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000000129

第129章 泰州学案四(2)

今人乍见孺子入井,怵惕恻隐之心,动处即是天根,归原处即是月窟;才参和纳交要誉恶声意思,便是人根鬼窟矣。吾人应用纭为动作食息,孰非此根此窟用事?俗人懵懵,日用不知,而贤智者又添一番意识见解,起炉作灶,千条万绪,顿令此根不得生生,此窟不得洁净,龌龊幽暗,吃苦一生,更无些子受用。所以贤智之过,与愚不肖等也。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生生之理,原是如此。即欲挣上寻空寂,自是不容已,如何上得去?即欲褪下恣情欲,自是不自安,如何下得来?

吾人於一日十二时中,精神志意皆有安顿处,方有进步处。

吾人真真切切为己,虽仆廝隶胥,皆有可取处,皆有长益我处。若放下自己,只求别人,贤人君子,皆不免指摘。

不作好,不作恶,平平荡荡,触目皆是,此吾人原来本体,与百姓日用同然者也。

只此无声无臭,是为真常,凡涉色象名号者,卒归消灭。只此不为不欲,是为本心,凡务阔大放散者,终堕坑堑。

天地间大之治乱兴衰,生死成败,小之称讥赞毁,升沉得丧,皆相对待。然有对之中,故有无对者以主宰其上,吾人若浑在有对中,未免为造化轮转。

人只是换这一副心肠,人情事变,原与俗人一样。

今人倒是不为学的,处事倒安妥,反是一种为学的人,才遇些小事,便处得过当。此何以故?只是着了些意思,不晓得尧、舜与人同耳。

问:“有不善未尝不知,这不善处,颜子与吾人还同否?”曰:“不同。如乡党自好之人,发言举事一不当,也会知得。又如做官的人,在上官处稍失礼,亦会知得。颜子要学舜,有不如舜处,即算做不善。”

问:“夫子贤於尧、舜?”曰:“试观吾辈今日朋友,还是享用孔子的,还是享用尧、舜的?”

“精一执中”,实是浅近道理,尧、舜一心在安天下,如何粗得一些?如何夹杂得一些?此便是尧、舜精一。农夫一念在播种,便是有农夫之精一。商贾一念在求利,便自有商贾之精一。但其精神安顿处不同。

治天下在用人,然自己眼不明,不会知人,如何能用人?

一友问“予尽修行,然毕竟不闻道。”曰:“修行矣,更闻甚道?孔子所求乎子臣弟友,咸曰未能,今子能之,又更何学?”其友有省。

良知随事皆然,须用在欲明明德於天下上,则知乃光大。

(此误认知识为良知也。知即明德,若言明德须用在明德上,无乃床上之床乎?)

吉水诸公之学,大率不欲享用现成良知,别寻主宰。此亦惩冒认良知、猖狂自恣者之过耳。良知若非现成,又岂有造作良知者乎?予尝谓良知如灵魂然,顾投胎何如?如骨根不正,至於猖狂自恣,非良知之罪也。亦如灵魂投胎时,所遇则然耳。(以上《刘调父述言》)

泰和王笃菴问“虚字难彀手”。曰:“吾二十年前曾作致虚工夫,一起坐,一语默,无不放虚字在胸中。自觉工夫不疏,眼前见人皆散漫不用工,颇有轻世自贤之心。一日忽省曰:‘此却是致实,何曾致虚?’因悟颜子之问寡问不能,舜之好问好察,乃真虚也。”

问“明体难得到手”。曰:“某为御史出巡,值天暑,一指挥扶轿,见其不耐劳,许之乘马。其后指挥随他御史,竟中渴而死。即此一事观之,明体一存,可以为人立命。区区守明觉於一腔,亦复何益?”问“三自反之学,临境实难”。曰:“但看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后世数语,是何等志愿,所以肯自反。今人身子愿是乡人,所以要与乡人相挍。”

陆五台问:“三圣人同处,孟子言之详矣。至孔子所以异处,异竟何在?”曰:”孔子只是见得己与圣人同处,亦与凡人同,故以此学,即以此教,要使人人皆如此耳。”(以上《兰舟杂述》)

