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故大莊嚴論云沙門釋子者右肩黑是也外道通黑沙門露右故有不同律中但有三衣通肩被服如見長老乃褊袒之安以衣遮名為褊袒一何可歎也故知肉袒肩露乃是立敬之極也。
三科中初引論示有肩黑者由袒露故衝冐風日皮膚[參*皮]黑外道躶形故兩肩俱黑律下次引律明初正示安下反責準此衣襦俱袒方合正儀。
【科】六明五輪著地者亦云五體投地者地持亦云當五輪著地而作禮也阿含云二肘二膝并頂名為五輪輪為圓相五處皆圓今有梵僧禮拜者多褰衣露膝先下至地然後以肘按地兩掌承空示有接足之相。
五輪著地中初科或云五體等者會異名也文引阿含顯五輪義輪下覆釋今下引事顯相。
【科】今時行禮觀時進退若佛像尊師却坐垂足方可如上五輪接足如其加坐則隨時而已亦見有人聞有頂足之相遂致就坐拔他足出云我欲頂戴一何觸惱又是呈拙故知折旋俯仰意在設敬如是例知。
次中初教知時亦下正責故下顯正。
【科】七明頭面禮足者正是拜首之正儀也。
禮足中初科對前諸相此屬正儀故特標示。
【科】經律文中多云頭面禮足或云頂禮佛足者我所高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
釋中初科初引文我下示義智論問云何以頭面禮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第一賤者足不淨處最在下故以所貴禮所賤敬之極也。
【科】如俗中重尊友者不斥其名字相名為足下者義類同也又如天子太子有所稱謂不敢及形或稱乘轝車駕或云陛下殿下皆敬儀一也。
引俗事中斥猶指也言不敢正指其名故但言足下等又下類上可知。
【科】然中邊行敬其家不同此土設敬遠拜為重天竺設敬近形接足拜乃為至極。
【科】故經中陳如久不見佛來禮佛已以面掩佛足上斯則頭面禮足之相具也。
雜示中次科經即阿含取證中天以近為敬。
【科】善見云辭佛法遶佛三帀已四方作禮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頂上却行絕不見佛更作禮迴前而去。
辭退法中四方作禮敬之切也合十指掌表攝心也却行更禮慕戀之極不能已矣。
【科】智度論其禮有三初謂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是而上禮。
智論中初科三禮不出身口後禮最重故稱為上。
【科】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讚歎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主利益重故故云重也謙遜畏難故云恭也推其至德故云敬也美其功德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為歎隨以一事至佛其功不可盡也。
次中六名亦出智論初三句總舉知下隨明即文為六竝以也字分之初以德高二以恩重餘四可知隨以一事者六中之一也至佛不盡者謂以一敬直至成佛論其功德不可盡也。
【科】八明右膝著地者經中多明胡跪互跪長跪斯竝天竺敬儀屈膝拄地之相也如經中明俗多左道所行皆左故佛右手按地以降天魔令諸弟子右膝著地。
右膝著地初科中言互跪者天竺敬相也如下引經分示左右以邊夷時俗多尚左道此方儒典亦且惡之故禮記執左道以亂政等道既反俗故特異之右手案地者如無垢菩薩禮佛經云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
【科】言互跪者左右兩膝交互跪地此謂有所啟請悔過授受之儀也佛法順右即以右膝拄地右[骨*委](退罪反)在空右指拄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使三處翹翹曲身前就故得心有專志請悔方極此謂心隨其身行慢失矣。
別顯明互跪中初科初示相可知此下以相顯心慢則易失故曰行慢失矣。
【科】今行事者都無思審徑至佛前加趺坐地者右[骨*委]著地者兩膝竝坐者經中名為駱駞坐也此竝身既慢惰心亦從之來欲請福反收慢罪既乖禮意又增慢習一成苦業獸中報受可不思哉。
