。浴火重生的她如地狱战神“南宫奕,终有一天,我让你后悔今天所做的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王逃婚罗曼史

    女王逃婚罗曼史

    唉…难怪人家说一旦人衰起运来就会无药可救,喏!她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就是因为洗澡的时候摔倒了,所以就无厘头的掉进了另一个世界里,最倒霉的是她刚到达的地方居然是别人的浴桶!!!哇啊啊!!!!这个男人是谁啊?为什么她和他都没有穿衣服,而且泡在水里,难道是…鸳鸯浴?!哇啊啊!!救命啊!!色狼!!———————————————————————————————————————才华横溢的蛮横国师——绰隐:“女王陛下,您已经窥视了臣下的身体,所以您要对臣下负责!您必须娶臣下!”家财万贯的霸道少爷——霖蓦:“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还是霖府的平凡管家,你!蓝若涵!我嫁定了!”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曲凡:“本来我是打算永远做一个自由人,但是自从遇到你之后我的心就被束缚了,所以我决定这辈子都跟着你了!”冷若冰霜的无情宫主——肆幽:“娶我!笨女人!否则!后果自负!”弱不禁风的纯洁少年——清煦:“呜…小涵不要煦儿了吗?呜…煦儿要永远跟你在一起!”柔情似水的神医谷主——梵唯:“纵使我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我也救不了已经被你侵蚀的真心,涵儿,只有你能救我了!”番外人物之流失21世纪的青楼男子——云颜:“我额前的梅花,永生只为你而绽放!”———————————————————————————————————————啊!!!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逼婚成奸?!她不要啊!!!不行!!她不能就这样屈服于这些魔爪之下,一个字!逃!就这样,她——蓝若涵的逃婚史拉开了序幕…———————————————————————————————————————此文轻松,简单,希望亲们在看完此文后能感受到和女主一样纯粹的幸福。最后感谢支持我的亲们。么个~~
  • 半英里的阳光

    半英里的阳光

    阔别已久的恋爱,你回来时,他正好在等你。褪尽繁华,他依然在彼岸守护着她(简介无能(?????)っ)
  • 桃花扇

    桃花扇

    梅老太爷的宅子在东城,梅家原本是保定府最著名的大户,梅老太爷的父亲曾在晚清著名红顶商人盛宣怀手下做事,在扳倒胡雪岩的商战中出了大力,有这般能人先辈,梅老太爷自然在保定府一带呼风唤雨。但民国建立至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梅老太爷却固守祖规,食古不化,终于弄得家道中落。
  • 民国奇闻异事录

    民国奇闻异事录

    2010年冬,我闲来无事,刚刚从单位辞职,这个时候,死党俞飞过来找我,说要我陪他去一趟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说这个山上住着一些隐士,有的是故事。那个时候,我接了一个编辑的任务,给一家图书公司写一些文稿,大都是些奇异的人和事,手头正缺素材,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是俞飞的一个爷爷,没有出五服,老头有九十岁左右,手脚利索而且思路清晰,不仅如此,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他把那三大皮箱的日记和游记给我们从草屋里间拉到外面时,我和俞飞都惊呆了。老头自我介绍,那些都是从民国开始,他所记录和经历过的种种奇人和异事,现在老了,也回味了几遍,就想找个人把这些东西重新写下来,供人们做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