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200000005

第5章

缪曰:诚有是理,但前者按脉,似非此症,岂不数日而脉顿变耶?复往视,仍洪大而数,曰:此时一投桂、附,即发狂登屋,必不救矣。一照前方,但加石膏至二两。或曰:得毋与泻有妨乎?曰:邪热作祟,此客病也,不治立殆。渠泄泻已八年,非暴病也。治病须先太甚,急治其邪,徐并其夙恙除之。急进一剂,夜卧遂安,即省人事。再剂而前恶症顿去,数日霍然,但泻未止耳。为疏脾肾双补丸,更加黄连、干葛、升麻,以痧痢法治之,不一月泻竟止。八载沉,一旦若失。

(藜按:此亦温热症,非伤寒也。)庄钦之一庄仆,因受寒发热,头痛如裂,(太阳。)两目俱痛,(阳明。)浑身骨内疼痛,下元尤甚,(劳伤。)状如刀割,不可忍耐,(热甚伤寒。)口渴甚,大便日解一次,胸膈饱胀,下不解,已待毙矣。为疏一方:干葛三钱,石膏一两五钱,麦冬八钱,知母三钱五分,羌活二钱五分,大栝蒌半个连子打碎,枳壳一钱,桔梗一钱,竹叶一百片,河水煎服,四剂而平。此太阳阳明病也,贫人素多作劳,故下体疼痛尤甚。以羌活去太阳之邪,石膏、竹叶、干葛、麦冬、知母解阳明之热,栝蒌、桔梗、枳壳疏利胸膈之留邪,故遂愈。

又庄一仆,因伤寒后劳复,发热头痛,腹中作泻,势甚危急。为疏一方:山栀仁四钱,枳实二钱,豆豉一两,川黄连二钱,干葛三钱,调六一散五钱,服二剂,热退泻止,头痛亦愈。但不思饮食,为去山栀、枳实、黄连,加鳖甲四钱,炙甘草二钱五分,麦冬五钱,不数剂而愈。

朱远齐治从祖近湖公。少年,因房劳食犬肉伤寒,诸医以其虚也,攻补兼施,至发狂登屋,奔走号呼,(阳明腑症实热。)日夜令壮夫看守,几月余矣。急走使延朱。朱先令煎人参膏二斤以待,用润字号丸药数钱下之,去黑粪无算,热遂定,奄奄一息,邻于死矣。徐以参膏灌之,至一百二十日全瘳。(以上《广笔记》。)龚子才治一人,头疼发热,憎寒身痛,发渴谵语,日久不出汗。以大梨一枚,生姜一块,同捣取汁,入童便一碗,重汤煮熟食之,汗出如水,即愈。(制方甚佳,愈于甘露,且免地黄之忌。)太守刘云亭,患伤寒发热,面红唇赤,面壁蜷身而卧。诸医以小柴胡汤、解毒汤之类,数剂弗效。诊之,六脉浮大无力,此命门无火也,(合脉与症,即是戴阳。)以人参、附子、沉香服之立愈。三服全安。

一妪年七旬,伤寒,初起头痛身疼,发热憎寒。医以发散,数剂不效。淹延旬日,渐不饮食,昏沉,口不能言,眼不能开,气微欲绝,(纯见阴证。凡实证而见此,亦宜独参猛进。贫者,以重剂杞、地,少入干姜。)与人参五钱煎汤,徐徐灌之,须臾稍省。欲饮水,煎渣服之,顿愈。又十年乃卒。(当与疫症内苏韬光一案同参。)李士材治一人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咸谓阴症。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拒按是也。)眉皱作楚;(实邪。)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矢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李曰:吾郡能辨是症者,惟施笠泽耳。(此等症,人便稀识,可为浩叹。)延诊之,若合符节。

