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9600000002

第2章

泰山,《虞书》谓之“岱宗”。《风俗通义》曰,“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白虎通·德论》曰:“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之相代于东方也。又岳之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贡》谓之“岱”。《周礼》谓之“岱山”。《尔雅》、《论语》谓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后于岱也。

泰山结体,惟《鲁颂》“岩岩”一语,足以形容气象。后人谓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体也。又曰泰山为龙者,言众山之奔赴也。旧说皆谓山脉自西而东。郑樵《通志》谓济南诸山其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诸山其右翼,终不言其脉之所起。李光地《禹贡注》:“导山四条,惟第一条言入海,余三者,或长或短,率无入海之文。”且岱为岳宗,用表青徐之畛,迤东即其入海处,经文不及,以是蓄疑。曾因奏对备闻山东诸山之脉,自营州跨海而来,遣官按履经十余年,非意之也。盖自圣祖御制《泰山龙脉论》出,而百家息喙矣。

泰山面西南,社氏《通典》之说也。后人多谓南向。盖登山者,皆由红门一路,适值其南,于此仰望,峰岩掩蔽,不见绝巅。惟自山西南视之,则正面出矣,亦足征其非自西来也。其背依东北,棨戟排列,最据形胜云。

泰山道里,见于载籍者:《博闻录》谓“高四千丈、环一千里”,《茅君内传》谓“周回三千里”。其说荒远不可稽。唐徐坚《初学记》引《汉官仪》及《泰山记》曰:“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晋郭璞《山海经注》谓:“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唐六典》谓:“周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故俗皆以为四十里云。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其时在平地仅行六七十里而已,况攀陟为劳,不足四十里明矣。明万历间参政张五典者,尝立一法量之。其法用竖竿一,长一丈,刻以尺寸,竿端置一环;用横竿一,长亦一丈,中置一环;两端皆五尺,取其轻重相称。以绳系于横竿之环,而又穿于竖竿之环,牵其绳之尾,则横竿可上可下,而不失其平。于是以竖竿所立之处,视横竿所至之处,则五尺为一步矣,此以量其远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则横竿由端以至竖竿前后,俱著於地;若前高而后下,则横竿前著于地,而后悬于空,视竿所悬处至地尺寸若干,此以量其高下也。又备一册,每页画三百六十格,每量一步则填一格,平地则于格内填一平字。其高尺寸若干,亦于格内注之。填尽一页,则足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其高则累尺寸而计之不爽也。由山下至绝顶;凡量四千三百八十四步,而纤回曲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中除倒盘低十八丈五尺七寸抵高数外,实高三百六十八丈三尺四寸,折步七百三十六步六分八厘。平、高共积五千一百二十步有奇,实一十四里零八十亲步耳。

泰安府城,旧为岱岳镇。自汉迄南北朝,置奉高县,为泰山郡治,在今治东北四十里、其时兼摄博县,在今治东南二十五里。隋开皇时改奉高曰岱山。大业初省岱山,入博城。唐高宗改名乾封。宋太祖开宝五年,诏迁治就岳庙,真宗祥符元年,改名奉符,属袭庆府。金初为泰安军,寻改泰安州,治奉符县。元因之。明初省奉符,并归泰安州,属济南府。国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辖州一县六,倚郭为泰安县。其城内外祠观名迹,有关泰山掌故者,并备录之。

府城内西北为岱庙。《水经注》引《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门阁三重,楼榭四所,坛一所。”按:此庙盖下庙也。其制初为遥参门,门与城南门相直,其前即宋真宗警跸之地也。门外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额“遥参亭”三字。北为遥参亭。亭一名草参。凡有事于岳者,拜于亭而后入,是为入庙之始。自明人设元君像于亭中,遂与庙隔,不可通辇路矣。亭后为岱庙坊,康熙间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北为庙,城堞方三里、高三丈、门八,南辟者五,中曰正阳,三十五年奉敕重建,额“岱庙”二字。东西两掖门,东掖之东曰仰高,西掖之西曰见大。东一曰青阳,又名东华;西一曰素景,又名西华,北一曰鲁瞻,又名厚载。门各有楼。又四角亦皆有楼:曰巽、曰艮、曰乾、曰坤,各随其方焉。

由中门而入,北为配天门,其东为三灵侯殿,又东为炳灵殿。《文献通考》“后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即此。大中样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令兖州增葺祠字,又于庙北堧建亭,名日灵威。肖像一男一女。亭圮,移像于后寝官,今仍建祀于此。按俗刻《增补搜神记》引《唐会要》云:“泰山有五子某某,三曰至圣炳灵王;配永泰夫人。一女曰玉女大仙,即碧霞元君。”其说妄诞不足据。殿前汉柏六株,老干扶疏,有明陈昌言《汉柏图赞》。西北隅一株两干。乾隆二十七年,御制《汉柏图诗》,碑阴勒诗一首,并建亭于殿西。其殿南乃宋孙明复初辟学馆处,名曰信道堂,并自为记。金党怀英《鲁两先生祠碑》云:“孙、石两先生讲学旧馆,为岱庙所并,犹名为柏林地,岁分施钱,为养士之费。”今则尽归道士矣。其门外有宋宣和宇文粹中撰修庙碑。炳灵殿北,旧为迎宾堂,有司候王人之所。康熙间增置三茅殿,乾隆三十五年改建驻跸亭。

