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1700000012

第12章

字德安。姓陳。穎川人。有晉遷都。寓居荊州之華容。即梁散騎益陽公第二子也。母徐氏。夢香烟五彩。榮迴在懷。及誕育之夜。室內洞明。忽有二僧扣門曰。善哉兒德。必當出家。言訖而隱。賓客異焉。眼有重瞳。臥便合掌。坐必面西。年大以來。囗不妄噉。見像便禮。逢僧必敬。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戒道品。律儀仍攝。即詣慧曠律師。北面橫經。具蒙指誨。因潛大賢山。誦法華經。及無量義。普賢觀等。二旬未淹。三部究竟。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文從道於就師。就又受法于最師。此三人者。皆不測其位也。思每嘆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經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故思云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此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熈州白沙山。入觀于經有疑。輙見思來。冥為披釋。爾後常令代講。聞者伏之。唯于三三昧三觀智。用以諮審。自餘竝任解裁。曾不留意。及學成往辭。思曰。汝于陳國有緣。往必利益。思既遊南岳。顗便詣金陵。與法喜等三十餘人。在瓦官寺。創弘禪法。僕射徐陵。尚書毛喜等。明時貴望。學統釋儒。竝稟禪慧。俱傳香法。欣重頂戴。時所榮仰。長干寺大德智辯。延入宗熈。天宮寺僧晃。請居佛窟。語默之際。思林澤。乃夢。巖崖萬重。雲日半垂。其側滄海。無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見一僧。搖手伸臂。至于岐麓。挽顗上山。門人咸曰。此乃會稽之天台山也。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積四十載。定慧兼習。葢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預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識。當來相就。直種荳造醬。編蒲為蓆。更起屋舍。用以待之。會往天台。既達彼山。與光相見。即陳賞要。光曰。大善知識。憶吾早年山上搖手。相換不乎。顗驚異焉。又聞鐘聲滿谷。眾咸怪異。光曰。鐘是召集有緣。爾得住也。顗乃卜居勝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壟山南。螺溪之源。處既閑敞。易得尋真。地平泉清。徘徊止宿。俄見三人。皂幘絳衣。執疏請云。可于此行道。於是聿創草菴。樹以松果。數年之間。造展相從。復成衢會。光曰。且隨宜安堵。至國清時。三方總一。當有貴人。為禪師立寺。堂宇滿山矣。時陳宣帝下詔曰。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供薪水。天台山縣。名為樂安。令陳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講淨名。忽見三道寶階從空而降。有數十梵僧。乘階而下。入堂禮拜。手擎香爐。遶顗三帀。久之乃滅。雄及大眾。仝見驚嘆。永陽王伯智。出撫吳興。與其眷屬。就山請戒。又建七夜方等懺法。王晝則理治。夜便習觀。顗謂門人智越。吾欲勸王更修福禳禍可乎。越對云。府僚無舊。必應寒熱。顗曰。息世譏嫌。亦復為善。俄而王因出獵。墮馬將絕。時乃悟意。躬自率眾。作觀音懺法。不久王覺小醒。憑几而坐。見梵僧一人擎爐直進。問王所苦。王流汗無答。乃遶王一帀。翕然痛止。仍躬著願文。於即化。移海岸法政甌閩。陳疑請道。日升山席。陳帝意欲面禮。將伸謁敬。顧問羣臣。釋門誰為名勝。陳暄奏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境淵海。昔在京邑。羣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願陛下詔之還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璽書。重沓徵入。前后七使。竝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極殿之東堂。請講智論。有詔。羊車童子引導于前。主書舍人翊從登階。禮法一如國師璀闍梨故事。陳主既降法筵。百僚盡敬。希聞未聞。奉法承道。因即下敕。立禪眾于靈耀寺。學徒大結。望眾森然。頻降敕于太極殿。講仁王經。天子親臨。僧正慧暅。僧都慧曠。京師大德。皆設巨難。顗接問承對。盛啟法門。暅執爐賀曰。國十餘齋。身當四講。分文析義。謂得其歸。今日出星收。見巧知陋矣。陳主于廣德殿下敕謝云。今以佛法仰委。亦願示諸不逮。于時檢括僧尼。無貫者萬計。朝議云。策經落第者。竝合休道。顗表諫曰。調達誦六萬象經。不免地獄。盤特誦一行偈。獲羅漢果。篤論道也。豈關多誦。陳主大悅。即停搜簡。末為靈耀褊隘。更求閑靜。忽夢。一人翼從嚴正。自稱名云。余冠達也。請住三橋。顗曰。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耶。乃移居之。其年四月。陳主幸寺。修行大施。又講仁王。帝於眾中。起拜殷勤。儲后已下。竝崇戒範。會大業在藩。任總淮海。承風佩德。欽注相承。欲遵一戒法。奉以為師。乃致書累請。顗於揚州總管金城。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即于內第。躬傳戒香。授律儀法。王頂受其旨。顗欲返故林。王固請。拂衣而起。王不敢重邀。合掌尋送。至于城門。王禮望目極。[銜-金+缶]泣而返。便沂流上江。重尋匡嶺。結徒行道。頻感休徵。百越邊僧。聞風至者。累跡相造。遂于當陽縣玉泉山。立精舍。其地昔惟荒嶮。神獸蛇暴。創寺之後。快無憂患。是春亢旱。顗到泉源。帥眾轉經。便感雲興雨注。總管宜陽公王積。到山禮拜。戰汗不安。出曰。積屢經軍陣。臨危更勇。未甞怖懼。頓如今日。其年晉王。又遣手疏請還。後蕭妃疾苦。醫治無術。王遣開府柳顧言等。致書請命。願救所疾。顗又率侶建齋七日。行金光明懺。至第六夕。忽降異鳥。飛入齋壇。宛轉而死。須臾飛去。又聞豖吟之聲。眾竝仝矚。顗曰。此相現者。妃當愈矣。至于翌日。患果遂瘳。王大喜慶。時遇入朝。旋歸台岳。躬率禪門。更行前懺。仍立誓云。若於三寶有益者。當限此餘年。若其徒生。願速從化。不久告眾曰。吾當卒此地矣。所以每欲歸山。今奉冥告。勢當將盡。死後安措西南峯上。累石周屍。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見者發心。

