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2300000003

第3章 序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2)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星云大师

佛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说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间所有的东西,即使是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宗教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久的文化,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它对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承载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莫大的贡献。

这段话出自《包容的智慧》一书。在与刘长乐先生谈到佛教的历史与现状时,星云大师还颇为感慨地说道,中国和佛教始终是和谐的。佛教文化被悠久的中华文化所接纳,并且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的佛教。佛教对得起中国,中国也不负佛教,正是两者之间相互的包容造就了这一切。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这句话不不仅适用于人对宗教的信仰,同时也适用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呐喊,它象征着西方人对尊重个体与尊重自由的向往,在东方,这种意识同样存在,不过被转化成了一种更加和谐、更易被接受的形式——包容。东方式的包容是海纳百川、泽被万物,是接受彼此的差异化,求同存异。

不论是学佛还是处世,包容的智慧都弥足珍贵。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所以,即使你不信佛法,也应该学会佛法倡导的包容的精神。如果你信佛法,第一要学弥勒佛,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那么肚子就要大一点,要能包容万象;要相信即使其他人和自己观点不同,也有对的地方;要用慈悲的笑容面对他人。以上这些都是佛法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感知到的。

这世上的事物千奇百怪,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让我们的相处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无所谓希望或者失望、信任或者背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不必强求一致。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客观上便要求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即寻找相互之间相同的地方的同时尊重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因此,要做到“求同存异”,“尊重”是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耐心、能包涵、心胸开阔。如果能将这一条与取长补短、开诚布公协调运用,那么,不仅双方能表达得更为舒畅,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不少的新东西。

有一个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总是与他人发生矛盾。后来他找到一位大师,向他求教。

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谁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同的容器,想与他们相处得好,那么,我就要把自己变成可以倒入各种容器中的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走到门外,大师指着院内的水井说:“这里是水。”又指向庙门旁边的山泉:“那也是水。”然后又抬起胳膊指向遥远的地方,说:“那边有条河流,那也是水。”

此人大悟:“大师是想对我说,虽然水可以化为各种形状,但水终究还是水,不是水瓢、水杯,也不是花瓶,对吗?”

大师笑着点了点头。

对那些我们不相信,但又无损于原则的事情,我们大可不必用绝对较真的态度排斥,我们可以像水一样,能将自己融入其中,但又能保持自我。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如此,在人际交往里亦是。

我们要逐渐学会求同存异,保留相同的利益要求,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学会照顾他人的利益。当双方观点出现分歧或利益不能平衡时,尽量寻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间值,否则,我们就很有可能在面临差异与分歧时彼此伤害。

参禅未必非到庙宇之中

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星云大师

禅如空气一般,将我们环绕其中。正如星云大师所言,“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古德说“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深山古寺中能修行,红尘俗世中也可得道。

禅是静,禅是定,于滚滚红尘中踉跄奔走的众生能否聆听梵音佛唱呢?

只要心中有佛,外境又怎能阻碍人的修行之路?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心中有佛,耳中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这是星云大师所到达的禅悟境界,也是在俗世中摸爬滚打的众生获得心灵解脱的法门。

虽然生活在这污浊的婆娑世界,但只要心中有佛,凡尘俗世中也能聆听到曼妙梵音,凡夫俗子也能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白莲。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禅就在身边,所以,参禅并非必须到庙宇之中。

无德禅师从法堂中走出来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位女施主手捧鲜花,面色虔诚地走进了佛殿。于是,无德禅师朝她点头微笑。

女施主向无德禅师微微施礼后说道:“禅师,这是我今天刚刚从家中的花园里采下的鲜花,您看这花朵绽放得多么美丽!”

无德禅师回答说:“是啊,多么美丽的花朵!施主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必然会得到福报。”

听到无德禅师的评价,女施主非常高兴,她开心地说:“这是作为一个信徒应该做的。每次一走进庙门,我的心就会变得特别清净,所有的烦恼刹那间烟消云散。可是一旦回到家里,无数的烦恼又会涌上心头,我到底该如何消除心中的魔障呢?”

无德禅师并未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既然施主每天都来寺里献花,我很想向您请教,请问您是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的呢?”

