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3200000002

第2章

安塔拉一番叫喊之后,却不见敌方的任何一个人出战。旋即,安塔拉把头靠在鞍鞒上,拍马向着敌人的队伍冲杀过去。安塔拉冲向敌人的右翼,只见那里顿时倒下一片;冲向左翼,同样倒下一片。莱勒曼的手下骑士眼见此情此景,只觉天旋地转,天低地窄,异口同声说:

“我们没有地方可躲,只有挥矛舞剑一拼,要么挣脱困境,要么拼个一死!”

顷刻,双方大战开始,英雄们相互激烈拼杀起来,长矛刺中之处,必有胸膛洞穿,利剑削及之处,定有人头落地。观战者只觉眼花缭乱,参战的基督教骑士们只觉所有道路似乎已被堵死。安塔拉的青锋宝剑寒光闪耀,所向披靡。敌人实在无力抵抗,幸存者急忙夺路逃窜。阿卜斯骑士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看不见敌人的身影,方才调转马头回返。安塔拉返回时,但见他的甲衣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红得就像骆驼的肝脏,战袍上又像是开满了紫荆花。

安塔拉进到帐篷,刚刚坐稳,便令手下骑士把基督徒族王莱勒曼带到他的面前,并且下令削下莱勒曼的首级。舍布卜拔剑出鞘,正想举剑削下莱勒曼的首级时,莱勒曼急忙抬手,对安塔拉说:

“当代骑士大王,请你告诉我,你究竟是哪方骑士?我虽身经百战,却从未见过比你更勇敢善战的骑士英雄。”

安塔拉说:

“喂,小伙子,你怎么这样孤陋寡闻,连勇敢善战的骑士英雄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你们真不是什么高贵的人,尤其是你们这些崇拜十字架和墙上画像的基督教徒。我是闻名四方的骑士英雄啊!我是阿卜斯、阿德南、基拉德、祖卜扬部族的卫士,我就是骑士之王安塔拉·本·舍达德。”

莱勒曼一听他报出大名,激动地说:

“凭上帝起誓,我的祈祷应验啦,感谢上帝!我老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并求上帝让我有机会在战场上与你交战一场,以便考验一下我的力量。果然,上帝答应了我的祈求。就请你把我当作你的一个奴仆和助手吧!阿卜斯、阿德南骑士,你有所不知,我不是别人,而是你的知心朋友爱兽迷的儿子。”

[0770]白宫奇观

安塔拉听说眼前这位族王是爱兽迷的儿子,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立即对舍布卜说:

“给他松绑!”

莱勒曼想亲吻安塔拉的脚,安塔拉立即阻拦,一把将莱勒曼搂在怀里,想起了挚友爱兽迷,情不自禁,竟然昏迷了过去。

片刻后,安塔拉苏醒过来,心中诗情涌动,随口吟诵道:想起爱兽迷,不禁泪如泉。

昔日每战起,助我将敌歼。

可恨乃死神,将你我分开。

捶胸复顿足,痛苦难忍耐。

你命若能赎,愿倾人与财。

唤你无回音,弟妹面阴霾。

贤弟爱兽迷,地下灵当知:

赛比阿哭你,泪漫大地湿。

人生谁无死,前仆后继之;

英雄入黄泉,芳名亦垂世。安塔拉吟罢诗,莱勒曼问道:

“骑士之王,你到这个地方来究竟为了何事啊?”

安塔拉把沽酒的想法一说,莱勒曼高兴地说:

“骑士之王,我定能满足你的要求,我们这里有的是葡萄美酒。不过,凭耶稣起誓,你得在这里住上三十天再走,让我们好好款待你一番,也让我们亲切、愉快地交谈交谈。”

旋即,莱勒曼纵身跃上马背,向着白城走去。守卫城门的卫兵都认识他,立即为他打开了城门。莱勒曼进到城中,伙伴们热情迎接,并问战况如何,莱勒曼把情况向他们讲了一遍,他们为与骑士之王安塔拉相识在沙场上感到高兴。

