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1500000004

第4章 微言大义的至圣先师

——张岱年如此看孔子(前551—前479)

1948至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后,他运走了一大批黄金及文物古董,据说还特意运走了三个人。 而那三个像“传国玉玺”一样重要的人中,有个叫孔德成的,当时他还是一个28岁出头的年轻人。就是这位尚未而立的青年,因其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嫡孙,承袭着两千余年孔子的神圣血脉,而被视为“国之重宝”。

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中,历代帝王将相轮番更替,世界第一贵族世家的孔子家族的地位却日益升高。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作为一个没落贵族的子弟,被一再追封加谥,由“褒成宣尼公”到“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一直到“大成至圣先师”。 其地位之尊贵,其思想传承之久远,综观中国历史,无有出其右者。

细观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待孔子,汉族政权虽然表现得毕恭毕敬,而少数民族政权对孔子的褒奖程度,甚至超过了汉族政权。元朝时候,皇帝觉得宋朝政府对孔子的封号还不够气派,便改称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到清顺治时期,孔子更被冠以“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称号。因为他们知道,孔子对当时的汉族来讲,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上的符号,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的偶像,对孔子的尊重,就是对汉民族精神的尊重,也是对汉族的尊重。

孔子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确立了道德规范的基础,也确立了以道德的秩序来实现国家秩序的基本政治路线。张岱年先生说:“儒家学说中确实具有一些微言大义,‘微言’即微妙之言,‘大义’即基本含义。微言大义即比较具有深奥精湛的思想,亦就是儒学的深层意蕴。”

是自秦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基础一个没有思想上统一的国家不会是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国家,统一的国家必须有统一的国家信仰。西方维护统一的法宝是对法律和对上帝的尊敬,而中国是依靠道德的尊敬,这种尊敬靠对孔子以及其学说的崇拜来实现的。

孔子的微言大义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近两千年的政治,其言论中体现的道德思想和人格理想,以及他自己的思想品格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孔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但仍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可是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孔子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是后人往往误解或故意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在义利的关系上,孔子确实是重义轻利,但孔子并不绝对地反对利。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据《史记》记载,老子就曾经告诫孔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从养生的角度出发,对孔子提出的善意的批评,是说他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不利于自己的生存。

孔子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更是被认为是伦理上的黄金法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体现了他是一个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的人。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总结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过他的这段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而他的这一总结也成为中国人人生自励的目标。

孔子性格中也有冲动的一面。“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意思都是闲居三个月,孔子就心神不宁,寂寞难耐了。《乡党》中有一笔传神的描写,说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也就是说,他一听到国君召唤,没等车备好,就急匆匆地出门。可见,即便圣人,也不是完人。

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人格魅力,直到今天仍然不失其积极意义。张岱年先生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

中国的传统思想曾经使中国在近代积贫积弱,备受欺凌,时间进入了21世纪,中华民族的屈辱已经成为过去,在硝烟散尽的今天,我们要冷静。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在近代所经受的屈辱,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孔子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我们也不要对儒家文化所造成的中华民族的两千年繁荣视而不见。

【名家巡礼】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沧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于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他被推为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作为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他桃李遍天下。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国姓爷”:“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热门推荐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的缘起缘灭,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想见一个人的时候就去见他吧,喜欢的时候就使劲地喜欢吧,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或这种心情了。
  • 甜婚蜜爱:总裁得寸进尺!

    甜婚蜜爱:总裁得寸进尺!

    背负着十亿的债,许宁夏嫁给了景夜白,此时两个人才认识一天不到。原以为大家利益交换,很容易各取所需,互不相犯。她以为自己是他的逢场作戏,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他的一往情深。任外面风雨肆虐,他只想将她护在怀里,直到有一天,作为律师她亲手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高高在上的太子爷,至此,沦为阶下囚。她转身,背影决然坚强,可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她早已泪流满面。这一生,爱与恨,原来早已,纠缠不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有喜之公主嫁到

    农家有喜之公主嫁到

    “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合我的胃口。”“你果然有恋童癖好”“呃,你永远是我的小公主?”“……”
  • 任逍遥之前世因今世果

    任逍遥之前世因今世果

    江湖风云四起,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将在此得以解决,在这江湖乱世,三国争霸中,命定中的那五人又将扮演着何种身份?在次次的轮回中,那遥远的记忆已经支离破碎,他们是否还能忆起自己的使命,结束这场江湖恩怨纠纷,改写千年前悲剧的再次发生?无耻某人趁着月黑风高,对着被蒙上双眼的那人宣誓着他的主权:“丫头,不要喜欢别人,你,是我的!”蒙眼遮面是想怎样?欺我瞒我还想这么容易抱得美人归?趁着某人还在忙,拎包带上姐们悄悄溜走,江湖逍遥,何不乐哉?
  • 善思童子经

    善思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讲述了钱学森旅美二十年、曲折归国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的传奇一生。钱学森是如何从一个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钱王后裔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从而摇身变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本书都做了解答。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草原上的红飘带

    草原上的红飘带

    蒙古族女人娜仁花结婚不久就被丈夫抛弃了,可是她并没有倒下,她一个人抚养儿女,还收养了五个孤儿,历尽坎坷终于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并同时带领草原牧民积极投身于经济开发走上富裕之路。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优胜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