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0800000003

第3章 曾曾曾……祖父的故事——文明的开化

第一回 巴比伦的泥巴

很久很久以前,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附近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叫伊甸园。传说在这个地方,树上能结出蛋糕和糖果,任何你想吃的、想玩的东西,只要伸手就可以在树上摘到。当然,这个地方只是传说。不过,在两河流域确实有这样一个富饶的平原,它叫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由两个希腊单词“河流”和“在……之间”组成,意思是“在河流之间”。那里曾经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富裕的国度叫巴比伦。关于巴比伦,世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

看,那是亚述,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陆地;

看,那是巴比伦,两河交汇处的陆地;

看,那是迦勒底,两河汇入地中海的地方;

再看,那是亚拉腊山,传说诺亚方舟在洪水后曾停靠在这里。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两河交汇之处的巴比伦。

巴比伦的富饶要归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给这里带来的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可不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泥巴,它们就像能量棒一样,让巴比伦的土壤变得肥沃。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巴比伦人种上了小麦和大枣。小麦是我们今天的主食之一。在巴比伦,大枣的地位和小麦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小麦的作用更大,而且,巴比伦人也曾一度将大枣作为主食。两河流域还盛产鱼类,但捕鱼对于巴比伦人来说只是消遣娱乐而已,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已经足够丰富。

在当时,金,银类的货币还没有出现,因此当时人们衡量家庭财富的标准十分有趣。古巴比伦人若要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富有,往往要看他家蓄养了多少家畜。一个人蓄养的家畜越多就代表他越富有。巴比伦人如果缺少某样日常用品,比如一条做工精美的毛毯,他们会拿一件东西——也许是一只小羊羔——来到市场。如果他看到路边有人正拿着毛毯准备与人交换时,他会牵着自己的羊羔来到他的身边。拿着毛毯的人看看对方的羊,很幸运,那正是自己需要的。于是双方便高兴地交换了物品,各自回家了。

如果我们去埃及可以发现,那里的建筑大多用石头砌成,但在巴比伦附近却没有可供开采的石头。不用担心,巴比伦的泥土此时发挥了另一项重要的作用:巴比伦人将泥土晒干,制作成砖,建造塔和房子。只可惜,泥土砖头不如石头那样坚固,它们很容易破裂融化。所以一旦遇到洪水,巴比伦的许多建筑物都会被冲毁;而一旦遇到干旱,在太阳的炽烤下,脆弱的泥砖头便会破碎,房屋就慢慢倒塌。所以,如今我们在巴比伦,能看见一处处荒芜的土堆。或许哪一处不起眼的土堆,曾经是一座宫殿呢。

在当时,巴比伦人建造了许多高塔。有人说,巴比伦人是为了躲避洪水才建造许许多多高塔;也有人说,巴比伦人建造高塔是为了更接近天堂。据说,巴比伦人当中有一部分来自北方。北方有纵横的山脉,连绵不绝,那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所以北方人总是把他们的祭坛建在山顶上,希望能更接近天堂。后来,这些北方人来到巴比伦地区。这里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平原,看起来,这里仿佛离天堂很远,于是这些北方来的人便建造了许多高塔,希望能借着高塔接近天空。在巴比伦建造的高塔中,有一座最有名,它叫巴别塔。说它是塔,但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山。

泥土制成的砖,除了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与高塔外,还可以用来写字。巴比伦人用树枝当笔,在还没有完全晒干的砖上刻写符号。巴比伦人写出的文字,看上去就像一个个楔子,人们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与喜欢艺术的雅典人不同,巴比伦人对天文学情有独钟。他们很早便开始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宇宙。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巴比伦人渐渐了解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变化规律。早在公元前23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预言到了日食的发生。

古代的人们把日食视作灾难。人们往往认为,日食意味着将有巨大的灾难降临人间。实际上,日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没有任何的危害。之所以会发现“日食”现象,是因为月亮恰好绕到太阳前面,挡住了太阳光。这时,我们在白天能看到太阳上出现了月亮的影子。在月亮影子笼罩的地方,就好像有个调皮的孩子把太阳咬出了一个缺口一样。

日食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如果你有机会观察这种现象的话,那么早晨10点钟左右是个不错的观察时间。就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月亮突然挡住了太阳光,白天刹时变成了黑夜。不过,太阳可没有消失,只要一会儿的工夫,月亮渐渐离开,太阳从月亮的影子下走了出来,于是阳光又会再一次照亮天空。不过你或许还没有见过日食,但总有一天你会看见的。今天我们将那些研究星象和天体的人称为天文学家,巴比伦人中有不少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巴比伦除了在建筑与天文学方面拥有突出的成就外,他们创造的文明中还有另外一项辉煌成就,那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我们能够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据说在公元前1770年,当时的巴比伦王汉谟拉比为了向众神显示自己的功绩,便纂集了这部法典。整部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尽管经过岁月的打磨,它至今依然保存完整,上面闪耀着巴比伦人的智慧光芒。

【藏宝箱里的日记】——通向天国的巴别塔

“巴别”听起来与“巴比伦”很像。的确,在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

我们在这里讲的“巴别塔”由一位名叫波博来萨的巴比伦国王与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修建。巴别塔建成于公元前460年。在当时,它是巴比伦内最高的建筑。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抬头便可以看见它伟岸的身姿。它实在是太高了,仿佛顺着它往上爬会一直到达天上。所以,巴比伦人称它“通天塔”。也有人说,天上的神在去凡间时,会在塔上休息,这里是众神的旅店。

