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100000022

第22章 模糊管理清晰运用(1)

做一个糊涂型领导

一些领导人认为,如果事必躬亲,所有的功劳都会归于自己。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每一个决定都是有风险的,成功了是功劳,失败了则是罪责,光想成功而不想失败,未免太过于天真。

将自己推上第一线,固然可以在成功时大出风头,可是失败了也要成为众矢之的。撇开个人得失不说,这样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将权力下放给下属,在没有把握时可以装糊涂,自己退到第二线,对自己未必没有利。

如果下属成功了,这功劳自然少不了自己一份。姑且不说领导有方,至少也是用人得当。如果下属失败了,自己还可以挽回局面,可以干预、调整人员,转败为胜。当上级领导人追查下来时,还可以起到一种责任缓冲的作用。可以说:“这事我没过问,不太清楚。”再加上一句“这事我也负有责任”,那么在上司和下属那里,都会有好印象。

所以,当领导的难得糊涂,在有些问题上,“糊涂”一点,进可攻、退可守,处理问题可游刃有余,所以人们常说:“大智若愚。”

不过,做一个“糊涂”型的领导,也要注意这么几点:

所谓糊涂是“装糊涂”,大智若愚的精辟之处不在“愚”而在“若”字。令自己处于“不知道”的位置,只不过是为了今后处理事情更加方便,但这样不是意味着自己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不去了解情况、掌握必要的信息。

“装糊涂”的主要宗旨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应变,掌握调整决策的主动权。若要推卸责任,撒手不管岂不更好?另外,企业领导人也绝不能在一切事情上都“糊涂”,应该由自己负责的事情或事关企业发展存亡的重大事情,绝不能装糊涂。

可以将事情放手交给下属处理,不加干涉。但在用人方面是不能糊涂的,选人要慎重,这是事关大局的“大智”所在,善于用人的第一步是选好人才。

一个企业领导人若事事均要自己出面收拾残局,那么说明他用人失误,也就和真糊涂无异了。同时,他要和下属建立一种默契,让下属明白,让他们承担责任,既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也对公司整体有利。同时领导者的心里也应该明白,有时下属承担责任是为了挽回领导者的面子,如果他们错了,可以区别对待,批评归批评,这时是不可大事糊涂的,否则就会失去人心。

领导者在没有把握时,学会装糊涂是管理下属的一个技巧,关键在于装作不了解,而不是真正的糊涂。如果一个糊涂的领导人位居上层地位,那实在是每个下属的不幸。现实中有的领导者在遇到矛盾冲突和棘手之事时,能推则推,需要表态时,也是“慢开口”,在合适的情况下,该表的态不表,在不合适的情况下,不该表的态却表。

有时为了一己私利取悦于人,放弃责任。甚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传播小道消息,泄漏机密等,凡此种种都是不对的。

领导者表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发挥灵活性,更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层领导人有明文规定的事情,领导者就必须按规定表态,没有明文规定的,则应结合实际表态。

一般来说,领导者在表态之前应做到:必须清楚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和下属问话的真正意图,设法获得足够的思考时间,考虑好是直接表态,还是委婉表态,对不值得表态的问题,不必表态。表态时,应做到因事、因人而异。

领导者的表态绝不可随心所欲,表态要有根有据,既不做老好人,也不无谓得罪人。领导者的角色地位决定了领导者必须持重练达,不论讲什么话、表什么态,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则限度,也不能无原则地去肯定或否定。

古人说:“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知其时。”在表态时,就要讲究火候分寸问题。既要掌握“尺度”,又要讲究“分寸”。

尺度感和分寸感,能够体现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水平。表态应讲究尺度、分寸,达到“适度”。在这里,适度程度越佳,表态的效果就越好,达到最佳适度就能获得最好效果,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双方情感的交流、情绪的感染,又有双方心理关系上的沟通,只有态度诚恳,领导者的表态才会对下属产生指导激励的作用。

愚钝本身就是大智慧

北宋初年,江南有一个向宋称臣纳贡的小国叫南唐。当时南唐朝廷里学问渊博、能言善辩之士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徐铉。按照惯例,南唐每年要派人向宋缴纳贡品,而宋也要派出一个称为“押伴使”的官员随侍左右。

