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4300000007

第7章

达理门

《否》卦,“包承,小人吉。”说者谓小人在下者包之,小人在上者承之,盖处《否》当然。杜云:“曲直吾不知,负暄侯樵牧。”“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其寄傲疏放,摆脱世网,所谓两忘而化其道(者)也。(黄常明《溪诗话》卷五)

漫叟《无为洞口》云:“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又:“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爱此踌蹰不能去,念(令)人悔作衣冠(客)。”

岑参《宿先(仙)游寺》云:“寄报乘轩客,簪裾尔何容!”临川《何(和)秀老》云:“解我葱珩脱孟劳,暮年甘与子同袍。”比之退之云“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异矣。六一有云:“自惭前引朱衣吏,不称闲行白发翁。”说者谓不言亦可。然次山《宿丹崖翁宅》诗(亦)云:“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渔舟。官吏随人往来(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吁,(非)淫乎富贵者也。(《溪》卷六)

东坡拈出陶渊明谈理之诗前后有三:一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曰:“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曰:“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皆以为知道之言。盖擒章绘句,嘲弄风月,虽工亦何补!若睹道者,出语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山谷尝跋渊明诗卷云:“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如决定无所用智。”又尝论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然未能窥彭泽数仞之墙者,二子有意于俗人赞毁其工拙,渊明直寄焉。”

持是以论渊明诗,亦以可(可以)知(见)其关键也。(《丹阳集》、《韵语阳秋》卷三)

孟子所言皆精粗兼备,其言甚近,而妙义在焉。如庞居士云:“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此自得者之言,最为达理。若孟子之言则无适不然。如许大尧、舜之道,只于行止疾徐之间教人做了。(《龟山语录》卷四)

或问言动非礼则何(可)以正(止),视听如何得合礼?曰:“四者皆不可易,易则多非理(礼),故‘仁者先难而后获’。所谓难者,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也。”“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视听不以我也,胥失之矣。(《上蔡语录》卷中)

吕晋伯兄弟中皆有见处。一人作待咏曾点事曰:“函丈从容问且酬,展才无不至诸侯。可怜曾点推(惟)鸣瑟,独对春风咏不休。”(同上(卷上)

或问邵尧夫云:“谁信画前元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画前有《易》何以见?”曰:“画前有《易》,其理甚微,然即用孔子之已发明者言之,未有画前尽(盖)可见也。如云:神农氏之耒耜盖取诸《益》,日中为市盖取诸《噬嗑》,黄帝尧舜之舟揖盖取诸《涣》,服牛乘马盖取诸《随》,《益噬(嗑)》《涣》《随》重卦也。当神农黄帝尧舜之时,重卦未画,此理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故通变以宜民,而《易》之道得矣。然则非画前元有《易》乎?”(《龟山语录》卷二)

熙宁十年夏,康节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司马温公曰:“雍欲观化一巡,如何?”温公曰:“先生未应至此。”康节笑曰:“死生亦常事耳。”

张横渠先生喜论命,来问疾,因曰:“先生论命否?当推之。”康节曰:“若天命,则已知之矣。世俗所谓命,则不知也。”横渠曰:“先生知天(命)矣,载尚何言:“程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为力,愿自主张。”(康节曰:“平生学道,岂不知此?然亦无可主张。”)时康节居正寝,诸公议后事于外,有欲葬近洛阳城者,康节已知,呼伯温入曰:“诸公欲以近城地葬我,不可,当从伊川先(生)茔耳。”七月初四日大书诗一章曰:“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又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以是夜五更捐馆。(《闻见录》卷二)

张敬《夫元日》诗:“古史书元意义存,《春秋》揭示更分明。人心天理初无欠,正本端原万善生。”(《南轩集》卷七)

康节过士友家昼卧,见其枕屏小儿迷藏,以诗题其上云:“遂令高卧人,欹枕看儿戏。”盖熙宁间也。陈恬云:“《击壤集》不载。”(同上,《闻见录》卷二)

张横《渠圣心》诗:“圣心难用浅心求,圣学须专礼法修。千五百年无孔子,尽因通变老优游。”(《横渠集》文集)