我们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告诉你这座举世闻名的巴别塔的样子: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巴别塔的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它建在八层巨大的高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这些高台越来越小。最上层的高台上,是马尔杜克神庙。人们沿着墙外的螺旋阶梯,可以直达塔顶。在这些塔梯的中部还有供人休息的座位。

第二回 名字古怪的国王

罗马一直是世界史上最重要的一员。以后我会告详细告诉你关于罗马的故事,在这之前,我要告诉你另一个城市的故事。在罗马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前,世界上已经诞生了一座伟大的城市,他的历史与罗马相比并不逊色。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尼尼微。

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附近。亚述国的国王就住在这个城市里。对亚述国的邻居而言,亚述人总是在给他们找麻烦。因为亚述人是个好战的民族,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和权力,亚述人不断地与邻国交战。

好战的亚述国王们留着长长的螺旋卷发。他们的凶残与他们的卷发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标志。亚述的国王们对待俘虏的手段异常残忍。我下面的要说的这些残酷的刑罚,你甚至连听也不敢听,比如他们会剥掉俘虏的皮、割掉他们的耳朵、拔掉舌头、扎瞎他们的眼睛。亚述国王们对这些俘虏似乎没有一点仁慈怜悯,而且些残忍的手段竟然成为了他们借以炫耀的资本。

这些长着螺旋卷发的国王令人闻风丧胆。那些被俘虏的人在他们的强迫之下不但要上缴大量钱财,还要保证在战事来临时能帮他们一起打仗。在亚述国王的威慑之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变成他的属国。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东边、北边、南边的土地,还有腓尼基,甚至埃及都被他们的战火蹂躏。那些侵占而来的别国的土地,使亚述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了强大的国土作为支撑,亚述国王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奢侈。他们为自己建造庄严宏伟的宫殿,通往宫殿道路的两旁摆放着巨大的雕像——一些长着翅膀与人头的公牛和狮子。

亚述国王不但对人类开战,他们的战争对象也包括动物。亚述国王很喜欢狩猎。当地有许多图画,都在描绘亚述的国王骑在马背上,与狮子或是其他动物作战。有时,亚述的国王也会活抓一些野兽,把它们关在笼子里,供人参观。

亚述国王们不仅留着独特的螺旋卷发,他们的名字也是古怪至极。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辛那赫里布。这个名字古怪的国王,是亚述皇帝萨尔贡二世的长子。辛那赫里布具有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当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便与先辈们一样,四处征战。辛那赫里布的战果辉煌,他为亚述攻下了许多城镇,同时,他也巩固了亚述对巴比伦和以色列的统治。这一切,让辛那赫里布成为新亚述黄金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后来,有一个叫做巴尼拔的人做了亚述的国王。亚述人好战的血液令他骁勇善战。不过这位国王的除了能打仗之外,还对书籍怀有浓厚的兴趣。出于对书籍的热爱,这位亚述国王专门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可别小看这座图书馆,它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

这座图书馆里的书十分特别,它们并不是用纸张制成。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巴比伦人写字用的泥砖吗?是的,这里的书都是一块块泥砖,上面的文同样是楔形文字。

书是一块泥砖,当然不能摆放在书架上。否则书架一定被压垮了不可。这里的书都被成堆成堆地摞放在地上。你或许会问,这样读者进去找书不会麻烦吗?一点儿也不会,聪明的亚述人给书编了号,按照这些号,人们将泥砖书排列得井然有序。那时的读者到图书馆里借阅书籍的程序跟我们现在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同样只要报出书的序号,就能很快找需要的书。

辛那赫里布和巴尼拔将亚述带到了发展的巅峰。这时期的亚述国,在它的历史上就像黄金一样耀眼,而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亚述的黄金时代。尼尼微人对自己的国家十分满意,他们活在巨大的荣耀里,但其他惨遭亚述铁蹄侵踏的国家的人们,却对亚述恨之入骨。亚述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这些国家的上空,但是,人们却又对此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着亚述国给他们带来的一切灾难。

黄金时期的亚述国王在尼尼微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王宫,然而浮华的外表仍也掩盖不了它曾被血腥笼罩的事实。当亚述帝国衰落之时,新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和东边的米底人开始了反抗。他们联合起来进攻亚述,并于公元前612年,攻进了亚述国的尼尼微城,将那里洗劫一空。也许,只有这样,亚述人才能切身体会当时曾败在亚述利剑下的人民心中的

亚述国被击垮了,随着一把大火冲天而起,一代名城尼尼微和庞大的亚述帝国一起烟消云散。直到两千多年后,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才根据《圣经·约拿书》的描述,找到那场大火之后的尼尼微城废墟。然而就是这块废墟也没有幸存。十九世纪,英国人为了得到亚述国王陵墓中的浮雕和泥版,对这里进行无计划发掘。他们采用了毁灭性发掘方式,使得一代名称尼尼微遗迹彻底告别了人世。

【藏宝箱里的日记】——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考古学家找到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这就是我们提到的亚述的巴尼拔图书馆。考古学家们发现它的时候,它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它宏大的规模与丰富的藏书更是令人惊叹。要知道,很多古代的图书馆都因年代久远而消失了,里面的藏书也大多遗失。但是,巴尼拔图书馆里的藏书大多保存了下来。聪明的读者,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你可以在我们上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因为当时的图书都是用泥砖制成的,所以它们能保存很久,就像许多古老的建筑一样。

