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5300000164

第164章 吏政十一吏胥(6)

請飭議仵作馬快准予出身疏光緒三年

兩江總督沈葆楨

伏惟三代以上。庶人在官者。與士同祿。漢制近古。往往由小吏至公卿。故循良稱極盛。所學其所用也。自晉人重門第。寖為風俗。相沿至今。夫芝草無根。醴泉無源。不問其所能。祗問其所出。與求才初意。已兩不相謀。然指倡優為身家不清。彼誠無以自解。若供役公署者。雖風塵奔走。勞瘁不堪。究其所逐逐營營者。非 國事。即民事。固天下之所必不可無者也。乃不待其作奸犯科。而先絕之於人類。於求治之意。毋乃左乎。況不嫺文理者。無以為仵作。不精武藝者。無以為馬快。屏之於不足齒數之列。而望有出類拔萃之才。起而應之者乎。命案全視屍傷為準。屍傷一舛。雖皋陶無由得其情。洗冤錄一書。其理極微。又有不盡一一可憑者。須以意會之在由科甲及幕友入仕者。日夕研究。猶憚其難。若再以不自愛之仵作。顛倒是非。含冤其誰訴乎。有終身不見賊之兵。無終身不見賊之馬快。奉票緝捕。其危險與臨陣同。若罷囗無能。安望其為鷹為鸇。闤闠不皆成盜藪乎。說者謂仵作以命案為市。馬快以盜案為市。今再予以出身。不啻養虎而傅以翼。夫天下未嘗無包攬詞訟之生監。不因此而廢士之出身。未嘗無騷擾閭閻之弁勇。不因此而廢兵之出身。賢不肖各以類分。進其賢者。退其不肖者而已矣。若並賢者而錮之。是驅之出於不肖也。又何誅焉。其品甚卑。其才甚劣。而其權則甚重。其不至於惟利是視無惡不作也幾希。現查各直省。有一縣全無仵作。命案報驗。借諸鄰封。遇有應行開檢者。則束手無策。馬快多不足額。其濫竽充數者。非能通曉技擊。遇有巨案。亦束手無策。豈無認真公事之牧令。欲破格召募。而相需甚殷。相遇終疏。蓋稍有微長者。甚不願終身自棄。兼使其子孫亦無罪而為  聖朝所棄也。合無仰懇  天恩。飭部核議。准將仵作照刑科書吏一體出身。馬快照經制營兵一體出身。俾激發天良。深知自愛。養其廉恥。竭其心力。庶命案盜案。本原易清。儻仍作奸犯科。自有加等懲辦之法在。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  聖鑒。

答問書吏

陳文述

周之胥徒。漢之卒史。皆以士為之。今則庶人在官。祿不足以代耕。於是以作囗犯科為安身立命之本。此豈 國家設立胥吏。與為胥吏者之初心哉。為胥吏者。大抵民之秀而有文義者。進不能橫經而為士。退不能荷耒而為農。於是託跡公門以自業。各有其父母妻子。非舞文無以貨取。非貨取無以為家。賢者不免。況未盡賢者乎。亦思就傅讀書。始有文義。既有文義。應辨是非。諺云。清官難脫猾吏手。又云。公門之內好修行。夫以事權之重也如此。則禍福所繫。豈不鉅乎。少作一孽。則地方多受一惠。即本身陰增一福。前事具在。可以為鑒也。則官之馭吏。可不慎歟。

答問差役

陳文述

差役不若胥吏之有文。事權不重於吏。而威福過於吏。一紙入官。九牛難拔。此為結訟者言之。一符下鄉。十家閉戶。此為奉差者言之。富者得錢而買放。貧者無錢而受拘。或招搖以索賄。或恐嚇以取財。在鄉愚為賣兒貼婦之貲財。在己身即囗樹刀山之因果。可不懼乎。余謂書吏中未必無自好之士。即差役中亦不乏出眾之才。全在為政者化導而善用之。不必動加刑罰也。書則小過不妨寬宥。集眾而勸諭之。訓誡之。至於再。至於三。仍書所犯於冊。準其數月無過以自贖。再三不悛。則責之而除其名。擇謹慎者畀之。當無不力圖為善良者。役則量其勤勞而調劑之。有犯則權其輕重。所犯者小。初則寬宥而訓諭之。再則停差。三則除名。必公必信。或亦相觀而善乎。

