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800000009

第9章 邶风(1)

柏舟

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②,如有隐忧③。微我无酒④,以遨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⑤。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⑥。薄言往愬⑦,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⑧,不可选也⑨。

忧心悄悄⑩,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①泛:浮行,漂流。

②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

③隐:痛。

④微:非,不是。

⑤茹(rú):容纳。

⑥据:依靠。

⑦愬(sù):同“诉”,告诉。

⑧棣棣:丰富的样子。

⑨选:同“巽”,退让。

⑩悄悄:忧愁的样子。

愠(yùn):恼怒,怨恨。

觏(ɡòu):同“遘”,遭逢。闵(mǐn):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pì):通“擗”,抚心。摽(biào):捶打。

居、诸:语助词,无实义。

迭:更替。微:无光。

澣(huàn):洗涤。

【赏析】

关于《柏舟》一诗的主题,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它是弃妇对不幸命运的控诉诗,还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怀才不遇、遭人谗害的君子内心的痛苦。细读此诗,诗中“亦有兄弟,不可以据”的情形和“如匪浣衣”的比喻,更像女子的诉说,因此将《柏舟》看做弃妇诗应该更合适。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开头以柏舟为喻,形容女子处境的艰难:她就像柏木做的舟,坚固牢实,然而在水上四处漂泊,没有依傍。“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便是她精神状态的写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就算借酒浇愁,也丝毫不能排解她的痛苦,足见其“隐忧”之深。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想来主人公已经承受了太多苦痛,再也无法容忍下去,因此她对丈夫说:“我的心不是镜子,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容纳得下。”言语中暗含不屈的锋芒。在夫家受到不公待遇的主人公,想到了向娘家人求助。“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怎奈人情淡薄,兄弟们不仅不同情她,还怒气相加。见弃于夫,又得不到手足的理解,这让女子本来就痛苦不堪的心灵又添一层伤痛。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也没有向丈夫屈服。“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第三章连着两个比喻,显示出她不可动摇的决心:“我的心不是石头,也不是席子,岂能按别人的意志行事!我虽不容于人,但我的尊严谁也别想践踏。”这几句铿锵有力,落地有声,一个坚持自我、性情倔强的女子形象凛然于前。

前面几章中,女子倾诉自己离开夫家的悲惨经历,至此才说出见弃于夫的原因:“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群小”即众妾,原来主人公被丈夫抛弃是由于众妾的中伤陷害。“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饱受“群小”欺凌的女子,只能抚心自叹,暗暗伤神。

“日居月储,胡迭而微”,女子心境凄然,便觉得日月都暗淡无光了。正是“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心中的忧伤就像脏衣服一样,怎么都洗不干净。她不堪忍受隐忧的折磨,希望能够奋飞,可是“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她虽然不肯向现实折腰,但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无比的愤怒只好化作无可奈何的叹息。

此诗感人之处在于,它使人看到一个遭遇不幸却仍保持倔强性格的女性形象。有人也许会责怪诗中主人公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不懂得反抗,岂知在彼时的环境下,不顺从便是一种反抗。她作为一个受制于人的弱女子,没有顺从他人的意志,已属难能可贵。

【大师导读】

这诗在《三百篇》中确是一首情文悱恻,风度缠绵,怨而不怒的好诗。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将胸中之愁思,身世之畸零,宛转申诉出来。通篇措辞委婉幽抑,取喻比兴其巧密工细,在素朴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

——俞平伯

这诗的作者被“群小”所制,不能奋飞,又不甘退让,怀着满腔幽愤,无可告语,因而用这篇委婉的歌辞来申诉。

——余冠英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①!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②。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③。我思古人④,俾无訧兮⑤。

絺兮绤兮⑥,凄其以风⑦。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①曷:何。已:止。

②裳:下衣,形状如今天的裙子。

③女(rǔ):同“汝”。治:缝制。

④古人:故人,指已亡故之人。

⑤俾(bǐ):使。訧(yóu):过失。

⑥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⑦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

