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8000000006

第6章 乐山被炸

日本飞机轰炸乐山的那一天,我在成都。成都也发了警报。我和徐中舒兄出了新西门,在田岸上走,为了让一个老婆子,我的右脚踹到稻田里去了,鞋袜都沾满了泥浆。一会儿我们的飞机起飞了,两架一起,三架一起,有的径往东南飞去,有的在晴朗的空中打圈子,也数不清起飞了多少架,只觉得飞机声把浓绿的太平原笼罩住了。田岸上的人一路走,时常抬起头来眯着眼望天空,待望见了一个银灰色的颗粒,感慰的兴奋的神色就浮上了脸,仿佛说,我们准备好了,你们来吧!

我们在一条溪沟旁边的竹林里坐了一点钟光景,又在中舒兄的朋友的草屋里歇了将近二点钟,并且吃了午饭,警报解除了,日本飞机没有来。哪知道就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寄居的乐山城毁了大半,有两千以上的人丧失了生命。我的寓所也毁了,从书籍衣服到筷子碗盏,都烧成了灰;我的一家人慌忙逃难,从已经烧着了的屋子里,从静寂得不见一个人只见倒地的死尸的小巷子里,从日本飞机的机枪扫射之下,赶到了岷江边,渡过了江,沿着岸滩向北跑,一直跑了六七里路,又渡过江来到昌群兄家里,这才坐定下来喘一口气。

我和徐中舒兄回进城里,听到传说很多,泸州被炸了,自流井被炸了,提到的地方总有八九处。但是到了四点半的时候,就知道被炸的是乐山,消息从防空机关里传出来,而且派去看的飞机已经回来了,全城毁了四分之三,火还没有扑灭呢。那是千真万确的了,多数人以为该不至于被炸的乐山竟然被炸了。

为什么要轰炸乐山呢?乐山有唐朝时候雕凿的大佛,有相传是蛮子所居实在是汉朝人的墓穴的许多蛮洞,有凌云乌尤两个古寺,有武汉大学,有将近十万居民,这些难道是轰炸的目标吗?打仗本来没有什么公定的规则,所谓不轰炸不设防城市,乃是从战斗的道德观念演绎出来的。

光明的勇敢的战斗员都有这种道德观念。彼此准备停当了,你一拳来,我一脚去,实力比较来得的一方打倒了对方,那才是光荣的胜利。如果乘对方的不防备,突然冲过去对准要害就来个冷拳,那么即使把对方打得半死,得到的也只是耻辱而不是胜利,因为这个人违背了战斗的道德。多数住在乐山的人以为乐山该不至于被炸,一半就由于料想日本军人也有这种道德观念。他们似乎忘却了几乎每天的报纸都记载着的事例,要是不忘记那些事例,日本军人并没有这种道德观念是显然的。他们存着极端不真切的料想,又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为赌注,果然,他们输了。我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我也输了。

那一夜差不多没有阖眼。想我的寓所在岷江和大渡河合流的尖嘴上,那是日本飞机最先飞过的地方,决不会不被炸;想我家每次听见了警报总是守在寓里,不过江,也不往山野里跑,这回一定也是这样,那就不堪设想了;想日本飞机每次来轰炸,就有多少人死了父母,伤了妻子,人家的人都可以牺牲,我家的人哪有特别不应该牺牲的理由?但是,只要家里有一个人断了一条臂或者折了一条腿,那就是全家人永久的痛苦。如果情形比断一条臂折一条腿还要严重呢?如果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呢?如果老小六口都烧成了焦炭呢?我要排除那些可怕的想头,故意听窗外的秋虫声,分辨音调和音色的不同,可是没有用,分辨不到一分钟,虫声模糊了,那些可怕的想头又钻进心里来了。

第二天上午八点钟,一辆小汽车载着五个归心如箭的人开行了。沿路的景物,没有心绪看;公路上的石子弹起来,打着车底的钢板哨哨发响,也不再嫌它讨厌了;大家数着路旁的里程标,“走了几公里了,剩下几公里了”,这样屡次地说着。那些里程标好像搬动过了,往常的一公里似乎没有那么长。

总算把一百六十多个里程标数完了。从乱哄哄的人丛中,汽车开进了嘉乐门,心头深切地体验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况味。忽然有人叫我,向我招手。定神看时,见是吴安真女士,“怎么样?”我慌张地问。