白城之王名唤“米斯伦”,得知莱勒曼与安塔拉结为好友,感到甚为放心,立即率领手下人出城迎接安塔拉。当走近安塔拉时,他们纷纷离鞍下马,向安塔拉及其伙伴们问安致意。安塔拉还礼后,飞身上马,腰佩青锋宝剑,跟着白城之王米斯伦走去。

安塔拉骑马行进在米斯伦的右侧,莱勒曼则在米斯伦的左侧。他们一进城门,便见牧师、修道士、祭司和大主教排着长长的队伍走来,欢迎白城之王米斯伦及宾客们。他们有的手持檀香木手杖,有的手捧着金质或银质香炉,香炉里有的焚着香,有的燃着沉香木炭,香气四溢。少女们秀发垂肩,亭亭玉立,丰姿绰约,婀娜妩媚,面似朝日皓月,步履轻盈,恰似风拂杨柳。她们举着满斟葡萄美酒的水晶杯向着宾客们翩翩走来,站在大街两侧的人们看到如花似玉般的少女们,禁不住异口同声说道:“今天就是复活节吉庆大典啊!”

安塔拉看到右侧的窈窕少女们,顿时低下头去望着地面,继之抬起头来,望望左侧的靓丽少女们,又立即低下头去。当他再次朝那些美如圆月般的姑娘们望去时,由衷暗暗赞美伟大安拉的创造,感谢安拉造就了这样如花似玉的姑娘,让她们把人间装点得如此丰润多姿。

大队人马行进到宫门前,相继离鞍下马。走进宫门,见那里的盛宴已经摆好,宾主入席,吃着饭菜,宫仆们送来葡萄美酒,晶莹剔透的杯中斟满了玉液琼浆,那样清澈透亮,宛如别后重逢的情人淌出的眼泪。宾主们边吃边喝,边谈边乐,直到夜幕垂降,大家吃饱喝足,准备休息。莱勒曼对客人说:

“请大家入客帐休息吧!”

莱勒曼引领着客人们进入客帐,那里一切齐备,地上铺着罗马地毯。安塔拉及其伙伴们进入客帐休息,各自就寝入睡。

一夜过去,天明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山川大地。安塔拉及其伙伴们走出帐篷,莱勒曼已经站在帐篷门外等着他们,邀请他们和白城之王米斯伦一起去野外打猎、游玩。

安塔拉、阿尔沃及伙伴们跃上马背,跟随莱勒曼走去。未走多远,已见白城之王米斯伦率领由侍卫及宫仆们组成的队伍走出宫门。安塔拉看见他们,想下马向白城之王问好致意,米斯伦急忙表示免礼,要安塔拉随他一道前行。

大队人马来到一座峡谷。那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河渠纵横,鸟儿鸣唱枝头。而且鸟儿种类很多,其中有夜莺、金翅雀、斑鸠、鹌鹑、白鹭、麻鹬鸟、鹦鹉、隼、苍鹰,还有乌鸦。地上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其中有石榴花像鸡冠那样红得鲜艳夺目,又像是玛瑙和红珊瑚做成的项链;玫瑰花则像宝石雕成的耳朵或像金银盘子,细细的枝条的顶上开着王冠似的花朵,香气四溢,沁人肺腑;绿宝石似的葡萄藤攀爬蔓延在花园之中;百鸟争相鸣唱歌颂着诱人的美妙景色;香橼树的叶子好像宽大的手掌;园中的各种颜色的花宛如繁星点缀在草木之间,又像龙涎香珠散落在黄玉似的香草上;细细泉水流过石榴树下,月下香、千日红、丁香的枝条就像金银丝,在清晨的微风中摇曳,枝条上挂满了王冠似的花朵;茉莉花则像是银子铸就的,洁白无瑕;至于酸橙树上的果子,黄澄澄的,像是金球,又像是黄玉石。所有这些全是创造宇宙和人类的伟大主神的杰作。