【赏析】

《绿衣》是后世悼亡诗的开山之作,它在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晋朝潘岳著名的《悼亡诗》便对此诗多有借鉴。关于《绿衣》想要表达的思想,古今有很多种说法。旧说多认为此诗是卫庄姜夫人因失宠而作,目的是抒发她内心的幽怨之情。而今人大多持“悼亡诗”的观点。如高亨在《诗经今注》中就说:“这是丈夫悼念亡妻之作。”从诗的内容上来看,今人的说法较为妥当。

《绿衣》所哀悼的对象是亡故的妻子,通过睹物思人的方式表达主人公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在悼亡诗中,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最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诗中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位男子失去了自己的爱妻,每当他看到亡妻生前为他做的有着黄色衬里的绿色上衣时,他就感到无限哀伤,那一针一线都是爱妻对他的心意。男子睹物思人,一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和自己情意缠绵、心意相通的妻子,再也无法得到她温暖的安慰和呵护,就感到悲痛不已。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复沓结构,用“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反复描写男子睹物思人,将衣服翻过来翻过去看的动作。从这个动作中,可感受到他内心绵绵不绝的忧伤。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第三章仍接续前两章的场景。男子正在细心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他从每一针每一线中都感受到了妻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时,他想到妻子生前总是会在一些事情上给他意见和劝告,而这些劝告总是恰到好处,让他避免出现过失。如今回想起来,他才深深感受到这种劝说背后所包含的深厚情意。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男子在妻子去世之后就麻木地过着日子。妻子还在世时,他的生活起居都是由妻子照顾,穿衣吃饭都是妻子为他操心,他向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妻子去世了,他却没有摆脱对妻子的依赖。即使已经天寒地冻了,他还穿着夏天的衣服,直到实在冷得受不了,才想到要找保暖的衣物,而找到的又是妻子亲手为自己缝制的衣服,这就更加勾起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因而心情也就愈加哀伤。

《绿衣》是一首充满了浓浓哀伤之情的悼诗,它表达的是主人公对亡妻的无限思念。诗中没有捶胸顿足、大声嚎哭的画面,它所展现的只是一个手捧“绿衣”,失魂落魄的男子形象,然而这位男子对亡妻的深爱,以及他痛失爱人的悲伤,都含蕴于这一无声胜有声的形象之中。

【大师导读】

似乎无头无绪,却又若断若连,最是令人寻绎。

——清·姚际恒

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

——吴闿生

燕燕

燕燕于飞①,差池其羽②。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之子于归,远于将之④。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⑤。瞻望弗及,实劳我心⑥。

仲氏任只⑦,其心塞渊⑧。终温且惠⑨,淑慎其身⑩。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注释】

①燕燕:即燕子。

②差(cī)池: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③颉(jié):上飞。颃(hánɡ):下飞。

④将:送。

⑤南:指卫国的南边,一说野外。

⑥实:是。劳:劳神。

⑦仲:排行第二。任:信任。

⑧塞(sè):诚实。渊:深厚。

⑨终:既,已经。惠:和顺。

⑩淑:善良。慎:谨慎。

先君:已故的国君。

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赏析】

清代诗人王士禛将《燕燕》一诗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珍重,以及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依依不舍中,仍旧依稀可辨《燕燕》的影子。

诗开首以飞燕起兴,它们叽叽喳喳,追逐打闹,此为乐景,然而引出的却是下文的一片哀情,这便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朱子语类》对此大赞不已,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明代陈舜百在《读风臆补》中也评价到:“‘燕燕’二语,深婉可诵,后人多许咏燕诗,无有能及者。”此诗共三章,重章复唱,循序渐进,将离情刻画得感人至深。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不时在天空中盘旋,叫声时落时起。“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这两句提及送别的主题,但诗中并未点明送者和被送者的身份,因此就这一问题,后人多有争论。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卫庄姜送归妾说”。但这种攀附史事的说法多为今人不取。宋代王质、清代崔述皆驳斥《毛诗序》观点,持“兄送其妹出嫁”的说法。从诗中的“之子于归(于归即出嫁)”一句,以及全诗表达的感情来看,后一种说法更加贴切。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清人陈震在《读诗识小录》中说:“哀在音节,使读者泪落如豆,竿头进步,在‘瞻望弗及’一语。”妹妹出嫁,兄长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他伫立在那里,看着她逐渐远去,忍不住泪如雨下。

