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3100000002

第2章 了解一点梦的理论(1)

亲爱的朋友,当你从梦中醒来时,你是不是总是困惑不解,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是不是总是想搞清楚这个梦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的梦美不胜收,让你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有的梦如关公战秦琼,让你如坠云中、莫名其妙;有的梦阴森恐怖,让你焦虑恐慌、担惊受怕;有的梦点到即止、似有深意,让你冥思苦想、上下求索。

梦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有时非常荒谬,有时又很符合逻辑。它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完全是个独立于现实的世界。梦变化无穷,其中有我们的似曾相识的生活片断、情感体验和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它甚至让你怀疑世界的真实性,怀疑生活也是一场梦。

在这一篇里,我们将了解关于梦的一些基本理论,推开梦的神秘之门。

第一节 梦到底是什么

亲爱的朋友,在你一觉醒来后,梦是否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迅速在脑海中消逝,只留给你一脸茫然?

梦实在难以捉摸。从古至今,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它曾被视作神的预言,也曾被当成恶魔的诅咒,一直到20世纪,人们对梦的认识才终于进入科学的领域。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到当代神经科学的研究,科学的力量慢慢带领我们揭开梦的奥秘。

带着好奇心上路吧,本章我们将带领你跟随现代科学的步伐,揭开梦的神秘面纱,弄清楚梦到底是什么。

梦是睡眠中的心理活动

梦是一个总有话要说的妻子,睡眠是一个默默忍受着她的丈夫。

——泰戈尔

不知道你是不是了解,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儿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几乎每天都要做四个以上的梦。如果拿笔算一算,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七十年,那么他一生所做的梦加起来超过了十万个。这的确让人很惊讶。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在啃着生肉披着兽皮的时候,梦的神秘就使他们惊奇不已,他们曾经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方法试图了解梦的真相。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人们也确实研究出了一些成果,只是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他们把困惑莫解的梦与超自然的神灵联系在了一起。

回首历史,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人们对梦的认识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他们有的认为梦是“夜神的女儿在捣乱”,有的认为是梦是“神灵的启示”,有的认为梦是鬼神作祟,甚至有的认为谈论梦是一种邪恶的事情,将遭到最严厉的诅咒。

在之后的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梦的了解在缓慢地增多,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错误观点和看法,一直到文明快速发展的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真正了解了梦、认识了梦。

如今,梦再也不会被当成神灵的启示或者鬼神作祟,梦的研究被归于心理学及生理学的科学领域。人们对梦的看法变得更为成熟和科学,在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人们也更加热衷谈论梦的实质。

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

1900年,现代解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其出版的书籍《梦的解析》里就认为,梦是一种奇特而神秘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他的这个观点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接受。

目前,梦在心理学上有了一个更为严谨的定义,它被解释为:睡眠期间,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简单地说,是一种睡眠中的心理活动。

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就算是白天的睡眠也会产生梦,这个梦可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白日梦”,它同夜间的梦一样,是真正的梦境。而真正的梦,则是依赖于睡眠的,可以说没有睡眠就没有梦。

这种依赖关系,在睡眠与梦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了证明。

首先,梦的进行会影响睡眠和心理活动。如噩梦往往把人们从睡眠中唤醒。人们在梦到被妖魔鬼怪玩弄、被猛兽恶人追赶、陷入某种灾难的时候,会感到十分恐惧、极度焦虑,往往几经挣扎才会清醒过来,结果发现自己是在睡眠中做了一场噩梦。并且,经常做噩梦的人,会对睡眠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会不敢入睡。

其次,睡眠的改变往往也会引起梦的变化。如强烈的脑力劳动、精神紧张、抑郁和烦恼等会使睡眠量增加,人们在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常会出现心情抑郁、全身疲乏、嗜卧思睡、蒙头大睡。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梦也渐渐多了起来。现代睡眠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这时增加的主要是有梦睡眠。而当人们百事顺利、心情舒畅之时,不但睡眠量会有所减少,而且也会自觉地减少做梦,睡眠质量提高。

所以说,梦并不是夜神的女儿捣乱,也不是神灵的启示和鬼神作祟,它只是发生在人的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梦是欲望的满足