处士耿楚倥先生定理

耿定理字子庸,号楚倥,天台之仲弟也。少时读书不成,父督过之,时时独行空谷中,忧愤不知所出。问之则曰:“吾奈何不明白?若有眼瞎子。”不知其所谓不明白者何也。自是或静坐一室,终岁不出;或求友访道,累月忘归。其始事方湛一,最后於邓豁渠得一切平实之旨,能收视返听;於何心隐得黑漆无入无门之旨,充然自足。有问之者曰:“闻子欲作神仙耶?”曰:“吾作天仙,不作地仙。”曰:“天仙云何?”曰:“直从太极入,不落阴阳五行。”天台闻而呵之曰:“学不向事亲从兄实地理会乎?”曰:“学有原本,尧、舜相传,祇是一中。子思为之註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今人孰从未发前觑一目哉?”曰:“《中庸》亦只言庸言庸行达道九经而已。”曰:“独不观其结语为无声无臭耶?”先生论学,不烦言说,当机指点,使人豁然於罔指之下。卓吾好谈说,先生不发一言,临别谓之曰:“如何是自以为是不可入尧、舜之道?”卓吾默然。天台携之见刘初泉先生,云:“且勿言我二人是兄弟。”时初泉卧病,天台言“吾与一医者同来。”先生榻前数语,初泉惊起,已知为天台之弟,谓天台曰:“慧能和尚乃是舂米汉哉!大开眼人,恐不可以弟畜之。”李士龙来访,先生未与一语及学,士龙恚曰:“吾冒险千里来此,踰月不闻一言见教,何外我甚?”先生笑而不答。濒行,送之河浒,问曰:“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此作何解?”士龙举朱《註》云云。先生曰:“毕竟是‘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士龙因有省。京师大会,举中义相质,在会各呈所见,先生默不语。忽从座中崛起拱立曰:“请诸君观中。”因叹曰:“舍当下言中,沾沾於书本上觅中,终生罔矣。”在会因有省者。先生机锋迅利如此。

楚倥论学语

庐山驳天台所性不存语,谓“当官尽职,即为尽性,不则为二心,为妄念矣。即孔子为委吏,莫非性之所存。”楚倥曰:“孔子为委吏而梦周公,却不为二心,为妄念乎?”

卓吾寓周柳塘湖上,一日论学,柳塘谓:“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楚倥诮柳塘曰:“拆篱放犬。”

楚倥早岁曾遇异人,质之曰:“孔子问礼于老聃,老聃不言礼,而直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何也?”曰:“若愚若虚,此礼之真体也。”

问:“伊尹先觉,所觉何事?”曰:“伊尹之觉,非闻见知解之觉也,即其若挞之耻,纳沟之痛,此其觉也。”

胡庐山会天台、楚倥於汉江之浒,相与订学宗旨。天台曰:“以常知为学。”庐山曰:“吾学以无念为宗。”楚倥曰:“吾学以不容已为宗。不容已者,从无声无臭发根,从庸言庸行证果。禹、稷之犹饥犹溺,伊尹之若挞若沟,视亲骸而泚颡,遇呼蹴而不屑,见入井而怵惕,原不知何来,委不知何止,天命之性如此也,故曰‘於穆不已’。如摸拟孔氏之匡廓,非此不容已者为之血脉,则捧土揭木为偶人而已。”

孔氏之无声无臭,亦是有形有象;孔氏之有形有象,原自无声无臭。

龙溪言:“颜子心常止,故不迁;心常一,故不贰。”先生曰:“否。人试观当怒时,中更有个止体在;当过时,中更有个一体在,是二本也。即能之,其怒其过,非真机矣。颜子所好唯学,即生平之怒,以学而怒,学外无怒也。生平之过。以学而过,学外无过也。可见一生精神,只是此学,更无渗漏处也。”

默识,识天地之化育也。夫囿于造化之中,而不自识者,凡夫也。识之,而出入造化者,圣人也。是故不藉名位,不务功能,即学以诲,即诲以学,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盖赞天地之化育於无疆矣。夫赞天地之化育者,非独上之君相贤圣,即下之农工商贾,细之聋瞽侏跛,凡寓形宇内而含灵者,皆有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不自识也。