接下来的二、三章,诗以复沓的结构,反复渲染男主人公因离别而“黯然销魂”的心境。为何兄长对妹妹如此牵肠挂肚,伤怀不已?第四章交代了缘由:“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原来妹妹善良、诚实、重情重义,性情温柔,从不与兄长相争。她有良好的学识和素质,为人处世小心谨慎,临行前还不忘以一句句真诚之言勉励兄长。

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工妙的细节刻画,这篇缠绵悱恻的诗歌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柳永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似乎已经道尽了人世间最黯然神伤的情怀,但两千多年前的《燕燕》,却更加深婉、真切、传神。

整首诗静中有动,生动鲜活,在布局谋篇上也十分讲究:诗共四章,前三章一直未交代被送对象,只用极大笔墨去点染惜别气氛,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最后在末章陡然点出被送对象,给人恍然大悟之感。诗人摒弃不必要的交代和细节,专注于刻写离情别绪,且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这正是《燕燕》一诗流传千古、影响千古的原因。

【大师导读】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按宋许顗《彦周诗话》论此二句云:“真可以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鸟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

——钱钟书

言短意长,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傅斯年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①,逝不古处②。胡能有定,宁不我顾③。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④。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⑤。胡能有定?俾也可忘⑥。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⑦。胡能有定?报我不述⑧。

【注释】

①乃:可是。之人:这个人。

②逝:发语词。古处:一说旧处,和原来一样相处。

③宁:竟然,难道。我顾:顾我。顾,念。

④冒:覆盖,照耀。

⑤德音:好的名誉。

⑥俾(bǐ):使。

⑦畜我不卒:即爱我不长。畜:同“慉”,喜爱。不卒:不到最后。

⑧不述:不循义理。

【赏析】

弃妇的幽怨是《诗经》里说不完的话题,《柏舟》里的女子以柏舟为喻,诉说自己的不幸;《日月》里的弃妇则将怨愤诉诸日月。

日月一照白昼,一映黑夜,是人间最光明的事物。先民们一直将日月视为威严的圣物,赞美日月之光明伟大。只要头上有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人们就能安心地劳作生息。而一旦看到日月的异常变化,先民们便惶恐不安,以为自己做了违背天理的事,引起了日月的愤怒,所以日食和月食总让他们恐惧万分。同样,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倾向于向日月倾吐心声。诗中的弃妇就选择了呼日喊月这种申诉不幸的方式。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一开头托出了一个光芒万丈、广阔辽远的意境:太阳和月亮光辉熠熠,高悬苍穹,照耀着广袤的土地,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光明、美好。可是就在这个光明的世界里,生活着一个痛苦万分的妇人,她被丈夫抛弃,每天独守空房,凄苦无告。“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月如此光明,怎么看不到这样一个负心汉的存在?他弃妻而去,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为什么现在的他心性不定,不再顾念妻子?一连三次发问,可见女主人公情绪之激切。

同类推荐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本册将国学典籍分成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方便查阅,可谓是一册在手,国学典籍尽收眼底,是中外人士研习中国文化的之作。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佛说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九零之完美宠婚

    重生九零之完美宠婚

    上辈子,亲生母亲重男轻女,榨干她最后一滴血肉。养父母利用她,堂妹处心积虑抢夺她的一切;重回一九九零年,沐瑶决心吊打渣男贱女。那些欠了她的人,一个一个都要还回来!而她前世的守护男神,这一世,身体健康,俊美依旧。沐瑶:凌少,来相亲~凌千绝:好极了,不用抢亲了……
  • 重生改写太子结局

    重生改写太子结局

    请支持(开局签到成为亿万总裁)穿越成大唐太子李承乾,什么阴谋诡计全部斩破!魏征:“太子大贤,有明君之象!”李泰:“这世上我谁都不服,只服我大哥一人!”杜荷:“为了太子,我愿两肋插刀,万死不辞!”…欢迎进QQ群讨论:735958110(从群演开始到全球影帝)请支持,谢谢
  • 大神,来淘个宝呗!