配天门西为太尉殿,朱佐《前定录补》所谓“豳公杜琮”也。

又西为延禧殿,今并祀三茅于内。《集仙传》所谓“东岳上卿,汉茅盈及弟茅固、茅衷”也。殿前有元圣旨泰定鼠儿年、至正猴儿年碑,及杜翱撰《东岳别殿重修堂庑碑》,并亡。中阶唐槐一株,古干中劈,阴覆半亩,有明人甘一骥大书“唐槐”二字碑。其门外有宋祥符晁迥撰加封碑。

延禧殿北,旧有御香亭,为贮御香之所;有诚明堂,为祭官斋宿之所,并记。西为环咏亭,四垣嵌历代石刻百余计,种放题跋其尤也。明万历间重建,乾隆十二年拓新之。今上东巡渴岱庙,四陟岱巅,尝驻跸于此,有御制《环咏亭》诗三首勒亭壁。北为藏经堂,内贮历代经文典诰。东为鲁班殿,殿前有乾隆三十五年内务府大臣刘浩赍帑重修泰山神庙告竣题名碑。

配天门北为仁安门,门前有国期告祭碑十三,修庙碑一,左右环立。门内东西碑亭二,碑台四。其在东者:金大定杨伯仁撰重修庙碑一,明告祭碑六,国朝告祭碑五,御墨亭碑一,今上御制重建庙碑一。其在西者:宋祥符杨亿撰天贶殿碑一,明初诏去封号碑一,告祭碑五,天顺间薛瑄摄修庙文,并勒天贶殿碑后面。国朝康熙间施天裔修庙碑一,告祭碑一,又有石幢一,制最古,通盖趺高可二丈,八面剥蚀无字,俗以“无字碑”呼之,而宋宣和袭庆守钱伯言纪游碑阴勒明邹宏文跋。嘉靖间李钦撰修庙碑及明代谕祭各碑,悉为工人撤毁。中为石栏,栏内外怪石凡九,皆有题勒。

北为露台,台之上屹然中立者曰扶桑石,挺然北向者曰孤忠柏。庙内阶旁有古桧数十,蟠结杈枒,此即《从征记》所称“汉柏夹两阶”者。其余翠柏森列,惟露台西南二株,附枝倒垂如缀,皆施天裔修庙时所植也。露台东西,双井夹之,西井味尤甘美。有明州人李钦《古井记》,朱之蕃诗称“香井”是也。又有铁桶二,大数抱,宋建中靖国元年造。有奉符县人李谅题记。周以回廓,各绘冥司善恶状。东廓中间为鼓楼,楼后有东斋房,圮。西廓中间为钟楼,楼后有神器库。《从征记》曰:“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是其地也。北有西斋房,今并亡。

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檐八角,祀泰山之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齐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封“仁圣天齐王”,四年沼加“上天齐仁圣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加封“天齐大生仁圣帝”,明太祖洪武三年改称“东岳泰山之神”。国朝吴云联日:“帝出乎震,人生于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躬祀于此,赐额曰“配天作镇”。雍正九年世宗宪皇帝额日“岱封锡福”。乾隆十三年今上躬祭额日“大德曰生”。十六、二十二、二十七年,上皆亲祭焉。三十六年,上复亲祭,赐玉圭一,高三尺五寸,宽八寸,色微青。有御制《岱庙诗》六首,并勒殿前东、西碑亭。

后为寝宫,宫五间。宋大中祥符五年册封东岳淑明后,今上额曰“权舆造化”。东西曰配寝。凡岱庙之废兴可考者,自宋迄国朝,皆相继增修,碑具在。

出府城北门外一里为岱宗坊,登岱者自此始。坊创于明隆庆间巡抚姜延颐、总河翁大立、巡按罗凤翔等,圮。雍正八年,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敕重建,篆书坊额。西南为凤凰台,《汉书》:“宣帝元康元年,凤凰集泰山。”后因其地为台,台上覆以亭,废,犹有土邱石柱。乾隆十二年为工人掘土所毁。

坊东为酆都庙,神称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道经》云:“酆都为阴气之主,九地之枢机。”又曰:“十王之中,七曰泰山。”故祀此。今上额曰“现因果法”。墀下有古柏,柏顶寄生桧一株,根植郁茂,俗呼飞来拍。庙始于明弘治十四年.,太监李瑾建。有嘉靖四十一年李钦撰重修碑。