五峰胡广仲诗:“幽人偏爱青山好,未(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山更好。”朱氏陂(跋)云:“右衡山胡子诗也。初,绍兴庚辰,熹病卧山间,亲友仕于朝者,以书见招,某戏以两诗代书报之曰:‘先生去上芸香阁(时籍溪先生(除)正字,赴馆供职),阁长新峨豸角冠(刘共甫(自)秘书丞除察官。)留取幽人卧空谷,一川风月要人看。”(一章)(瓮牖前头列画屏,晚来相对尽仪形。浮云一任闲舒卷,万古青山只么青。”(二章。)或传(以)语胡子,胡子谓其学者张敬夫曰:“吾未识此人,然观此诗,(知其)庶(几)能有进矣。特其言有体而无用,故为是诗以箴警之,庶其闻之而有发也。”

明年,胡子卒。又四年,某始见敬夫而后获闻之,恨不及见胡子而请其目也。因序其本末而书之于策,以无忘胡子之意云。”(见《诗集》、《朱文公集》卷八一)

邵尧夫先生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攒眉。所居寝息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又为瓮牖,读书燕居。自平旦则焚香独坐,晡时饮酒三四瓯,微熏便止,不使至醉也。中间,州府以更法,不饷馈寓宾,乃为薄粥以代之,好事者或载酒以济其乏。尝有诗云:“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系经纶。莫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喜吟诗作大字书,然遇兴则为之,不牵强也。大寒暑则不出,每出乘小车,用一人挽之,为诗以自咏曰:“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司马温公赠以诗曰:“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随意所之,遇主人喜客,则留三五宿;又之一家亦如之。或经月忘返,虽性高洁,而接人无贤不肖贵贱皆欢然如亲。尝自言:“若至大病,自不能支;其遇小疾,得有客对语,不自觉疾之去体也。”学者来从之问经义,精深浩博,应对不穷,思致幽远,妙极道数。间与相知之深者,开口论天下事,虽久存心世务者,不能及也。(《渔隐从话》后集卷二二)

康节尝诵希夷之语曰:“得便宜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去。”

又曰:“落便宜是得便宜。”故康节诗云:“珍重至人尝有语,落便宜是得便宜。”

盖可终身行之也。(邵伯温《易学辨惑》、《闻见录》卷七)

涪陵谯天授《牧牛图诗》,一章言其崇明礼法,目无邪视,可否昭判,拣辨无舛,依见见正,色尘不迷,故能非礼勿视,如牛双目变白,畏鞭,警视不易,设有他恶,不能纵观矣。诗曰:“喜见双眸白,通身黑尚全。整思南亩稼,还忌牧童鞭,妄色无轻学,非观已屡悛。回光惟圣道,此外竟何缘?”二章言其外屏非闻,耳无邪听,入耳著心,但惟圣道;依闻审音,恶声不惑,故能非礼勿听。

如牛角耳变白,耸耳低首,惟牧是聆,更无他念矣。诗曰:“耳角冰霜洁,须知听不讹。法言缘理辨,邪说自心诃。响外聆微旨,音中味太和。淫荒无复入,非礼末之何!”三章言其戒谨辞气,口无妄言;戏论谗诬,不形声说;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扪舌谨辞,修辞立诚,故能非礼勿言。如牛唇口变白,为牧所缠,不得妄鸣,惟渴饮饥食始得解释矣。诗曰:“白口缠圈索,言非驷莫追。心声休妄发,敬道复何疑?正信通神鉴,渊谈协礼仪。能为天下则,诚自我无欺。”四章言其遵守礼法,中主惟敬;心无妄动,举必循理;精诚外发,照破邪行;素履而往,往而无咎,故能非礼勿动。如牛四足变白,犹恐散失,未舍鼻索矣。诗曰:“四足虽更白,犹宜鼻索拘。草田方缓执,禾径未相逾。步步无非履,心心向大途。见闻言动事,到此竟何殊!”五章言其学习美成,礼法文质,内外自然,克己复礼,归于至诚;不假行将,动容周旋,皆中乎礼,盛德之至;居德之盛,尚可形容,故如牛首尾变白,牧者置鞭闲坐,不执鼻索,放旷无拘,顿绝所犯矣。

诗曰:“鼻索何劳执,长鞭已弃闲。大田随俯仰,古道任回环。义草餐清野,仁泉饮碧湾。德纯非用牧,危坐对层山。”六章言其抑为不厌,好古敏求,积而至圣;思虑销陨,情识净尽;犹金鉴焉,不迎不将,应而不伤;心休世逋,超然绝疑;动静无意,但寓形于世而已。如牛全白,纯一不杂,人牛两息,灭意相拘矣。