他们纵马飞奔,猎取野兽、羚羊。那道谷地中野兽成群,水源丰富。白城之王米斯伦为自己划定了一个猎区,除了他,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也不管猎手猎多猎少,谁都不能在那片猎区里狩猎。

那天,他们打到了许多猎物,而收获最大的则是安塔拉·本·舍达德。

他们狩猎结束,进到花园之中,信步缓慢行进。他们正走着,忽见前面出现一座雄伟宫殿,高耸入云,而根基却深埋土中。出奇的是,人站在宫殿的外面可以看到里边,在它的里面也可以看到它的外表,它仿佛是用一整块透明的巨大水晶石雕凿而成。宫殿的前面有一块高大的石头,好像是一块红宝石,上面有浮雕的人像和文字。据说这座宫殿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相传为伽必尔·本·沙勒赫·本·艾尔法赫舍德·本·萨姆·本·努哈在拜里来时代所建,他将之命名为“恒宫”。在沃海卜·本·曼拜赫所写的故事中,称之为“白宫”,说系号称“双角王”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腓力二世之子。少年在家跟从亚里士多德学习,醉心于《荷马诗史》中的英雄人物。即位后,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大举侵略东方。公元前334年,率军越赫勒斯滂入小亚细亚,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于伊苏城(前333年)。南进叙利亚,攻占腓尼基,转入埃及(前332年),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建亚历山大城,当上新的法老。公元前331年进兵两河流域,在高加米拉与波斯军战,获胜;次年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后入侵中亚细亚,遭土著居民反抗。公元前327年(或前326年)南下印度,抵希发西斯河(今印度比亚斯河)。因气候不适,士兵厌战,当地人民抵抗,前进受阻。公元前325年,由尼阿库斯率舰队经印度洋撤退,亚历山大率陆军经盖德罗西亚沙漠,于公元前324年返抵巴比伦。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由于缺少统一的经济基础,只是一个不巩固的军事和行政的联合,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在巴比伦后,帝国迅即瓦解。亚历山大是欧洲古代军事学术的革新家。他使骑兵成为决定性的突击力量和机动力量,恩格斯称之为“历代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所建。当年,亚历山大率大军东征西战,所到之处,竭力推行自己的信仰,从其信仰的民族,则让他们留居原地,拒绝接受其信仰的民族,则动武将之消灭。长此以往,亚历山大大帝的势力范围渐次扩大到地中海沿岸,甚至扩大到了安达鲁西亚地区,亚非特族人和哈姆族人都成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臣民,其时亚历山大大帝的疆土之大、臣民之多,只有世人崇拜的造物主知道,萨姆部族人数尤其众多。“双角王”亚历山大大帝并未停下征战、开拓的脚步,继之进军伊拉克,边强迫当地人接受他的信仰,边冲杀不止。之后,亚历山大折回,直奔波斯大地,一路上接受其信仰的人得以活命,反之则被就地斩杀。他终于来到了我们谈及的那座宫殿,即“恒宫”。

亚历山大看到恒宫及殿前的巨石,一心想弄明其历史由来,他惊异地发现宫殿竟是用整块水晶石雕凿而成,简直是巧夺天工,不禁感慨万分,当即吟诗一首:宫殿之主人,如今在何方?

建造宫殿者,谁知其去向?

帝王将相众,零落归丘山。

建宫匠人多,已向何处迁?

人生谁无死?存世惟时间。

生居乡与城,死后土为伴。

吟罢,亚历山大大帝将此诗书写在巨石的左侧。继之,他走进宫殿,发现里面奇迹多不胜述,此书也难以容下。当他走在殿里却看到行走在殿外的行人时,心中惊诧不已,于是在右边的门上书写了这么一首诗:下得巨石来,走进白宫殿。

进时开启门,退出将门关。

借问殿主谁?宫如日灿烂。

主人今何在?焉何断炊烟?

倘若再发问,谁曾栖其间?

历经世沧桑,有何对我谈?