坊西旧为升元观,乾隆三十五年建行宫于此,有御书“礼元堂”额。向多古柏,今犹存数株耳。

坊北为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配以八蜡。两庑祀先医。明弘治间,尝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脾。今以岁十二月八日致祭,为郡人蜡祭之所。

北为升元观,观初名建封院;宋政和八年赐额“升元”,有敕牒碑。元至元二十二年,张志纯重修,改曰“朝元”,有徐世隆碑。其神祀东华帝君,俗谓之东岳福神,此则自西南而徙建者。’

北为玉皇阁,万历八年建,白鹤泉故道也。按《明一统志》:“悬崖泻出,宛如垂练。”《岱史》云:“泉冽味甘,异于他水。”《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门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创此城,疏泉萦绕其下。城北旧有水道,经岱届东南,出折而西南,曰运舟街。至城西南出,会(奈)河入泮归汉。”嘉靖间举入封尚章别墅于泉侧,引水为池,曰封家池。凡輶轩宴集多于此。尚章没,其家苦于供应,遂用巨釜塞之,复立阁于上。自泉塞后,宋焘以州中科目渐稀,与当事议浚通,竞为众所阻。然至今夏秋大雨时,阁旁地中犹隐隐如雷吼。西南有泉一泓,清冽甘美,盖其支流耳。乾隆十八年,知县冯光宿建石坊于前,额曰“白鹤”。西偏别构一亭。二十七年知县程志隆拓建。

西为北斗殿,隆庆间建。前有人祖殿,祀秦始皇,盖本《史记》所云:“祖龙者,人之先也。”近改痘神祠。北为金龙四大王庙。《山东通志》称:“神为南宋谢绪,行四,钱塘人,隐金龙山,宋亡投苕水死。明天启四年,以拥护漕河封今号。”康熙元年祀此,有王纪碑。西为青帝观,顾炎武谓即月令,所谓青帝太皞也。《隋书·礼仪志》:“开皇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架,行礼毕,遂诣青帝坛祭焉。”按:观创建无考。宋祥符初重修,加封广生帝君,有御制碑。今佚。又北为金山,明立高真院于上,今名西眼光殿。殿西有眼光泉,游人多于此掬水洗目。

自大王庙转而东北为后土殿,有宋范致君题名勒壁。门外有井曰涤尘泉。东为老君堂,古岱岳观之一隅也。唐为老氏筑宫,武后赐额曰“白鹤”。自高宗以下六帝一后修斋建醮,皆于此观;有双碑以盖趺合而束之,俗呼“鸳鸯碑”.其字四面,每面作四五层,书法不一。唐碑存于泰山者,唯此与玄宗《纪泰山铭》耳。顾炎武采入《金石文字》。迤南(田耎)基敞豁,皆岱岳观故地。按《水经注》曰:“古帝升封设舍,所跨处有石窍存焉。”在故观南趾。《从征记》曰:“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祟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岱史》裁:“向尚存古松柏十余株,有赵子昂题刻‘汉柏’二字。”今与树俱亡。是岱岳观在元以前为东岳中庙矣。

东为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石渠夹径,建以桥栏。庵前有飞鸾泉,又东跨涧,古有王母桥,今废;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渭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传纯阳子炼丹于此,内有纯阳石像。上为飞虬岭。宋焘《泰山纪事》曰:“昔吕公题诗石壁,有虬常对诗顶礼。一夕,吕公复至,挥笔点其额,遂化龙飞去,因名飞虬云。”按《岱史》:“吕公于绍圣、政和间,题诗二首于王母池。”即此。其遗刻在今府署南关帝庙壁。岭上旧有岩岩亭,金知州姚建荣建,并自为记。明成化间,参政张盛移建于水帘洞东,亦亡。洞北为虬在湾,即《岱史》所谓王母池,一名瑶池。《水经注》“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是也。按宋李谔记称:“昔黄帝建岱岳观,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其说荒远不可稽.然老君堂双碑载唐人题名,有“拜访瑶池”之语,知其久也。上有王母楼,俗称梳洗楼,圮。以中溪经流绕府城东南,遂名梳洗河。《山海经》所谓“环水”也,有环水桥,明举人张虎建。又南过封祀坛东,则河淤伏流,至木头沟复见,入泮归汶,总名中溪也。