人的内心总有一些非分之想,它总会在我们的睡梦中探出头来,哲人圣贤也不能避免。

——柏拉图

1895年的一个早晨,弗洛伊德做了一个梦,醒后他开始思考这个梦和以前所做过的梦,突然发现梦原来是欲望的满足。他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详细的论证,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找到了梦的钥匙。他认为自己的发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甚至认为后人会在他住的别墅外立一座大理石碑,刻上:“弗洛伊德博士于1895年7月24日在此发现了梦的秘密。”

弗洛伊德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证明梦的意义在于欲望的满足。他指出,使欲望在梦中得到满足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用来维持精神的平衡,二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

弗洛伊德这人比较有意思,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不惜拿自己做实验。他故意在白天吃很咸的食物,尽量少喝水,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睡。通过这种方式,他预期自己晚上会梦见喝水之类的内容,结果他确实做了关于喝水的梦,而且他从梦中醒来确实想喝水。梦中的喝水可以缓解他的渴,他就不用醒来,睡眠得以保证,同时也满足了他的欲望。

弗洛伊德年轻时在医院工作,由于工作非常努力,经常熬到深夜,到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就贪睡。有一天早晨,他梦见自己起床梳洗了,实际上他依然处于睡眠状态,所谓的“起床梳洗”只是梦编织的一个谎言,好让他心安理得的继续睡下去。他在医院的一位同事裴皮也有类似的梦。有一天早上,裴皮睡得正香,房东太太喊道:“裴皮先生,快起床,您该上班了。”于是,他梦见自己正躺在医院某个病房的床上,有张病历表挂在他头上,上面写着“裴皮·M,医科学生,22岁”,裴皮在梦中想,既然自己成了病号,都住进了医院的病房,那肯定就不用上班了,于是一翻身又继续睡觉。这两个梦看上去都非常合情合理,让贪睡的人找到了继续睡下去的理由。它们也是生动的“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例子。

弗洛伊德还举过这么两个例子:

有位朋友的妻子梦见来月经,请教弗洛伊德是什么意思。弗洛伊德推测说她怀孕了,而她的愿望是不要怀孕,所以在梦中月经如期而至。另一位夫人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弗洛伊德解释她已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并非是第一胎,年轻的妈妈希望即将诞生的孩子比上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奶水吃。这些梦也都是欲望的满足。

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广泛传播,许多艺术家也认同了他的理论。这些艺术家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创作了不少杰出的作品。

著名画家莫里茨·冯·施温德曾画过一幅叫做《囚犯的梦》的画,这幅画不仅艺术家视为珍品,而且心理学家也十分赏识。这是一个典型的“越狱之梦”,也是典型的“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例子。画面上,一个囚犯想从窗口逃走,阳光从窗口照进了牢房,把他从梦中唤醒。重叠着站在窗前的妖怪,很显然代表囚犯爬上窗户后应该继续站着的位置。如果细看就会发现,站在最上面、靠近窗口的妖怪,和做梦的囚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以上说到的都是成人的梦,那么儿童的梦是否也是如此呢?实际上,儿童的心理相比起成人来说更加单纯一些,所以他们做的梦也更加单纯,就像是通俗的口语而不是深奥的象形文字。我们要想真正了解成人的心理,就必须先了解儿童的心理,就像我们研究低等动物的构造发育,以了解高等动物的构造一样。

儿童的梦是很简单明显的欲望的满足,真正说明了梦的本质,因为儿童的梦简单易懂,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自然美,分析儿童的梦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

1896年夏天,弗洛伊德和妻子、8岁的小女儿、5岁零3个月的儿子,以及邻居家12岁的小男孩一起去旅行。他的小女儿对邻居家的男孩有好感,两人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早餐时小女儿说:“昨晚我梦见艾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和我们一样叫爸爸、妈妈,和我们同睡一个房间,妈妈进来,在每个人的枕头下塞了一块巧克力。”小女儿想让邻居家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的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

这些都已经足够表明,无论梦是简单还是复杂,大部分都可以解释为欲望的满足,只是有些梦一眼便能看出,有些梦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才能领悟而已。

梦是潜意识的语言

梦是睡眠中的自我传给我们的神秘信息。

——荣格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通向理解内心的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对于潜意识这个词,读者可能并不陌生。那么,梦与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梦是潜意识的语言。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他认为,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能变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起源于潜意识,并且是一种使潜意识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

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各种本能冲动。其二是被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内容往往是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等相背离的,于是意识压抑着潜意识继续留在最底层,不允许其表现和满足。潜意识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困兽一样虎视眈眈,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进入意识。

