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000000133

第133章 泰州学案五(1)

尚宝周海门先生汝登

周汝登字继元,别号海门,嵊县人。万历丁丑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兵吏二部郎官,至南京尚宝司卿。先生有从兄周梦秀,闻道於龙溪,先生因之,遂知向学。已见近溪,七日无所启请,偶问“如何是择善固执”,近溪曰:“择了这善而固执之者也。”从此便有悟入。近溪尝以《法苑珠林》示先生,先生览一二页,欲有所言,近溪止之,令且看去。先生竦然若鞭背。故先生供近溪像,节日必祭,事之终身。南都讲会,先生拈《天泉证道》一篇相发明。许敬菴言“无善无恶不可为宗”,作《九谛》以难之。先生作《九解》以伸其说,以为“善且无,恶更从何容?无病不须疑病。恶既无,善不必再立,头上难以安头。本体着不得纤毫,有着便凝滞而不化”。大旨如是。阳明言“无善无恶心之体”,原与性无善无不善之意不同。性以理言,理无不善,安得云无善?心以气言,气之动有善有不善,而当其藏体於寂之时,独知湛然而已,亦安得谓之有善有恶乎?且阳明之必为是言者,因后世格物穷理之学,有先乎善者而立也。乃先生建立宗旨,竟以性为无善无恶,失却阳明之意。而曰“无善无恶,斯为至善”,多费分疏,增此转辙。善一也,有有善之善,有无善之善,求直截而反支离矣。先生《九解》,只解得人为一边。善源於性,是有根者也,故虽戕贼之久,而忽然发露。恶生於染,是无根者也,故虽动胜之时,而忽然销陨。若果无善,是尧不必存,桀亦可亡矣。儒释之判,端在於此。先生之无善无恶,即释氏之所谓空也。后来顾泾阳、冯少墟皆以无善无恶一言,排摘阳明,岂知与阳明绝无干与!故学阳明者,与议阳明者,均失阳明立言之旨,可谓之茧丝牛毛乎!先生教人贵於直下承当,尝忽然谓门人刘塙曰:“信得当下否?”塙曰:“信得。”先生曰:“然则汝是圣人否?”塙曰:“也是圣人。”先生喝之曰:“圣人便是圣人,又多一也字!”其指点如此甚多,皆宗门作略也。

证学录

王调元述泰州唐先生主会,每言“学问只在求个下落”,如何是下落去处?曰:“当下自身受用得着,便是有下落,若止悬空说去,便是无下落。”

人到诸事沉溺时,能回光一照,此一照,是起死回生之灵丹,千生万劫不致堕落者,全靠此。

问:“无善无恶,则为人臣子,何所持循?”曰:“为人臣者,只求免於不忠,为人子者,只求免於不孝,如有持循,工夫尽有可做。”曰:“圣人,忠孝之极也,然则希圣非欤?”曰:“止敬曰文,大孝曰舜,此自人称之耳。若文王曰‘臣罪当诛’,何尝有忠?虞舜曰‘不可为子’,何尝有孝?今人只要立忠立孝,便是私心。圣人之心如此,吾亦如此,谓之希圣。不得其心而徒慕其名,去圣远矣。”

今人乍见孺子入井,必然惊呼一声,足便疾行,行到必然挽住,此岂待为乎?此岂知有善而行之者乎?故有目击时事,危论昌言者,就是只一呼;拯民之溺,八年於外者,就是只疾行;哀此茕独者,就是只一挽。此非不足,彼非有余,此不安排,彼不意必,一而已矣。今人看得目前小事业大,忽却目前,着意去做事业,做得成时,亦只是霸功小道。

此心一刻自得,便是一刻圣贤;一日自得,便是一日圣贤;常常如是,便是终身圣贤。

洪舒民问:“认得心时,圣贤与我一般,但今人终身讲学,到底只做得乡人,何也?”曰:“只是信不及耳。汝且道今日满堂问答咏歌,一种平心实意,与杏坛时有二乎?”曰:“无有二也。”曰:“如此则何有乡人之疑?”曰:“只为他时便不能如是。”曰:“违则便觉,依旧不违。”曰:“常常提起方可。”曰:“违则提起,不违,提个甚么!”