同类推荐
  • The Moon Pool

    The Moon Po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hymes a la Mode

    Rhymes a la Mo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树远禅师云岩集

    灵树远禅师云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USIN PHILLIS

    COUSIN PHILL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群仙要语纂集

    群仙要语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芳邻

    芳邻

    1945年,美国的农业部推广部主任威尔逊在给杨懋春先生的著作《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导言中说:杨博士这本书,通过把乡土中国放在它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一个村庄中,提供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描述。这里,就是对一个世界的陌生,让威尔逊读出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或许对于任何一个个体,他者的世界多多少少都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本是让人产生接近和了解的欲望的。这样陌生的世界,大约是令人心存了无限想像和向往的。
  • 那片星空,那片海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你听过美人鱼的浪漫故事吗?你听过“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动人诗句吗?你能想象曾有一份这样穿越了时间,跨越了界限的爱情吗?如果你也曾对爱情有过想象。爱情和人生一模一样,永远都是鲜花与荆棘同在。如果我的爱情是鲜花,我愿意拥抱它的美丽芬芳;如果我的爱情是荆棘,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拥抱它的尖锐疼痛。因为,当我拥抱鲜花时,是吴居蓝用甜蜜和微笑为我种下的美丽芬芳;当我拥抱荆棘时,他的整个胸膛早已长满了用自己鲜血浇灌的荆棘。如果我们的相拥只能隔着荆棘,那么我愿意用力、更用力一点地抱紧他!即使荆棘刺穿我的肌肤,刺进我的心脏,只要能距离他近一点、更近一点!
  • 莫格街凶杀案

    莫格街凶杀案

    精选了爱伦·坡悬念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包含莫格街凶杀案、莉姬亚、失窃的信函、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莫蕾拉等5个独立的短篇悬疑故事。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且短小精致,便于携带,是读者旅途或工作途中及闲暇阅读的方便读本。
  • 一日情事

    一日情事

    大龄未婚男警察林岐东某天做笔录时,遇见了因偷窃被刑侦拘留的乔素,她沉默着坐在他对面,他们的故事就从这一刻开始。于乔素,人生已经是痛苦艰难,她身上的谜团留待林岐东走近、解开,但只有她自己能带她脱离苦海。于林歧东,他从未想过他和乔素会走到那一步,警察与嫌疑人,变成靠在一起彼此取暖的爱人?太荒谬可笑,却情不自禁。一步步走,他陷自己于更迷茫无助的境地,他与她,何去何从?
  • 那些走进坟墓的女人

    那些走进坟墓的女人

    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姑娘湘竹所走过的爱情之路。
  • 古代女医官

    古代女医官

    医学院大三学生夏青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农家女身上,更要命的是个六亲无靠家徒四壁的孤女,还有一个拖油瓶的萝卜头弟弟饿的的呱呱叫……新书《夫君太纨绔:废柴小姐要休夫》求收藏,求推荐。要休夫,先习武。穿越异界,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的凤清歌为了休掉纨绔未婚夫,修炼起来宛若拼命三娘。结果一不留神就废材变天才,成了一个可以神挡杀神的高高手。可是……为什么休夫这条路看起来,却越来越长了呢?
  •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李冠军从故乡回来,不仅带来了母校巨变的消息,还带来了我们昔日共同的班主任樊一生老师离婚的消息。他向我描述了母校的变化,说现在去了我一定不敢相信,那就是十年前我们所学习生活的地方。除了校门前的那条经久不息地流淌的石安运河没变外,所有的陈迹早已荡然无存,我们读书的教室,爬窗户进去打乒乓球的会堂,中午吃饭的食堂,还有逃课去睡觉和玩耍的小树林,都在我们离开后的若干年里逐一消失,代之而起的高大敞亮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从校门开始延伸的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两边站着绿荫如盖的悬铃木。美啊,李冠军说,谁能想到我们的母校有朝一日会如此漂亮?
  • 老母塔之夜

    老母塔之夜

    风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一场恶战将上演。强盗穆巴拉克与贪官、野蛮人、烧炭工相互勾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敌人不但狡猾而且邪恶,在埋伏杀手的密林中、在野蛮山民的飞斧前、在峡谷茅房的敌窟中,本尼西与当地百姓联合共同与顽敌斗智斗勇,终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老母塔前面……终极较量,邪恶的面孔展露无疑。悬念迭起、情节生动、迷人的风情文化、悠远的历史感,这些构成了卡尔·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我真的这么厉害

    我真的这么厉害

    新书《无敌从高考开始》,请各位读者继续支持!林修从仙岛归来,以高傲姿态,吊打各路高手。不服?你是圣尊强者?不好意思,我踩的就是圣尊!书友群:564842229
  • 万物禁咒

    万物禁咒

    魔法位面的魔法发展昌盛,妖魔的强大同样难以置信。有着铸造界最为高超的铸造技艺,确没有半点实力。他是学者,铸造界不为人知的泰东,在妖魔的袭击中给很多人,指明了生路。确从未与妖魔厮杀过,朋友的死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阴谋算尽外,还有妖魔虎视眈眈。踏进魔法高中的门,自己缺少的魔法练习,战斗,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