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3800000029

第29章

來善集三道文書訣一百二十七

六方真人俱謹再拜,前得天師教人,集共上書嚴勑,歸各分處,結胸心思其意,七日七夜,六真人三集議,俱有不解。三集露議者,三睹天流星變光。一者見流星出天門,入地戶,再者見流星出太陽,入太陰,三者見列宿流入天獄中。因三並而共策之,恐天師三道行書,為下所斷絕,使不得上通,復令天怒重忿忿,上皇氣不得來也。令帝王道德之君,固固承負先王餘灾不絕,而得愁苦焉。咄咄,六真人為皇靈共來問事,益精進天焉哉。吾見諸弟子言,無可復以加諸真人也。今試自說其流星意。六弟子愚蔽,敢不言。初始一流星出天門,入地戶。天門者,陽也,君也。地戶者,陰也,民臣也。今民臣,其行不流而上附,返上施恩於下。夫門戶乃主通事,今下戶不上行,返上門通門而下,知為下辭,會見斷絕,不得上行也。善哉,真人言,吾無以加之也。行雖苦,復說二事。唯唯。二事見太陽星,乃流入太陰中。太陽,君也,太陰,民臣也。太陽明也,太陰闇昧也。今闇昧,當上流入太明中,此比若民臣暗昧,無知困窮,當上自附歸明王聖主,求見理冤結。今反太明下入闇昧中,是象詔書施恩,下行者見斷絕,闇昧而不明,下治內獨亂,而闇蔽其上也。又象比近下民,所屬長吏,共蔽匿天地灾變,使不得上通,冥冥與民臣共欺其上,共為姦之證也。善哉善哉,吾無以加六子言也。行雖苦,復說其三事。唯唯。三事見列宿星流入天獄中。夫列宿者,善正星也,乃流入天之獄。獄者,天之治罪名處也。恐列士善人,欲為帝王盡力,上書以通天地之談,返為閒野遠京師之長吏所共疾惡,後返以他事害之,故列宿乃流入獄中也。善哉精哉,吾無以加六子言。今六子問事,乃何一怒也,獨不懈惓耶?不敢也。常見天師言,真人為天來問事,今欲止,恐天辭不通。今凡人命屬天地,天地不喜,返且害病人,則不得竟吾天年壽矣。善哉,真人之言是也,不失之也。今吾為諸真人說,亦不敢遺懈止也。吾與諸真人等耳,俱命屬天地,若閉不說,說而中止也。天地同且害我,故我說亦不敢妄道止也。行,且為六真人具說之。今六真人新出,為天思,可以除天病者,為有德君思,可以除解灾安身者。六真人極共說其意,盡心所欲言者,令使不得閉絕。唯唯。天師所勑,不敢不盡雀鼠之智,悉言之不也。大慊。唯唯。今天下所畏口閉,為其不敢妄誕。今日月星應親,天之列宿神也,尚相畏。是故日出星輒逃匿,不敢見,畏其威。夫四境之內,有嚴帝王,天下驚駭,雖去京師大遠者,里詔書不敢語也。一州界有彊長吏,一州不敢語也。一郡有彊長吏,一郡不敢語也。一縣有剛強長吏,一縣不敢語也。一閒亭有剛彊亭長,尚乃一亭部為不敢語。此亭長,尚但吏之最小者也,何況其臣者哉?皆恐見害焉,各取其解免而已,雖有善心意,不敢自達於上也,使道斷絕於此。今但一里有剛彊之人,常持一里之正者,一里尚為其不敢語,後恐恨之得害焉。但一家有剛彊武氣之人常持政,尚一家為其不敢語也。一家尚親自共血脉,同種類而生,尚乃相厭畏如此,何況異世乎?今太上中古以來,多失道德,反多以威武相治,威相迫協,有不聽者,後會大得其害,為傷甚深,流子孫。故人民雖見天灾怪咎,駭畏其比近所屬,而不敢妄言,為是獨積久,更相承負。到下古尤益劇,小有欲上書言事,自達於帝王者,比近持其命者輒殺之,不即時害傷,後會更相屬託而傷害之。故民臣悉結舌杜口為暗,雖見愁冤睹惡,不敢上通。故今帝王聰明絕也,而天變日多,是明證效也。今民親得生,受命於天地,以天地為父母,見其有灾變善惡,是天地之談語,欲有此言也。人尚皆駭畏,且見害於比近所繫屬者,不敢語言泄事,廼相勑教,共背天地,與共斷絕,不通皇天后土所欲言也。共蔽冤天地,乃使其辭語不通,天地長懷恨悒而不達。