次中初示非相加趺即是大坐腿著地者謂以兩足交踏而跪坐也兩膝竝坐者謂豎兩膝以尻蹲坐經中斥為駱駞坐也此下責慢情來下示業報。
【科】故律中請悔或蹲或跪文自解云跪者謂尻(苦高反)不至地斯量也。
三科中引律重示正相此出聖言故云正量。
【科】僧是丈夫剛幹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翹苦易勞故令長跪兩膝據地兩脛翹空兩足指指地挺身而立者是也。
四科初三句制僧互跪剛幹事立者志力勇銳故尼下開尼長跪以報弱故。
【科】經中以行事經久苦弊集身左右兩膝交互而跪經中比丘亦有兩膝至地白佛者。
五中初示開意本唯一足蹺跪表勤勞苦既生故開互跪經下示不同據理無開必有事緣義須通用。
【科】言胡跪者胡人敬相此方所無存其本緣故云胡也或作胡跽者撿諸字書跽即天竺國屈膝之相也俗禮云授立不[起-巳+(危-(夗-夕)+巳)][起-巳+(危-(夗-夕)+巳)]謂屈膝俗所諱之凡有所授膝須起立。
明胡跪中胡者大師云雜戎之地也跪相出於彼國此方既無不可示相且依本緣名胡跪也問禮本中天胡非梵國今明跪相安用胡言或下解字跽(勤几反)授立不[起-巳+(危-(夗-夕)+巳)](渠委反)文出曲禮彼注云恐煩尊長俛仰受之俗所諱者由是受刑之狀故。
【科】九明一心合掌律文或合十指爪掌供養釋師子者或云叉手白佛者皆謂隨前緣而行事也莫不斂束其心不令馳散然心使難防故制掌合而心一也。
一心合掌初顯相中其相易了莫不以手束心使心不散也。
【科】今行事者掌合不得以事校量心堅硬而散亂也將欲反源更始須加功用當開指而合掌脩善行不得合指而開掌從惡習也。
斥時中以掌校心掌開心散將下顯正不下誡非。
【科】又兩足據地多乖儀節敬俗不立況行道乎亦須準前十倍努力當斂指而開跟如敬俗流不得斂跟而開指作八字立令無識者笑也。
示立法中初示非法兩脚據地者八字開足作奔騰之勢既非法軌故曰乖儀敬俗不立立猶成也亦下明正行斂指開跟表心一故如下舉例敬俗不立其相由此令無字寫倒或可除去無字。
【科】斯言苦楚斯事現行萬失不覺不狂濫也有心行者既覩斯文撫臆論心一何縱誕固當如上準酌漸漸依行心性調柔方可論道道在清通無繫無我如何存著反立慢根用此日生深非生寄門門指掌庶或可觀。
三中初立理斯言苦楚謂文旨殷勤斯事現行謂禮節常用行之非法故有失心不緣事故不覺如斯行事豈非狂濫於誠誡耶也宜作耶有下正勸初勸以教照心與教違故多縱誕固下勸以事調道下勸以理遣初正明文同三篇彼云義無壅結此曰無繫無我語異意同莫非遣著如下反責存著立慢誠乖於道用此以為日生之計辜負己靈虗生何托門下示重沓之意。
【科】十明右繞恭敬者經律之中制令右遶故左行繞塔為神所訶左遶麥[卄/積]為俗所責其徒眾矣且述知之。
右遶恭敬中初科言右遶者由敬佛在左肩欲卑己而尊像故故人惑左右習俗穿分故大師於壇經惑通傳等文委明左右今此更明庶懲迷謬初句標名經下顯相言經律者示所出也制右遶者出佛意也故下引事伸誡左行遶塔事見本律眾學篇左遶麥[卄/積]如雜寶藏經第六卷摩訶羅事如常所引。
【科】今行事者順於天時面西而北轉右肩袒侍而為敬也。
分左右中初科初句舉人即大師之世常途所行執左為右者次四句出所執順天時者年有四序二十四氣皆天之時候如春時屬木起於東方則正月建寅夏時屬火歷於南方則四月建巳秋金次西則七月建申冬水歸北則十月建亥此約時節運造順天之道皆是左行古人順此以為右轉故自南向西從西向北順於四時東南西北而回轉也有將此科為正義者執舊迷而自惑也。
【科】比見有僧非於此法便面東而北轉為右繞也。
次科所顯正與壇經傳鈔等處儀法大同有將此科反為謬執却引壇經東回左遶之文證成自義殊不知左遶之說葢順當時惑者所稱即是說左為右又是天常故言左遶若合人常順今正義本名右遶也豈不見真懿律師答大師云此不敢恠吾見大德恭禪師若行道時竝東回北轉此為右遶以此驗知大師以東回左遶而告意真懿以東回右遶而順答何固執而不悟乎初二句斥非言有僧者托前人以彰自意也非此法者破昔迷也下二句顯正便東回者立正儀也為右遶者結名從實使無濫也。
【科】天竺梵僧填聚京邑經行旋繞目閱其蹤竝從西迴而名右轉以順天道如日月焉。
