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800000012

第12章 邶风(4)

“式微,式微,胡不归?”开篇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夜的帷幕拉开了,天色已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呢?接下来,诗人给出了回答:“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之所以还不回家,是因为为了君主的事情奔忙。为了他们的华贵生活,底层的劳动者终日不辞辛苦地劳作,迎着清晨的露水,始终如一,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二章重复第一章的设问,再次提问:天色已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呢?“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为了养活君主,不得不这样,不管是平坦的大路还是泥泞的土路,都要不断地奔波劳作。

此诗短小精悍,寥寥几笔,描绘了受压迫、受奴役的人们困难的处境,同时还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控诉。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艺术手法的运用,一是运用设问,二是强调韵脚。

首先来看设问的运用。“式微,式微,胡不归”,根据下文可知,这一问句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明知故问。这样做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产生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整首诗是写主人公遭受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贪黑起早,苦不堪言的现状,如果直言这一主题,便会显得单调。因此诗人通过这种无疑之处设疑的方法,使诗篇更具跌宕的情致。其次是韵脚的处理。这首诗十分押韵,每章换韵,句句用韵,而且全诗回环往复,只在个别字上稍做改动,使全诗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大师导读】

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

——清·方玉润

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

——余冠英

旄丘

旄丘之葛兮①,何诞之节兮②?叔兮伯兮③,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④。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⑤,匪车不东⑥。叔兮伯兮,靡所与同⑦。

琐兮尾兮⑧,流离之子⑨。叔兮伯兮,褎如充耳⑩。

【注释】

①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土山。

②诞:延,长。节:枝节。

③叔伯:此处指卫国诸臣。

④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⑤蒙戎:蓬松,散乱。

⑥匪:非。

⑦靡:没有。

⑧琐:细小。尾:卑微。

⑨流离:鸟名,或指枭,或指黄鹂。一说转徙离散。

⑩褎(yòu):聋。充耳:塞耳。

【赏析】

从诗作内容来看,这首《旄丘》应是黎国臣子斥责卫国的诗篇。公元前594年,黎国被狄人吞并,黎国君臣流亡到卫国,祈求卫国君主出兵助其复国。这首诗即是在卫国久久不肯出兵的情况下,黎国流亡者对自身遭际和心境的表达。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两句,描写旄丘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藤蔓,相互缠绕,一直向更远处延伸。这是《诗经》惯用的起兴手法,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卫国的君臣啊,已经这么多天都过去了,你们到底还在等什么?这两句写出了黎国臣子的急迫心情,他们翘首以盼,等待卫国出兵,然而这一微弱的希望始终没有实现。黎臣们眼睁睁地看着藤蔓越爬越高,感受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不由得心急如焚。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而来,环环相扣,结构严谨。此处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解释这种无人救援的现状:“为何过了这么长时间仍不行动?想必是在等待同伴吧。为何滞留时间如此之久?看来一定是有什么苦衷吧。”卫国迟迟不肯发兵,黎国臣子却没有心生抱怨,而是将心比心地去分析援兵未到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深婉的宽厚,同时也隐含着一丝无能为力的苦涩。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至第三章,叙述中已暗含讽意。这一章仍是以黎国臣子的口吻叙述:“我方打了败仗,狐裘已被打得七零八散,你们的车子怎么还不来?卫国的君臣啊,我们所经历的苦难,你们没法感同身受。”“狐裘蒙戎”紧扣上两章,通过眼前破败的景象,点出自己等待已久的事实。根据“匪车不东”可知,黎臣已经察觉到卫国无心救援这一事实,因此这里用暗讽的笔触状写凄凉。

第四章呼应整首诗的主旨,对卫国直接进行痛斥和批驳。“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四句,很直接地铺叙了黎臣的处境。这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我们黎国是小国,自然没有卫国尊贵。我们这些人,身份卑微低贱,就像无家可归的鸟儿。卫国的君臣啊,你们在一旁冷眼观之,目能视而不看,耳能听而不闻,真是叫人心生怨恨。”对比手法的运用,更能突显黎国人民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惨状,同时也衬托出卫国人袖手旁观的傲慢姿态。

《旄丘》一诗秉承了《诗经》的一贯体式:四言四句。《诗经传说汇纂》中对《旄丘》一诗评价说:“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讽之,四章直责之。”这段文字形象而准确地点出了诗中主人公层层推进的感情发展历程。《旄丘》结构清晰,将对比、比兴、铺陈穿插使用,手法巧妙。诗人并没有刻意点染,但黎臣处境的凄凉和心态的复杂却显露无遗。