克己者,无我也。无我则浑然天下一体矣,故曰“天下归仁”。羲、文、周、孔四圣人者之于《易》,亦各言其己也。道虽一致,而时位不同,故作用亦自不同。随时变易以从道,俟之万世而不惑不谬者,其孔《易》乎?孔子之于《易》也,学焉耳。试取大、小象传玩之,卦,卦学也,爻,爻学也,学不厌,教不倦,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易》之生生也如是。

潜、见、惕、跃、飞、亢,自圣人一身观之,随时变易,时象之矣。合千圣观之,与世推移,各一象矣。

《序卦》,周《易》也,首《乾》、《坤》,终《未济》,即周事可覩矣。《杂卦》序孔《易》也,上经首《乾》、《坤》,次《比》、《师》,次《临》、《观》,而终之《困》,下经首《咸》、《恒》,而终之《夬》。何以明孔《易》也?乾刚坤柔,质弗齐也,刚柔善恶,均归之中,孔氏之教也。比以类聚,故乐;师任裁成,宁无忧乎?或智临于上,或相观以摩,无行不与,有求则应,教乃知困也。感之无心,居之有恒,终以刚决柔,纯乎乾矣。是师道也,亦君道也。

天台因举扇悟曰:“原来通体皆是良知,通天彻地,皆是良知。”

天台曰:“人言念菴静坐,曾见光景,遂有所得。”曰:“只理会当下光景耳。”

文端焦澹园先生竑

焦竑字弱侯,号澹园,南京旗手卫人。万历己丑进士第一人。京兆欲为树棹楔,谢以赈饥。原籍山东,亦欲表於宅,改置义田。授翰林修撰。癸巳开史局,南充意在先生。先生条四议以进,史事中止,私成《献徵录》百二十卷。甲午简为东宫讲读官,尝於讲时有鸟飞鸣而过,皇太子目之,先生即辍讲,皇太子改容复听,然后开讲。取故事可为劝戒者,绘图上之,名《养正图解》。丁酉主顺天试,先生以陪推点用,素为新建所不喜,原推者复搆之,给事中项应祥、曹大咸纠其所取险怪,先生言:“分经校阅,其所摘,非臣所取。”谪福宁州同知,移太仆寺丞。后陞南京司业,而年已七十矣。先生积书数万卷,览之略遍。金陵人士辐辏之地,先生主持坛坫,如水赴壑,其以理学倡率,王弇州所不如也。泰昌元年卒,年八十一。赠谕德。崇祯末,补谥文端。

先生师事耿天台、罗近溪,而又笃信卓吾之学,以为未必是圣人,可肩一狂字,坐圣门第二席,故以佛学即为圣学,而明道闢佛之语,皆一一绌之。明道闢佛之言,虽有所未尽,大概不出其范围。如言:“佛氏直欲和这些秉彝都消煞得尽。”先生曰:“如此是二乘断灭之见,佛之所诃。夫佛氏所云不断灭者,以天地万物皆我心之所造,故真空即妙有,向若为天地万物分疏,便是我心之障,何尝不欲消煞得尽?即如《定性书》‘情顺万事而无情’一语,亦须看得好。孔子之哭颜渊,尧、舜之忧,文王之怒,所谓情顺万事也。若是无情,则内外两截,此正佛氏之消煞也。”明道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佛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则无矣。”先生曰:“真能知性知天,更说甚存养?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夫存心养性,正所以尽心之功,《识仁篇》所言‘存久自明’是也。若未经存养,其所谓知者,想像焉而已,石火电光而已,终非我有。存养其无翳之本体,无翳乃可谓之存养,安得以存养为翳乎?”明道言:“《传灯录》千七百人,无一人达者,临死不能寻一尺布帛裹头。”先生谓:“是异国土风是也。”然此千七百人者,生于中国而习异国土风,胡谓乎无乃服桀之服也?先生又谓:“明道叹释氏、三代威仪,非不知其美,而故为分异。”夫明道之叹儒者不能执礼,而释氏犹存其一二,亦如言夷狄之有,不如诸夏之无也,岂以三代之礼乐归之哉!朱国祯曰:“弱侯自是真人,独其偏见不可开。”耿天台在南中谓其子曰:“世上有三个人说不听,难相处。”问为谁,曰:“孙月峰、李九我与汝父也。”

论学语

学期於上达,譬掘井期於及泉也,泉之弗及,掘井何为?性命之不知,学将安用?