考古学家们在巴尼拔图书馆里为我们找到了一样有趣的东西。那是一块泥版,上面有亚述巴尼拔的自述。他说:“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慧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

第三回 疯国王的美丽花园

在我们刚刚提到的,击败亚述的人当中有迦勒底人。当时,带领迦勒底的首领名叫波帕拉沙尔。在灭亡了亚述之后,那波帕拉沙尔重新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而他也成为了新巴比伦的第一任国王。

这位新巴比伦的国王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希望新的巴比伦能与鼎盛时期的尼尼微那样拥有辉煌与荣耀。于是他开始不断向邻近的国家发起进攻,直到巴比伦真正成为了第二个尼尼微。

其实,在那场灭亡亚述的战役里,另一个名字更值得我们记住。只是这个名字或许有点儿难记,那就是波帕拉沙尔的儿子,后来著名的新巴比伦皇帝尼布甲尼撒。

当亚述人在尼尼微城过着奢华的生活的时候,尼布甲尼撒还只是个孩子。后来,权力和财富让亚述人开始腐败,亚述帝国被内乱与外患困扰。这时,迦勒底人和米底人一起,联合发动了那场攻陷亚述帝国的战争,一把火烧了尼尼微。

在与亚述人战斗时,少年尼布甲尼撒就表现出惊人的军事才干。那时,尼布甲尼撒的父亲波帕拉沙尔已经老了,他已经不能再指挥庞大的军队四处征战,因此,年青的尼布甲尼独自一人指挥着军队,撒凭借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打了许多胜战。

随着扩张脚步向前迈进,新巴比伦王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发生了冲突。比如公元前607—605年,新巴比伦王国就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同埃及发生了许多冲突。可是,在这场冲突中,新巴比伦军队无法吃了很多败战。老国王波帕拉沙尔认为,必须尽快地改变战争面貌,于是,他再一次将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尼布甲尼撒,让他带领巴比伦军队与任己必须尽快地改变这种面貌 命埃及军队进行一场决战。

这场决战发生在公元前605年春天的卡尔赫米什。那里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被父亲委任为统帅的尼布甲尼撒率军在下游先行渡河,与埃及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尼布甲尼撒的士兵倒下了一波,下一波紧接着便涌了上来。埃及军队被吓倒了。他们竟然不敢再进攻,转身后退。战争的结果很明显,埃及人惨败。

后来,尼布甲尼撒继承了新巴比伦的王位。他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一些小国发动了征服战争。大马士革、西顿、推罗以及犹太的国王都纷纷承认尼布甲尼撒是他们的领导者。可是,过不了多久,曾经吃了败战的埃及军队又来骚扰西亚地区。这一次犹太王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竟然脱离了巴比伦的,站在了埃及人一边。尼布甲尼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发雷霆,他发誓要踏平耶路撒冷。

公元前598年,尼布甲尼撒血洗了耶路撒冷,犹太王国不得不臣服在尼布甲尼撒的的统治之下。但是,埃及人却总是找麻烦。找及 10年之后,埃及向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了进攻。犹太人见到这种情景,就好像见到了旧日的伙伴又重新回来一样,立刻起来响应埃及人。

这一次,犹太人彻底地激怒了尼布甲尼撒。他带着军队攻入耶路撒冷,进行洗劫和焚烧。然后,尼布甲尼撒将耶路撒冷城中所有活着的居民都掳到了巴比伦,将他们关进了监狱。从此,在整整50年的漫岁月中,这些来自耶路撒冷的俘虏都过着囚禁的生活。这群被尼布甲尼撒囚禁的犹太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在尼布甲尼撒的统治下,新巴比伦进入了稳定繁荣期。可是,新巴比伦人却总要应付他们国王的胃口。因为尼布甲尼撒爱好奢华的生活,在他的驱使下,人们开始重建巴比伦城。

重建之后的巴比伦城,有两层外城墙,厚实而宏伟;城墙上战垛、箭楼高低起伏,极为壮观。由于尼布甲尼撒同巴比伦的神庙祭司团关系密切,所以他修建了大量宗教建筑,其中就包括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巴别塔。

巴比伦在尼布甲尼撒的建设之下,日渐强大,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但就像有阳光的地方一定也有阴影一样,在巴比伦耀眼的光芒中却也隐藏着邪恶的阴影。

国家强大起来之后,巴比伦人开始崇尚无节制的享乐,没有人为明天考虑。越是堕落至极的生活,他们越开心。而此时,他们的国王尼布甲尼撒疯了。尼布甲尼撒成天幻想着自己是头公牛,所以他总用四肢着地,啃食青草。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原本就是一头野兽。

尼布甲尼撒用发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耀眼的新巴比伦尽管拥有坚固的城墙和黄铜的大门,却依然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巴比伦怎么会被占领,是谁,什么时候,关于这些,你可能很难猜到。

【藏宝箱里的日记】——空中花园

尼布甲尼撒曾经娶了米底公主为王后。在米底,到处都是起伏的山峦不同,但巴比伦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尼布甲尼撒的王后对这丝毫没有起伏的平坦国家提不起一丝兴趣,于是她开始日思夜想念自己美丽的家乡。