今帝王雖神聖,一人之源,乃處百重人之內,萬里之外,百重之內雖欲往通言,迫脇於比近,不得往達也。夫帝王雖有萬萬人之仁聖,人各迫劫畏事,天地極最神聖,人乃仰視俯睹,尚倚之當前自解而已,帝王安能神聖於天與地乎?愚生六人,常逢猛虎於遠方閒野,六人俱止足不敢移,口不敢語,頭不敢動,目不敢瞑,夫人之所迫脇,所畏如此矣。善哉善哉。今見六真人言,承知天獨久病苦冤,辭語不得通,雖為帝王作萬萬怪變以為談,下會閉絕不得上達,獨悒悒積久。今故風諸真人,教其丁寧,勑此行書之事。故諸真人悚悚倦倦,是天使也。諾諾。吾其畏天威,方為子思惟其要意而具說。今之六真人問此事,常何一最劇也?愚生六人七日七夜,共念此行書事,三集議三睹流星,以為天告人教勑,使人問也。又六人俱食氣,俱咽不下通,氣逆而更上,當此之時,耳目為之眩瞑無睹,俱怪而相從議之,不知其為何等,大駭驚怖。唯天師為愚生說之。善哉,諸真人古變得具意,見諸真人言,乃知三道書。真人會且復見閉絕,何乎?願聞其意决。然夫九竅,乃象九州之分也。今諸真人自言,俱食氣廼囗不通,眩瞑無光明,是九州大小相迫脇,下不得上通其言急事也。夫氣者,所以通天地萬物之命也。天地者,乃以氣風化萬物之命也,而氣囗不通者,是天道閉,不得通達之明效也。天欲使真人丁寧此事,故以此氣動感真人也。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諾。天告六真人,教吾極言耶?六子安坐,為諸弟子悉說之道之。為畏其州郡長吏不敢言者,一州中諸善士賢明相索,共集議於他州上之。畏其郡,集議於他郡上之。畏其縣,集議於他縣上之。畏其鄉亭,集議於他鄉亭上之。畏其里,集議於他里上之。皆悉在方其禁畏人者,以其所上罪變怪輕重罪之,復加故罪一等。何其重也?不應重也,尚恐其輕。今天地愛有德帝王,欲為其具談。人生於天地,乃背天地,斷絕天談,使天有病,乃畜積不除,悃悒不得通,言報其子,是一大逆重罪也。夫民臣乃是帝王之使也,手足也,當主為君王達聰明,使上得安而無憂,共稱天心,天喜說則使君延年。今返居下不忠,背反天地,閉絕帝王聰明,使其愁苦,常自責治失正,灾變紛紛,危而不安,皆應不孝不忠不信,大逆法,不當得與於赦,今何重之有乎?天談不得通,天地大怒,賊殺凡物,乃為毀天地,乃為太凶之歲,國斷無聰明,乃為大危之國,此罪不可復名,故為當死過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吾所以敢不口口者,見六子來問事,致承知為天使,諸真人故敢不口口也。子知之耶?唯唯。今不口口之,名為誤上也。德君見文,皆令勑上書者,使其大口口有功者,德賜之也。如此則天下莫不歡喜,樂盡其力,共上書言事也,勿得獨有孤一人言也,皆令集議。一人言或妄偽佞欺,名為使上失實,不可聽大過也。比連年上書,比比有信,有大功者。上士之人眾集者,常病不多,兩三人集,固固有有奸偽多者,無奸偽何也?願聞之。然多者,則其上書者便自傳相畏,恐事漏泄,見得長短,反為欺上,為傍人所上,故盡實核口口,乃敢言之也。不口口不敢言,又不敢有可隱,皆畏恐有後事,是故悉信也。比若一里百戶共欺也,男女小兒巨人,會有泄之者,旁里會有知之者。其里賢明畏事者,會不敢匿,恐坐其事。何况乃一州一郡、一縣一鄉一亭,郡有非常事,陽陽何可隱?猶為旁人所得長短,故善惡都畢出,天乃大喜,灾除去,與流水無異也。子知之耶?唯唯。又大集議,無敢欺者,一兩人欲欺,餘人會不從之也。有欲欺不信者,即時眾共記之上之。其法應為背天地,欺帝王,詐偽大逆不道之人也。天怨之,人惡之,其罪不得與赦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覺矣。