曰:“天下人缘何付与有厚薄贫富不同?”曰:“且道汝自身上,只今一问一答,有甚贫薄来?”曰:“多不中节。”曰:“只今问答,未见有不中节处,汝莫自转自疑。”

问天根月窟。曰:“汝身浑是太极,念头初萌,才发此问,便是月窟。问处寂然,念虑俱忘,便是天根。寂而萌,萌而寂,便是天根月窟之往来。万事万化,皆不外此。处处皆真,头头是道,这便是三十六宫都是春。”

熊念塘言:“世界缺陷,吾人当随分自足,心方宽泰。”曰:“自心缺陷,世界缺陷;自心满足,世界满足,不干世界事。”

问:“现在此心便是,白沙又要静中养出端倪,何也?”曰:“现在此心说不是,固非别有,说是,则又全非。白沙之言,善用之,亦自得力;不善用之,养出二字,反成大病。不可徒泥成言,须自体认。”

问:“手持足行是道,不持行时如何?”曰:“无有二也。”曰:“持行不持行,分明不同,何以不二?”曰:“子当手持足行时,持行焉而已,不知持不知行也。当不持行时,不持行焉而已,不知不持不知不行也。如此则同於不知,岂有二耶?”曰:“既不知,则何以谓了了常知耶?”曰:“当持行时便知持行,当不持行时便知不持行,岂非了了常知耶?知而不知,不知而知,总无有二。悟至此,则道亦强名。”

一物各具一太极者,非分而与之之谓。如一室千灯,一灯自有一灯之光,彼此不相假借,是为各具万物。统体一太极者,非还而合之之谓。如千灯虽异,共此一灯之光,彼此毫无间异,是为统体。

问:“理气如何分别?”曰:“理气虽有二名,总之一心。心不识不知处,便是理;才动念虑起知识,便是气。虽至塞乎天地之间,皆不越一念。”曰:“心何便是理?如视是心,而视所当视,有视之理当循;听是心,而听所当听,有听之理当循,心岂便是理乎?”曰:“此正学问窾要,不可不明。信如所言,则是心外有理,理外有心矣。凡人视所不当视,听所不当听,声色牵引得去,皆知识累之也。知识忘而视听聪明,即心即理,岂更有理为心所循耶?”曰:“理必有气,心之知识可无耶?”曰:“即理即气,所谓浩然之气是也;不识知之识知,所谓赤子之心是也,非槁木死灰之谓。”曰:“动处是气,静处是理否?”曰:“静与动对,静亦是气。”曰:“人睡时有何知识?”曰:“无知识何能做梦?”曰:“不做梦时如何?”曰:“昏沉即是知识。”

本末之妙最不易言,人於草木,以根为本,以杪为末者非也。生意其本,根与杪皆末也。生意寄於根,而根不足以尽生意,犹人心寄於方寸,而方寸不足以尽心也。故凡目可见、耳可闻、口可言、心可思者,皆末也。不离见闻言思,而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思者,本也。洒扫应对进退末也,精义入神亦末也,能知洒扫应对进退,精义入神者,本也。嗟乎!难言矣。

晦翁言“手持足行未是道,手容恭,足容重,乃是道也。”先生曰:“视听行持,本来是道,所以非者,只因着些私心。心苟不着,浑如赤子,则时徐行而徐行,时趋进而趋进,视即为明,听即为聪,率其视听行持之常,何所不是而复求加?故学者但防其非而已,无别有是也。若心已无非,更求一般道理,并疑见在之视听行持,皆以为未是,则头上安头,为道远人,性学之所以不明也。”

无着便是理。

余尝问一友人云:“子服尧之服三句如何解?”友答:“此亦不在迹上来,只服无不衷,言无妄言,行无妄动,便是矣。”余谓:“汝今服无异,服尧服矣;相对论证,尧言矣;起坐如礼,尧行矣,即今是尧,毫无疑否?”友拟议。余喝之曰:“即而已矣,更拟议个甚么!孟子岂哄汝耶?”

仁义礼知乐是名,事亲从兄是实,就事亲从兄加个仁义礼智乐之名耳,岂另有所谓仁义礼知乐乎?孝弟亦是名,故只言事亲从兄,而孝弟之名亦不立。一切俱扫,皮脱落,惟有真实。

问“气质之性”。曰:“孔子只曰‘习相远也’,孟子只曰‘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言习,言陷溺,分明由我;言气质之性,则诿之於天矣。”曰:“气质之性亦只要变化。”曰:“言习在我,则可变化;言气质之性天赋,则不可变化。在我,如气受染,我自染之,如衣受薰,我自薰之,故可变化。天赋,则如红花,必不可为绿花,莸必不可为薰,变化亦虚语矣。”曰:“然则气质无耶?”曰:“气质亦即是习,自气自生,自质自成,无有赋之者。夫性一而已矣,始终唯我,故谓之一。若谓禀来由天,而变化由我,则成两截。孟子曰:‘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言有气质之性则殊矣”曰:“昏明清浊之不同,何耶?”曰:“个个明,个个清,无有不同。”曰:“人固有生而恶者矣;有教之而不改者矣;亦有虽不为恶,谕之理义,示之经书,一字不能通晓者矣,岂非昏浊?”曰:“生而恶者,岂不知是非?即穿窬亦知不可为穿窬,见忠孝未尝不知称叹也,何尝不明,何尝不清?教之于改者,心亦难昧,刑威亦知惧也,知惧则何尝不明不清乎?经书义理,或不长通晓。不知饮食乎?不知父母兄弟之为亲乎?知此,则何尝不明不清乎?故曰无气质之性。”