“你们一家人都好的,在贺昌群先生家里了。”听了这个话,我又深切地体验到“疑是梦里”并不是夸饰的修辞。

跑到昌群兄家里,见着老母以下六口,没有一个人流了一滴血,擦破了一处皮肤,那是我们的万幸。他们告诉我寓中一切都烧了;那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我并不感到激动。他们告诉我逃难时候那种慌急狼狈的情形;我很懊悔到了成都去,没有同他们共尝这一份惶恐和辛苦。他们告诉我从火场中检出来的死尸将近上千了;那些人和我们一样,牺牲的机会在冥冥之中等候着,他们不幸竟碰上了,那比较听到一个朋友或是亲戚寻常病死的消息,我觉得难受得多。最后,他们告诉我在日本飞机还没飞走的时候,武大和技专的同学出动了,拆卸正在燃烧的房子,扛抬受了伤的人和断了气的尸体,真有奋不顾身的气概;听到这个话,我激动得流了泪。在成都听人说起那一回成都被炸,中央军校的全体同学立刻出动,努力救火救人,我也激动得流了泪。那是教育奏效的凭证,那是青年有为的凭证,把这种舍己为群的精神推广开来,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被炸以后的两个月中间,我家都忙着置备一切器物。

新的寓所租定了,在城外一座小山下,就搬了进去。粗陶碗,毛竹筷子,一样可以吃饭;土布衣衫穿在身上,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三间面对田野的矮屋,比以前多了好些阳光和清新空气。轰炸改变了我的什么呢?到现在事隔半年了,在曾经是闹市区的瓦砾堆上,又筑起了白木土墙的房屋,各种店铺都开出来了。和被炸的别处地方以及沦为战区的各地一样,还是没有一个人显得颓唐,怨恨到抗战的国策;这是说给日本军人听也不会相信的。

同类推荐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枕草子

    枕草子

    文学大师周作人经典全译本,译自《枕草子春曙抄》原版珍稀底本《枕草子》是日本治愈系至高杰作,畅销千年的文学里程碑经典。传奇女作家清少纳言,用纯净细腻、精致简明的独特笔触,完美呈现日常生活、风物自然、宫内趣闻中稍纵即逝的美。人世间的寻常物事,在她的笔尖开出花,她那颗不染纤尘的天才之心,体现在书中每一页,读来温暖治愈,不忍释卷,赢得“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之美誉。
  •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是作者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和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三上湄公河及多次赴滇采访,又参阅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分两条线索,以两种笔法展开:一条围绕湄公河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一条围绕发生在金三角的“10.5”惨案。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作了细节性的想象与描述。特别是被毒枭屠杀的。13名中国船员,当时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煎熬。13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啊,作者力图把他们梦断之前的美好,与面对屠杀的痛苦挣扎还原出来,以祭他们最后的一段人生航程。本刊选载如下几章,以飨读者。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活着便要温柔相爱

    活着便要温柔相爱

    “活着便要温柔相爱”在这里并非进行时,而是时过境迁后的成熟回望,带着感性的体谅与祝愿。嬉笑怒骂的笔触里饱含热泪与深情,写尽爱情的穷形尽相、明亮忧伤,从炽热到冷却,从不甘到释然。故事里的她们会让你想起时光深处、曾经爱过却没有在一起的人,你会明白感情里存在多重形态,爱和偏执都是无法治愈的顽疾,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结果,也不是每个“为什么”都有对应的“因为”。人生怎么选都会有遗憾,别让错误的人浪费了最好的你。
热门推荐
  • 御灵世界

    御灵世界

    诸天十方,星河为界。万古上行,独尊玄灵。【玄灵】者,荒兽之魂魄,藏于灵窍之中,以血气孕养,外可御敌,内可聚力,千变万化,通天彻地。一代玄宗遭同门陷害,战死于云峰之巅,当他再次醒来之时,竟然重回到百年之前,灾变还未开始,浩劫还未降临。这一次,纵然千难万苦不回头。这一世,纵然万劫焚身不低头。
  • 记忆魔咒

    记忆魔咒

    常洛常常问自己,忘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久?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到市立中学的铁栏外,等待那个女孩的出现。终于等到她走过来在铁栏内的石廊上坐下,常洛的面孔一下变得神采飞扬。女孩名叫凌榛榛,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虽然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每次面对她,常洛的心就会变得很软,一如春天懒洋洋的阳光。他点燃一枝烟,静静地看她低头读书的模样。随着书中的内容,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在春日阳光和斑驳树影的掩映下,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晶莹。这样隔着铁栏的相守,已经令他心满意足。
  • 掀翻漫威的男人

    掀翻漫威的男人

    一个混迹在漫威世界里的触手怪。主打幕后流。女主是一对原创的混血姐妹花。
  • 无限幻想之余烬

    无限幻想之余烬

    第一次执笔写书,写给自己,写给幻想的自己。可能没有那么热血,可能主角就是那么怂。但人无完人,不是吗?每一个人都是有一个英雄的梦,但是英雄却不是那么好当的,而英雄也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有欲望,也有底线……
  • 松窗杂录

    松窗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兰言述略

    兰言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义轮回

    正义轮回

    阴阳太极,风翼纵横。蚂蚁弱小,亦可挽天。正义轮回,往返复复。光明始出,一定乾坤。
  • 偃溪广闻禅师语录

    偃溪广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