釋慧遠

姓李。燉煌人。後居上黨之高都。天縱殊朗。儀止冲和。幼喪其父。與叔同居。每見沙門。愛重崇敬。十三辭叔。往澤州東山古賢谷寺。時有華陰沙門僧思禪師。見而度之。初令誦經。隨事訓誨。六時之勤。未勞呼策。年十六。師乃令隨闍黎湛律師住鄴。大小經論。普皆博涉。偏重大乘。以為道本。年滿進具。又依上統證戒。更就大隱律師。聽四分律。剖析約斷。皆理會文合。爽拔微奧。負笈諠集。乃携諸學侶。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眾緣歡慶。歎所未聞。各出金帛。為之興會講堂。寺宇一時崇敞。韓魏士庶。通共榮之。及承光二年春。周氏尅齊。便行廢教。敕前修大德。竝赴殿集。武帝自昇高座。敘廢立義。命章云。朕受天命。養育兆民。然世弘三教。其風彌達。考定至理。多皆愆化。竝今廢之。然其六經儒教。文弘治術。禮義忠孝。于世有宜。故須存立。且自真佛無像。則在太虗。遙敬表心。佛經廣歎。愚民響信。傾竭珍財。廣興寺塔。既虗引費。不足以留。凡是經像。盡皆廢滅。父母恩重。沙門不敬。悖逆之甚。國法豈容。竝退還家。用崇孝始。于時沙門大統法上等。五百餘人。咸以帝為王力。決諫不從。僉各默然。下敕頻催答詔。而相看失色。都無答者。遠顧以佛法之寄。四眾是依。乃出眾答曰。陛下統臨大域。得一居尊。隨俗致詞。憲章三教。詔云真佛無像。信如誠旨。但耳目生靈。賴經聞佛。藉像表真。若使廢之。無以興敬。帝曰。虗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經像。遠曰。漢明已前。經像未至此土。眾生何故不知虗空真佛。帝時無答。遠曰。若不藉經教。自知有法。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應自知五常等法。爾時諸人。何為但識其母。不識其父。同于禽獸。帝亦無答。遠又曰。若以形像無情。事之無福。故須廢者。國家七廟之像。豈是有情。而妄相尊事。武帝不答前難。詭通後言。乃云。佛經外國之法。此國不用。七廟上代所立。朕亦不以為是。將同廢之。遠曰。若以外國之經。廢而不用者。仲尼所說。出自魯國。秦晉之地。亦應廢而不學。又若以七廟為非。將欲廢者。則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昭穆失序。昭穆失序。則五經無用。前存儒教。其義安在。爾則三教同廢。將何治國。帝曰。魯邦之與秦晉。雖封域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類佛經七廟之難。遠曰。若以秦魯同尊一化。經教通行者。震旦之與天竺。國界雖殊。莫不同在閻浮四海之內。輪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經。而今獨廢。帝又不答。遠曰。陛下向云退僧還家。崇孝養者。孔經亦云。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即是孝行。何必還家。方名為孝。帝曰。父母恩重。交資色養。棄親向疎。未成至孝。遠曰。陛下左右。皆有二親。何不放之。乃使長役五年。不見父母。武帝云。朕亦依番上下。得歸侍奉。遠曰。佛亦聽僧。冬夏隨緣修道。春秋歸家侍養。故目連乞食餉母。如來擔棺臨葬。此理大通。未可獨廢。帝又無答。遠抗聲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阿鼻地獄。不揀貴賤。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大怒。面有瞋相。直視于遠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何辭地獄諸苦。遠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現種苦業。當共陛下同趣阿鼻。何處有樂可得。帝理屈無答。乃下敕云。僧等且還。後當更集。有司錄取論僧姓字。當斯時也。齊國初殄。周兵雷震。見遠抗詔。莫不流汗。咸謂粉其身骨。煑以鼎鑊。而遠神氣嵬然。辭色無撓。上統衍法師等。執遠手。泣而謝曰。天子之威。如龍火也。難以犯觸。汝能窮之。大經所云。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彼不悛革。非汝咎也。遠曰。正理須申。豈顧形命。即辭諸德曰。時運如此。聖不能違。遂潛于汲郡西山。勤道無倦。三年之間。誦法華維摩等。各一千遍。大象二年。天元微開佛化。東西兩京。各立陟岵大寺。置菩薩僧。頒告前德。詔令安置。大隋受禪。天步廓清。開皇之始。蒙預落[髟/采]。舊齒相趨。翔于雒邑。法門初闢。遠近歸奔。遠名馳帝闕。下敕授洛州沙門都。匡任佛法。辭不獲免。開皇五年。為澤州刺史千金公。請赴本鄉。七年春。住定州。途由上黨。留連夏講。尋下璽書。慇懃重請。辭又不免。便達西京。帝親臨御筵。敷述聖化。通孚家國。上大悅。敕住興善寺。勞問豐華。供事隆倍。又選天門之南。大街之右。東西衝要。遊聽不疲。因置寺焉。名為淨影。常居講說。諸敘玄奧。辨暢奔流。于是四方投學。七百餘人。皆海內英華。法輪前轍。望京趣寺。為法道場。遠開皇十二年春。卒于淨影寺。