已行上書,還反其家,有怨其行。上書欲害者,即左方之名為怨章,罪過不除。如是則三道行書已通,無敢閉絕者也。如是則天地已悅矣,帝王承負之灾厄,已大除去,天下太平矣,上皇氣悉來到,助德君治矣,口口不負六真人也。唯唯。行,六真人精已大進,為天除病矣,為帝王除厄會矣,功已著於天矣,王者已日彊明矣。六真人為善,已得其數矣,宜勉力,慎之慎之。唯唯。願問一大訣,惟天師示之。欲知行書乃出入究洽於神靈未,豈可聞乎?然,自有大驗,天道不欺人也。各以其類相求索,令德君數遣信吏,問民間有疽癘疥者,無有者,多少有疽癘疥者,行書未究洽於神靈,自苦有餘蟲食人,蟲乃食人,即蟲治人也。固固下有餘無道德臣民,比若蟲矣反食於人,是使蟲治人之效也。無有疽癘疥者,即皆應善人在位,無復蟲也。此者萬不失一。善哉善哉。獨以此明之耶,復有餘耶?凡天下灾異,皆隨治而起,各有可為,但精思其事,且自知之也,何獨以疽癘疥言之乎?其餘灾尚但見於萬物,蟲反食人最劇,故以效之也。善哉善哉。嚮不力問於天師,無從得知之也。觀諸真人今且說,已自知之矣,但引謙耳。不敢不敢,愚生六人重得天師嚴教,各歸居便間處,惟思其要意,今天師書文,悉使小大,下及奴婢,皆集議共上書,道灾異善惡,曾不太繁耶哉?異生願聞其意。善哉,子六人為天問事,詳慎乎,天使諸真人言也。然所以使下及庶人奴婢者,今天之法界,萬里異天地,五千里復小異,千里異風氣,五百里復小異,百里異陰雨,五十里復小異,一縣異變灾怪善惡也。夫皇天有灾怪變,非必常當處帝王之宅,縣官之庭,長吏之前也。灾變異之見,常於曠野民間,庶賤反先知之也。各為其部吏諱,不敢言。吏復各為其君諱,而不敢言,反共斷絕天地談。人人欲譽其長吏,使其名善而高功疾遷,共作無道,互天地之灾異變怪,令閉塞不得通達帝王之前,使帝王無故斷絕,無聰明,不得天地心意,其治危亂難安,得愁苦焉。夫帝王天所父命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帝王為天子。民臣共為無道,乃斷人父母談語,不得通於其子,其罪莫大焉。為共斷絕天地之談,共欺其上,為人民臣不忠信,遇乃如斯,罪當輕重,寧可名字耶?子覺未?唯唯。又凡民臣奴婢,皆得生於天,長於地,得見養理於帝王。以此三事為命,無此三事,則無緣得生長自養理也。而反下皆共欺其上,共無知天與地,使帝王無聰明,閉塞,罪皆應萬死,尚復有餘罪,何其重也。真人其愚闇不解,何哉?人得生於天,長於地,天地愁苦有病,故作怪變以報其子,欲樂見理。愚民反共斷絕天辭,天地大怒之。帝王,民臣之父母也,民臣反共欺其父母,使其常用心意愁困,而不能平其治,咎莫大焉。天地開闢已來,承負之厄會大積,悉起於是。故使民間上書也。今陽明德君治,天難愁苦之,故使吾言也。善哉善哉。行,今為真人道之。今天下日蝕,極天下之大怪也,尚或有睹或有不睹,天下之灾異怪變萬類,皆天地陰陽之變革談語也。或國不睹而州睹,或州不睹而郡睹,或郡不睹而縣睹,或縣不睹而鄉亭睹,或鄉亭不睹而民間人睹,或甲里不睹而乙里睹。故古者賢聖之治,下及庶賤者,樂得異聞以稱天心地意,以安其身也。故其治獨常安平,與天合同也。今太平盛氣至,有一事不得,輒有不和,即天正氣為不至。比若愚民竭水而漁,蛟龍為不見,此之謂也。今故悉使民間言事,乃不失天心絲髮之間,乃治可安也。民間自力集上書,部諸長吏亦且恐後民言事,且力遣吏問民間所睹,疾復上之,則變灾無有失也。如是皇天后土為其大喜,愛其帝王。以何明之乎?然有證,乃日月為其大明,列星守度,不亂錯行,是天喜之證也。地喜則百川順流,不妄動出,萬物見養長好善也,即是地之悅喜之證也。真人知之耶?唯唯。天師幸哀愚生,得其事者進問,緣見待厚,乃得悉問所疑。今使民間記灾變怪,云何哉?然善乎,子問事也。