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1500000007

第7章 悲情的秦国谋者

——刘向眼中的商鞅(约前390—前338)

自古改革就是一件难事,相对于革命来讲,改革是温和的,因为温和,所以改革就倍显艰难,而改革者也要承受革命者所没有的压力。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成为被谴责的焦点,而改革者的下场也往往是悲剧性的。与商鞅同时代的吴起,被乱箭射杀,后世宋朝的范仲淹和王安石,因为变法而遭贬谪。而最惨的是商鞅,他的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却被五马分尸,死后的尸体还被痛恨他的人加以乱刃。他为秦国鞠躬尽瘁,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商鞅为秦国铺平了发展的道路,却被秦国人在这条路上踩死了。

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说 “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驳说:“制度和法令应该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来制定, 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只要求其便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周武, 是没有效法古代而称王的;夏桀和殷纣是没有更改旧制而灭亡的。从此可知,反古未必错,循礼未必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商鞅的言论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其中他治世不法古的思想更为后世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所继承。最后,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见,同意变法。

而朝廷内部新旧两种势力斗争并没有因为新法的公布而止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触犯新法。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破坏变法。商鞅说:“太子犯法,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应该给老师处罚。”于是下令把他俩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通过这新法的实行,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 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刘向明确指出,商鞅变法是秦得以并天下的根本。“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但在历史上,对于商鞅的评价多负面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中肯的,商鞅确实是一个“天资刻薄”之人。他孤高自许,率性而“绝情”,从不左顾右盼,不为自己留任何余地。后世还有人评价他“毁灭孝悌,败坏人的天性”。因为他身为高官却坐视母亲为奴,两千年前的贾谊评商鞅说他舍弃礼义,只知道爱儿女,甚至杀兄杀父。商鞅忍使意中人琵琶别抱,弃幼年旧交,舍变法新知,剐去官场同道之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变法虽成,他自己却众叛亲离,人人欲杀之而后快。这是他身败的原因,而世人以人而论事,更把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也归罪于商鞅,从而把商鞅说的一无是处,就有失偏颇了。

秦灭六国,可以说是商鞅变法之功,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强盛,但是。当秦统一六国之后,仍然用商鞅的政策,实行严刑峻法,没有从商鞅变法中吸取“治世不法古”的经验,没有很快地实现统治方式的转型,这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迅速败亡。这一点,秦始皇显然不如刘邦,因为刘邦在做皇帝后很快就明白,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但秦始皇不明白,可以用法家得天下,但不能用法家治天下。秦的严刑峻法是导致秦朝遭到普遍反对的重要原因,而刘邦入汉中后,与民约法三章,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如果把秦灭亡的账一块算到商鞅头上,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或许秦国早就被其他国家所灭,也就没有二世而亡的故事了。

作为一个法家的改革者,要想取得成功,寡情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寡情,才能够雷厉风行,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够维护法的精神。这与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好是相违背的。且看商鞅的政治主张:“人性乃法所固,非情所致”,这与人们从开蒙时便须牢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共识完全相悖;他主张治理国家应“九分刑罚,一分赏赐”、“一人犯法,九家连座”,这又与孔夫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背道而驰;他标新立异,锐意改革,“反古者未必错,循礼者未必成”,直接向传统的周礼宣战。所以,当后世文人站在儒家礼治、德治或文治的立场来评判,自然与商鞅之思路不符,而秦汉之民又多受秦苦,更增添了一份感情上的排斥。故而商鞅成为秦的霸政——与暴政为同义语的设置者,进而成为千古骂名的承受者。

今天对商鞅的评价,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商鞅变法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看待,在当时,富国强兵是其必然的目标选择。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商鞅选择了以法律和军功为成功的手段,最终归纳为以帝王为中心的权力机制,从而实现了秦国的强盛。

但秦国的强盛更反衬了商鞅的人生悲剧,他为秦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被新王以“谋逆”之罪判“车裂”酷刑。为了实行新法,他不见容于同僚,不见谅于百姓,建不世之业却不见容于天地,一代豪杰的下场怎一个“悲”字了得。

【名家巡礼】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同类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隆美尔传

    隆美尔传

    隆美尔的大半生都在对战术的迷恋中度过,武器的型号及数量不重要,始终保有步兵的进攻能力才是他制胜的法宝,他给人们留下了传奇的故事、争议的历史、精妙的战术以及战争年代的一曲挽歌。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参军

    参军

    莫言军队服役21年,这是他从成长到成熟,文学创作从起步到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时期。过去的莫言研究,实际上是他的创作研究,关于他小说世界之外的人生故事基本没有涉及。对一个经典作家来说,不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参照,加以对读,这种研究其实很难真正展开也无法深入下去。或者说过去的莫言研究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而言,除创作技巧和方法外,基本属于宏观史观范围,并没有重视到微观史观的问题,而我所说的微观史观,就经典作家研究而言,就是他的家世研究。直白地说,就是弄清楚他是怎么一个人的问题。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热门推荐
  • 天文:太空深处的发现

    天文:太空深处的发现

    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周期为243天,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别的大行星相反,即自东向西旋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金星的逆向旋转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在太阳系已发现的八大行星之中,有七颗行星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自转,只有金星的自转方向与众不同,呈逆时针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生活在金星上的话,人们看到的太阳将是西升东落。金星一般被人看作是地球的姊妹星,它的自然条件与地球非常相似。
  • 拉钩兄弟