潜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如梦、口误、笔误、艺术、宗教和神话等表达出来,但弗洛伊德最重视的、研究最彻底的则是梦。在人睡眠的情况下,意识对潜意识的控制变得极其微弱,放松了监管,于是潜意识因为害怕意识认出了它而偷偷摸摸地戴着面具走上前台,在梦中得到了表达。

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一直缠着父母买一只小狗,父母以不卫生、养起来麻烦、有跳蚤等各种理由拒绝了他。在他妹妹出生后不久,父母都很忙碌而没有给他之前那么多关注,于是他做了这样一个梦:他梦见妹妹不见了,大家都在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爸爸妈妈买回来一只可爱的小狗。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潜意识的表达的梦。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小男孩很希望妹妹死掉,因为妹妹出生之后,父母的关注都转移到了新生儿身上,而让他备受冷落,他想让妹妹死掉,以便让自己重新获得独一无二的关爱。同时,他知道“希望妹妹死掉以便让自己获得关爱”的想法是可耻的,于是白天这个潜意识没有通过意识的审查而被压抑了,在晚上入睡之后,潜意识便改头换面从梦境中释放了出来。它不敢以真实面目“妹妹死了”出现,而是改头换面以“妹妹不见了”出现,由此顺利地通过了意识的微弱的审查,进入了梦境。同时,这个梦还满足了他拥有一只小狗的愿望。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曾经师从于弗洛伊德。两人本来关系亲如父子,但最终因学术见解不同分道扬镳。荣格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压抑的性欲”对人重要作用的观点,也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他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集体潜意识的发现是荣格最卓越的成就。

荣格认为,人类世世代代经历的事件和情感,最终会在心理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最终通过遗传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例如,当一个人想到太阳,他就会想到光荣、伟大、光彩夺目,就像一个英俊雄伟的男人;想到月亮,就会想到美丽动人、面容姣好、温柔恬静,如同一个少女。这些都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

荣格认为,在梦里有时会出现一些奇异的情节和形象,这些东西用做梦的人自身生活的经历无法得到解释,其实是因为梦中出现了“原型”的形象。原型理论是荣格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在之后的篇章里我们还将提及。

有一个10岁的女孩做了一系列梦,梦中有古怪不可思议的形象和主题。她把这些梦画成了画册,画册上画了这样一些画面:

长得像蛇的有角的怪物吃掉了其他动物,四个上帝赶来让所有动物复活。

天堂里异教徒在跳舞狂欢庆贺,地狱里天使们在做着好事。

一群小动物吓唬小女孩,小动物逐渐变大,其中一只吞了她。

一只小老鼠的身体被虫子、蛇、鱼和人穿透。老鼠变成了人。

透过显微镜小女孩看到一滴水里有许多树。

一个坏孩子拿着一块土,他把土掰成一块块扔向行人,被扔中的行人都成了坏人。

喝醉了酒的女人掉进了水里,然后又站起来成了一个新人。

许多人在蚂蚁堆上打滚,他们遭到了蚂蚁的攻击,小女孩因为害怕掉到河里。

月亮上有个沙漠,小女孩往下沉到了地狱。

有个闪光的球,一碰就冒蒸气,里边出来一个人把小女孩杀了。

小女孩生了很严重的病。突然肚子里生出一只小鸟把她盖住了。

很多昆虫出来,遮住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唯一没有遮住的星星落在小女孩身上。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它能由内而外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潜能,增强自信,使人内心强大,无所畏惧。然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信。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接收着暗示,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生活。本书通过专业的心理分析,讲解如何利用心理暗示让你的潜能爆发,获得圆满的爱情、完美的家庭,在社交场合进退自如、步步高升,赢得快乐人生。心理暗示的魔法棒就在这里!
  •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

    人事之间,难在说服;说服之间,成在心理。对于现代人来说,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或者是你应聘的主考官。并且,我们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说服的技巧,就难以达到让他人理解认可的目的。本书从八个方面对说服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解了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成功说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帮助,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身边人的人生方向。
  •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心理学的图书,作者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针对当下很多人在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较真,身心疲惫的现实,正反比较地讲述了想得开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他们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绩。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准确读懂犯罪心理有密切的关系。FBI在长期与犯罪分子交锋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他们通常会通过对方的面部表现、肢体语言、说话声调、穿着打扮等方面,捕捉对方的心理变化,从而识破他们的伪装,让真相浮出水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存在着诸多的真真假假,如何辨识他们的真伪,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FBI在破案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只要将它们融会贯通,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就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受人尊重,同时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征途上少走弯路。
  • 遇见菜根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遇见菜根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如果贫穷,必须心灵自救,因为贫穷是一切罪恶之源;如果富有也要心灵自救,因为富有同样毁灭了很多人。本书是一本凝聚心理医生十年助人自助理念的书籍,国内最实用的心理自助指南。
热门推荐
  • 说好的国师变皇后