    大神,来淘个宝呗!

    顾遥知带着一套据说很牛X的系统穿越了,“宿主,我们把现世的东西买来卖给神仙们,再把神仙们的物件卖到现世,先挣他一个亿。”于是,顾遥知捡了个酒壶,卖到现世就是超级古董。可九重天住着一只活了几十万年的老凤凰,九霄琉璃翊天君。该老凤凰傲骄、小气、不讲道理,得理还不饶人。而酒壶正是人家的……偏老凤凰喜欢宝贝,小萌宠匍匐上前:“大神,咱们一起来淘宝?”
  •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栾振芳编著的《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讲述了:与其空喊口号不做事,不如先干出成绩,基层群众的一句赞扬比任何口号都来得响亮。基层干部要为基层群众一心谋事,一心干事,要“干”字当头,千万别“吹”字当先。作为基层干部,尤其要讲究实打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基层工作上,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才能早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是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
  • 重生之医女皇后

    重生之医女皇后

    她枉活一世,前生虽尽得天子宠爱,却死于至亲的胞妹之手。这一世重生,却变成一名卑微的医女,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不但要重新得回帝王心,还要得到他所拥有的一切。伴君迟暮,允你一世。
  • 谋妃誓不二嫁

    谋妃誓不二嫁

    她穿越了,乱世中成了一个亡国公主,前有阴谋,后有追兵,为了安身立命化身细作,披红妆,千里和亲。大婚之夜,他用力的掐住她的脖颈“可知本王为何娶你?”她嗤笑“你娶,为一座城池,我嫁,为你半壁江山。”和亲不但没有改变命格,相反让她卷入一场后宫争斗,狼烟起,群雄逐鹿,战场上,他高头大马之上,洋洋得意的笑着“夙百里,我说过,你一定会是我的女人。”她冷嘲的笑着“夙百里生是连城的妻,死是大曌国的妃,这一切与你何干?”“夙百里,你不要忘记了,他是你的杀父仇人,你们有着国仇家恨。”男子几乎咆哮着提醒她这个血淋淋的事实……百里风霜绕连城,宁负江山不负君。
  • 独家星劫

    独家星劫

    15岁时,她遭遇暴行失了身,自以为不会再触碰爱情。17岁时,为了母亲的幸福,她代替妹妹锒铛入狱,初恋情人凌雪彻亦离她而去。六年后再相遇,他是高高在上的影帝,亦是妹妹的绯闻男友,而她不过是卑贱的演艺圈打杂女工;因与两大天王秦韬和凌雪彻剪不断的绯闻,她顺利上位,出演当红偶像剧,成为全民偶像,可是昔日一组丑闻照片曝光,迅速将她打回原形。濒临绝望之际,凌雪彻的求婚让她以为幸福终要靠岸了,谁知她却等来了他和她妹妹的大红喜帖和医院的怀孕通知书……被全世界抛弃的她还能涅盘重生吗?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大明盛宠

    大明盛宠

    在大明时期,明昭年,朝臣内部忧患,大明与外敌的权谋政斗,于年先帝驾崩,留下一位15岁的公主,一位年仅八岁的小皇帝,首辅兼任太傅抚养小皇帝,顺带着教导明华公主,太傅对外冷峻,对姐弟却不失柔情照顾,面对这样成熟的男人,15岁的公主情不自禁心生恋慕,一颦一笑都为了他…却造化弄人,太傅深知自己爱上了明华公主,也因为身份关系更不可能在一起,和妹妹做场戏,明华公主最终嫁给驸马。历过朝廷风云变幻,太傅很少流露出个人情绪。当明华公主看到太傅那愁容的模样。心中不由一抽,因驸马叛变,使她的儿子也难遭毒手,公主听闻噩耗,呆着一夜,换上少女时期的发簪服饰,服毒自尽,太傅闻讯一夜白头,自此日渐消瘦,同年在深冬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