问:“先生近功可不必照管否?”曰:“简点其何敢忘。”曰:“他人亦有知简点者,工夫相同否?”曰:““予只简点便休,他人还道别有,或此差胜耳。”

问:“道理只是寻常,不得作奇特想,然只说寻常,恐人冒认。如贪富贵,厌贫贱,皆以为常情,如此便承当过了。”曰:“寻常者,随缘尽分,心无异想。有贪有厌,则其畔援特甚。此是卑陋耳,与寻常不同,冒认不过。”

问:“此事究竟如何?”曰:“心安稳处是究竟。”

问:“学力只是起倒奈何?”曰:“但恐全不相干,无有起倒可言。今说有个起,便自保任;有个倒,便好扶植,莫自诿自轻。”

问:“心无所着,但觉昏昏黑黑地。”曰:“汝声色货利当前时,亦昏黑得去否?”曰:“此际又觉昏黑不去。”曰“如此还欠昏黑。”

问:“亦偶有所见,而终不能放下者何?”曰:“汝所见者是知识,不是真体。”曰:“只此坐饮时,如何是知识?如何是真体?”曰:“汝且坐饮,切莫较量,一起较量,便落知识。但忘知识,莫问真体。”

问:“犬牛之性,不与人同,是性有偏全否?”曰:“若偏全,则太极图上,当有全圈,有半圈矣。”曰:“然则人兽奚分?”曰:“孟子言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一念梏亡,便是禽兽,不远者,无一线之隔也。且就自心上看,取人兽之关,莫徒向犬马身上作解。”

问:“为善去恶,似与无善无恶迥别。果必随因,若为善去恶为因,安得证无善无恶之果?且既无善无恶,又何用为善去恶?”曰:“为善去恶如行路,辟如人在世间,与足动步,必路中行,不问何人,皆囗不得。只是中间,主意不同:一等行路,亡身济世,不计程途,步步行去,不踏寸土,故即行即辨,何果何因?一等行路,逐利干名,随处希冀较量,足下拟议前程,求有求得,则有果有因。不同者惟此而已。若谓更有别路可去,或行路不同,皆非也。且谓无善无恶,而遂不必为善去恶,如孔子行无辙迹,而周流四方,岂遂己乎?惟周流四方,而后有行无辙迹之称;惟为善去恶,而后有无善无恶之指。不然,则四个字亦无可名也。合无善之体,便是去恶,何迥别之有?”曰:“合无善之体,无心为善也。既可无心为善,独不可无心为恶乎:”曰:“善可无心,恶必有心。有无心之善,决无有无心之恶,体认当自知之。”

昔遇宗门之友,以微言相挑,以峻语相逼,一日问予:“如何是心?”予以训语相答。喝之曰:“奴才话。”数日又问,予不敢答,止曰:“尚未明白。”又喝之曰:“为人不识自心,狗亦不直。”时大众中,面为发赤,而心实清凉,无可奈何,而意实欢善。归来中夜不寐,参求不得,心苦徬徨,而次日下床,又惟恐其会之不早,集语之不加励也。

必有事之旨,一种以参玄究妙为事,一种以绝诱制非为事,然而玄与妙不可虚悬也,诱与非不可预拟也。吾所谓必有事者,士有士之事,农有农之事,工商有工商之事,入有孝之事,出有弟之事,饥有吃饭之事,寒有着衣之事,如是而已矣。能安于是者,无弗玄,无弗妙也;不能安于是者,即为诱,即为非也。怠忽之为忘,勿忘,勿忘此也;奇特之为助,勿助,勿助此也。

个事从人妄度量,那知家计本寻常。祇将渴饮饥餐事,说向君前笑一场。(《寄邹南臬》)

论心半月剡江头,归去翱翔兴未休。来往只应明月伴,孤悬千古不曾收。(《送淳之》)

梧桐叶叶动高风,一放豪吟寥廓中。万叠云山森满目,凭谁道取是秋空。(《秋空》)

水边林畔老幽栖,衣补遮寒饭疗饥。一种分明眼前事,劳他古圣重提撕。(《老吟》)

良宵樽酒故人同,小艇沿回岛屿空。看月不劳重指示,浑身都在月明中。(《泛舟石潭》)