釋慧因

姓于。吳郡海鹽人。晉太常寶之後胤。祖朴。梁散騎常侍。父元顯。梁中書舍人。竝碩學英才。因稟靈溫裕。十二出家。聽瓊法師授成實。曾未具戒。便齊入室。乃詣鍾山慧曉智璀二禪師。請授調心觀法。定水既清。道思逾肅。又造長干辨法師。稟學三論。窮寔相微言。辨後歸靜山林。便以學徒相委。受業弟子五百餘人。踵武傳燈。將三十載。陳太建八年。安居之始。忽感幽使云。王請法師。部從相諠。絲竹交響。當即氣捨。時經七夕。若起深定。學徒請問。乃云試看箱內。見有何物。尋檢有絹兩束。因曰。此為嚫遺耳。重問其故。曰吾被閻羅王召夏坐。講大品般若于寔道中。謂經三月。又見地獄眾相。五苦次第。悲夫慈該幽顯。行極感通。豈能赴彼冥圻。神遊異域。隋仁壽三年。起禪定寺。搜揚寓內。遠招名德。遂奉因為知事上座。頻講三論。并製文疏。要約標控。學者高舉。大唐弘運。重興佛日。舉十大德。當其一焉。因定慧兩明。空有兼照。弘法四代。常顯一乘。而莫競物情。喜怒無色。故遊其道者。莫測其位。以貞觀元年二月十二日。卒于大莊嚴寺。春秋八十有九。

