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5500000038

第38章

浙场中卷

万历辛卯科,浙江乡试主考为九我李公廷机,同考经房有杭州府推官吴炯,当呈卷之时,辞色甚不逊于主考,李公怒之,因索其房落卷亲阅,遂摘出一奇卷批中。吴哓哓争驳,且悍然欲束卷解职出场,李公不顾,命署于别房中第六十四名,拆出,乃宁波府学生陈恪也。先是,初场完后,都台常公居敬索堪中魁元卷于学道李公同芳,学道取两卷上呈,其一即陈恪。使吴不忤于主考,则落卷何由见赏哉?而学道之拟送者,亦当失色矣。又有嘉兴李日华,初场已抹坏,因中式中论不堪刻程,特拔其论窜数语刻之录中,寘之第九十名榜末云。观陈、李二君之得隽,场中信有天命在,不可强也。余邑旧父母葵南胡公士鳌为杭郡守,是时与场事,亲对余冢孙说。胡公又谓论语程文末比过接二句,是李公采其所商搉者。盖李公本与胡公旧识,而李公馆于余郡董君言诗家,正其令余邑时也,交往最莫逆,而是科又相值于杭同场。事亦异数云。

当行利人事

宋大观中,有士人买靴于铺翁,见其父葬时一靴,怪问其故,铺翁云官员携来修者。候之,来者果士人父,士人拜,不顾,取靴而去。士人追逐数里,泣呼求教言,父曰:「尔可学镇江太守葛繁。」士人遂往谒繁,因问何以为幽冥所重,繁曰:「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后或一或二三或十,今四十年矣,未尝少废。」又问:「何以为利人事?」繁指坐间蹋子曰:「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若遇人渴,予与杯水。如此类者,随事而利之,无贵贱可行也。」元时王绍文临终,书示其子孙语云:「利人之事,可周旋处,虽独力,亦当自为;害人之事,于戏谑中,虽一念,不可妄发。」夫利人济物,幽明一辙。而今之子弟往往好行小慧以卤怖人为快者,独何心哉!

论十王荐亡之诞 【「论十王荐亡之诞」,原无「十王」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余得宋刻鬼董一书,中有论十王、荐亡两条,可开世惑者,特揭而出之。

一云,佛言琰魔罗盖主捺落迦者,止一琰魔罗王耳,阎罗盖琰魔罗之讹也。余十八王见于阿含等经,名皆梵语。王主一狱,乃阎罗僚属,义不得差肩。十王之说,不知起于何时。佛所举三千大千世界,素诃其一,今所居赡部,特素诃之一洲,极东南际,于一世界,不啻于太仓之稊米,泰山之微尘耳。阎罗盖指一素诃世界言之,其统摄大矣,泰山奈何亦以王号与之敌体哉!转轮王王四天下,盖人而几于天者,亦非主冥道,乃概列于十王,其余名号如宋帝、五官之类,皆无所稽据。又七七日而所历者七王,自小祥以后二年乃仅经二王,抑何疏密之悬绝耶?当是僧徒为此以惑愚民耳。一云老子见推于仲尼,盖亦圣人也。其道本以清净无为为宗,衣冠丧祭与齐民同,老子之子曰宗,盖有妻妾矣,而又尝仕周,其在四民之中亦士耳,特所尚者不同,非于儒之外别有教也。秦、汉之言神仙者,其繁如猬毛,未尝称老子,况于三清十极之说哉!祭醮符箓始于张道陵,成于寇谦之,恶其无所本始,乃自托于老子,以神其书,实于老子不相干。老子书言:「有道之国,其鬼不神。」其设为三宫九府,仙官将吏,以罔民耶!荐亡一门,不在洞玄、洞神、洞真之科,最为后出,模写释氏而不克肖,以佛本不言荐亡,后人设为之,已自背本教,道士见其利入之厚,因而效焉,盖又张、寇二师所不道也。

朝鲜国王咨

「朝鲜国王为谢恩事,万历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陪臣李裕仍赍捧敕谕回还。钦蒙圣恩,特赐银两彩币,钦此。除钦依祗受外,差陪臣刑曹参判申点赍领表文礼物,赴京进谢,并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陛下进献礼物前去。今将礼物开坐合行移咨,请照验闻奏施行。须至咨者:一、红细苎布一十匹,白细苎布一十匹,黑细麻布二十匹,满花席一十张,杂彩花席一十张。右咨礼部。万历二十年二月二十日。」右朝鲜国王咨,借观于常熟赵吏侍定宇家者,年月处大朱文印,其文乃朝鲜国王之印六字,是朝廷所赐金印。后一大咨字下有花押,字极楷而精,纸极厚,几一分,光色莹然。外金漆木匣盛之。

郑端简公训子语 【「郑端简公训子语」,原无「郑」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郑尚书淡泉公训子履淳曰:「胆欲大,心欲小,志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知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此嘉靖壬戌冬所训,最是名言。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原是南阳诫子者。】