有一年,南唐派徐铉来朝贡,北宋满朝文武可为选派“押伴使”发了愁。朝中的大臣都怕口才不如徐铉,宰相也觉得这种人才很难抉择,就请示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说:“你们暂且退下,我自己来选。”

其实,赵匡胤心里也是非常着急,他自知北宋还真的没有口才好过徐铉的文臣,派哪一个去,都势必败在徐铉手下,让南唐耻笑。可是,也不能因此而不去啊。

正在他左右为难之际,突然灵光一闪,让宦官写好10个不识字的殿前侍者的名字,他顺手圈了一个,说了句:“就差此人去办吧。”

满朝文武见状大吃一惊,但也不敢多问,最后只能遵旨,催促侍者上路。

起初,徐铉言辞犀利,侃侃而谈,旁观的人都为之惊愕不已。那个侍者的文化层次很低,根本听不懂徐铉在说些什么,无法回话,只能嗯嗯地应着,把徐铉弄得不明所以。但徐铉又不想丢南唐的面子,依然喋喋不休。

这样过了几天,这侍者还是不管徐铉说什么都只是答应几声,徐铉自己也疲惫不堪,只得没趣地自动闭嘴了。就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侍者困住了一代名士。

回顾以上典故,是赵匡胤真的傻吗,放着满朝的文武不用,而用一个点字都不识得的文盲?当然不是。其实,赵匡胤用的恰恰是在当时情况下最智慧的一招,叫做:大智若愚。

古语有云:“人者,先愚后智,大智也。”“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管理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从字面上理解,“大智若愚”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愚”一向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使人的第一感觉难以产生好感,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对它加以轻视和忽视。

但“愚”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放松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对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出其不意,引人重视。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管好人、理好事。

“大智若愚”不仅是中国古代管理者所崇尚的一种管理智慧,在现代管理中,许多出色的管理者也深谙其道。其中,把这一智慧发挥得最出色的莫过于阿里巴巴公司的总裁马云。

阿里巴巴公司成立初期,迫切需要一笔外来投资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一天,正在北京为筹资一事奔忙的马云突然接到一个神秘信息:“有人想和你秘密见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马云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准时赴了约。但是这次密谈并非马云所想象的“二人”会谈,而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项目评资会。而那个对马云有用的人就是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

那天,在孙正义所约见的人物中,有新浪CEO王志东、搜狐CEO张朝阳、网易CEO丁磊等风云人物,而那时的马云与他们比起来不过是个小角色。由于人太多,孙正义给每个人的时间仅仅是20分钟。马云见状,觉得这是一个筹资的好机会,可是如何才能让孙正义在20分钟内愿意掏出这笔钱呢?马云凝神思考起来。

一段时间后,轮到马云上台,马云只说了6分钟就引起了孙正义的重视,被孙正义打住了。孙正义当即表示了他略显强烈的投资意向,他问:“请问你的企业需要多少钱的投资?”

这句话正中马云的下怀。如果换了一般的企业家恐怕早就已经乐得据实回答了,但是马云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并不缺钱。”马云平静地回答道。

“不缺钱,你来找我干什么?”孙正义疑惑地问。

“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 马云鼓足勇气说道。

可是就是这样桀骜不驯的回答却深深地吸引了孙正义。加之孙正义已经看过了阿里巴巴的评估报告,立即表示要给阿里巴巴投资3500万美元。

马云心中一阵激动,但他故作平静地说:“我不要那么多,我只要2000万美元。”

孙正义很少看到这种给钱还不要的企业家,因为谁都知道有更多的钱才能办更大的事,所以他立即提出了他的疑问。

马云说:“2000万美元我能管,过多的钱就失去了价值,对企业是不利的。”

马云就是用了这种看似愚笨的方式战胜了其他的竞争者,赢得了孙正义的投资。事后,有人就此事对马云作了如下总结:智高于人,大愚胜大智。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管理者自认聪明,总觉得自己比他人做得精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只有失败。这时,我们不妨学学赵匡胤,不妨学学马云。在非常时期,面对非常的人,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做到大智若愚,凭愚困智。