为了留住心爱的王后,尼布甲尼撒决定为王后“建造”一座小山。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尼布甲尼撒动用了几万名能工巧匠,堆砌了小山丘,在上面种植奇花异草,修建美丽的亭台楼阁。没错,这座小山花园就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这座空中花园建在高地,在罕见雨水的巴比伦很难常绿。可是尼布甲尼撒的巧匠们却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水利系统,从人工河、人工湖中抽水,送到高地。如此一来,一座四季鲜花盛放的高空花园就出现了。

很可惜,这样一座秀丽如天堂的“空中花园”,却经不住岁月的洗礼和西亚风沙的侵袭。它的真实面目完全被隐藏于历史的泥流之中,后人尽管努力探索和发掘,眼前却总是一片迷雾。

第四回 不快乐的宴会

小时候,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关系在我眼中就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团,我根本弄不清楚他们的关系。长大后才知道,米底人和波斯人是印欧语系中的两个民族,他们生活在巴比伦附近。

提到米底人和波斯人,人们通常会想到:“米底人和波斯人的法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些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丝毫改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谚语流传,是因为米底人和波斯人都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这些法律相当严格,而且决不允许变更。

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宗教信仰比较独特,与犹太人、巴比伦人都不同。米底人和波斯人宗教创者者是一个波斯人,名叫琐罗亚斯德。琐罗亚斯德是一个智者。他曾经在各地向人们传播赞美诗和箴言。他常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最伟大的神灵——善和恶。善的神灵是光明的象征,叫做玛兹达,亦是光明之神,而恶的神灵预示着黑暗。

在波斯人看来,火中就蕴含着善神。因此,波斯人的祭坛总是燃着火。这蕴含着善神的火绝对不能熄灭,因此波斯人会派专人来守护它。这些守护火的人被称作麦琪,也就是祭司。传说这些祭司就如同魔法师一样能使用魔法。当然,这只是传说。

现在,让我们来讲讲波斯帝国中另一个值得我们记往的人,一个伟大的国王,居鲁士。但是,在讲居鲁士的故事之前,要请你耐心一些,先听我讲一个小国——吕底亚的故事。

吕底亚离特洛伊不远。它的国王名叫克罗伊斯。千万别因为克罗伊斯的国家小就小看他。克罗伊斯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吕底亚王国里藏着许多金矿。现在,当我们要说一个人很富有时,还会说:“他富得像是克罗伊斯。”

在我讲述了这么多历史之后,你一定会发现,有许多国王虽然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但他们还是贪心地想拥有更多,克罗伊斯也不例外。贪婪的克罗伊斯尽管拥有了世上最多的财富,但他却还不满足。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他想了一个办法:向附近的城市征收税款。但是,这些税款并没有填饱克罗伊斯的贪婪,他还在想办法如何让这些钱像母鸡生蛋那样,越“生”越多。

克罗伊斯在这方面的确有才华,他用的方法非常有效——让金子都流通起来。在金子流通的过程中,人们要带着大块的金子在市场上活动,这样即不方便,还很危险。于是克罗伊斯又想出了一个妙招:他把金子都分成了小块。但是这样一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总不能每次交易的时候,人们都要为金块称重吧。于是,克罗伊斯就让人把切成小块的金子都称了一遍,得出金子的具体重量,这样就不用在每次使用时都称一遍了。克罗伊斯还想到了另一点,为保证这些金块的重量真实可信,他命人将自己的名字或者名字中的首字母刻在这些金块上,想得真是周到。

在克罗伊斯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使用过金子,所以,这些被切割得形状各异的金块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这一系列举措,为克罗伊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深深地沉浸在他的财富梦当中,毫未曾料到居鲁士竟然来了。居鲁士怎能不来呢?吕底亚的金矿把这个国家变成了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无数梦想财富的人,居鲁士就是其中一个。

当克罗伊斯听说居鲁士正带着军队步步逼近时,一时不知如何应付。于是,他在居鲁士的大军赶到之前,派了一个人前往希腊。是去搬救兵吗?不是。这个人肩负的重要使命,是去向德尔斐神谕求助。

如果你的记忆容量足够大的话,那么你一定记得在我向你讲述希腊众神的传说时,曾经提到过德尔斐神谕。没错,就是她,那个说着含糊语言的女祭司。克罗伊斯派去的人,向女祭司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与居鲁士的战争中,谁会获胜?神谕给他的回答是:“一个伟大的王国将会灭亡。”这个答案可真是模糊,但是,乐观的人总能把事情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去想。克罗伊斯听到这个结果后,非常满意,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居鲁士的王国将要灭亡。

可事实的结果却与克罗伊斯的想法正好相反,神谕暗似的,似乎是克罗伊斯国家会被灭亡,因为吕底亚被居鲁士攻陷了。野心勃勃的居鲁士在占领了吕底亚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战争脚步,这次,他把剑锋指向了新巴比伦。试想,谁不喜欢尼布甲尼撒用毕生精力建设的美好国度呢?

