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5300000016

第16章 學術二原學(5)

與邢星槎孝廉論學案小識

李元度

辱書所以啟勖之者甚厚。見惠學案小識。屬探討以求有益身心。甚感甚感。窮日夜讀之。歎作者信道篤。持論堅峻。可為正宗。然有不概於心者。亦不敢附和也。是書闢陽明。是其宗旨。其於夏峰先生。既擯之不錄矣。復深致鄙夷。與孫北海輩一。例攘斥。亦太甚已。且闢陽明於今日。實與病源不相應。何者。明季王學末流放失。愈傳愈失其真。幾於猖狂自恣。其敝至 國初未已。熊澴川張楊園陸稼書陸桴亭張武承張孝先諸先生。倡言排之。洞見其癥結。而姚江末派始息。是誠對病之藥也。今則王學久不談矣。學者不知有性命之學。并不甚講詞章之學。其沈痼於膏肓者。惟功利耳。士自束髮受制舉業。父兄所以教。子弟所以學。皆以弋科名為念。於聖賢成己成物之學。不暇及也。科名得矣。則蘄立致通顯。甚則為患得失之鄙夫。宦途相問答。率以地治之肥瘠為忻慼。無及國計民瘼者。在官不大刻於民。民且頌之。己亦陰以自恕。及其宦成。宮室妻妾之奉。務饜所欲。能計及所識窮乏者。猶其賢焉者也。當吾世未必無氣節文章經術自命之士。然察其幽隱。能超然功利外者。或不多覯。是即曰導以致良知之學。亦不為過。何者。良之不昧。乃能較然不欺其志。不至陷溺於祿利之途也。然則闢王學於今日。幾於無病而呻矣。囗所闢未必能持千古之平乎。且夫囗言淆亂衷諸聖。孔子之語一貫也。曾子自行入。子貢自知入。未嘗是此非彼也。使遇講學家。則曾子當著論以非子貢矣。不得中行思狂狷。狂與狷志趣適相反。陸王正所謂狂者也。若遇孔子。進道當尤猛。如講學家言。狷者將著論以非狂矣。孟子之論夷惠也。既曰隘不恭君子不由。又曰聖之清聖之和。曰百世之師。蓋道之至者。統謂之聖。後儒過求其全。則生民以來。豈復有一孔子乎。且清之與和。道正相反。若如講學家。夷又將著論以非惠矣。陽明立德立功立言。實兼三不朽。末流之失。咎在門弟子。今之沈溺於功利嗜欲者。皆讀程朱之四書說。以弋科名躐膴仕者也。亦將歸咎程朱乎。莊周吳起。或謂淵源皆出自聖門。曷嘗以此為聖人病。 本朝諸儒。從陽明入者。若孫夏峰李二曲湯潛庵耿逸庵彭南畇諸先生。其學業固不後稼書楊園桴亭也。士患不學陽明。而得其粗。猶勝於功利之鄙俗。故曰闢王學於明季及 國初誠不得已。於今日則可已也。 國初之闢王學者。若澴川所著學統。以孔顏曾思孟周程朱九人為正統。以閔子以下至羅整庵二十三人為翼統。以冉伯牛以下至高梁溪百七十八人為附統。以荀卿以下至陽明七人為雜統。此即學案中傳道守道翼道心宗諸目所本也。然閔冉與顏子同列德行科。又親炙聖人。何反不獲與周程朱並列。且冉與閔有何軒輊。而復降一等耶。其下學堂劄記。既引蕭企昭之言。詈陽明為賊。又云當今日而有衛道其人者乎。孟朱之徒也。是明以程朱自負。附程朱即將超閔冉矣。凡立宗旨成一家言。必盡闢餘子。別黑白而定一尊。故不能免門戶之見。且不覺其偏勝至此也。善夫彭中叔之言曰。學者患行之不篤。不患辨之不明。是則通人之論耳。偶觸所見。伸紙不覺累幅。退之曰。微足下無以發吾之狂言。有弗當。望再明示不宣。