用模糊语言说尖锐的话

对于一些话题比较尖锐的事情,最好使用模糊语言,给对方一个模糊的意见,或者多用一些“好像”、“可能”、“看来”、“大概”之类的词语,显得留有余地,语气委婉一些。

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作为老师一般不应这样训斥学生:“你怎么搞的?昨天你肯定没复习!”而应当用模糊委婉的语言表达批评的意思:“看来你好像没有认真复习,是不是?还是因为有点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说呢?”而且应当进一步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你及时复习,抓住问题的要领,争取下次作出圆满的回答,行不行?”这样给了学生面子,也能达到好的效果。

在一些交流场合,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经常可以碰到一些涉及尖锐问题的提问,这些提问不能直接、具体地回答,又不能不回答。这时候,说话者就可以巧妙地用模糊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当事双方都不感到太难堪。

鲁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去祝贺别人孩子的满月。别人有的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当大官,有的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发大财。他说了句“这孩子将来也是会死的”,于是遭到了在场人们的一致痛打。说当大官、发大财都未必,说死是必然,所以应该这样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明星迪戈·马拉多纳所在的球队在与英格兰队比赛时,他踢进的第一个球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球”。据说墨西哥一位记者曾拍到了他用手拍球的镜头。

当记者问马拉多纳那个球是手球还是头球时,马拉多纳意识到倘若直言不讳地承认“确实如此”,那对判决简直无异于“恩将仇报”(按照足球运动惯例,裁判的当场判决以后不能更改),而如果不承认,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员”的风度。

马拉多纳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手球一半是迪戈的,头球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这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等于既承认球是手臂打进去的,颇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君子风度,又肯定了裁判的权威。

用模糊语言回答尖锐的提问是一种智慧,它一般是用伸缩性大、变通性强、语意不明确的词语,从而化解矛盾,摆脱被动局面。

一个年轻男士陪着他刚刚怀孕的妻子和他的丈母娘在湖上划船。丈母娘有意试探小伙子,就问道:“如果我和你老婆不小心一起落到水里,你打算先救那个呢?”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回答先救那一个都不妥当。年轻男士稍加思索后回答道:“我先救妈妈。”母女俩一听哈哈大笑,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妈妈”这个词一语双关,使人皆大欢喜。

我们在听政府发言人谈话,或者看一些文件、公报的时候,常常觉得平淡无味。其实这些语言往往蕴涵着非常尖锐的意思,只是用了一些模糊化的词语,让它显得“平淡”了一些而已。比如外交部发言人谈话中提到“宾主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会谈”,这里“坦率”的背后意思就是有很多争议,意见件分歧非常大;再比如“应当促进双方的交流”,意思就是双方的共识太少,彼此之间有比较深的成见。这些模糊化的语言既达到了说明问题的目的,又起到了淡化矛盾的作用。

模糊与暗示应与你随行

在秦末战争中,楚王项羽与刘邦两路兵马同时进发关中。结果刘邦先打进关中,当了关中王,项羽依仗自己兵多势大,对刘邦很不满意,并且要加害于他。这时范增就给项羽献计,说:“等到刘邦上朝时,大王就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意去吗?’如果他说愿意去,你就说:‘我早就知道你愿意去。那里是养兵练将的好地方,又可聚草屯粮,你养足了精兵强将好跟我争天下,对不对?这证明你有反我之心,绑出去杀了!’如果刘邦说不愿意去,你就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愿去的,你入关当了关中王,叫你去南郑,你怎么会愿意去呢?你这是有意反我,绑出去杀了!’我想他刘邦是怎么也逃不出灭顶之灾的。”

范增这个主意够恶毒了,看来刘邦是必死无疑了。

同类推荐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生活要有趣味,人生才会快乐。在心理学的世界中,女人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技巧,还有生活的趣味。在玩中走进心理学,把握自我心理,学会用心理学技巧改变生活,这才是女人学习心理学的至高境界。《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精选了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讲解,把女人带到一个趣味盎然的心理学世界。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等,这些新颖有趣的心理学案例,都能让女人体味到趣味性,带给女人一种其他心理学读物没有的新鲜感。
  •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 想通了就快乐