此时的巴比伦人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无休止地享乐,大吃大喝。在他们眼中,巴比伦又高又厚的城墙,黄铜制作的大门是那么坚不可摧,只有傻子才会想要攻打巴比伦。但是,巴比伦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幼发拉底河从他们的城市穿过。这条孕育了巴比伦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此时却成为他们最大的弱点,因为居鲁士利用了这个地理因素,让巴比伦彻底沦陷了。

一天晚上,巴比伦王子伯沙撒正在举办盛大的宴会,纵情声色的他早把国家的安危抛到脑后了。就在巴比伦人吃喝玩乐的时候,居鲁士正派人在巴比伦的城墙边上筑水坝,将幼发拉底的河水引向一边。然后,居鲁士又派人抽干了幼发拉底河。

居鲁士带着军队沿着干涸的巴比伦河道轻轻松松地走进了巴比伦城。巴比伦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都城就已经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居鲁士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打开了巴比伦的大门。公元前538年,曾经繁华无比的新巴比伦覆灭了。

居鲁士在两年后释放了50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来的犹太人,并允许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巴比伦之囚”的时代也从此画上了句号。

【藏宝箱里的日记】——居鲁士大帝

现在,要讲讲居鲁士的事故了。这个伟大国王创造了许多传奇,那么,让我先从了他离奇身世讲起吧。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这样记录关于居鲁士的出生:

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梦见他女儿的肚子里竟然长出了葡萄藤。它一直长,直到把整个亚细亚都缠住。当时,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儿正在怀孕,因此阿斯提阿格斯认为,这个奇怪的梦预示着即将诞生的外孙将会夺取他的王位,于是,在孙子出生的时候,阿斯提阿格斯便叫人把他扔到野外。但是,居鲁士却被牧羊了救了。

就这样居鲁士长到了10岁,他经常和同村的孩子玩国王和大臣的游戏。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阿斯提阿格斯那里,居鲁士的性命危在旦夕。

幸好,当时的宫廷祭司对阿斯提阿格斯说:“居鲁士是游戏中的国王,他不会成为现实中的国王。”于是,阿斯提阿格斯便没有杀死居鲁士,将居鲁士送回了波斯。不过,他事后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的,因为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了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最终,他攻克了米底的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波斯在他的统治下日益强大,后人把居鲁士称为居鲁士大帝。

第五回 真假“印度人”

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地方的人都被叫作“印度人”。一个是地地道道的印度人,他们的国家位于崛起的波斯帝国东边——那里就是印度;另一个,是现在的美洲印第安人。这些人曾经也被称作印度人,但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因为探险家到达美洲时,他们误以为自己到了印度或是东印度群岛,所以他们便把当地的印第安人当作印度人。但实际上,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根本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印度是什么样的呢?

与巴比伦,埃及一样,印度也由一条河哺育而成。这条河叫印度河。我们习惯把古老的文明用哺育他们的河流名字,或他们的地区名字命名,所以你很自然便能想到,沿着印度河谷发展起来的早期文明,就叫印度文明。印度同古埃及,古巴比伦一样,拥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印度有另一条大河,名叫恒河。它从远古开始便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有许多人认为,印度古文明的繁荣之处在恒河流域。但事实上,印度文明最繁荣的时期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与恒河一样,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它经过巨石阻拦的大峡谷,容纳了高山上的无数冰川,吞卷着两岸的泥沙,终于通过了高大山脉间的深谷,奔流不息地闯入了南亚巴基斯坦平缓地区,分成无数的支流,开始冲击属于自己的平原。如果站在足够高的地方,可以清晰地辨识泛红土壤中的印度河湍流以及它所冲击的滩涂。远远看去,它与这片土地形成了血肉交融壮丽情景。

印度河流域记载和保存的最早城市遗址,是公元前2500年前的卡利班甘、哈拉巴和莫亨焦—达罗三处,它们都紧紧地依偎着印度河。

河流可以成为文明的发祥地,但它阴晴不定的脾气也着实让人头疼。印度河是一条经常泛滥的大河。它一次泛滥,都为两岸的平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一次又一次,泥沙不断累积,于是印度河的河岸越长越高,甚至超过了人类建造的城市。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卡利班甘、哈拉巴和莫亨焦—达罗,实际上有很大一部份都沉寂在印度河数百米深的泥沙之下。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古莫亨焦—达罗遗址被称为“寂静的地方”。

这些古老的城市原貌早已长眠在地下。现在你能看到的,都是人们在原始城市的基础上不断加高重建的结果。因此,这些城市并不是最原始的古典文明。所以,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的开端,也许远远早于五千年。

【藏宝箱里的日记】——恒河

在印度神话中,有一个神名叫梵天。神话中的梵天创造了山河万物。但是,梵天在创造了万物之后,便和自己的兄长阿修罗战斗。梵天在在阿竭多大仙的帮助取得了胜利,但是因为这一战,人间所有的海都干枯了。

后来,印度大地上出现了一个阿逾王国,跋吉罗陀为了求得银河之水洗净化先辈的灵魂,便开始艰苦的修行。终于,他的修行感动了恒河女神和湿婆。

恒河女神便将银河之水倾倒在湿婆头上。威力巨大的神水在湿婆的头顶上分成了许许多多的小一些的水流,落进了喜马拉雅山,奔流向前,成为了今天印度的主要河流之一——恒河。

第六回 埃及人的谜题

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国家是埃及。我们前面提到过,巴比伦人把字写在泥巴制成的砖块上。埃及人书写的材料可比巴比伦人轻便多了。古埃及人把字写在一种叫纸草的植物的茎上。