三科中欲彰西竺亦同此方雷同取惑故引異儀以絕後議天竺即五印度真聖所都故名為梵皇唐御曆盛昌佛化故西天三藏輻輳神京故云填聚京邑從西回者自南向西而回北也言天道者即是天時同前明也如日月者日月有二若約纏度西出東沒本是右行(今人反為左也)若從風轉人間所見東出西沒即是左行(今人反為右也)今言如日月者且約風轉從西沒者廣如感通傳天人答大師中說問梵僧行相天竺正儀既竝西回可為現量苟斥為非則失於宗奉或以西回還同東轉則文義交差取捨兩端請垂一決問天時天道天輪天常同異如何後賢更須詳辯。
【科】然撿經中帀數無定或云一帀三帀七帀百帀千帀無數帀者斯何故耶皆謂隨務緩急致有不同。
匝數中初科初準經示數斯下徵釋竝由隨事緩急故致少多不同。
【科】莫不身曲掌合徘徊瞻仰不能已已周旋敬重申己信重之心也故內外清信來至佛前禮而後遶遶已復禮加敬重沓無得恒準總而言之以敬為本。
推本中初科初正推以事顯心心為敬本貴在精誠不貴多也故下引事總下結示。
【科】故語曰禮與其奢也寧儉故知禮與其敬寧重重則隨心顯晦萬途其致一矣故孔門贊素王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也。
次中語即論語初句舉彼正文禮謂儀節意存乎敬行之過儀名之為奢失其本意則奢而非禮行之簡略名之為儉得其本意則儉而為敬君子務本故奢不如儉奢侈也儉簡也故下約義切比俗雖推敬義在節身道則推心意存通理故云禮與其敬也寧重重則隨心貴通理也如須菩提靜室觀空為佛所贊豈以身敬而為禮耶顯晦萬途此言身敬如上奢儉故曰萬途其致一者謂通理也如下正觀注云萬行雖殊據理為一故下引證即顏淵讚孔子之詞初句讚其德重次句推其行堅三四二句尊其道大道無形狀不可言傳故曰忽焉等淵孔上賢言幾於理故引為證大哉吾道直指心源豈以忽焉能詮至理素王即孔子也言其有王者之德而無王者之位故以名之。
【科】已前約相且列十條餘有曲身低頭注目瞻仰隨心機用何可備之然一以貫之多陷前列。
結束中初總餘下指略然下約義收束。
【科】至於律制頗亦殊倫故下座之禮先備五法一褊袒二脫屣三禮足四互跪五合掌也上座於下座前悔則有四法除其禮足是知餘四通於尊卑禮足一法不行下位此謂懺罪故立四儀自餘常時四法都削(下座互跪亦據請悔之儀常途脩承理不行也)。
次律明中初二句總示故下引明初明下禮上法其相有五次示上敬下法其相唯四此下評量。
【科】上總明禮相策撿心行文事備矣方便成矣禮儀既具引至像前身不妄起起必加敬目不妄視視必瞻顏口不妄語語必歎德如前所顯甚易可知若至臨陣多負重責故論云佛世尊前無異言也可不思哉可不思哉。
起行中初科上列十條竝有法則披文撿行意在正脩故初四句結方便也儀軌既具事合遵行故次禮下顯正脩也正脩從相三業須陳敬本在心具兼身口故身不下顯敬相也三業翹敬功用必成脫墜慢情終歸妄業故若至下伸誡責也責妄之意簡在聖心故引論文證無謬也。
【科】今此之目目彼初心素未經懷無由鏡曉勿怪覼縷事義須之諺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言雖淺俗其喻深遠故阿難白首而迦葉呼為少年非謂歲積而為老也以不善教誨而非老也理固隱審觀行如何。
次中因前諸相恐謂繁多故先釋疑令知本意諺云者出顏氏家訓第三篇阿難事出四分律彼云阿難白首迦葉號為年少訶云汝眾欲失汝年少都不善閉諸根貪不知足等非下示律意理下結告勸行意謂附文顯理固以審詳觀其所行未知何若觀字平呼行字去呼又可理唯智解隱密難知但觀事行方知何若。
【科】然三寶為敬謁之尊是以明其相狀。
所敬境中初科上明十條即能敬之儀軌此明三寶乃所敬之勝緣故次列之彰其勝德初總示可了。
【科】古德遺告云行者云何至心歸命常住法身所謂如來成就十力四無所畏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三念處等一切種智無上調御功德智慧微玅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虗空安慰世間普覆一切無障無礙無所分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而能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常舉右手安接眾生放大光明除無明暗百福莊嚴萬德圓滿雨甘露雨轉正法輪濟益眾生出生死海是故號佛眾聖中尊無上法王我今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