贈何願船序

張星鑑

嗚呼。漢學宋學之互相攻擊也。已數十年於茲矣。當國初時。亭林南雷竹垞諸公精研經學。不聞攻擊宋儒也。好與紫陽為難者。獨蕭山一人耳。乾隆中。大興朱氏以許鄭之學為天下倡。於是士之欲致身通顯者。非漢學不足見重於世。向之漢宋並行者。一變而為專門名家之學。亦有略識古字。挾說文一編。擅改六籍而不疑。若此者為凌氏廷堪所譏。此非漢學之弊。學者之弊也。桐城姚姬傳不好漢學。以宋學傳授生徒。其贈錢獻之序。痛斥漢儒之謬。為生平論學大端。其見非不卓矣。然姬傳嘗師事戴先生東原。迨其歿也。姬傳致書友人云。東原毀謗朱子。是以乏嗣。其斥東原。不遺餘力。是豈姬傳之學識。先後矛盾歟。抑別有憾於東原歟。未可知也。桐城既歿。新城學興。若魯仕驥陳用光輩。皆姚氏弟子。非姬傳之言不敢言。而桐城之派盈天下。甘泉江氏鄭堂憫漢學之否塞也。著 國朝漢學師承記。為學者圭臬。而桐城方東樹。習聞鄉先達之言。著漢學商兌一書。自詡有功名教。其實不過與江氏為仇敵。嗚呼。學也者。學為聖賢而已。聖賢之道在乎經。則漢儒之功大矣。是故賈董匡劉之言。非即關閩濂洛之言也。而賈董匡劉之行。不可謂非關閩濂洛之行也。舍本逐末而口舌是爭。漢與宋自多扞格矣。甚矣。方氏之不思也。閩中何願船刑部。為海內儒宗。嘗以所著書達九重。  天子嘉其學有根柢。命懋勤殿行走。儒生遭際之榮。可謂難矣。日者以事謁壽陽相國。相國取漢學師承記屬為續編。刑部曰。特立一漢學之名。宋學家囗起而攻之矣。漢學商兌所由作也。是編當依阮文達疇人傳之例。改為學人傳可也。斯言也。祛門戶之見。存學術之真。彼講學者紛紛聚訟。從此而息。可謂先得我心矣。書此。以為天下學人勸。

書致經堂記後

馮志沂

古之學者一而已。後世之學何多歧也。昔孔子之門。有德行。有言語。有政事文學。有狂有獧。一皆奉聖人為依歸。惟子夏子游。論議時不合。亦未嘗著書相非也。後之學者何異是也。曰。時無聖人。故學術莫能相一也。聖人沒而遺言在於經。苟求諸經。則亦何為其歧也。曰不求諸經而專己自是者之弊也。世之公患。在士大夫不悅學。而一二才俊之士。又不惟經之是求。乃沾沾曰吾漢學吾宋學也。百工技藝之人。術業各殊。其志於巧一也。學聖人者。所從入各殊。其志於聖一也。吾未聞百工技藝者之相非也。今也志聖人之志。學聖人之學。而乃憤焉操同室之戈。自為吾道樹之敵。則經之不明。學之不振。非佛老楊墨所當任其咎矣。年丈孔君繡山。以聖人之裔。而有志聖人之學。其學無所不窺。其與人沖然而善下。題其堂曰致經。屬同事為之記。沂最無似。不敢質言今之異同。與漢宋諸儒說經之得失。竊謂方今經學大明。六經之籍家有之。無所事致。亦惟致漢唐宋以來諸儒說經之書。而無立輕重於其間。庶於君名是堂之意有合也夫。

答方彥聞書

張成孫

彥聞足下。得七月二十四日書。具審動定囗道。欣慰以羨。辱詢以漢宋之學。此自來名儒無敢折中者。僕自幼失學。於二家之書。未覽其全。加以淺陋。豈能知其是非。足下乃諄諄焉不以為非其人。而囗以去從。愧悚累日。無以為復。然問道于盲。敢不以瞽言陳疑。漢之學要在禮。宋之學要在理。漢儒非不言理。以為言禮即具理也。宋儒非不知禮以為言理而後可以言禮也。漢俟其人自明。故其言宏。宋強人以為善。故其言密。然則不學於宋。無以正其趨。不學於漢。無以充其用也。漢儒之言曰。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學漢者之言曰。禮者理也。其用以治。則與天地俱興。惟宋之言何以異此。宋儒謂人之所得於天。虛靈不昧。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教。典樂之官。所由設也。雖漢亦若是云爾。孔子之言克己則曰復禮。言明明德於天下則曰誠意。於以見漢宋諸儒同歸殊涂。各就其一而精言之也。後之學者不就其精以求其貫。而墨守其末以互相詆訾。則於漢得不以小辯相高。於宋得不以空虛自匿哉。此僕之愚而自用。未敢為人道者。足下方精專以求其是。故敢呈其肊說也。至於文章之道。不過求達其意。學之至者。其文亦至。宋儒之文。佳者甚多。若但於語錄等書求之。固不能無惑也。秋涼伏惟珍重不宣。