    说好的国师变皇后

    白穆清,带着转世的秘密,领师命出山助战王燕贺瑾统一天下,为取信陷战无援的燕贺瑾,她掩却女儿身,借风势,用孔明灯计烧粮草,环环相扣,计倾营军!登朝廷,于幕后,算尽人心,可前世的片段记忆、居心叵测的师父,让她目不接暇!何人意敢利用于她!且看携手一心钟情于她的帝王心,破迷雾,杀阴谋、夺天下!逆袭激来!可皇上,说好的国师,咋变成了皇后?
  • 青少年植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植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绝色邪少狂追妻:强爱成瘾

    绝色邪少狂追妻:强爱成瘾

    本书已完结,推荐本人新书《偷吻成瘾:腹黑殿下,轻点宠!》:男主帅炸,女主美翻,双强,双处,彼此初恋,甜宠,浪漫,唯美,爆炸甜蜜,没有大虐,欢迎入坑! 本书简介:三年前,一见钟情;三年后,一往情深。追妻之路漫迢迢,好不容易将她“骗”到手,从此,他便开启“疯狂宠妻”模式。“老婆大人别吃饭,我来喂你!”“老婆大人别走路,我来抱你!”“老婆大人别乱动,我来帮你!”某女气结:“你丫的,我又不是“半身不遂”!”某男坏笑:“老婆大人别说话,快来和我玩亲亲!”某女白眼儿一翻,已被某只“气管炎”,彻底“雷”晕在厕所。(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情节新颖,意想不到的伏笔多多,欢迎入坑。)
  • 风月堂诗话

    风月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世界直播系统

    无限世界直播系统

    射雕、秦时、诛仙、斗破、遮天、生化危机、咒怨、哈利波特、木乃伊、死神来了、西游记……身怀直播系统,赵羽穿梭于各个世界,认真在直播,用心在搞笑!
  • 快穿逆袭宿主请高调

    快穿逆袭宿主请高调

    推荐新书:【快穿狐狸九九劫】三千世界,主神空间,慵懒的女子躺在沙发上。身边的系统弱弱的问:“宿主大大~你这边要不要去体验新的任务呢?”“嗯哼?好好赚钱升级不好吗?为什么要换任务?”系统“……”还不是操心你这姑娘!你这样是木有男朋友的!嫁不出去的知不知道!从此,宿主便在这任务中越走越偏,高调的真的要木有男朋友了!!!
  • 艺术眼系列: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艺术眼系列: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当你期待孩子对如波提切利、维米尔、德加、夏加尔和波拉克的作品有兴趣,并能有一些初步的个人感受,但苦于不知如何引导孩子看艺术。本书告诉你如何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带孩子成功参观的秘诀是什么?每个年龄阶段对艺术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本书颠覆艺术史的传统写法,与艺术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主题、创作者等理论知识都被置之一旁,走进艺术的起点就是作品!弗朗索瓦芭布·高尔长期研究孩子欣赏艺术的特点,汇集了世界知名的30幅经典艺术作品,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问题、孩子的语言对经典艺术发问,是本真正写给孩子看的艺术书!
  •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本书共分十二期,收集了许多由名家所做的中国现当代诗歌,如泉州二题、太阳·月亮等。
  • 何问那年青春

    何问那年青春

    【伪呆萌真沙雕女主VS忧郁风歌唱小王子】青春,承载着成长的苦恼,青春,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有苦有甜,有失有得,才不负青春一场。贴近生活,接近现实,抒写单纯美好的高中生活与情感。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我有一个希望: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世上最大的恶不是杀人放火,而是制造愚蠢。愚蠢本身不是恶,却可以把恶放大无数倍。聪明人只反对愚蠢,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聪明的人自己思考,愚蠢的人让别人替他思考。不会思考是可耻的,而更可耻的是,这群不会思考的人正在教我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