衢言

譚獻

聞之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天時人事如循環。浙江肅清。歲且四稔。疆吏宣力。庶司百執事承流於下。譬如孱夫大病之後。呻吟以望國醫。於是乎先以糜。繼以梁肉。扶杖而起立。躡足而行。而孱且壯矣。然而一不謹。則患中於腠理。自信太過。則犯寒暑。神明敗焉。則夫圖後之難也。廬井殘毀。人戶死亡。田野荒蕪。莫甚今日。曰招墾。曰清賦。亦既文告奉行矣。而上游數十州縣。土曠不治者相接也。嘉湖甯紹。修治成熟者校多。試舉漕糧之籍。田主徵租之簿。猶不能十之六也。閭閻之荒熟。以視官司賦斂隱匿以為利者。成數又參差也。客民開荒。情事殊別。或主陵客。或客虐主。乃至西成之日。米穀直賤。禁不出境。客戶坐擁倉稟。不救故土婦子親戚之飢。荒田瘠簿。人力且倍。籽種財入土。而催科之符已下。又多其名目。吏乃因緣為姦。則墾荒遂為畏涂。愚以為牛種廬舍。聽其自備。赴官請某鄉田票。責令成熟。三年五年。方報升科。願箸籍者箸籍。子弟讀書應舉。徑除原籍。不願箸籍者。編入流寓。籍其丁小。主客辭訟。官無偏徇。未科錢漕。別無雜費。庶幾開荒。漸有成效。若夫穀賤傷農。請由官收買。建倉儲蓄。推陳出新。以備旱潦可也。南畝之農夫見為少。而官司之白役見為多。此大患也。方今創夷未復。生聚未盛。孑遺之民。方離強寇係累屠割之慘。復受敲剝縲絏之苦。靦焉民上。自顧衣冠。當不搏噬。然坐堂皇。研朱案簿。吏役有名籍者幾何人。牙門左右趨走揚揚者。且數倍也。此其家當有妻子。甚或毆使輿臺。蘇軾所謂縱十萬虎狼於民間者。此之謂矣。愚以為大縣留若干人。中小縣以差。府道事簡。數人足矣。承行一案。吏一人。簽差一符。役一人。犯多者二人。過三人者許上控。箸為令。並禁止官寺前後茶社酒家。比屋張設。若輩囗聚。非羅織小民。即闚伺官長。少一囗聚之地。省事必多。夫何忍已毀之身家。再合之婦子。驚心五木之前。離散於瓜蔓之獄乎。夫百姓至愚也。耆欲至亡等也。奢侈之風。中之如鴆毒。去之如拔山。欲長治久安。則正人心。厚風俗。語似闊疏。政無急於此者。東南好巫尚鬼。越人之禨。自古為然。象教淫祠。浙中不少。賊之來也。什神像。焚祠廟。存者廑矣。克復之日。惜未有為疆臣言者。當是時。董督有司。延訪耆舊。考祀典。稽志乘。山川社稷名宦鄉賢祠宇所在。留者修之。毀者復建。其佗淫祠及仙釋寺觀。一概不許重建。即其傅會古賢。而稽之正史。非有功德於此土者。亦不許建。如是。則覡巫僧道。奔走無所。檀施香火。人心不迷。不亦善乎。愚以為今日猶可及止。宜下郡邑廉境內祠廟。已復未復。如荒誕淫祠。永禁興造。已成之區。嚴禁造作壽誕朝審等期。誑惑愚眾。糜金錢。曠日力。而僕僕於淫昏之鬼。暇召父老。曉以民義。俾知假託神靈。科斂財物。煽惑愚蒙。顯干 國憲。且教匪之興。實由此輩。涓涓不塞。將成江河。欲正人心。此其一也。