    拉钩兄弟

    红色夏利出租车在夜雨中奔驰,雨点“刷刷”地毫不留情地甩在风挡玻璃上,雨刷“咔咔”地毫不客气地刮去雨水。司机李仪瞪圆两眼,注视着雨雾茫茫的街道,不时瞥一眼后视镜——后排座上,一对老夫少妇毫不顾忌地在逗趣儿调情;李仪早就看出,那浓妆艳抹的妖媚女子不是“出台”小姐,就是“租窝”野鸡;那挺胸腆肚的老头子,肯定是社会上所说的那种“在职在位挺正派,下岗退休就学坏,怀里搂着下一代,嘴里唱着‘迟来的爱’”的老不正经。
  • 冷月如刀

    冷月如刀

    冷月如刀砍落花,落花笑我太卑贱……一见如故,再见陌路……曾经的恋人,曾经的你,昔日和你一起看过的风景,都已成泡影……相识、相知、相爱、相恨,到最后都不过是一场黄粱梦……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
  • 毒步天下:嚣张嫡女笑

    毒步天下:嚣张嫡女笑

    >封后大典,血溅三尺四肢断,父亲以命换她残生依旧逃不过被做成人肉包子的下场!一朝重生,嚣张无人敌,打姨娘辱庶妹那都是小意思,势必要那负心人用一生来偿还!九五之尊照样虐,腹黑冷情王爷旁边滚,翩翩美丞相也只沦落到棋子,武林盟主也敢毒!嚣张嫡女自然是要傲苍穹,凡夫俗子怎堪配!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安静,一个躁动,一个叫寸金,一个叫寸草。他们不一样,我想,除了长相,真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可是上帝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于是他们,就这么可笑地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我要说的,是一个豆一般的故事,这个女孩儿,有着一个和豆子一样,干巴巴的名字,叫窦泌。寸金爱她,他总说,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惆怅,所以偶尔,会希望她甜蜜地,送上几颗白兰豆。寸草也爱她,他总说,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落寞,所以时有,会希望她甜腻地,叫她一句蜜豆。山孩子的童年,像鱼子江的水波那样荡漾,他们陪着她,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日子,于是每一天淡淡洒下的薄暮,都会有山那般青绿的青涩。那些怪味豆般的青春呵,寂寞,却也耐不住寂寞,只消舌尖轻轻一舔,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酸甜苦辣。而泪的咸,是从碧波山的罂粟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个依旧黄昏的傍晚,那挤挤挨挨的芳香,弥漫在大胆的诱惑中,从此治病的神药,变作贪婪的瘟疫,窦泌姨母在这时候等来了一季的凋零,却收获了罪恶的果实,为此,她出卖了亲情,引发了窦泌阿爸心口处致命的一声枪响,于是天开始变得血红。七岁的窦泌孤苦了,带着自己疯掉的阿妈过上了没日没夜地对着油灯,喝着豆汤忧伤到落寞的日子。而疼痛的青春并没有因为一夜长大的风起云涌而结束:就在一个雨夜,寸金和寸草的爸妈因瘟疫而客死他乡,寸草被张瘸子收养,而寸金,竟是变成了窦泌姨母的养子。那云淡风轻的,如光一样和煦的美好,在一夕间成为了过去,一段憎恨与无奈的雷雨就这么悄然而至,然后时间就这么僵持着,时过境迁了很多年,直到一日灰色天空下的山路上,来了一个叫做苗俊的人,他候鸟一样地来到了这群山孩子的身旁,于是煮豆子一样难熬的煎熬就这么开始了:窦泌爱上苗俊,苗俊恋上寸金,寸草夹在隔阂间,左右为难。后来,爱情变得懵懂,曾经熟悉的人,开始像豆萁的放手,豆末的离开,后知后觉地渐行渐远。善意的谎言,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
  • 古寺枪声

    古寺枪声

    古城宜州,有一座建于大辽国开泰九年的雄伟宝刹,叫作奉国寺。奉国寺的建筑雄奇壮观,大雄宝殿占地九十九亩,高耸在蓝天白云之下。店内佛台上端坐七尊大佛,佛像身高在两丈五尺以上。在中间的毗婆尸佛身后,有一尊倒座观音菩萨塑像。每日里寺内信徒云集,香烟缭绕,钟磬齐鸣,经声袅袅。寺院周围红墙围绕,墙内松柏参天绿荫掩映,奇花异树竞相生长。山门外却是一片平整宽阔的广场。日本鬼子投降后,这片广场成了一处热闹的集贸市场,每日里客商云集,如城北的大凌河水一样喧嚣翻腾。
  • 养个你,杀了我

    养个你,杀了我

    活了很久很久的吸血鬼,终于找到了能够结束漫长生命的方法,他找到了那个能够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那么就好好教导她吧。(这个故事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治愈向故事,文笔随意故事随意,不喜勿喷。)
  • 狂傲女帝

    狂傲女帝

    桃夭出生于书香世家,是英国皇家医学院中医系的学生,却意外穿越成府中惨被欺负的痴傻小姐。阴谋不断,她沉着面对,三根银针救活当朝君主,医治混世魔君,惩罚昏官奸虐。看一只小白兔如何化身为浴血修罗,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首位俯撖整个宇宙的至尊女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终归太虚

    终归太虚

    “您掐住了对方喉咙,对方感到恐惧,获得绝望值一点。”“您剑斩敌首,获得绝望值十点。”“您威震远东一城,吃瓜群众甚众,获得绝望值一万点!”神佛不渡世人,我以绝望普度众生。“如何普渡?”“自然是送其归西。”易九慈悲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