纸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它有厚厚的茎。埃及人把它采回来,用重物碾压。碾压要一直进行,直到这些茎变得又平又薄,可以让人方便地在上面写字为止。如果我现在说出纸草的英文名字“Papyrus”,你一定很快就能联想到“纸”的英文“Paper”。而且你会发现,它们不仅在外形上长得很像,就连发音也很接近。。据说,“纸”的英文词语,就来源于“纸草”的古埃及名称。

巴比伦人的书,像砖块一样堆在地上,但埃及人因为能够把字写在纸草上,所以他们的书也是用纸草片粘在一起而制成的。埃及人把这种草片制成的书卷成卷轴,要看时就直接把它铺开。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巴比伦人用树枝当笔,把字刻写在泥板上,那么埃及人用什么写字呢?最早的时候,埃及人也没有笔,他们把芦苇劈开做笔。而他们的墨水,则是水和烟灰的混合物 。

还记得我们说过,巴比伦的文字叫什么吗?是的,楔形文字,而埃及的文字看上去就像一幅幅有趣的画。有的看起来像一支矛,有的则像一只鸟,有的像一条小鱼。如果你去读古埃及人的书,会觉得埃及人似乎是在用图画来为我们讲故事。的确如此,埃及的人可以根据这些图画来猜出里面表达的意思,例如人们要表示“鸟”,就会画一个小鸟图案来表示。这种像图画一样的文字,被我们称为“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写字时有一个习惯,他们会在国王或者王后的名字外面加一圈线。这是为了告诉人们,这个名字十分重要,与其他人的名字可不一样。埃及有个女王的名叫哈特谢普苏特,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她的名字拆开来读,哈特—谢普—苏特,这样就容易多了。她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的名字外面就有这样一圈线。

古埃及人在纸草上“画”着他们的文字,书写他们的历史。不过古埃及人通常不会把与国王或与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记载在纸草片上,而是把它们刻在建筑物的墙上或纪念碑上。这很好理解,这些事情对一个国家而言十分重要,所以人们想要将这些记载长久地保存下来。但是,纸草并不结实,时间一久它也许会破损,所以,把这些事情刻在墙上或纪念碑上就安全多了。要知道这些石头很能经受岁月考验。据说印度有个国王叫阿育王,有关他一生的记载,全都刻在古建筑的石柱上,而书籍当中从来都没有留下过关于他的记录,也许他的想法和古埃及人一样。

象形文字的意思其实并不好懂,而那些会写、会读象形文字的古埃及人已渐渐离开人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象形文字的读法和解法失传了。直到后来,碰巧有人阅读并理解了这些象形文字,人们才了解古埃及的一些历史。这件“碰巧”的事情是这样的。

尼罗河在汇入地中海之前有很多支流,一个名叫罗塞塔的海港就位于其中一条支流的入海口。有一天,一队士兵在罗塞塔附近挖出了一块像墓碑一样的石头。这块“墓碑”上面刻有三种文字:最上面的就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最下面的是希腊文,中间还刻着一种叫做“世俗体文字”的字体。后来人们明白,古埃及人通常用世俗体文字书写日常文件和合同。

当是,没有人知道那些象形文字所代表的意思,幸好军队里的人大都认识希腊文。于是一个聪明人,便对照着希腊文翻译这些古代的象形文字。

翻译的过程就好像解谜游戏一样。只是,解开谜底花费了那个聪明人将近20年的时间。多亏了这个人,正是因为他的工作,当有人再去读埃及的象形文字时,要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这块刻写着三种文字的石头,被人们称为罗塞塔碑。通过它,人们也慢慢了解了早先发生在埃及人身上的故事。如果你也想看看它的话,可以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去,它被很好地保存在那里。

在地理位置上,埃及也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尼罗河在每年总会泛滥几个月——似乎所有的河都有这样的坏脾气。每年,当埃及进入雨季时,这里便会整日整夜地下雨。雨水将尼罗河填满。当河水在河道里再也没有地方可呆,便只能溢出堤岸。这时,水和泥就会顺势流向陆地,但又不至于淹没土地。于是,每当大水退去时,尼罗河河谷附近都会留下一层肥沃的黑色泥土。这种黑土是最好的天然肥料,它适合枣树、小麦和其他谷物的生长。可见,尼罗河泛滥虽然对人们的家园与生命造成了威胁,但当人们摸清每次河水泛滥的规律后,便可以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来安排农业生产。这真是一件变害为利的事情。

古埃及的统治者有一个特殊的称号,法老。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法老叫美尼斯,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并不是这片肥沃土地的最早主人。他来自埃及南部,后来他渐渐征服了北方。当美尼斯统治了整个埃及后,为了让人们服从他,尊敬他,美尼斯宣称自己不仅是王,更是神。

在古埃及,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可以世袭,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父母属于某一个等级,那么你出生以后同样也属于那个等级。

如果我们把古埃及的等级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是僧侣。僧侣在古埃及拥有最高等级。他们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精通象形文字,埃及的僧侣们同时还承担着医生、律师和工程师的工作。僧侣们为古埃及人制定了宗教教义和行为规范。这样规范的效力,相当于今天的法律。

现在我们由上往下来看在埃及等级金字塔的第二层,那里站着士兵。士兵的的等级仅次于僧侣。接下来每一层分别站着农民、牧羊人、商人、手工业者。这个大金字塔的最下层,是养猪的人。