聖王之世。無甚貧甚富之家。無驕淫之失。故無飢寒之困。今則不然。匹夫衣不掩骭。而地衣坐褥。綈錦如雲。囗者康覈不厭。而朱門酒肉。日食萬錢。浙中大亂初定。冀其懲創。而昏喪宴會。服御(今酉)欠食。侈靡不息。且加甚焉。囗野樸質。古處尚敦。城市之閒。產僅中人。習於聞見。典質假貸。以徇一時之耳目。愚以為宜定禮制。縉紳之家。各依品官等級。不過其物。節儉相高。以奢為辱。庶幾風俗日趨於厚。且夫胥吏之禍可勝言哉。開荒之法。胥吏撓之。差役之橫。胥吏主之。假設神鬼。一切以賄賂為政。皆胥吏之智。儻來之財。悖入如糞土。悖出如泥沙。即觀杭州吉凶之繁費。宴樂之沉酣。兵火初息而歌舞已起者。皆胥吏始。則今日善後之政。莫大且先於察吏。至於勸懲之次第。教養之節目。期之一二十年。而非旦夕可效者。尚不在此議。

送潘囗青明府歸桐城序

莫友芝

貴州役隸之盛冠天下。而遵義役隸之盛冠貴州。其級有鄉總里總小總散五。縣鄉四里十三。總各一或二。鄉視之。皆大總也。里常小總十。各屬散常百人。以遞奉令于總。上總。如是者。鄉一班。各半月直於縣。復有四鄉總。尤異數。不可必得。其進之途。非世即效。世取子弟族人。效城若鄉游手無賴敢死者。率易官時竄散籍。洊升至總。極不易。縣人稱散視父。總視祖。大總視曾祖。其類相引進。稱師徒。徒視子。徒之徒視孫。徒孫之徒視曾孫。號總者。莫不擁腴田華屋。鮮衣大馬。長喙利爪而擇肥。行者避道。坐者竦聽。暗嗚市閭。奴隸囗落。鄉豪仰睫稱義子。賤士承頤呼契兄。巨釁片紙而即和。久爭一語而咸聽。所至張請李速。惟恐不臨。主婦亂於廚。輿夫大於常客。總謂里皆其百姓。里畏總甚於長官。官易則一年不知。總死則十申俱詫。其自贊曰。舉人進士。一差不易。以此至散者。雖囗縷短後。泥偪塵帽。如賊如鬼。稱奉師遣。猶復三三五五。得雞索豚。畢茶督酒。師不去口。人皆頫首。例三八訟期。一票下。五等者必有名。名率十以上。訟者發腳有餞。上道有贐。饘宿有糗。送案有規僻。地有私彎。若被訟。若株連者。費亦與之等。私彎者。乞為地賄大總。取予必邃密地。故名。或欲私彎十金。附耳語。目相貶。指相示。其好者。曰。人不皆爾我若也。若我豈毫釐爾者。即驟倍之。否則曰。敬大神敢如此。況若何案。使若告我賄。即俟閒倍之。仍不得頷。又倍之。蓋數乞哀。始得獻。如是。本事在票否。勿問也。故一訟起。常二三家破。一歲之訟。以數千計。破家飽斯役者。可勝計哉。然衣租食稅者。熟視若無也。不順者皆莠民。敢議者即劣士。萬不可揜。聞於大府。則為之更姓名。詐生死。百計營護。惟恐或傷。閒自負循能。實鑒其獘。始亦奮精淬神。思盡懲創之。而挾以要者。已環起而俟。大徭猝興。千輿萬夫。供帳束手。一人付之理也井井然。劫奪殺人。元凶在逃。黜陟繫俄頃。彼四出其黨。罪人立得。維正不供。右詘左支。召而詢方。即多寡猝辦。數端者皆其擅長。足以分主者憂。關口而奪之氣。我方詡詡然索其瘢。彼已竊竊然發難難我。若猶不可得。則又多方揣摩。投喜以售。敏決者示之能。慈祥者示之懦。廉儉者示之陋。誠樸者示之愚。剛柔擇施。奇正互用。迨久而相融。忽不致疑。吾倚腹心。彼肆觜距。執訊則滿堂皆官。定讞則先入為主。出入罪目。變易黑白。唯其所欲。無不如志。若是。其勢安得不張。其權安得不固哉。亦嘗籌所以治之之法矣。將比而誅之乎。則不可勝誅。將比而去之乎。則不能以獨理。將散之四境。則無業或轉而亂囗或盜也。將擇而用之。則其類維均。將教而使之。則未有官如傳舍。化及頑梗者。然則法如之何。曰絕其欲不授以握。慎其儀不予以闚。少其遣。其羽亦翦。速其結。其技亦裂。寬其連。其毒易殫。嚴以束其橫。懇以導之正。雖跖蹻亦可彊以為善。然未見其人也。乃今於潘公得之。潘公票遣。總不總不問。率一人至三人止。期不至。治勿貸。一牘入。集兩造立判。常朝日至四下漏。公始至。若輩見所為。皆譁然。私與語。姑聽之。無三月。教不轉。已而皆帖然。蓋公循循溫雅。若無能為。理在必行不可枉撓。一大總倚老。且諸總尊。試攙言堂上。命杖。各面相覷。莫敢應。卒杖黜之。他約束若輩皆此類。又思所以嘗制公者。不得。故帖然也。居半年。遵士若民。莫不舉手加額曰。遵病今其有瘳乎。未周歲。而公以肺疾引去。惜哉。將行。遵人士思公德。作為詩歌。集篋笥。偶縱論役隸事。遂書以為送行序。亦備來者採焉。