然當見之時,支日晏蚤戶記之,月盡者共集議之,可上而上之,未足上者,復待後月灾異,如此縣邑長吏,且取晏蚤之時於民間也,則可謂為不失天之灾絲髮之間也。吏亦畏民,民亦畏吏,兩相畏恐,所上皆得實,不失銖分之間,則令帝王安坐幽室無憂矣。民臣百姓,大小盡忠信,得達其情實矣,天下莫不歡喜。如有止者,即共記之,皆應奸臣不忠孝之民,無知天地,共欺其上,使上聰明斷絕,是大過也,故當共急記之。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去,有疑來問之。今六真人俱歸慕思,惟天師使長吏,民間共記灾異變怪,皆當共記,何等者哉?善乎,六子問事詳善,不失天心,不負德君,是為有功於天地,萬物莫不被蒙之也。所以然者,乃其為天問事口口,悉究竟詳善,故不失銖分。天地陰陽三光、五行四時神祇、萬物所欲言,悉得見,故為大有功也。子知之耶?唯唯。行,今為六真人陳之,詳自隨而記之。唯唯。然夫大灾異變怪者,是天地之大談也,中灾異變怪者,是天地之中談也,小灾異變怪者,是天地之小談也。子欲樂知其大意要,比若人大事大談,中事中談,小事小談。此大小皆有可言也,不空見也,天地不妄欺人也。見大善瑞應,是其大悅喜也,見中善瑞應,是其中悅喜也,見小善瑞應,是其小悅喜也。見大惡凶不祥,是天地之大怒也,見中惡凶不祥,是天地之中怒也,見小惡凶不祥,是天地之小怒也。平平無善變,亦無惡變,是其平平亦不喜,亦不怒。子知之耶?唯唯。灾異變怪,大小記之,勿失銖分也。何其悉詳乎?真人何其愚也,過大小盡當見,知善惡大小,亦悉當見知也。善者當謝其功,以善踰異之,過者數讓之,以稱天地之心意。子欲知其效者,天比若人君長也。一小言不見從,則小恨,更中言,中言不見從,則更大恨,更大言,則為害矣。故當大小記之,不當使天地恨怒也。善哉善哉。願聞所記意。記變怪灾異疾病,大小多少,風雨非常,人民萬物所病苦,大小皆集議而記之。所以使其共記之者,吏自相知長短,民民自相知長短,迫近山阜而居者,知山阜變,近市城郭而居者,知市城郭變,近平土而居者,知平土變,近水下田而居者,知水下田變。高下外內悉得知之,故無失也,是立致太平之術也。而帝王所宜用,不失大心之法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天地開闢以來,所以多承負之灾者,由其記事不及民間,大小共集記之故也。有變怪,反乃他所長吏來行之。比近各為其部界,長吏諱不言,共匿之,因使天地辭語斷絕,不得上通達其帝王,為害甚深,令天悒悒,灾為之復增益,咎在此也。他所長吏來考事,安知民間素所苦者乎?或相與厚善,反復相與共隱匿之,或得素有所不比之家,反復增加灾妄,增益其事故之也,共匿之,則使天地談斷絕,加故共冤無罪之人,復今下比貨財相隨。此三事皆為大害,冤結氣,復更增其灾害也。故其治殊不可平也。令夫太陽興平氣盛出,德君當治,天下太平,莫不各得其所者。是故六真人來,為其具問事,吾為其悉語也。子知之耶?唯唯。是故天將興祐帝王,皆令自有意,從古到今將興祐之,輒為奇文異筴,令可案以治,故所為者悉大吉也。將不祐利之,悉斷之奇文異筴,使不得之也。如得之,又使其心愚,不知策而用之也。將興利之,使其心曠然開通,而好嬉用之也。此者天之格法也,不欺人也。故凡人將興者多好善,將衰者多好惡也。將吉者易開導也,將凶者好抵冒人也,不可開導也。真人知之耶?唯唯。是故天者常祐善人,道者思歸有德。故天者不肯祐惡人,道者不肯附於愚蔽人也。故常勑真人,以付歸有德之君也。所以悉記其灾異變怪,大小善惡,外內遠近者,欲令上有德之君,與眾賢原其灾異所起。夫天下變怪灾異,皆象其事,法其行,緣類而生,眾賢共集議,思之曠然如其意,以其事類考問之,則得之矣。