九解

南都旧有讲学之会,万历二十年前后,名公毕集,会讲尤盛。一日拈《天泉证道》一篇,相与阐发,而座上许敬菴公未之深肯。明日,公出九条目,命曰《九谛》以示会中,先生为《九解》复之。天泉宗旨益明,具述於左云。

同类推荐
  • How the Whale Got His Throat

    How the Whale Got His Thr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坊记

    教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ERRAGUS

    FERRAG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物外篇

    观物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这个宫廷是我的

    这个宫廷是我的

    【孝仪皇后生于九月九,她十月十;孝仪皇后比乾隆爷小16岁,她比十五阿哥也小16岁】七岁被选入宫,为公主侍读。她这辈子与宫廷注定孽缘:人别人家格格,十三四岁才入宫选秀,她却早了好几年!她只能扳着指头盼,等公主过几年出嫁,她就能功德圆满出宫回家啦!可是谁成想,在宫里碰见个十五阿哥好奇怪,总是说来看公主和格格,却眼珠儿总是盯着她看。宫里娘娘欺负她,十五阿哥不让了;她从树上掉下来,是十五阿哥抱住她;她与皇孙、额驸交朋友,十五阿哥却火了……她也不知道怎么招惹了这位皇阿哥,她只盼着公主赶紧嫁人,她好赶紧逃!可是!就在公主出嫁的那一年,皇上像个老狐狸似的盯着她乐,“小丫头,留下来给我当儿媳妇儿吧~”
  • Matterhorn
  • 执节

    执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夸大的使命

    被夸大的使命

    企业家为什么会陷入一个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都紊乱的处境?双重认知的紊乱,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对企业家,以及企业家对自我的使命认识上的错位所造成的。企业家被“不自觉”地赋予了他们不应当承担的责任,其使命因而被放大。在这一情形中,有的人不堪其重,有的人迷失了职业化的方向,也社会有的人以使命为旗而行不义之私,进而让整个企业家阶层遭遇质疑, 我们需要梳理一个现代商业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需要梳理各个阶层在商业伦理秩序中的角色扮演,需要梳理所有对国家和社会进步有贡献的人们应得的权益分配。任何价值都不应该被低估,任何使命也不应该被夸大。而梳理,必须从现在开始。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笑傲仙缘

    笑傲仙缘

    千般法术,无穷大道,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么?凌云踏上修仙路,只想求个长生。经历去凡九炼,化仙九劫,凌云终于得证仙道,成功飞升仙界,以为可以翱翔九天了。却不料,仙界和他想像中的不一样。犯我三界者,虽远必诛!大劫将之,凌云也像许多三界前辈一样,为了在大劫到来之时,有足够的实力,也横渡虚空,离开了三界。三界之外,是神魔的世界,许多前辈离开三界之后,就彻底失踪了,再无音讯。凌云等人进入神魔的世界,能不能激起浪花花一朵朵呢?
  • 买税

    买税

    一大早,镇长许国平又像往常一样背着手在镇政府院子里转悠,脑壳里尽是远远近近的事。现在他最为头痛的是昨天县安委提出交纳安全生产保证金。他和邹书记要各交三千元。如果涛沙镇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县安委给他和邹书记各奖三千元。这样名目繁多的保证金还多着咧,比如廉政建设保证金、计生工作保证金、防疫工作保证金等等,他和邹书记两人一年七七八八算起来,总共要交五六万块钱。说白了,拿公家的钱交上去,年终时奖励是奖励给他和邹书记个人的。对乡镇主要领导来说,这个政策再好不过了。当然,也不是非交不可,但不交的话即便工作再优秀也得不到先进,更拿不到奖金。
  • 小尔雅

    小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的浩劫

    生命的浩劫

    干旱、疫病、漫天黄沙,连人类最后的粮食玉米,也面临着被沙尘暴席卷的危险……在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中,地球末日的景象让人心头一沉。在电影中,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绝大部分物种都已灭绝。即便人类制造出超高智能的机器人,也无力恢复生机勃勃的地球家园。如果地球在劫难逃,那么生命何去何从……
  • 我的埃菲尔,不在你的巴黎

    我的埃菲尔,不在你的巴黎

    【宁江绝恋②】这是一个伤心之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伤心的故事,伤心的人又各自在这个城市中修复。&&&她曾经很爱他。只是。之前,相思已阻断。之后,无法再怀念。***十年,可以很短很短,短到那些伤都来不及痊愈。十年,可以很长很长,长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了煎熬。十年前,他将她逼至绝境,决绝的看着她的伤口,将她放逐。直到她的逝去。他销毁了她所有的照片,用过的一切,抹灭了她曾经存在的痕迹。她是被他抹灭的存在。只是,十年后,转身而来的她神色清冷的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对不起,你认错人了。无法弥补的十年。无法回溯的十年。时光深处里的我已不是我。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