同类推荐
  •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rodias

    Herod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法宗旨图衍义

    道法宗旨图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删定止观

    删定止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祀义篇

    祀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 控界师

    控界师

    控界师,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以控制万物来战斗,控物体,控元素,只要是存在的,都可以控制来战斗。励志,虐恋,热血,搞笑无奇不有,老故事,也能玩出新花样,何况是新故事。
  •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高考一九七七

    高考一九七七

    我的生身之地,地处大同和阳高中间,在海拔1245.7米的纳兰山上,叫高墙框。站在村头或窑洞顶上,俯瞰北面,山下是京包铁路线和随士营村、随士营火车站。再往北极目远眺,对面就是万里长城和阴山余脉采梁山。村南梁头地势较高,一直连着大同火山群。村西是慈禧太后西逃路住过的古驿站聚乐堡村,村西南是聚乐堡火车站。村东梁头下是柳沟村,对面梁头是两家营村。整个村子沟餐纵横,就像一块被撕得七牵八扯的烂羊皮褂。全村3000多亩土地,多数是跑水、跑土、跑肥的坡地,整体坡度超过25度角,种庄稼是“秆多穗多,一种一坡,却打不了几颗”。
  • 黄菡的幸福哲学

    黄菡的幸福哲学

    本书以黄菡在《非诚勿扰》舞台上针对嘉宾的精彩点评为基础,向读者阐释了黄菡睿智淡然的幸福哲学,并指出了通往幸福之门的关键所在,诸如相亲择偶、恋人相处、婚姻经营、婆媳关系、心理健康等等。以生动的个案为例,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把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 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邂逅在你身边

    邂逅在你身边

    他是一间广告公司经理,才华横益的他凭着自己对广告的热爱在广告界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外冷内热的他不会太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直到有天她出现在他的公司里当一名清洁工,她的出现让他所有的一切生活习惯也在慢慢跟着改变。当俩人燃烧着爱情火花的时候他发现她的接近是一个局。他该怎么办?揭开?还是让它保持着原样?
  • 山家义苑

    山家义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An aged prophetess at Delphi, the most sacred oracle in ancient Greece, looks back over her strange life as the Pythia, the First Lady and voice of the god Apollo. As a young virgin with disturbing psychic powers, Arieka was handed over to the service of the shrine by her parents. She has now spent sixty years as the very medium, the torn mouthpiece, of equivocal mantic utterances from the bronze tripod in the sanctuary beneath the temple. Over a lifetime at the mercy of god and priest and people she has watched the decay of Delphi's fortunes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er reflec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the oracle, which her own weird gifts have embodied, are matched by her feminin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frailties of the High Priest himself, a true Athenian, whose intriguing against the Romans brings about humiliation and disaster. This extraordinary short novel was left in draft at Golding's sudden death in 1993 but it is a psychological and historical triu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