王穉登戒庵老人漫笔序 【「王穉登戒庵老人漫笔序」,明藏说小萃本此序在书前。】

利城盖有李先生云,先生名诩字厚德,有道君子也,号戒庵老人。名所著书曰漫笔,漫笔者,不以品列,不以类分,不以甲乙次第为先后,随事辄纪,随纪辄书,故云漫。其书浩汗纵横,阖辟变幻,鸿纤幽显,靡所不有,不独成一家之言,且也该众作之奥,此之为书沉沉者哉。盖不博古者,不曙千秋,不通今者,不镜当代,不语大,隘而不广,不语细,疏而弗当。不明经,不穷列圣渊源,不阅史,不识古今治乱,不谭词赋,风雅道衰,不探名理,精微统绝,不该览,不淹通,不搜罗,不闳肆,不论俗,不知万姓之隐。不述怪,不窥六合之外,不诙谐,不玩世,不神仙,不消摇,不表忠贞,人伦不显,不载凶侠,梼杌遁藏。故皇农羲昊以博古,庙谟野乘以通今,四方上下以语大,男女居室以语细,诗书礼乐以明经,累朝历国以阅史,雕龙纂组而谈词赋,道德性命而探名理。邱坟、汲冢、医卜、农圃而该览,天人王霸穷发鬼夷而搜罗,街谈市谚风土岁时而语俗,牛鬼蛇神豕立石言而述怪,射覆滑稽谈言微中而诙谐,饮食冲举骖鸾驭鹤而神仙,皎日秋霜糜躯碎骨而表忠贞,隐慝暴行恶贯幽明而载凶侠。斯非所谓可喜可愕可愤可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者耶!足以代董狐之笔,应所忠之求矣。马迁采七十二家言而成史记,异时天子开石渠虎观,诏诸儒撰一代正史,是编宁能舍旃?先生少游郡学,试必高等,七应都试悉报罢。晚入南雍,一谒选人即弃去,旧知居要津者,绝不交通。或欲式庐,亦避匿。有司往往劝驾,稽颡称主臣而已。践更租庸,先期而办,曰:「我宁往役,不往见也。」历年八十八始卒,故自名老人。嗟乎,奈何不获齿于国老庶老之列,袒割献酳,授几与杖,以赞休明至理,乃终老田间,汶汶而没,此非有司之过与!属余序者诸孙如一,昔名鹗翀,今以字行,亦有文能绳祖武者也。太原王穉登撰。

钱裔美跋

美幼时尝侍先外大父近复公侧,见其著述累千万言,合古今藏书,迭窗堆置,不见天日。乙酉以土兵之乱,书仓灰烬,令人抚髀增慨。今春,中表弟汝集出友人处所获故家藏漫笔示余,特复梓之,以永不朽。梓成,汝集且喜且泣,顾谓余曰:「吾家藏书尽废,手泽幸于是存焉。」余乃喟然曰:「信乎人以文传,而文之传又赖于贤子孙也。」昔外大父以是编付梓人,实扬先烈,今其生平著述与藏书俱散而不可复觅,是编为戒庵公所著,而校订记跋实出外大父,两世手泽,凛凛若新。斯举也,温公独乐园眼前可得,何必先投束修羊哉!不但戒庵公藉以不朽,而外大父亦可少慰矣。千百世后,读其书彷佛其音容者,不知属谁氏也。时顺治五年戊子九月九日海虞外孙钱裔美百拜谨识。

李成之重刻漫笔跋

先高祖戒庵公笃学力行,少补博士,晚游成均。每究心时务,精研理学,综核经史,驰骋百家,一一亲为删订,参以心得,而汇为崇帙,皆其壮时事也。晚年更博极群书,凡耳目闻记,辄捉笔识之,不分古今,不别事类,久而成编,题曰老人漫笔。先大父近复公刊之藏说小萃中,盛行于世久矣。呜呼,余高祖之著述,可云繁富,悉朽蠹于敝簏中,而仅留遗囗于此,亦何异泰山片石,沧海勺波乎哉!窃念余高祖攻苦毕生,不获食报,逮至忠毅公始以文章气节显,何公之见知于世者小而天之报公若是其迟耶?先大父近复公雅志删述,虽困于胶序,而得失不以介怀,凡诸悬之国门藏之名山者,靡不殚力罗致,即乡邦文献与夫古刻法书,断碑遗碣,有一字系先代者,皆搜罗,恐后至。吴越藏书家不远千百里求之,一时贾人射利者,亦奔集如鹜。自辑有友乡录、礼记辑正等书,因卷帙浩繁,未遑付之梨枣,所作文章诗赋亦如之。不意乙酉秋,里中乘易代之变,盗贼四起,烽烟满目,余兄与侄尽遭惨祸,而数世藏书,悉归乌有。呜呼,其积之也穷一生之力,历数传之久,祖孙相继而不足,其散也则委之泥沙,鬻之坊市,或归他人之几案,而余竟无从购其只字遗篇,岂不痛哉!夫子孙不能读祖父之书,甚至祖父所缵述者亦一朝而散失,其何颜以立于世耶?近于友人家得觏藏说小萃,悲喜交集,捧而读之,如接高祖大父之音容,奚但手泽是存已也。亟取录之,恨绌于力,不能悉梓,先将漫笔重镌,以垂永久,庶高祖晚年辑缀,不至湮灭无闻乎!卷中附识一二,仍补祖笔之所未备,非敢妄有裒益也。得月楼书虽尽亡,其书目幸存于家季,将俟刻之,聊志先大父汇集之苦心云。玄孙成之百拜识。