为恶无碍也,为善岂有碍乎?为善惧有着心也,为恶不惧有着心乎?以彼所托意出禅宗,禅宗无是也。《内典》云:“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无作无受者,言“於有为之中,识无为之本体”云尔,未尝谓恶可为,善可去也。又云:“善能分别诸法相於第一义而不动。”言“分别之中,本无动摇”云尔,未尝谓善与恶漫然无别也。

佛氏所言“本来无物”者,即《中庸》“未发之中”之意也。未发云者,非拨去喜怒哀乐而后为未发,当喜怒无喜怒,当哀乐无哀乐之谓也。故孔子论“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而曰“天下何思何虑”,于憧憧往来之中,而直指何思何虑之本体也。

伯淳斥佛,其言虽多,大抵谓“出离生死为利心”。夫生死者,所谓生灭心也。《起信论》有真如、生灭二门,未达真如之门,则念念迁流,终无了歇,欲止其所不能已;以出离生死为利心,是《易》之止其所,亦利心也。然止亦非殄灭消煞之云也。艮其背,非无身也,而不获其身;行其庭,非无人也,而不见其人。不捐事,以为空,事即空;不灭情,以求性,情即性。殄灭消煞,则二乘断灭之见矣。(以上《答耿师》)

吾人应事,虽属纷纭,乃其枢纽之者,却是一物。所谓随事体验云者,於纷纭中识取此一物而已。得此入手,如马有衔勒,即纵横千里,无不如意,此颜子之所谓礼也。工夫只是复礼,能约於礼,则视听言动头头是道,奚繁且劳之虑焉?原宪不识源头,却以支派求之,用力愈勤,去之愈远。何者?人之在道,如鱼之在水,疑生智隔,乃觉其离。苟破疑城,即登彼岸,非无疑之外,更有彼岸可登也。(《答陈景湖》)

仕而优即为学,不必离仕求学也;学而优即为仕,不必离学求仕也。优者无困於心,而自得之之谓。(《答人问》)

同类推荐
  • The Lost Road

    The Lost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赞经

    光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峰教义

    北峰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顶尊胜陀罗尼

    佛顶尊胜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完整版)》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肺病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保健、预防措施,可参照应用,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帮助您未病先防。
  • 血拳记

    血拳记

    这个天下是真他妈的一塌糊涂了。孙起捂着流血不止的脑门,一边踉踉跄跄地窜进一条小胡同,一边恨恨地想道。确实不是一般的乱。打春天时起,便陆陆续续有消息传来,说是山东、直隶的拳民越闹越厉害,人数越来越多,眼看着势力越来越大了。拳民闹得到处人心惶惶也就罢了,洋人却偏偏也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添乱,什么英吉利国、法兰西国、罗刹鬼子俄罗斯国,还有甲午年后一直趾高气扬的倭寇小日本,竟像事先商量好的一般,纷纷调来自己的军队进驻京城,搞得堂堂天子脚下,到处都是洋兵横行,简直不成个体统。
  •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业的成功(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自己创业能够带来非常诱人的回报。不过,在你决定辞职作企业家之前,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在人们眼中,企业家是能够独立承担风险、颇富创新意识的偶像。与此相对,如果从经理人转变为一个企业家,这应该是什么样呢?从经理人转向企业家的旅途充满艰难险阻。你有充分准备去迎接这一挑战吗?你为什么要离开公司?有可能创业成功的经理人之所以离开他们的公司,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新创意。这种新创意是一种能量的源泉,可以补偿你作为独立商人时的资源溃乏。
  • 柔弱女人老公爱

    柔弱女人老公爱

    许多时候,女人的娇弱,是男人心中浓得化不开的一抹香艳;女人的柔情,更是他们生命里梦寐以求的一场风花雪月。对于男人而言,“柔”就是美的代名词,“弱”就是娇的最好体现。而男人的这种“柔弱”情结,正是来自于历史的赐予,来自于传统的沉淀。男人既然最爱的是“柔弱”女人,那作为现在最是独立自主的都市女性,又怎样才能柔得自然、弱得美丽?又怎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施展自己的“柔弱”魅力?又怎样才能成为男人心中那个柔情似水、温柔体贴的最爱?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点美策