“每次我将花采摘下来之后,都会将其泡在清水里,并且及时地为它换水。换水时,还会把花梗剪掉一段,因为花梗在水的浸泡下容易腐烂,一旦腐烂就无法正常地吸收水分和营养。”

“施主,这和在世俗生活中保持清净心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我们就像是那瓶中花,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是净瓶一样,唯有不断地净化自己的身心,检讨、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快乐。”

女施主似懂非懂地问道:“谢谢禅师的开释,我很希望能在寺院中过一段禅者的生活,既能够向禅师多多请教,又可享受晨钟暮鼓和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到寺院中生活呢?”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庙宇,呼吸之间就能够感受到禅意的清澄与圆融。

在自然天地之间,有无处不在的禅机妙意。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生命中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一双发现美丽风景的眼睛。道理是如此平常,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像孩童一般的单纯心灵来体悟。

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都可以使你悟到般若在哪里——到处都是。在看花中能悟道,在风景中也能成佛。

智慧绝非刹那芳华

智慧就是对万事万物的豁达和穿透一切的力量。

——星云大师

保持心正意诚是获得并维系禅宗智慧的法宝,而如何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呢?

星云大师教诲:“对世间要救苦救难,对他人要感恩戴德,对家属要共荣共有,对社会要献心献力。”

智慧不是刹那芳华,也不是镜花水月,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将永恒地存在于人世间。真正的智者能够在这永恒的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出最美丽的传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雨凋零了春花,往日时光难以再现;光阴似水,时光如梭,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后主李煜将自己人生失意的一番怅恨寄寓在暮春残景之中,这既是自我心情的写照,也涵盖了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将人生易逝、光阴难留的无限痛苦融汇和浓缩在了这千古一叹中。

穿越岁月的长河,无数美好的瞬间都在细雨中凋零陨落,无数壮丽的举动都在和风里化为尘埃,雄奇的景观都将随光阴而沧桑,坚定的信仰也会遗失在时光的洪荒里。美丽、感动、快乐、悲伤常常只在刹那之间,如清晨露水,日出即干涸;如夜色昙花,一夜枯荣。人道“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然毕竟东流去,这一滴水与那一滴水转瞬之间从咫尺到天涯。

人生短暂,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而禅的智慧却在人生的众多瞬间化为永恒。

与群石对语,看顽石点头,拈花一笑,掸衣无痕,这是佛的姿态。

相传在灵山法会上,释迦牟尼为众人说法。他手指间拈着一朵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对着众生微笑,似乎所有佛法的奥义,都已经在这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道尽了。

众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抬起头,直视着佛陀的双目,并报以会心一笑。

释迦牟尼欣然赞叹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传递了一切,也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这就是禅宗的第一次传灯,摩诃迦叶继承了佛祖的衣钵,也继承了他传法普度众生的事业。禅法智慧的传承似乎就在两人相视一笑间完成了,但智慧的意义并未在那个瞬间全部实现。禅宗智慧的刹那芳华与永恒魅力往往是共存的,并行且永不相悖。

星云大师说,有智慧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会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别人看到外,你看到内;别人看到相,你看到理;别人看到点,你看到面。所以,就在这一笑间,释迦牟尼与摩诃迦叶就能洞悉彼此。

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却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所以,人一旦获得了禅法的智慧,就应该将其融汇于自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既然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步速从这几十年的光阴中穿行,为何不选择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健,既能自利,又可利人。当走到生命的尽头,即使不能留下深刻的痕迹,也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欣慰。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种飞翔也是一种姿态,它同佛陀的所有智慧姿势一样,具有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魅力。

同类推荐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有关人生感悟的小册子。有关人生感悟的讨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品尝了成功的滋味,才会想着品尝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但是我们第一次的成功,总是在满足现状的安乐心态中迟迟不肯到来,如此,我们获得成功的期限越拉越长,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可能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推助力,这种力量也许让我们很痛苦,不好受,但只要它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地奋斗,振臂高飞,从而攀上成功的枝头。
  • 高情商沟通学

    高情商沟通学

    《高情商沟通学》共分为十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需要遵循沟通的哪些黄金法则,如何善用对方的心理,让沟通更有效果,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好听的话怎样说更打动人心,拒绝人怎样不露痕迹,实话不代表直说,怎样有技巧地说服别人,学会说让人开心的糊涂话,批评人而不得罪人等内容,向读者朋友们推出高情商沟通的技巧,助读者朋友们在与人沟通时顺风顺水。
  •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为了帮助读者早日摆脱负面的情绪控制,本书通过8种正面的思考习惯,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向大家阐述思考习惯的重要性。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到更多的朋友改变负面思考的习惯,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业上遇到困难,都不要失去信心,衷心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启发。
  • 解压密码