盛宣怀跋

右戒庵漫笔八卷,明李诩撰。诩字厚德,江阴人,诸生,坎坷不遇,年八十余而卒。厚德蚤岁,课业必记,旁及奇闻异见,晚乃记岁月阴晴里闬人事。每于披阅所得,目前所传,无论篇章繁简,随笔简端,自署曰戒庵老人漫笔,积成数册。万历丁酉,其孙如一为之刊行,附藏说小萃之后,王百谷序之。国朝顺治五年,玄孙成之又刊于世德堂,今刊本亦寥寥矣。是书杂志朝野掌故诗文琐语,时近小说家,诚不免提要所讥。然如提要所举各条外,如辨天禄阁外史之伪,辨容斋随笔之误,辨元史速不台、雪不台,完者都、完者拔都二传为一人,辨唐诗鼓吹误收宋胡文恭诗,又倪云林与张藻仲第二柬清閟阁集未收,记茅山颜鲁公四面碑、张从申三绝碑,可见明万历时尚完整。记嘉靖间江阴出唐大中、宋德佑两墓志,皆足以资考证。惟铁椎铭以为宋翰林学士王文炳作,此铭颂王着击阿合马事,事在至元十九年,而以为宋学士,则误矣。光绪丁酉上巳日武进盛宣怀跋。

四库全书总目戒庵漫笔提要

戒庵漫笔八卷,明李诩撰。诩字厚德,江阴人。少为诸生,坎坷不第,年八十余而卒。所作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诸书,皆已亡佚,惟是编为其孙如一刊行,皆所记闻见杂说。诩自号戒庵老人,因以为名。书中称世宗为今上,而又载有万历初事,盖随时缀录,积久成篇,非一时所撰集,故前后不免于驳文也。其间多志朝野典故及诗文琐语,而序次烦猥,短于持择,于凡谐谑鄙俗之事,兼收并蓄,乃流于小说家言。惟记苏轼、黄庭坚真迹诗句,可补本集之亡佚;记刘基画蜀川图,可证图画宝鉴之阙漏。又如论孟子古本同异,则较王士禛池北偶谈所摘为详。又据三水小牍以证洪迈夷坚志之蹈袭;辨两山墨谈所称苏轼有妹嫁秦观诞妄诸条,为沙中金屑耳。

同类推荐
  •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盖庐

    盖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朝经世文续编_3

    皇朝经世文续编_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弥尼戒经

    沙弥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lag-Raising

    The Flag-Rais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剩女相亲记

    剩女相亲记

    一个大龄剩女相亲的故事
  • 巨型反光史诗

    巨型反光史诗

    为了维护普通人类熟悉的现实世界,未来人、超能力者、魔鬼、法师、特工和普通谢顶大龄未婚青年每周6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奋战。这是一部关于为了保护这个世界而谢顶的英雄们逝去的发际线的巨型史诗。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 美漫世界的武者

    美漫世界的武者

    沈浩跑步摔了一跤,就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成为了美国队长的战友,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天睡了一觉,他又穿越了,成为了吞噬星空罗峰大佬的弟弟。沈浩懵逼的表示:还有比我更草率的穿越者吗!ps:本书漫威世界+吞噬星空=相辅相成
  • English Stories Orient

    English Storie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夫君

    倾世夫君

    她,云阳王偷藏的私生女,东窗事发后,被皇上出人意料地给了“晴文郡主”的封号,赐婚当朝大司马——叶青城。他,有着倾世之容,尊贵之位,人前温文儒雅,人后却暴戾狠毒。新婚之夜,他对她冷笑:“歌伎的女儿,我怎能自甘下作去碰?”说完,将一堆可怕物件散落她面前。人前的温文儒雅,她从不曾得到。身为正夫人,却在他府上无所依托,受尽屈辱。她知他厌恶她,知他恨被一道圣旨所令,娶她为妻,所以对他能避则避,尽量不去恼他。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 医学博士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中老年病痛的经典老偏方。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最安全的系列养生书,畅销200万册! 医学博士朱晓平执笔,万千读者盛赞:实用,有效,安全。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