古埃及人信奉的神也很多。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专业一些的名词“多神教”。古埃及人信奉的宗教就属于多神教。多神教意味着这个宗教当中的神有成百上千个。古埃及人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灵魂,而每一种事物都由一个专门的神来掌管。所以,不同的神就有了不同的职能,他们有的是农场的主管,有的是商户的主管。这些神有善有恶,但都一样被古埃及人奉养。

在古埃及的众多神明中,欧西里斯是众神之首,他掌管着农业和死亡。欧里西斯的妻子叫伊西斯。古埃及人把伊西斯奉为法老王的圣母。欧里西斯的儿子叫荷鲁斯。他长着人的身体,却有一个鹰的头。当时,古埃及有许多神的形象都是人身兽头。无论神长得多么可怕,对古埃及人来说,他们都一样神圣。相对应的,一些动物也就变得神圣起来,例如鹰。如果有人杀了神圣的动物,会被处死,因为他亵渎了神灵,他的罪行甚至大过于杀死了人。

【藏宝箱里的日记】——世俗体文字

在罗塞塔碑里的三种文字中,有一种十分特别,那就是“世俗体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简化文字。虽然世俗体文字同样是埃及人使用的文字,但是它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图画。这种文字又是如何在埃及流行起来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在古埃及只有祭司和贵族才条件学习象形文字。这些受过专门训练,会读写象形文字的人,被称为“书吏”。书吏们一直使用象形文字,直到一千多年后,他们中的祭司对象形文字进行了演化。这种演化出的字形要比象形文字简单得多。由于它们的使用者是祭司,所以人们把这种简化的文字称为祭司体。

到了公元前700年,祭司体中演化出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字体,它比祭司体更容易书写,因此平民也能很快掌握。于是,这种字体很快便在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流传开了。人们最开始用它写日记,写信,写文书,记账,后来,就连人们在抄写古籍时都用这种字体。人们把这种字体称作“世俗体”。

虽然世俗体很容易书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但是,这种文字的书写方向是从右至左,因此人们读一本用世俗体文字写成的书时,会觉得相当费劲。不过,它仍然与象形文字,祭司体一起,一直使用到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第七回 爱建坟墓的人

古埃及人相信,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不会立刻离开,而会继续在身体旁边逗留。因此,每当有人死去时,古埃及人就会把死者用过的东西和他的尸体一起放入坟墓中,让他的灵魂和肉体合二为一。而且,古埃及人还相信,总有一天,死者的灵魂会回到他的身体里。可是,肉体很容易腐烂,它或许等不到灵魂重新回来的那一天,为此古埃及用一种很奇特的方法来保存人的肉体。

古埃及人会用一种叫做泡碱粉的矿物浸泡尸体,然后把用亚麻制成的绷带把尸体层层包裹起来。这种包裹的方式非常复杂,通过这种方式包裹的尸体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腐烂。

被这样处理过的尸体就是众所周知的木乃伊。通过考古学者的挖掘,埋在地下的埃及木乃伊被人们发现。现在,它们大多被摆放在博物馆。在我看来,木乃伊干干瘦瘦,像是个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小老头。

最初,并不是所有人死后都有资格被制成木乃伊。享有这种权利的只有法老和上等阶级的重要人物,当然,那些神圣的动物也有这个权利。后来,各个阶级的人都拥有了死后都被做成木乃伊的权利。

埃及人死后,他的朋友们为了防止其他动物,比如老鹰,鬣狗,来啃食尸体,会在死者的尸体上垒起一堆石头,将尸体掩盖住。最初的石头堆看起来很简单。后来,法老和富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与众不同,便给自己建立了大型的石头堆。这些石头堆大到像山一样。

几乎所有的法老都希望他们的石堆看上去比其他人的要宏伟,于是,仿佛是在跟谁比赛一样,当法老们还活在世上的时,他们就开始着手为自己建造石头堆。看起来,法老们对建造坟墓的兴趣要远远大过建造宫殿。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些法老们认为,死后住在石头堆里,可以不朽。而且在未来,他们将会在同一个地点再次降生。这些巨大的石头坟墓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金字塔。

金字塔是一种多面三角形建筑。在尼罗河沿岸,金字塔星罗棋布,从高空中俯看下去,仿佛是谁在尼罗河沿岸撒下了许多三角形的积木一样。这些金字塔大多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以后。这些金字塔中有一座最大,它们是靠近今天埃及首都开罗的胡夫金字塔。

其实不仅仅埃及人会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在今天的苏丹,也就是过去尼罗河南边的努比亚,因为与古埃及人在信仰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国王也会为自己建造金字塔。

巨大的金字塔对历史学家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就像一个装满了谜题的宝匣一样,吸引着人们把里面所有的迷团都解开。在这些谜题中,有一个让人们苦思了很久,那就是:古时没有起重机,这些高大无比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呢?