則天地日為其大喜,帝王日為其大安。如此則德究洽,於神祇莫不響應。欲知其大效,天下所疾苦灾異悉盡,民臣悉善,應詔書而行,不失銖分,下不欺其上之明效也。有餘多害,自若多欺者,少害少欺者,無一餘害,無一欺者。常安觀下所上,以占民臣大小忠信與不,以其事對之,比若窺明鏡,相對而面語。神哉,為道如斯,此乃天祐上德之君子,其治天下之明鏡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去,付上德之君,急急。一人獨上書,名為投書,治事付一信,名為大欺,與皇天為重怨,天道為其常亂也。二人共上書,名為太陰,合奸共欺,二猾人固固相勑戒,或共有可怨惡共上之,共為虛偽也,與地為咎,地道為其大亂也。三人共上書,固固尚不實,三人固固可相勑教,共有所疾,共上事,以公報私,固固為共欺其上也,與中和為仇,令和氣大亂也。四人共上書,中輒有畏事不真者,為傍人所得長短,為罪名固固耶,將似類真也,其不信者,亂四時也。五人共上書,似真未信口口也,其不信者,輒亂五行也。六人共上書,將真未信也,其不信者,輒亂六合也。七人共上書,似信。八人近真,九人近實,十人而小口口。今天師何其疑之多也?願聞其要意。然所以疑之多者,或五方好猾人,俱自有私怨咎,以公報私,固固可共相與,為大欺猾姦人,亂天地道而誤上,故未疾純敢信之也。但為小口口,是故使眾人老小,賢不肖男女,下及奴婢者,大小集議,不可得以偽,其以公報私也。中會有不安而言之者,或有不肖,或有輕口,不能匿,或有老人壽在旦暮,不復忌諱,或有婦女小兒行言,不能隱匿,共為姦也。故其事會泄,故無姦,悉得真也,得真則天地心調。真人知之耶?唯唯。本帝王所以連連相承負之過責,治常失天心,流灾不絕,絕者復起,皇天不安,多害氣疾病,不得久大樂,須臾樂者復惡,其大咎正在此。猾奸人共背天地而欺帝王,人乃以天地為命,以帝王為父母,愚人及背其命,而共欺其父母,故天地共憎之,帝王惡之,其法惡死有餘罪,當流後生也。是故灾不絕,害日多,人壽日少,萬物常亂也,正咎在是也。豈真人已大覺,重知之耶?唯唯。子可謂已知之矣。是故吾知皇天深疾惡,是故吾使是文復重口口為其平。遺失其一事,一事可起,失之于前,得之于後,此事尤重,天大惡之也。吾知其口口,以示勑真人,以付歸上道德之君,得而行之,與神無異也,乃且太平上皇正氣,立自來也。吾之文不敢負天地,不負上德君,不負後生下古之人,不負萬物,行之立效。善哉善哉。願聞一人上書,何故亂天,二人何故亂地,然此者各從其家,並策相應者相感動,此自然法,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天下之事,各從其類也。願問天師,今應此文言,為之寧能盡實核,天下悉信耶?然,天下悉信矣。願聞其意。然,且語真人大要說。今是主者長吏,亦畏民泄其事,而生之六考問,長得其信也。民亦畏縣官,得其短亦復信也。縣官長吏居民,亦畏行於他方上書者,得其短亦信也。行上書者,亦畏縣長吏居民,得其短也,亦信也。更相畏,非敢有妄語者也,亦非有可隱也。是故使三處上書,縣官與居民與行者,悉旦三相應,不失銖分也。神哉,為道如此,願聞到也。所集議人,當於何期乎?善哉,子之言,悉記於太平來善之宅下。何必於此?然其有奇方殊文,可使投於太平來善宅中,因集議善惡於其下,而四方共上事也。為一人議,中悔而止,或為旁人所止。上書便在方道中止意,以其所匿事罪之。如此書者,天下已得矣,帝王已長遊矣。善哉善哉。今天師文積備多,當盡何投之?其文獨為上出者止於上,悉為天下事出者悉出之。子知之耶?唯唯。行去,夫上德之君,天自使有聖心,且緣是自有善意,自有善令儀,此為天法,不失絲髮也。事亦不可勝記,常苦文,行去。唯唯。