遂下之,得燥失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绝之症耶?一人伤寒,烦躁面赤,乱闷欲绝,时索冷水,手扬足踢,难以候脉,五六人制之,方得就诊,洪大无伦,按之如丝。李曰:浮大沉小,阴症似阳也,与附子理中汤,当有生理。其弟骇曰:医者十辈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今反用此热剂,乌乎敢?李曰:温剂犹生,凉剂立毙矣。卜之吉,遂用理中汤加人参四钱,附子一钱,煎成,入井水冷与饮。甫及一时,狂躁定矣,再剂而神爽。服参至五斤而安。(得力在入井水冷服。)凡遇此等伤寒,能以全料六味,减苓、泻,加麦冬、杞子,用大砂罐浓煎与之,必数杯而后酣寝,汗出而愈。于时此法未开,惟倚仗人参之力取效。本阴竭之症,乃峻补其阳,复生阴而愈,故用参每多至数斤。

使在今时,非猗顿之家,不可为矣。

一人伤寒至五日,下利不止,懊目胀,诸药不效。有以山药、茯苓与之,虑其泻脱也。李诊之,六脉沉数,按其脐则痛。此协热自利,中有结粪。小承气倍大黄服之,果下结粪数枚,遂利止,懊亦痊。

一人伤寒,第二日头痛发热。李曰:方今正月,时令犹寒,必服麻黄汤,两日愈矣。若服冲和汤,不惟不得汗,即使得汗,必致传经。遂以麻黄汤热饮之,更以滚水入浴桶,置床下熏之,得汗如雨,密覆半晌易被,神已爽矣。晚索粥,家人不与。李曰:邪已解矣,必不传里,食粥何妨?明日果愈。不以麻黄汗之,传变深重,非半月不安也。(藜按:用麻黄取汗,须防太过。)吴光禄患伤寒,头痛腹胀,身重不能转侧,口内不和,语言谵妄。有云表里俱有邪,宜以大柴胡下之。李曰:此三阳合病也,误下之,决不可救。乃以白虎汤连进两服,诸症渐减。更加花粉、麦冬,两剂而安。(藜按:此亦温热之症。)杨与师外家,发热头疼,六日后忽见红疹。众皆以为发斑,用升麻、犀角等汤,凡五日不效。李视之曰:此疹也,非斑也。斑为阳明火毒,疹为太阴风热,一表一里,判如天渊。乃用防风二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薄荷、桔梗、蝉蜕各一钱,四剂霍然矣。

一人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脉之,洪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语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矣。遂违众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夫病变多端,不可胶执。向使狐疑而用下药,其可活乎?(有汗不可用麻黄,无汗不可用桂枝,古人之定例也。此症明明有汗,岂可执谵妄一端,而误用下药乎?且不大便,腹无所苦,即不可下之的据。)卢不远治来熙庵侄,身体丰硕,伤寒已二十八日,人事不省,不能言语,手足扬掷,腹胀如鼓,而热烙手,目赤气粗,齿槁舌黑,参、附、石膏、硝、黄、芩、连,无一不服,诸医告退矣。诊之,脉浊鼓指,用大黄一两,佐以血药,(以血药佐下,稳妥微妙。)一剂下黑血一二斗,少苏,四剂始清。盖此症寒邪入胃,蓄血在中。其昏沉扬掷,是喜妄如狂之深者也。当时大黄未尝不用,而投非其时,品剂轻小,不应则惑矣,宁望放胆哉。(先时虽用大黄,仍是失下,合脉与症,复大下之,非高手不能。)蜀孝廉阮太和,病寓吴山下。召诊,披衣强坐,对语甚庄,神气则内索也。身热进退,舌苔黄而浓。盖自吴门受寒,以肉羹为补,而时啜之,遂缠绵匝月。卢用疏散轻剂,热退。又复强啖,再热不能起坐。越五日诊之,谵妄呼笑,不识人,已三日,形骨立,汗雨下,而内热特甚,胸胁之热,扪之烙手,第脉尚有神,乃用人参八钱,加四逆散中,一剂而谵妄定,三剂而热邪清矣。自言其神魂穷天之上,极地之下,飞扬奇变,得太乙神符召之,始得返生。愈后问药状,曰:此寒伤心气,荏苒厥深而凑于胸也。以不第南旋,病淹中道,骨肉辽远,药石弗周,则心已伤矣。又反复再四,汗液多亡,内无主宰,热遂入胸。胸为心主之宫城,精神因而涣散,是以游魂为变也。用四逆使热外出,加入参俾神内凝,邪气散,是以主耳。(有此二端,便非阴证。)吴孚先治一人伤寒,身寒逆冷,时或战栗,神气昏昏,大便秘,小便赤,(有此二端,便非阴证。)六脉沉伏。或凭外象谓阴症,投热剂;或以脉沉伏,亦作阴治。吴诊之,脉沉伏,而重按之则滑数有力,愈按愈甚,视其舌则燥,探其足则暖。曰:此阳症似阴,设投热药,火上添油矣。乃用苦寒峻剂,煎成乘热顿饮而痊。(寒因热用法。)按:内真寒而外假热,诸家尝论之矣。至内真热而外假寒,论及者罕。此案故宜熟玩。