【大师导读】

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矣。

——宋·朱熹

前半哀音曼响,后半变徽流商。

——清·陈震

简兮

简兮简兮①,方将万舞②。日之方中,在前上处③。

硕人俣俣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⑤。

左手执籥⑥,右手秉翟⑦。赫如渥赭⑧,公言锡爵⑨。

山有榛⑩,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①简:鼓声。

②方将:将要。万舞:一种舞蹈形式。

③在前上处:前列的第一个。

④硕:大。俣俣(yǔ):魁梧健美。

⑤辔(pèi):马缰。组:丝织的宽带子。

⑥籥(yuè):古乐器,三孔笛。

⑦秉:持。翟(dí):野鸡尾巴上的羽毛。

⑧赫(hè):红色。渥(wò):厚。赭(zhě):赤褐色的矿石。

⑨锡:通“赐”。爵:青铜制酒器,用来温酒和盛酒。

⑩榛(zhēn):榛树,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隰(xí):低下的湿地。苓(línɡ):一说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

【赏析】

“简兮”中的“兮”是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补充音节,因此此诗首句“简兮简兮”,念起来就有种音乐的韵律感。这首《简兮》诗也的确跟音乐小有关系。全诗从连绵不绝的鼓声写起,对一位舞蹈者进行了由衷的赞扬。细读此诗,可推测观舞者是一位文静淡雅、有良好修养的女子,她看到一位高大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在“万舞”的首列翩翩起舞,因而欣喜万分,赞叹不已。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伴着时而急促如雨、时而稳如撞钟的鼓声,一场盛大的舞蹈演出马上就要开始,此时正值晌午时分,太阳刚好当头照射,而他在众多舞者中身处第一列,鹤立鸡群。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他生得硕大魁梧,体态健美匀称,这时他来到公庭开始跳起万舞,他如猛虎下山力大无比,手里紧紧地抓着一根缰绳,一前一后像在织布。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此时,鼓点紧张急促,他左手挥舞着三孔笛,右手拿着野鸡的尾羽,两者交织在一起上下翻飞。不知是跳得累了还是心情太激动,只见他脸色红润如赭土一般,公爷看得也起劲,便上前赏酒一杯。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高高的山上榛树重生,地势低洼的湿地常常生长着苦苓。这曼妙的一切究竟为了谁所造?到底有谁值得这样魂牵梦萦?原来是西方的美人。千山万水相阻隔,远在西方的美人让人好生牵肠挂肚。

“山有榛,隰有苓”,以树喻男子,以草喻女子,引出“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舞者已离去,但因舞者而产生的思念却没有因此而中断,舞者风度翩翩的样子早已深深刻在女子的心中,欣赏和敬佩最终化作了万般爱慕。

实际上《简兮》一诗存在多种解说。历史上,《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都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讽刺卫王荒淫无道,治国无方,不能任贤授能、亲贤臣远小人,反而养虎为患,使贤者居于伶官之位。这一观点使多数人信服。不过,在今人的研究中,又出现了新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描写舞女辛酸生活的诗歌,有人认为是讽喻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卫国宫廷女子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从以上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来看,最后一种观点较为贴切。当然也不用否定其他定论,因为《诗经》的独特魅力正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大师导读】

看他西方美人,美人西方,只倒转两字,而意已远,词已悲矣。

——明·钟惺

细媚淡远之笔作结,神韵绝佳。

——清·牛运震

这诗写卫国公庭的一场万舞。着重在赞美那高大雄壮的舞师。这些赞美似出于一位热爱那舞师的女性。

——余冠英

泉水

毖彼泉水①,亦流于淇②。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③,聊与之谋④。

出宿于泲⑤,饮饯于祢⑥。女子有行⑦,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⑧。载脂载舝⑨,还车言迈⑩。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①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的样子。

②淇:淇水,卫国河名。

③娈(luán):美好的样子。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国国君姓姬。

④聊:一说愿,一说姑且。

⑤泲(jǐ):地名。

⑥饯(jiàn):以酒送行。祢(nǐ):地名。

⑦行:指女子出嫁。

⑧干、言:均为地名。

⑨脂:涂车轴的油脂。舝(xiá):通“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此处脂、舝皆作动词用。

⑩还车:回转车。迈:远行。

遄(chuán):疾速。臻:至。

瑕:通“胡”、“何”;一说“远”。

肥泉:地名。一说同出异归之泉。

兹:通“滋”,增加。

须、漕:皆为卫国的城邑。

悠悠:忧愁深长。

写:通“泻”,排除。

【赏析】

《泉水》是一首哀婉悱恻的思归诗。诗中女主人公远嫁他乡,离开祖国卫国,但是她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终日魂牵梦绕。她想回国探视却多有不便,内心焦急难耐,只好作诗聊遣心绪。

