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8200000002

第2章 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星云大师谈自知(1)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

【智慧分享】

几百年前,有一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是怎样的一个道士呢?又是怎样的一颗了悟之心。在智者的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所以他如此平凡。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成鬼、成神;所有的变化都起源于自己的智慧。

只要你这个人是向上的,心生欢喜,心生平等,心生慈悲。你就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你也可以成佛。

是的,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

【人生道场】

佛在哪里?

星云大师引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诗偈来回答: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星云大师如此告诫。确实,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

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我一定要去捣毁他们的老窝,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佛恩。”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沣州(今湖南沣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只见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

德山回答道:“是《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

德山道:“《金刚经》。”

老婆婆慢悠悠地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

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

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老婆婆问德山要哪个“点心”,而能够点出来的只是有形之心,也就是妄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可说。

德山悟道后,把《青龙疏抄》付之一炬,慨然叹曰:“穷尽无数思辨玄论,也不过像放在太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天下计谋巧智,也不过像投入山谷里的一滴水珠。”

德山悟道后才明白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不是在缘木求鱼吗?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和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和积极的行动,重要的是自己的胆量和魄力。

一天,一位青年来拜见六祖慧能大师,慧能一眼就看出他将是佛门龙象。于是问道:“你从哪里来?”

青年恭敬地说:“从不远的地方来。”

慧能心想:“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造化,真是难得。”

于是又问道:“你的生命在哪里?”

年轻人答道:“生命?我早就忘记了。”

慧能十分欣赏,召唤年轻人向近前来:“好好说,你府上是哪里?”

“渐中。”

“来拜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少年说:“世间皆是垃圾,无处容身,请师父收我为徒。”

慧能为了考验他出家的决心,笑着说:“不要出家。”

年轻人坚定地说:“不要不出家!”

后来,这位青年继承了六祖的衣钵,他就是著名的南阳慧忠禅师。

慧忠禅师在深山里苦修了40年,与世人隔绝,没有任何烦恼与欲念,终于见到了清明的境界。

一天,有个僧人问他:“怎样可以成佛?”

慧忠微笑说:“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真正的佛法,都是从自我的智慧里透露出来的。因此,心中有佛,那么你自身就是佛。佛只在你心中,绝对不在别处,只有向你的内心深处去寻找,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成为星云大师所说的未来佛。

【星云开示】

佛在哪里?有一首诗偈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要是慈悲美善的心,柔和无争的人,都是心灵山,常随佛学。念佛人不识本心,佛在面前,不肯相认就像世间痴人,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

【智慧分享】

人生一世,最难的事不是认识世界。我们的眼睛看向世界,世界就在眼前,所以向前看并不难。最难的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明澈的自我世界中,找到安顿身心的法门。须知,只有时时用自己心之触角去体会、感受,才能找到起心动念间不断变幻的自己。

寻得到自己,一个人才算找得到正确的人生。

【人生道场】

要学佛的人,就要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观察自己,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已经是走入魔道了。因此,一个想要修佛的人,必须学会不要执著,不要将自己的心执著于任何观念和习气上。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

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

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

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使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把心念执著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著,才能有所进步。

成佛并非执著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了歪道,离开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名师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老人忽然有一天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只狐狸为什么被罚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著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

执著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然后发乎情地做事,渐渐理解禅佛之意。如果执著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事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

【星云开示】

除了认识心外的世界,更要认识心内的世界。认识心内的世界,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由识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

人生天平上,做个清醒的自知者

【智慧分享】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正如尼采所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人生道场】

老子《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可谓字字珠玑,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需要有自知之明。特别是在身处困境,地位低下的时候,一个人更应该反省自身,正像星云大师所说的那样“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多思考一下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 。

看清自己是我们成功的必然,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迷迷糊糊,混天了日。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找到不足和差距,我们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那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不属于我。”亨利一脸悲戚。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时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他竟然应聘成功了。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亨利到30岁时的潦倒和20年之后的成功,其间的不同关键在于亨利先前的自卑和后来的自信,而不是盲目自信。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己不如人,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就能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

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人生命运之舟。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很少有挫折感,其预期值就会更高,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视过高,正确地衡量自己,读懂自己,发现不足,弥补缺陷,改变现状,获得成功。

【星云开示】

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吕氏春秋》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一个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

自省如明镜照身,时省时新

【智慧分享】

人们经常说,“求人不如求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难处和短处。了解自己的难处,可以从生命的深处挖掘出拯救自己的力量。观照自己的短处,可以时时悔悟自己的过错,时时“更新”自己的人生。

【人生道场】

自省像一面莹澈而光亮的镜子,它可以照见一个人心灵上的污浊。所以,一个明智的人,自然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

同类推荐
  •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成就美好的72条吸引力法则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成就美好的72条吸引力法则

    本书共有10个美好主题,72篇成就自己的暖心细语。为所有追求美好的人们,注入阳光和力量,帮助他们找到改变自我的勇气和方法。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打开新的视角,并给予切实的人生建议与温暖抚慰。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喧嚣中平下心来,安于得失,淡于成败,依旧向前。你只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做优秀的自己,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 励志羊皮卷(上)