    解压密码

    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我们过着尘埃喧嚣的生活,心灵有着太多的包袱,灵魂有着太多的累赘。如果在你普通平凡时能把自己的苦日子过甜。这将是你对得起自己的最大安慰。人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只要你及时地改变了心态,就一定会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地努力学习、工作和打拼自己的新天地。这样你就非常容易改变自身的环境了,有了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获得更多便利的“机会通道”,那你就肯定会是苦尽甘来!本着热爱生命、关注心灵的目的,郑重地推出这本《解压密码》。
热门推荐
  •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搜狐博客访问量超过1000000,崔怡用真挚的心为你呈现独具匠心的地道东北菜,红红火火的味道酣畅淋漓的体验。跟热爱美食的她学做最正宗、最地道、最经典的东北名菜,崔怡倾情传授经典东北家常菜烹调技巧。健康、美味、保健……东北菜中最经典的传统菜式,给你“原汁原味”的大师级口感。
  • 我叫难经理

    我叫难经理

    一个拥有过人智慧与优质外貌男人,想当然的以为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在他觉得自己前程似锦的时候,一时不查,惨遭奸人陷害,不但锒铛入狱,还牵连了恋人。她本是富贵世家,深爱着他,结果落得破产流落街头的下场。在狱中,他曾无数次对着的森冷的铁栏发誓,要一雪前耻,然而,老天似乎觉得对他的折磨不够,让他在出狱后的第一天得知恋人即将嫁作他人妇的消息,对象竟然就是当年那个宵小之人。残酷的打击将他的意志几乎消磨殆尽,就在这时,有人向他伸出了援手,而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人居然是当年那个因妒忌他的才华继而炒了他鱿鱼的那个抠门老板——是真诚相助,还是又一个陷阱。。。
  • 炒股揭秘图

    炒股揭秘图

    在股海中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作者,多次受邀北京电视台“天下财经”栏目,为广大股民朋友揭秘大部分成功投资者不会告诉别人的股市赚钱秘诀。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实战经验,独家首创了“炒股揭秘图”,从股票投资新理念、炒股的六把金钥匙、炒股必备的基本功、胜算九十九、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和炒股研究六个方面,告诉投资者如何根据炒股的自身规律,学会选股、解套、买入、卖出、逃顶、抄底的方法,掌握开启股票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帮助广大散户成为股市投资的大赢家。
  •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

    本书《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软实力的重要意义。让家长们在了解“软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高考保卫战

    高考保卫战

    开学第一天,新高三老师们例行要开高考动员会。黄校长往主席台中间一坐,大手左一挥右一挥,讲得激情澎湃,风生水起,台下掌声不断。每到这个时候,会议就到了高潮。高一歌是多年送高三的老教师了,这样的场面也经历了多回,每到这个时候,高一歌内心总是悲欣交集。大老板黄校长口才好,是个很有煽动性的演讲家,他一通激情演讲,仿佛给枯竭的河流注入了新水,像高一歌这样的老教师也难免热血沸腾;说到底,并不是全因为大老板的口才,口才只不过是热身,那激情中许诺的奖金才是标的。大老板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大老板说,就是把我的坐骑卖了,明年的此时,我也一定让老师们的腰包鼓起来。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慧因室杂缀

    慧因室杂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纪事杂录外编

    纪事杂录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拉和儿子

    巴拉和儿子

    萨娜:达斡尔族,1961年出生于大兴安岭,并在大兴安岭林区从教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作家》《收获》《钟山》《花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随笔两百万字。小说被多家选刊选载,并被翻译至国外。小说集《你脸上有把刀》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著有长篇小说《多布库尔河》等。现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巴拉的丈夫胡都利离开家二十多天了。富户诺音又有七头牛准备出售,他找到胡都利,摇摇手里的酒瓶子。胡都利便心知肚明,诺音还想赖着不给上次欠的工钱,还想用一瓶烧酒和甜言蜜语哄他上路。
  • 靠卖萌征服高冷男神

    靠卖萌征服高冷男神

    “我唐淼淼就算是饿死,死外面,从这跳下去,也不会去求景榑宸!” “真香,真好吃,景爸爸真好!!!”景榑宸摸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乖乖听话,能让你吃更好的。”唐淼淼竖耳朵两眼放光——更好的?!嗷嗷~然而后半夜,知道真相的唐淼淼眼泪都快掉下来……哼,还说是全球女人最想嫁的帝国太子爷,怎么抠门成这样嘛?不就想吃他几条鱼,她还没填饱肚子呢,怎么反倒被他吃干抹净,这波太吃亏了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