很多人想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答案,甚至有人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的。但是这些答案都没有可靠的证据,所以,我在这里还是告诉你一个比较可靠的答案。历史学家们在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这样巨大的金字塔,必须要靠许多人共同工作来完成。人数多得你也许想象不到。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让你对这件事情形成明确的印象: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就是胡夫金字塔一共动用了十多万人,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那些建造用的石头,靠很多人一起推拉,一点点往前,需要很久才能接近需要它的地方。

这样的金字塔一定宏伟壮观极了。我曾亲自去过那儿,那座金字塔里的一块石头就和我们今天一间房子差不多大。当我走进里面一看,到处都是飞舞的蝙蝠,而胡夫的木乃伊却早已不知所踪。

胡夫金字塔旁是一座名叫斯芬克斯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用许多巨大的石头堆建而成,但是这座狮身人面像却是用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如果你想知道胡夫长什么样,那么你可以看看斯芬克斯的头。因为据说他的头像是按照法老胡夫的样子雕刻。不过,现在的斯芬克斯长得已经和原来大不一样了。因为它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一直呆在外面,受着的风吹雨打,沙石雕磨。如今,它的的爪子和身体的大部分了已经埋在了沙子下面,剩下的部分也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胡夫的样子已经不完整了。

古埃及人经常用岩石来雕刻人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比我们正常人要大上许多。不过古埃及人把这些雕像塑造得很拘谨。他们僵直着双脚,呆呆在站在地上,手指紧贴着身体,就像个等待训诫的孩子一样。

埃及人为神灵建造的房子,被称为庙宇。庙宇里的圆柱和大梁都高大无比,一般人站在旁边会显得像侏儒般矮小。

庙宇、金字塔和木乃伊的棺木上都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图画,但是古埃及人似乎并不想把事物的真实样子画出来,因此他们的画看上去与真实事物的样子有些差距,比如他们只用一些曲线来代表波浪;古埃及人在画画时,有着奇特的构图方式。比如他们在画两个前后站立的人时,他们会把后面站立的人画在前面那个人的头顶上。在画法老的时候,古埃及人会把他画得比画面中的其他人大上许多倍。

在色彩的选择上,古埃及人较喜欢鲜亮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和棕色,所以他们的图画非常显眼。通过这些图画,我们可以看出,埃及南部的人肤色偏黑,地中海附近的人肤色呈浅棕色。不过,随着埃及人的不断迁移,这种肤色的变化越来越小,想通过肤色来判断一个人来自哪里也变得越来越难。

【藏宝箱里的日记】——胡夫金字塔

关于胡夫大金字塔,我先来告诉你一组数据:在最初建成时,它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9米;整座大金字塔占地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你一定在惊叹,这真是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如果你坐车经过开罗西南约10公里的吉萨高地,你就能见到它了。胡夫金字塔除了大之外,还是埃及历史最古老的金字塔之一。此外,如果我再告诉你一些关于胡夫金字塔的细节,你会更加惊讶:

胡夫金字塔底部是个正方形。金字塔四面的四边正对着北、南、东、西四个方向。如果让时间倒退回公元前2500年,那么金字塔的四条坑道将分别正对“北极星”及天龙座第一星“右极星”;小熊星座的第二颗星“帝星”;大犬座最明亮的第一颗星“天狼星”。当时,这四颗恒星正在穿越子午线。

在胡夫金字塔的附近还有两座大金字塔,它们是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的排列,正好与公元前1050年,猎户座三粒腰星的排列相同,而且,当年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尼罗河,竟然隔着茫茫的太空对称分布。

同类推荐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喜欢探究答案的快乐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这里有你喜欢的故事结局,这里有你想要的快乐,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
  •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讲述的是手影做的100个动物,有配图。
  • 智慧的悖论

    智慧的悖论

    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对于残障人尤其重要。我和很多残障人一样,仅仅是肢体的病患,大脑却是正常的,智力的幼苗需要知识的浇灌。我独自在家,可以看看书,来排遣寂寞,有了打动心灵的感悟,还可以写下来。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 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 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 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热门推荐
  •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

    美国“现代文库”所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十七位。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推荐图书。同名改编电影获两项奥斯卡提名。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在隔绝的南部小镇,午夜的咖啡馆中,孤独的人各怀心事: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女在成长的阵痛中挣扎,渴望平等的黑人在隐忍与矛盾中郁郁不安,狂热的工人陷在激进的空想中怒火难平,冷静的咖啡馆老板在柜台后暗中观察。这无解的孤独纷纷流向静默无声的哑巴,如谜一般的哑巴心中又藏着何种孤独?
  • 佛说分别布施经

    佛说分别布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之外

    九天之外

    被人遗弃的婴儿,他究竟来自何处……十二年后为探寻身世一心向道,奈何发现竟为先天废体……神秘玉佩能否帮他度过最初难关,一步步去探索那广阔的世界,揭开身世之谜……
  • 最强大昏君系统

    最强大昏君系统

    许风偶获最强大昏君系统,从此开始了他的大昏君穿越争霸之旅。寄主第一站,秦二世,看他如何挽救将亡的大秦,将二世大秦变成万世。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万能管家吉夫斯2:非常好,吉夫斯

    万能管家吉夫斯2:非常好,吉夫斯

    笑足一个世纪的文学经典,英式幽默的黄金标准!本书改编英剧《万能管家》口碑爆表,经典形象深入人心!作者伍德豪斯是20世纪伟大的幽默作家,也是英式幽默的代表人物。因其文学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少爷伍斯特与管家吉夫斯二人间的滑稽故事正继续上演:伍斯特坠入单相思爱河后,对俏佳人唯命是从,结果不仅丢了芳心,还出尽洋相;为了帮助曾经爱慕过的美人儿,他竟将凶悍的姑妈托付看管的爱犬弄丢,后果想想就可怕……伍斯特总是麻烦不断,遭遇一件又一件的倒霉事。至于结局如何?不用担心!有无所不能的吉夫斯,无论多糟糕的事,都能收获一个完美的结局。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