一人病昏昏默默,如热无热,如寒无寒,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虚烦不耐,若有神灵,莫可名状。此病名百合,虽在脉,实在心肺两经,以心合血脉,肺潮百脉故也。盖心藏神,肺藏魄,神魄失守,故见此症。

良由伤寒邪热,失于汗下和解,致热伏血脉而成。用百合一两,生地汁半钟,煎成两次服,必候大便如漆乃瘥。

(论百合病深得真谛。)张景岳治王生,年三旬,病阴虚伤寒。(叶天士曰:阴虚二字,尚要讲明。阴虚者,水因火耗,当用滋阴。

若用桂、附,则非阴虚,乃虚寒火衰之症,或戴阳格阳,阴症似阳,乃可用矣。此处关头,宜细详察。)其舌芒刺干裂,焦黑如炭,身热便结,大渴喜冷,而脉则无力,神则昏沉。群谓阳症阴脉,必死无疑。察其形气未脱,遂以甘温壮水等药,大剂进之,以救其本。仍间用凉水,以滋其标。盖水为天一之精,凉能解热,甘可助阴,非苦寒伤气可比。故于津液干燥,阴虚便结,而热渴火盛之症,在所不忌。由是水药并进,(叶天士曰:若用桂、附、人参,此虚寒之证,冷水必不喜饮,岂可饮一二斗乎?此言甚觉谬妄。惟邪热炽盛,可饮冷水。)然后诸症渐退,饮食渐进,神气俱复矣。但察其舌则如故,心甚疑之。阅数日,忽舌上脱一黑壳,其内新肉灿然,始悟其肤腠焦枯,死而复活。使非大合添补,安望再生?若此一症,特举其甚者。凡舌黑用补,得以保全者甚多。盖伤寒之舌,则热固能黑,以火盛而焦也;虚亦能黑,以水亏而枯也。(叶天士曰:水亏之黑,岂可用热?若以舌黄舌黑悉为实热,则阴虚之症,万无一生之矣。)按:是症既云阴虚燥渴,用凉水是矣。而又杂与桂、附各数两,治法未能无疵。至舌苔成壳脱落,恐桂、附之投,不能无过也。

一衰翁,年过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尔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栗危甚,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煎服。下咽少顷,即大汗如浴,时将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脱,鼻息亦几无,令以前药复煎与之。曰: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笑谓曰:此中有神,非尔所知也。急令再进,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起矣。呜呼,发汗用此,而收汗复用此,无怪乎人之疑之也。不知汗之出与汗之收,皆元气为之枢机耳。

喻嘉言治黄长人犯房劳,病伤寒,守不服药之戒,身热渐退。十余日外,忽然昏沉,浑身战栗,手足如冰。

同类推荐
  • 栖霞阁野乘

    栖霞阁野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ixes and Sevens

    Sixes and Seve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拳散手秘诀

    太极拳散手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集传或问卷

    书集传或问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鲸歌

    鲸歌

    鲸歌中,上古的闪电击打着原始的海洋;鲸歌中,生命睁着好奇而畏惧的眼睛;鲸歌中,恐龙帝国在寒冷中灭亡;鲸歌中,文明幽灵般出现在各个大陆,却成蓝鲸最后的吟唱……
  • 犀利皇妃