與曾子植書

劉蓉

子植足下。別且歲餘。彼此僻左。無因緣相見。屢欲寄書。而恆艱於便。欲專足相候。則凡鄙意所欲宣者。未知於吾弟意云何也。故輒嘿嘿。開春接令兄書。所以見屬意良厚。比擬五七月或至省門。足謀一晤。既不幸遭大母之憂。而羸弱之軀。日有疾病。自維怠廢。自治弗遑。其奚暇為足下謀。緣是因循。遂成疏闊。而足下亦卒未有書問。比歲學業所及。志趣所存。莫或告語。僕罔聞知也。然每一念及令兄屢年見屬之意。與吾弟昨歲相與之情。撫躬慨然。未嘗不呼負負。懷之既久。義不容嘿。輒緣此足之便。略述鄙懷。以曉左右。竊以人之為學。貴先辨其志。志不立。則因循委靡。日以銷而月以蝕。終莫幸有成焉。其志苟斷然有以自決於中者。其成也亦必遠矣。僚之丸。秋之奕。羿之射。慶之鐻。師曠之審音。公輸之呈巧。庖丁之解牛。彼非有過人之材智。而卒能以其技名一世者。其用力專而志先定也。夫君子之於學。亦豈異於是哉。志於小。故所就者亦小。志於大。斯所成者亦大。大小雖不同量。而要其勵吾志以從之。竭晝夜忘寢食以蘄至於是。而不至是不止者。則一而已。是故小人志藝。以技成名。君子志道。以學成德。基之於一念之間而成之於數十年之後。有如操左券以責右契。卒之無不償者。古昔聖賢所以成不朽之業。皆由於此矣。顧論學於今日。則又有辨。有考据之學。有詞章之學。有經濟之學。三者皆傑然超出於科舉俗學之上。材智之士。爭趨附焉。然僕以為是三者。苟不本於道德之實。則亦與彼俗學者。同歸於無用而已。如欲務其實而求適於用。則莫若從事於道義之學焉。道義之學。其蘊極乎高明廣大。而實為吾心吾性有生同具之端。其精極乎性命天人。而實皆愚夫愚婦可與知能之事。其功用極乎參贊位育。而要不越乎庸言庸行民生日用之常。蓋凡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治。周孔顏曾思孟之所以教。胥於是乎在焉。學者誠能勵吾志以從之。其高可至於聖賢。最下亦不失為善人君子。譬諸射者之於的然。苟棲鵠於侯。而日凝神注矢以從之。雖功力所及。有遠近難易之不齊。然其中也必有日矣。其不惟正鵠之求。則且彎弓終日。而莫知的之所向。況望其有一中之得哉。是可為學而志於聖賢者喻也。然而世之學者。往往病其高遠而難幾。甘自暴棄而不求。而獨於身外儻來不可必得之數。則趨之若騖。雖至冒廉恥捐頂踵而不惜。向道若彼。趨利若此。豈其才之優於為小人。而不足於為君子哉。凡其可以為小人之才皆其可以為君子之才。使易其所以為小人者為君子。將無不足。然往往勇於為小人。而怯於為君子者。非才與不才之異。其志之所趨殊焉耳。今斗筲者流。既惟利祿之趨。苟其稍自立知向學者。則流俗之論。輒相與誑誘而震撼之。內慕乎富貴顯榮之遭。而外畏乎庸俗訕笑之口。氣懾情葸。而不克以自振。茲士風之所以日敝也。士君子讀聖賢書。當識輕重。明趨舍。而知所好惡。奈何不慕為古之仁聖賢人。而慕此苟賤亡恥之眾。不畏古之法言莊論。而畏此悠謬無識者之口哉。

夫慕之固。將效之畏之。又將思所以悅之。苟自好者。其自待輕重宜居何等也。且吾人斗室窮居。不過一草茅士。吾勵吾學。獨行其志。此亦何與於人。顧尚畏茲眾楚之咻。不能自決。假令一旦列朝班。躋顯仕。欲有所論建。而囗小譸張。浮言胥動。則遂將緘口咋舌。俯仰從人而已乎。胡廣馮道之流。閹然媚世。夫人而知笑之。及其持厥躬也。不能自激勵焉。窮居無以自見。立朝欲以何施。吾見笑人者。行躬蹈所笑之轍。而坐見囗揄者之乘其後也。茲非志不立而隨俗浮湛者之明鑒哉。故夫吾人一日之志。終身成敗之機也。機決於此。而千秋之業立焉。機失於此。而一生之行墮焉。使世之為士者。日自磨礱以蹈先民之矩。雖由是與曩哲爭光無難焉。使古之為聖賢者。稍自降抑。以徇流俗之規。則亦與彼蚩蚩者。同歸於盡而已。君子之求志也。不期立異於人世。亦不肯苟同於流俗。躬仁義而力踐之。不以舉世不為而自阻。飫道德而心樂之。不以沒世無聞而自戚。凡所為兢兢焉較義利於毫芒之際。爭得失於方寸之間。惟日孜孜常若不足者。要以期依乎中庸。幾於成德之域而止。及其成也。窮與達靡不得焉。進與退靡不裕焉。其素所樹立者然也。夫聖賢之當為。夫人而知之矣。堯舜之可為。夫人而聞之矣。知其當為而行之不力。自棄者也。知其可為而諉之不能。自賊者也。自賊自棄。斯下愚者所甘心。而志士所深恥而不肯出者也。故僕今者竊願足下先定其志。志既定。而後工夫之次第功力之得失可得議焉。其不然者。雖日言學無益矣。足下且以為何如哉。僕早歲不學。壯又放廢。今犬馬之年。行及三十。而碌碌無所短長。蓋志氣因循之過也。足下之齒少於僕。而聰明才力又皆過之。使及此盛年。力自奮勵。古人不難到。失今不圖。則後之視今。將如今之視昔。雖欲悔之。抑無及矣。日月奄忽。轉盼即逝。尚以僕為前車鑒哉。平生迂直。與俗少諧。其於朋友。苟實愛之。則必盡所以責善之道而不敢恕。數年來以此獲戾於人人者不少。雖頗自尤。然於心終無悔焉。足下性篤摯。令兄蓋亟許之。其於僕似非無意者。故聊誦言以發足下之志。其以為然。將繼此而有進焉。其不然。亦幸有以相覆。要當極論以求至當之歸。乃不虛此往還耳。客中布此。雖猥多。恨不逮意。惟足下審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闻