    励志羊皮卷(上)

    她把爱藏在虚假的剧情里,独自承受,只希望那个人拥有与她无关的幸福。牵手是两人在一起的盟誓,是爱情的开始,是一种美丽宣誓。由于牵手缘分变为爱情,爱情变为亲情。这是最痛苦的告别,当生命只剩下倒数的时间,真爱才会突然显现,只可惜,一切已经太晚太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日事日清工作法

    日事日清工作法

    本书首先揭示了拖延的深层危害,拖延既给员工自身带来一系列不良印象,更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甚至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日事日清,消灭拖延,把工作完成在昨天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你只要找对方法,能够有序忙碌;你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守时惜时,合理分配。做一个日事日清的员工,科学工作,勤勉做事,在职场中你必能获得成功。本书是员工管理时问、提高效率的黄金守则,为职场员工日事日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到怎样做一个日事日清型员工,以及如何培养日事日清的工作习惯,并掌握日事日清的重要方法,从而为你提高执行效率提供必要的帮助。
热门推荐
  • 麦芒的夏天

    麦芒的夏天

    上了车便觉得累,拉着扶手,思想也累。天热,人多,公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还弥漫着一种烂梨子的味道,让人难以隐忍。窗外,阳光下的街道刷刷地向后退去,没有别的选择,我闭上了眼睛。闭上眼,家乡便近了。近来,只要一闭上眼睛,家乡便会清晰地映现在脑海里。这是怎么了?没有答案。总觉得有一只手,一直在那儿扯呀扯的,许多旧事,也被一件件地扯了出来,更多的时候,我甚至能嗅到家乡那带着甜味的阳光。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堕魔

    堕魔

    一个身怀石心的的人,一颗不灭石心是万年前的羁绊,一柄灵刀之中藏得是灭世之功。坚定道心是否就能求证大道?求道的意义又在哪里?自流星雨降临的那一刻起,天下便注定风起云涌。佛的极端是魔,魔的极端是佛。绝世凶器也只不过是遵循人的心灵,天生杀胎同样也能放下执念,只问情为何物?屠天灭地之时心中所念不过是最初相遇,放下屠刀之日才是大劫的开始!冰火之棺中躺的究竟是谁?石碑又究竟是不是大道之书?当重新踏上征程,又是谁在操控着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轮回?万年前的悲剧原来只是心中贪恋,剪不断的羁绊才最是杀人。当最终一切都恢复平静,人生若只是初遇,岁月静好!
  • 三一年

    三一年

    瘸子一开始不叫瘸子。瘸子是在一颗子弹射进他大腿根儿之后,才叫瘸子的。那是深夜。下雪。日本料亭的门旁立着一个小灯笼。灯泡在风雪中摇晃着一坨昏黄的光亮,像一颗半熟的蛋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在水里稀释消失。雪下得太大了,甚至分辨不出对面走过来的人的脸。当汽车驶近料亭,灯光映出从车里下来的那人的半只右耳朵时,隐藏在料亭和烟馆胡同里的瘸子在雪里浮现,他把手从衣服里举起来,衣服下盖着一支镜面匣子,他把满膛的子弹都射在灯光下的那个身体上。然后他扔掉枪开始跑,好像跑了很久,但却没有跑出长长的大同街道。
  • 黑色十七

    黑色十七

    我曾经以为你是喜欢我,十七朵黑色的蔷薇,它在时间流逝中绽放,谁把时间偷走,留下无边的遗憾与无奈,我种满蔷薇,白薇凉,白薇恋……
  • 英雄无敌之亡灵法神

    英雄无敌之亡灵法神

    罗德发现自己进入了英雄无敌的世界中,身上绑定了游戏系统。杀戮、变强,无尽的征战,血与火纷飞……且看罗德能否把握住自己的机遇,成为天下无双的亡灵法神。本书读者群已建,群号58—161—0221,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前来探讨剧情、畅谈人生!
  • 点灯人

    点灯人

    谈了两个月的女朋友要被家里逼着去跟一个有钱的老男人相亲,她为了反抗,鼓起勇气带我回去见父母,结果我却险些死在那儿……
  • 惠真淑夫人

    惠真淑夫人

    有了妄念,化作执念,落地生根,于是心向往之。花开花败,四季变换,只道是寻常。缘之所起,尘世羁绊。将心寄与明与月,化作风雪泪满霜。心泣泣,思哀哀,蝴蝶恋花梦周庄。
  • 凤九卿.3

    凤九卿.3

    边境一役胜利后,几人本欲重返朝廷,但途中突生变故。凤九卿不过是想女扮男装上台为中原男子挣个面子,却引得那名张扬跋扈的女子芳心暗许,非她不嫁。好不容易脱身,在回京途中,凤九卿竟发现老父被囚,民众的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她一路顺藤摸瓜,竟发现是太子从中作梗。轩辕容锦功高震主,不仅太子想除去他,就连当朝皇帝也对他十分忌惮。老谋深算的凤九卿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轩辕容锦一一化解,但轩辕容锦不能理解,为何她为自己打下了天下之后,却要不辞而别呢?
  •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