釋法常

姓張。南陽白水人。高祖隆仕魏。因移于河北郡焉。少踐儒林。情欣田家。年十九。投曇延法師剃落。學不逾歲。即講涅槃。道俗聽者。咸奇理趣。年二十二。攝論初興。隨聞新法。秦齊趙魏。靡不周行。時積五年鑽覈名理。至于成寔毗曇華嚴地論。愽考同異。皆為軌轍。隋齊王暕。召結時望。盛演釋經。常預法座。敷陳至理。詞義弘遠。僉共美之。大業之始。榮唱轉高。爰下敕旨。入大禪定。相尋講肆。成濟極多。唐運初興。遐邇清晏。四遠投造。增倍于前。貞觀之譯。證義所資。下敕徵召。恒知翻任。後造普光。宏壯華敞。又召居之。衣服供給。四時隨改。文下敕令為皇儲受菩薩戒。禮敬之極。眾所傾心。貞觀九年。又奉敕召。入為皇后戒師。因即敕補兼知空觀寺上座。弘導法化。前後預聽者數千。及學成返國。新羅王子金慈藏。輕忽貴位。棄俗出家。遠聞虔仰。思覩言令。遂架山航海。遠造京師。乃于船中夢想顏色。及覩形狀。宛若夢中。悲涕交流。欣其會遇。因從受菩薩戒。盡禮事焉。十四年。有僧犯過。下敕普責京寺大德綱維。因集于玄武門。召常上殿。論及僧過。常曰。僧等蒙荷恩惠。得預法門。不能躬奉教綱。致有上聞天聽。特由常等。寡于訓誨。耻愧難陳。遂引涅槃付囑之旨。上然之。因宥大理獄囚百有餘人。又延設供。食訖而退。因染餘疾。右脇而終于住寺。春秋七十有九。乃貞觀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七月二日。葬于南郊高陽之原。

釋道積

同类推荐
  • 萃善录

    萃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滇考

    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犹及编

    犹及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僧归国清寺

    送僧归国清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查理日记7·孤山祭的六芒之星

    查理日记7·孤山祭的六芒之星

    《查理日记》是8-14岁少儿专属原创推理冒险小说,同时也是一套游戏故事书!它不仅是一幅充满奇思妙想的推理、冒险长篇画卷,更是一部糅合亲情、友谊、梦想、历史、艺术等多元化元素的震撼心灵的全新力作!
  •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在三国史上犹如昙花一现,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赤壁一战周瑜天下闻名,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如果我为周瑜,当持羽扇谈笑间让所有的敌人灰飞烟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已完结】--★☆谁的等待,恰逢花开★☆--系列文:他说:“闭上眼睛,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吻了一下。他说:“转过身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抱了一下。多年后再见,为了惩罚她的不告而别,他说:“你过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被他抱起丢进泳池,挣扎起来,他邪魅的脸以放大般呈现在自己面前。从一开始。“喂,我看见你了。”“你怎么又不告诉我啊?下次再不说我生气了哦!”网上相识,从未见面的两人,却不料男孩考上女孩的高中。从无话不谈的好友变为亲密恋人,他们经历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那年夏天,在那片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田,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闯进彼此的生活,成为彼此不变的信念。。。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月老树下等红线

    月老树下等红线

    背负千百回的罪,看着千万次的轮回,等待无声殿的呼唤,沉默的人最终站在树下,等待着他的回归
  •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素味平生的两人,因为幼时的婚约,相知相识,一桩桩似乎有所指向的案件,孙世宁犹如被卷入漩涡,屡次险遭没顶之灾。幸而,沈念一数次出手相助,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破案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牵绊。
  • 迷糊蛋狩猎美男记

    迷糊蛋狩猎美男记

    新文《【诱】妻》敬请关注:见过倒霉的,没有见过这么倒霉的,加个班回家也能碰到一群色狼,更霉的是能让人家一木块拍到一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历史上来,好吧,她承认其实是暗爽在心里啦,古代耶,不是代表帅哥多多,后备老公多多吗,哈哈哈。。。。。。千儿仰天大笑三声,古代的老公们,我来了!!!可是拜托老天,就不能让她换一个华丽丽的出场方式吗?这个方式也未免。。。未免太够轰动了吧,直接砸破了人家的屋顶,砸进了人家美男的怀里。。。。。。那风流潇洒的武林第一堡主对她说“我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伤害。。。”那飘逸似嫡仙的帅帅神医也说“我会伴着你到天涯海角。。。。。。”那狐狸一样的帅奸商也说了“我的心已经赔给你了,可不能做赔本生意。。。。。。”那可爱的御厨哥哥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说“我会天天煮一桌你爱吃的饭菜等着你。。。。”那酷酷的护法也说了“我会永远效忠于你,永远是我心中的第一位。。。。。。”最后居然还有那千娇百媚的妖精跟她说“我已经跟了你上千年,还要继续跟着。。。。。。”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紫金战道

    紫金战道

    同样是男人,为何我会如此辛苦!每天都要面对美女的骚扰,萝莉,御姐,美妇。同样是混混,为何我会如此烦闷!那些贵公子,富二代几近疯狂的要认我做老大。同样是平民,为何我会如此劳累!一天到晚要忙着数钱,看见人民币我都反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