    点美策

    在女尊世界里女人三夫四侍的很正常,但是要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养一大堆面首,那就很不正常了。凑巧的很,她,姜昕,就是这么个不正常的人。她不过就是一个兼职编辑,整天游手好闲,却也有踩到狗屎运,遇见天使可以许愿的时候,却偏偏许错了愿望,居然带着“睡尽天下美男”这个“自做孽不可活”的愿望,来到了一个*男尊*世界。在男尊世界实现“睡尽天下美男”的愿望,她,要如何才能做得到呢?话说自古以来,有香香公主之美貌的女子不少见,有建宁公主之权力的女子也不少见,在女尊世界里三夫四侍的蹩脚穿越者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要在男尊世界里兼具以上所有条件的人,就是寥寥可数的了。可是,姜昕就是这么个人,她甚至因为嫌记名字太麻烦,就给自己的三夫四侍排了编号……“小九,你去看看牛奶热好了没,孩子们都饿了!”姜昕抱着其中一个怎么都哭不停的孩子,又开始了每天那些絮絮叨叨的发号施令道,“小二,叫你顾的奶妈怎么还不来?你不知道去催着点啊?小三,我都说过都多少次了,你现在的身子不能下床,这里没有什么地方非你帮忙不可,你给我回去躺着去养胎去。小四,我的外衣呢?你昨天晚上给我丢哪里去了?什么?没有了?那你还不快去找其他的?小五,过来抱着这孩子,我抱一上午了,胳膊都酸死了。小六,咱家的那些下人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了,仗着我客气,就真不把我当主子了啊?你去说说去,他们要是再都给我偷懒,你就把他们都‘请出’咱公主府吧,咱家养不了这么多闲人。小七,小八干什么去了,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小十,叫几个侍女进来给我梳头,我说把头发剪短了,你们还都不同意,我自己可是没有本事每天弄这些头发。还有,那个死皇帝呢?不要以为他就可以轻松了,难道这些孩子里没有他的啊?他有本事生,就得有本事养!去,叫他过来给他儿子换尿布!”、恩,这个就是原来的《睡尽天下美男》原来的名字不让用啦...推荐好书新书:我自己的另一本新书:驭男有术银末一醉红尘艾小璐《极品系列之混混娘子》灵境《极品混混》筱灵《极品系列之红颜非祸水》绯寒樱《极品系列之穿越就要改写历史》情然然《极品系列之仙子爱上‘魔’》《穿越之绝色神偷闯情关》月夜姬璇玑伤情女王太花心
  •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冷瑟瑟喜欢蹲在房顶看远处。手下总是问她:“老大老大,你在看什么?”冷瑟瑟总会回一句:“看美男。”“哪家美男?”“知县老爷。”方小安都会会默默地从房顶下面走过去。他只是个大厨,他不知道冷瑟瑟明媚的忧伤来自哪里,他只知道,冷瑟瑟开始看知县老爷了,他该做糖醋排骨了。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夫妻吵架大全

    夫妻吵架大全

    这是—本热闹的书,可能会让你忍不住这也看看,那也瞧瞧;这也是一本体验性的书,可能书中的很多情景、很多感受,是你曾经经历过的。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吵架绝对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儿,但稍稍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就会想起那些隔三差五就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小吵小闹的夫妻,不但没有分道扬镳,反而达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所以,吵架逐渐成为了一个心理学话题,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吵架其实是—种情绪宣泄。吵架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温故而知新”,才能应对“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吵架生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种经历,一种记忆,同时也是一种生活。
  • 画圣

    画圣

    “画一片云在手心,就拥有了整片天空。”这是神卷大陆对强大的画师作出的评价。相传,太始元年,有神卷携氤氲之光自天而降,分散落在人间。大陆各族因观神卷之雅韵有所得而获天地之力认可。自此,画道成。多年以后,人族一代画圣于画师陵陨落,随后重生到了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身上,也由此,开启了一个逆天画师的崛起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