    鬼闻

    "形形色色的鬼,重重叠叠的迷。同身同命的局,是谁人在背后主导一切。嘘……不知道就不要说哦,来跟着我,一起静下来看看鬼的见闻吧。"
  • 班花结局

    班花结局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班花。但是陈威身边却有一堆班花!羡慕吧嫉妒吧恨吧!第660章以后是新的故事,加入了修炼升级打BOSS元素。保证主角陈威很爽很威很强大!英雄救美迷死妞!你觉得自己能活到2099年都想继续的话就冒险看下去吧!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因罄难书

    因罄难书

    世界上,一分一秒钟,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所以便有了一个赏戏的人,游走世界。无论是爱,是恨,是苦,是甜,是悲。把它们一一写下来。
  • 晴风不过岛

    晴风不过岛

    在一个开满栀子花的偏僻小岛,有天忽然来了一个帅气的转校生向天晴,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是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关可真和关可爱。平静的生活因向天晴父亲入狱而被打破,向天晴要查出真相,可真为了协助他,让妹妹可爱假扮自己出席一场舞会。可谁也没想到可爱在舞会上被人侵犯,精神备受打击。深感内疚的可真不的不放弃对向天晴的喜欢,并成全他和自己的妹妹。在可真追查罪犯的时候,陆景之的帮助让她疲惫的心得到安慰,过程中,她又意外知道自己和妹妹的身世。当一切水落石出后,关可真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心,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是继续偷偷暗恋,还是勇敢告白?是放弃自己的心成全妹妹,还是选择另一份全新的感情?
  • K歌技巧100问

    K歌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K歌技巧方向。
  •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重生最强富二代

    重生最强富二代

    (火热新书)同样是重生,别人都是重生废柴、弃少,受人欺辱、苦逼的不行。然而金天,刚一重生,却是发现自己,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富二代,牛逼的不行。“我金天,前世今生,都是最强富二代!”另有老书《重生修仙在都市》,近四百万,点击作者名可看
  • 凤兮凤兮

    凤兮凤兮

    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风神秀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魏晋,是个风姿飘摇的年代。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思想,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衣着,风流的年代里甚至盛行着风流的药物——当然,风流的年代里最不应当缺少的,就是风流的灵魂。这许许多多的灵魂中,有一个,非常安静。他活了二十七岁,长眠了一千八百年。他活着的时候,名满天下,游洛阳、到南京,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自己却“终生喜愠不行于色”,成为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谜语;后来他死了,谜底也就破了。人们忘记了他的身世、思想、经历、才华,只记得他传奇般的容貌。卫玠的名字,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象征美男子的符号。关于他的那些曾经生动真实过的东西,只能在文字里复活——因此,有了这篇野史乱弹的传记。
  • 豪门夺婚:BOSS的独家挚爱

    豪门夺婚:BOSS的独家挚爱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新婚当月,老公出轨,带着旧爱耀武扬威,她忍痛离婚,却发现只是噩梦的开始。前夫百般羞辱,她由深爱,沦落到不懂再爱,却发现身边还有一个视她如命的他。三更半夜,她忍无可忍:“你有完没完了?”他原形毕露,算起老账:“一天3次,一个月90次,一年1080次,欠了五年,你算算还有多少?”她恶寒:“去你大爷的,你怎么不从我成年开始算起?”他恍然大悟:“好主意,那我们边算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