全诗一共四章。首章一、二句起兴,以泉水日夜奔流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生生不息。三、四句直言本事:虽然远嫁,但是无日无夜不思念卫国。二、三章以幻写真,回忆曾经出嫁的场面,并幻想故国现在的模样。第四章由梦境回到现实,物是人非,更添无穷无尽的离愁。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开篇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道出女子归思的念头。这两句与《邶风·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流水兴起情思,文意婉转,情致深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女子因想念故国而引起伤怀之心:“我怀念着远方的故土,没有一刻不在心中默默惦记。不能亲自回家去探望我的姊妹们,多么希望能把所有的心事摊出来,一腔苦衷,想向你们倾诉,希望你们能够为我出个主意,解一解我胸中的苦闷。”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是对女子对昔日婚嫁场面的回忆。出嫁时由于路途遥远,半路只能宿营于济水,胞族在祢地为她设宴饯行。女子出嫁他乡,远离了父母兄弟,孤苦伶仃,很想回家问候各位长辈和姊妹们。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第三章重复第二章的格式,形成回环往复的效果。这六句是女子对归宁之途的想象。一行人出行宿营于干地,在言地设宴,随后检查车轴准备行驾,逗留片刻之后就掉转车头向卫行。疾驰轻车一路无阻回到祖国,在想象中似乎不会有什么阻碍,但在现实中却不可能实现。此处凭空杜撰,以幻写真,寄托了女主人公深切的思念,诗歌的感情也因此变得曲折起伏。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回忆起故国的肥泉,愈发勾起女子的思乡情怀,一想到须邑、漕邑,她就满怀忧郁。但是无法回家探看,只好驾车出游,消解心头忧愁。前三章中,女主人公反复强调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以及想要归乡的迫切心情,然而至最后一章,却不再言归,而将满怀愁绪寄托于“出游”一事。诗人用婉曲的笔致,将女子内心的怀念和忧愁摹写得哀婉而深沉。

【大师导读】

波澜横生,峰峦叠出,可谓千古奇观。

——明·戴君恩

全诗皆以冥想幻出奇文,谋与问皆非实有其事。

——清·陈震

卫女出嫁诸侯,思归宁而不可屡归。初章言思归,次章三章言归宁之行,末章是后来又思归宁也。

——傅斯年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①。终窭且贫②,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③!

王事适我④,政事一埤益我⑤。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讁我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⑦,政事一埤遗我⑧。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①殷殷:十分忧伤。

②窭(jù):贫寒,艰窘。

③谓:奈何不得。

④王事:王家之事,此处指有关王室的事务。适(zhì):掷。

⑤政事:公家的事。一:皆,都。埤(pí)益:增加。

⑥讁(zhé):谴责。

⑦敦:逼迫。

⑧遗:增加。埤遗:同“埤益”。

⑨摧:讥讽,讽刺。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热门推荐
  • 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书面语言是给人看的,可以反复看多遍;而口头语言是给人听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古语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那些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口才的人交谈,的确可以让人受益匪浅。良好的话语不仅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
  • 我有一棵文明树

    我有一棵文明树

    无尽宇宙数不清的文明里流传着一个传说,他是科技文明的救世法师,仙侠文明的科学之父,奇幻文明的仙道巨擘......ps:这是一个普通地球人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努力忽悠全宇宙的故事。
  • 芝园集

    芝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人,有钱真幸福

    女人,有钱真幸福

    每个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畅快的活着。而心态决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决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脸上的笑容,财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钥匙,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财富,就很难与幸福结缘。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没有钱会面对的种种心酸和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这些犀利的语言足以让每一个女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让女人瞬间觉醒,让女人更现实,让女人更理智,让女人更富有,让女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藕花深处金石韵:李清照和她的艺术世界

    藕花深处金石韵:李清照和她的艺术世界

    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够成为宋词中的一朵奇葩,这与她的生活和经历息息相关。跟着作者的文字,再见女中李易安的当行本色,领略其幽雅风骨,痴人雅趣。透过千年的烟雨,再见易安的当行本色。本书共分为八章,作者透过千年的烟雨,从李清照的生平发展以及词的发展演变来审视李清照的词和她的艺术世界。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屠刀下的笑容

    屠刀下的笑容

    这是一部被遺忘,但同样悲壮的抗日史。这是一部教科书不记载,但更真实,更让人痛心的抗日史。这是一部颠覆传统历史观,试图回答为何中国不缺汉奸的抗日史!性格懦弱的岳冬,为娶得一代名将左宝贵的女儿左心兰,硬着头皮在刀口上过活。时日本侵略朝鲜,清廷仓猝援朝。望夫成龙的心兰为使岳冬踏上征途,于大婚当晚决意出走。然而,让岳冬从贪生怕死到舍生取义的,不是战火的洗礼,不是日军的残暴,而是,亡国奴在屠刀下的──笑容!
  • 宫杀:最毒女人心

    宫杀:最毒女人心

    一个姿色平庸的妃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长姐死在宫闱的阴谋中,为了报仇,为了让自己在后宫这片荆棘地存活下去,她拒绝了心爱的男人,伸出自己纤细柔美的双手,伸向欲望的深渊,一切的一切究竟只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告诉自己原来是活着的?……(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QQ群:32893122)
  • 厉爷追妻路茫茫

    厉爷追妻路茫茫

    她,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父母是谁,从她有记忆以来她就是自己一个人他,冷酷无情,十大家族之首的掌家人,手段狠毒他对任何人都是无情冷漠,唯有对她,永远笑着她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平淡淡漠,唯有对他,才会有其他情绪,表情她遇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