岁月情逝去,宫殿得安然。

眼见胜景在,暗把时光赞。

时若背弃我,我定还以眼。

间或稍迟疑,随后快躲闪。

亚历山大走到宫殿一侧,写下这样一首诗:到此谒拜者,听我一言劝:

世间帝王众,均服我利剑。

曾亲率大军,日落处征战。

依仗剑与矛,马到随吾愿。

波斯阿拉伯,帝王运多舛;

不幸俱败倒,我的战马前。

我曾饮甜水,味却苦难言。

如同久飞鸟,无缘觅水泉。

征服一族群,入另国转战。

穿过一道谷,见沙堆如山。

日行夜不休,风起海浪翻。

望见亲与友,难分近与远。

我曾出主意,待智者指点。

世间事难料,无奈任发展。

生死由天定,只管怜美眷。

幽冥世界事,入土得了然。

久征人仍在,悔恨泪成线。

阿慕尔离去,蒙恕放人还。

今写下此诗,去后再来难。

侯迈尔族人,如鹰似狮般。

征战焉可止,必将诸王斩。

斗志未曾衰,东伐复西战。

夕阳落复返,人去无归还。

人老天难老,宫存人不见。

纵横观白宫,中空无人烟。

晓知建宫人,早已下黄泉。

今日此一游,感慨情万千。

留此一首诗,供帝王借鉴。

[0771]赏景惜别

列位听官,话说得离题太远了,让我们书归正传。

白城之王米斯伦、安塔拉及其伙伴们到了那里,放下猎物,在那座水晶宫殿中逗留观赏了一番。安塔拉惊赞那座宫殿建筑奇妙无比。之后,他们回到了那座花园之中,铺上丝毯,端上各种菜肴、美酒,撒上桃金娘、玫瑰花瓣,大家开始交杯把盏,开怀畅饮。

安塔拉看到园中那番美景,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只觉自己的心在与树木共舞,和百鸟、流水一起唱和,诗兴难抑,随口吟诵道:千日红铺地,杯中酒闪光。

白头翁上露,似珠晶莹亮。

遍栽桃金娘,如同黄玉样。

茉莉花相间,微风吹飘香。

地着新娘装,金饰宝石镶。

皂角树放花,火红如朝阳。

枝头鸟对歌,树下溪流淌。

乌云滴水珠,水伴枝徜徉。

玫瑰多绚丽,紫红白粉黄。

透红石榴花,绿宝石内藏。

乌云天空泣,泪水洒地上。

时光不等人,众友尽欢畅。安塔拉吟罢诗,众头领欣喜不已,心荡神驰,乐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那天,为他们斟酒的是一个罗马少女,那姑娘秀发长垂,酥胸高耸,细腰丰臀,鼻梁挺直;生着一双羚羊似的眼睛,神采奕奕;眉似弯弓,仿佛射出的箭定能让勇士倒下;真是美若天仙,人见人爱,无人不想多看她几眼。赞美主神的绝美创造,正如诗人所云:罗马美女娇,苗条身姿艳。

丰臀腰肢细,酥胸石榴圆。

容颜若皓月,长发秀披肩。

朱唇含珠玉,小口蕴礼泉。

面颊白透红,明眸似能言。

同类推荐
  • 民国大军阀

    民国大军阀

    《民国大军阀》以轻松欢快的笔调,揭示了北洋年间大小军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逸闻趣事。本书根据野史延伸出在动荡不堪的时局下,各种势力之间尔虞我诈、权利纷争的幕后故事,让读者可以从本书中看到一个真实而又与初识不同的民国历史。
  • 茶花女

    茶花女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是麟州永固乡鲁家村人,大名叫鲁大福。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人们从小就鲁大鲁大地叫,时间长了,倒把他的大名忘记了。鲁大是50年出生的,今年57岁,他和陕北所有的农民兄弟一样,挨过饿,受过冻,吃过不少苦。鲁大命运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的,那年他47岁。鲁家村有九座山疙瘩,下面压着厚厚的优质煤。国家大力开发麟州煤田的时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几个农民朋友找鲁大商量说:“你是鲁家村的村长,鲁家村地下都是煤,咱们穷一辈子了,狗日的也开个煤矿,挖煤卖卖。”鲁大说:“好,咱他娘的就开个煤矿,国家办国家的咱办咱的。”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
热门推荐
  • 失去童心的岁月