    想通了就快乐

    酸咸苦辣尝过,才可能更充分地拥有和珍惜生命的甘甜。即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与它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将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哲理的火花一一收集,希冀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感动和启迪,为你的生命创造出人世间最美丽的奇迹。想通了,也就懂得了得到与失去的意义想通了,也就明白了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获得幸福的真谛想通了,也就掌握了享受快乐的秘密。
  • 感恩之心(心灵鸡汤系列书)

    感恩之心(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热门推荐
  • 冰处女

    冰处女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基度山恩仇记(经典译林)

    基度山恩仇记(经典译林)

    《基度山恩仇记》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法兰西复辟王朝时期。主人公唐泰斯是船主摩莱尔商船“埃及王号”的大副,他因遭人陷害,身隐囹圄,致使女友被夺,父亲饿死。在狱中长老的帮助下,他变成了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奇人,成功越狱,并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出狱后,他得到宝藏,成为家资巨万的基度山伯爵。他决心以上帝的名义用金钱去惩恶扬善,报恩复仇……
  • The Chimes

    The Ch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散文(2017年第3期)

    散文(2017年第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钻石婚约:腹黑君少别耍赖

    钻石婚约:腹黑君少别耍赖

    一夜之间,那个男人竟然变成了她的丈夫。赵嘉悦背负着骂名,千夫所指。夏奕骋将她困在怀里,轻咬她的耳朵。“委屈吗?”赵嘉悦的脸埋在他颈后,水眸氤氲,却还是坚定地摇摇头。其实她比姐姐更早认识他,只是他忘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一场大雾就在卢梨花的眼皮底下升起来,也就是说,卢梨花亲眼目睹了大雾是怎样由薄变厚到浓得化不开。前半夜,卢梨花坐在炕上看老榆树,看着看着,老榆树就不那么清晰了,像披了一层薄纱。卢梨花揉揉眼睛,老榆树还是一点点地隐没在白纱里了,“你呀,真淘气,跟我捉迷藏呢?还是有心上人啦,要弃我而去?”此时,卢梨花还没有意识到下雾了,她还在细声细语地埋怨老榆树。直到完全看不清老榆树了,卢梨花才回过神儿来,她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别说看天上的星星,就连常兴明锁在窗户下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都影影绰绰。卢梨花这才意识到是下雾了。大雾把老榆树吞噬掉,把卢梨花烦乱的心事淹没在遥远的地方。
  • 破坏专家

    破坏专家

    他叫宁晓凡,名字很平凡,人却不平凡,因为,他是业内顶级破坏专家!破坏专家!不止是破坏恶人的阴谋,还有……美女的心防!破坏一群(290125936)破坏二群(328506857)
  • 绝响

    绝响

    胡树彬,民族穿青人,1977年生于贵州纳雍,现居浙江永康,主编企业季刊《哈尔斯杂志》。2007年开始学写小说,已在《江门文艺》《贵州作家》《百花园》《青春》《小小说月刊》《翠苑》《短篇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木城乡方圆五十里,自古以来非常重视白喜丧事,人死了不但要念经诵佛,伴灵救苦,还要请三亲六戚前来祭奠,请唢呐匠坐堂吹奏。唢呐匠两人一班,一大一小两支唢呐,小唢呐高亢嘹亮吹正谱,大唢呐低沉浑厚吹反谱,一正一反双剑合璧,直吹得荡气回肠,九曲百转。丧事正酒那天,孝家三亲六戚请来祭奠的唢呐匠一般都要借此良机举行唢呐大赛,孝家也会包个红包,让唢呐匠们你争我夺。
  • 冷血世纪

    冷血世纪

    一个在孤傲中成长的少年,一个迷一样的家族,一场跨越千古的宿命之争。是什么在拨弄着这一切,氤氲的梦里,你是否又看清了真相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