    犀利皇妃

    前朝风云莫测,后宫你死我活。人之初,性本?初入宫廷,帝王之心难揣测,既有挚爱,又惹群花,奈何只卿一人守孤单。豆蔻年华,已入宫门,半生皆为一人活。时局险恶,人心难测,待到秋风漫天过,谁是独笑者?她是宰相之女,他是一国之君。初见时两小无猜,再见时他已心有所属。初入宫时,她以他为天,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初见她时,他以她为恶,多加刁难,多加利用。宫廷险恶,敌人难测,她为他家庭破散,自身沉浮;挚爱永在,群花乱簇,他为己处处筹谋,无视她怒。帝王无情,皇家无意,她终是看破,步步为营,筹谋算计,只为一日凤舞九天;挚爱远逝,蓦然回首,他才看见她,知她所愿,暗中相助,只为一日和她一起君临天下。
  • 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

    马家驹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打开自己家的防盗门,已经急得满头大汗。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骂骂咧咧道,防盗防盗,他妈的就防自己能行,钥匙都拧断了还打不开,这些个生孩子没长屁眼的,昧了大家的钱才安这么个破防盗门,也不怕出门让雷给劈了。妻子安小菊听见他骂骂咧咧,赶紧从厨房里跑出来,埋怨道,你也四十的人了,能不能管住这张烂嘴,信口乱骂,当心楼下有人听见了。马家驹脖子一梗,说,怕什么怕,没指名没道姓,他吃黄河水长大的,管得再宽还管得住我在自家门口骂人!安小菊见他声音一句高过一句,知道这时候拿他没辙,便随他性子说,你愿意骂只管骂好了,我才懒得管你呢。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 超身变体

    超身变体

    超变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超变的最囧境界是:将别人变出来,自己却没了。-------其实这是个一巴掌拍死一堆大王的故事。
  • 贤弈编

    贤弈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二魔王摸鱼记

    中二魔王摸鱼记

    穿越了?我居然不是主角?而是反派大魔王?这不科学?
  • 宠你的星途

    宠你的星途

    作为娱乐圈的反派专业户,桃酒酥是网友眼里作天作地的花瓶,可是某天,世人眼里神不可及的几个男人,都在线上和她深情表白了。偏执阴鸷的神秘BOSS傅冷枭:酥宝,我错了,你看搓衣板和键盘,我跪哪一个好?@桃酒酥娱乐圈的霸道大佬傅南词:三叔别闹,我已经在跪榴莲了!@桃酒酥粉丝眼里的国民男神叶西初,:你是黑暗生命里唯一的光@桃酒酥豪门阔少里的音乐天才顾时夜:这首歌我只想唱给我最爱的女人听,就是你@桃酒酥冷漠不善言辞的厉墨枫:和爱祖国一样爱你@桃酒酥众黑子:???桃酒酥:做一个反派好难,做一个被人迷恋的反派更难了!
  •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她是大烟国的公主,娘亲被杀,自己被下毒,捡了一条小命,又遇到雪狼族,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身为人类的她,却当长了雪狼族的狼后,统领数万狼族佣兵,征战沙场,挡我者死,顺我者昌!他是狼王之子,贵气鄙人,强大无比。一场偶遇,七年之约。
  •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都说岁月弄人,其实岁月不光能弄人,连神仙都不会放过。三千年前的一场大难,引发了几双人的命运纠缠。千里的彷徨,钦原的无奈,遥止的不舍,千那的坚持,方倚的怨恨……而三千年后的大难,又会制造出怎样的爱恨纠葛?是清如的心伤还是六波的选择?是沮吴的彻悟亦或是斯斯的不悔?众人的情感帷幕有的在大难时偶然开始,有的在大难后悄然落幕……世间事不知如何而起,亦不知如何而落。饶是岁月匆匆,她依旧记得那日春日和风,你面朝湖畔负手而立的样子,不知年复一年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