右天告六真人使重知三道行文書訣。

同类推荐
  • 诗镜总论

    诗镜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却扫编

    却扫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ttle Men

    Little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汇考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祸虚篇

    祸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本书阐述了工作与幸福的理论关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受,找到工作和幸福的交集,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
  • 神灵山之战

    神灵山之战

    大灾变以后,勇者大陆依然暗流涌动。伟大的战士荣耀不再,睿智的巫师沉默寡言,古老的神器下落成谜。邪灵和恶魔为何重现神灵山脉?北方的谣言到底印证着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破局与救赎?
  • 灵南棠北

    灵南棠北

    乔乔拖延了好久的新书终于来了,本来想好作品名称《总裁的契约妻子》,但怕过不了审核,只能改成《灵南棠北》,把男女主角的名字都融合在里面了。对于这本小说,乔乔的想法是“虐”,但还是有温馨的,当然乔乔不是个虐心的人,所有不会是通篇虐心的。说说作品,《灵南棠北》是财阀情迷的第二部,男主隋棠,女主江灵韵,讲述的是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紧随乔乔的步伐哦!)允许乔乔先卖个关子,大家一起追问,一起看乔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吧。
  • 夺宝记

    夺宝记

    夜风如刃,割得人脸生疼。明月高悬,披着斗篷的黑衣人足不点地,飘至一间破落小庙前,稍停片刻,确定无人跟踪,这才潇洒地步入庙内。漆黑中,依稀可见正前方是一座如来坐像,供台之上零乱不堪,香炉里除了积灰,再无其他。黑衣人走到供台前,双手捧住香炉,左右各转动三圈,“嘎嘎”声响,如来坐像自动朝后移动,坐像下方露出一排向下的台阶。黑衣人踏上台阶,长长的甬道透出淡黄色光芒,两边墙壁上每隔十步,各镶嵌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尽头有一扇石门挡在眼前。石门被三横三竖六条线分隔成了九宫格。
  • 重生娇妻不好惹

    重生娇妻不好惹

    新书推荐《狂妃当道:妖孽邪王嗜骨柔情》她是世界第一等大家族的幺小姐,却在怀胎八月被丈夫养在外面的小三害死,再次睁眼,她竟然回到了四年前,未出嫁之前,面对重新来过的人生,她决定不再委屈自己。各种渣男贱女往上凑,她就各种虐,让他们知道自己她是不好惹的。可面对越挫越勇的前世丈夫,她眼中慢慢的出现了迷茫……
  • 妖孽纪元

    妖孽纪元

    总有那么一些人,被人仰望,被人敬佩。新的辉煌盛世已经来临,又到了他们出现的时刻。他们道心坚铸,他们意气风发,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妖孽,他们是那——张狂人!
  • 最佳女婿

    最佳女婿

    人死的时候会有意识吗?会,因为我经历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灵吗?有,因为,我就是。重活一次后,发现他有一个美到窒息的老婆,这纠结了……
  • 我的零食有异能

    我的零食有异能

    魂穿异世,少年身怀夷族血脉,被人族所排斥受尽人情冷暖,看尽世间人心开启系统,以恶制恶,以善待善一边忽悠、一边碰瓷、顺带敲诈用尽手段守护族人、亲人、爱人我的人没有下限,但我的心有根红线PS: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守护心中的挚爱。PS:此书已经没有推荐,所以我也可以不为数据所困,静下心来,认真写好每个情节,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漫漫幽歌

    漫漫幽歌

    从一开始我就生来不平凡,当然这一切会始终如一…“朕帅气多金,能替她吊打白莲花,脚踩炮灰,颜裳攸为何不愿嫁与朕为后?”谦司墨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下属,正色问道。下属数着手指头说:“1.她不喜欢你。2.很多追求者。3.超级大反派还没有除掉,整天打着女主的主意,你却整天想把她囚禁…………是我我也不嫁…(下属内心戏)(嫌弃的看着自己主子)除了有江山…帅了点…还有点偏执谦司墨强颜欢笑,控制住寄几:“朕愿用生命为聘,为她卸去那万人敬仰的身份,朕只希望(表情变得有些狰狞)她能待在我给宝贝打造的金丝笼里”超级大反派:“变态!”追求者:“恶心!”路人甲:“护送女主跑路!”谦司墨扬起衣袖直接把这些反对者拍灭!!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爱而不得,疯。
  • 雁北归秋

    雁北归秋

    从来人妖殊途,无奈人妖纷争,五行妖界相生相克,大乾朝皇权争斗风起云涌,她只想待在安稳后院做一棵与世无争的灵树,他只想无意皇位与另一人结为连理,不曾想兜兜转转爱恨情仇中她已变为千万年第一位女妖王,而他即使臣服于她也不会再爱谁,原来树妖托梦从来只为情,原来雁往北飞还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