    失去童心的岁月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颗颗童心备受蛊惑,卷进一场红色风暴中,让幼稚单纯的心灵染上了时代的烙印。
  • 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范本·20周年特别纪念版(B卷)

    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范本·20周年特别纪念版(B卷)

    久负盛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举办了二十年。这些一等奖得主后来有许多一直活跃在文学创作领域,他们既代表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就与风采,也可以说代表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文学创作的超高水准。本丛书是历届一等奖获得者的全新作品集20周年特别纪念版,分为AB两卷。这些作品,激情飞扬,典雅动人,对于青春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阅读经典。新概念作文像一股春风给中国青少年文学创作注入了活力。它呈现出少男少女在成长蜕变过程中的美好和痛苦,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字世界。通过阅读,对扩大青少年的阅读视野,丰富青少年的见识,以及提高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 圣战再启

    圣战再启

    数千年前的一场旷世大战被后人称为圣战。以无数强者的陨落终结。他们虽然陨落,但是却给后人就下了数千年修养生息的时间。千年后的今天圣战即将再启,又将是一场旷世大战,又会有多少人死去?为了生存这场圣战必将再启。
  •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唐颖樱是一个双面女孩,网络的一面温柔体贴,现实的一面霸道却不失可爱。庄寒律是一个双面男孩,网络的一面温文儒雅,现实中的一面恶魔却不失风度。网络的一对‘夫妻’,现实的一对‘冤家’,会演绎怎样的一段爱情呢?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身份

    身份

    今天是我二十岁生日,但我只能在车里过了。樊校长跟一些领导喝酒,快十二点了还没下来,我想他们说不准去蒸个桑拿什么的了,说不定凌晨三四点才能散场呢,我就安心等吧。我快速跑到拐角的蛋糕店,买了个巴掌大的小蛋糕,钻回车里,望着镜子里那张脸廓俊朗英气逼人的面庞,吹了声口哨,为自己没能成一名歌手或男模什么的遗憾了一番。调整了一下脸部肌肉,冲自己温柔地说了句生日快乐,然后许愿,一口气吹灭了蜡烛。我是樊校长的专职司机,我许了三个愿,其中一个是祝樊校长身体安康,早日高升。
  • 12星座人生全攻略

    12星座人生全攻略

    如今,星座学已经成为了都市男女谈笑间的时尚话题。星座学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星座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并不具有严谨性,更不是全能的预测学,尤其是不可将其作为占卜术进行运作。本书分为十三篇,第一篇为十二星座的总述,其余十二篇为各个星座的具体介绍与讲解。从第二篇开始,具体介绍与讲解了每一个星座的历史起源,基本的性格特征,谈情说爱的恋爱观,在工作中如何表现自己,每个星座的健康与时尚,一些有针对性的小建议以及一些好玩有趣的测试题。本书语言轻松活泼,内容通俗易懂,时尚性、娱乐性强,方便读者即查即用。
  • 道是道理

    道是道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说话,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显然,说话、办事都离不开“用心”。“心”之所在,必须通古今、明大道,而道家学问字字玑珠,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洞悉万物、把握人心的规律,谙熟这些玄妙的人生道理,就可以在无为中成就有为,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末世小天地

    末世小天地

    末日将要到来,意外得到智能小薇,作为新时代五好青年一枚,一直憧憬田园生活的朱由晓,如何在末世悠闲生活。
  • 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内容简介:现实生活里,多数工薪族依靠勤勤恳恳地工作,想换取更多的薪资报酬,从来不敢过度享受,然而生活依然紧巴巴的。其实,工薪阶层如果有了理财的观念,生活就不会如此窘迫。理财投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靠自己似乎太麻烦,也有点困难。专家的建议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也有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专家也有智愚之分,不同的专家坐于堂上,长篇大论,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很难分辨。即使有可信之专家,也不能靠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