诗曰:“一饱心休息,安眠百不知。有形随处寄,毋意复何疑!用舍非关念,优游绝所窥。相忘人世外,惟有牧童儿。”七章言其逆顺难测,混同体用;随世态卷舒,例防阳惨酢;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切毋必,道合则从。犹如白牛,虽带圈索,已无牧人矣。诗曰:“圈索虽牵执,从兹牧者亡。何心拘小节,平步蹈中常。饥饱随时过,行藏任运将。春山春草绿,逢处可充肠。”八章言其仕止久速,咸契所宜;达节善变,出处无际;进退存亡,不失其正;独见几权,应世无固,不俟终日。犹如白牛随方运动,饮食无系矣。

诗曰:“日暖随方去,天寒隐有余。当行非俟牧,可止便安居。饮食和粗细,周旋契疾徐。权几虽应用,岂外是如如。”九章言其无方无体,妙绝万物,不见有己;身心销复,与道混融;一切毋我,又何分别;随时应用,应物张机,无有本体;名言胡义,留为世训,警策后觉。犹如无牛可得,惟存鼻索,传示将来矣诗曰:“相尽云何牧,心融孰是牛?我人依妄立,学行假各修。不见当先迹,宁知有后由。鞭绳应到此,聊为且囗留。”

同类推荐
  • 送徐使君赴岳州

    送徐使君赴岳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宦游偶记

    宦游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女人传

    善女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教童子法

    教童子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逐鹿北京

    逐鹿北京

    小说虽然是以出版业为载体展开故事,但实际上讲的都是“外地人”在“大城市”如何打拼谋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下时代的热点题材。做传销起家的老曹带着资本来到北京加盟了孙军创立的的AAA文化公司,经过一番博弈较量,孙军成功地全身而退,老曹则如愿地接手公司,在石大兴和阿漆的辅佐下,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之后,羽翼渐丰的石大兴、阿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公司自立门户,老曹开始走下坡路,他奋力挣扎,直至最终关门倒闭。另一边,石大兴、阿漆艰难打拼,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民营出版商,沉稳的石大兴越做越大,阿漆则始终在谋求突围与振兴。
  • 倾城乱世

    倾城乱世

    宫变……阴谋……复仇……11……11……她与他一段唯美的倾世绝恋。她是上官丞相之女心系天下,他是北汉之人为了复仇不惜一切代价。他与他每每相见便刀剑相戈,最后心系对方甘愿结为连理同生共死。他是江湖上闻风丧胆的邪教弟子,他是楚国玩世不恭的太子。她与他明明相爱却被拆散,最后他登基她俯首哭泣,最后阴差阳错的做了太子妃。他是楚国军师只是一个回眸爱上了丞相之女,一生孤苦无依为她死于乱箭穿心之下。而他是楚国将军最宠爱的四公子,性格温和单纯。七岁那年古老巷子他邂逅了白衣女子,此后寻寻觅觅只为陪伴她身边看她明媚容颜。楚国末年战乱不断。一段永世的佳话三生三世的诺言。我是《倾城乱世》作者箫宇维。
  • 重生之前妻逆袭

    重生之前妻逆袭

    简介:王牌特工魅蝶死后重生却不想再次遇到前世素未谋面的死敌,还被迫和他隐婚,而她的作用只是一个棋子,而且是一颗必死的棋子,暗杀、嫁祸、车祸、爆炸,不断的有人想至她与死地,而他只负责冷眼旁观,不断的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可那又如何,游刃有余之余,她还可以乘机报复利用一下,想要自己为他卖命,他就得付出相同的代价。与虎谋皮,斗智斗勇看谁才算是最后的赢家!!!!!
  • 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名人的殿堂中我们必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高贵的品质和性格,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以成就自我。智者善于借力打力,愚者只会望洋兴叹。在名人面前,你一旦摆正了心态,从妒火和失落中解放出自己,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大步一个偶像可以影响一生,一种思想可以影响一生。这关键在于:你如何读懂思想,如何理解偶像。请一起走入影响人类的世界巨匠的奋斗人生,把他们变成成功的优秀榜样,激活自己增长更多获得成功的能量。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女推官

    大明女推官

    现代手段毒辣的女大佬意外穿越,成了娇弱内敛的大家闺秀。刚想享几天富贵,就被权贵的锦衣卫屠了满门。跟着不是人的哥哥一路逃亡去打工,却一头扎进了县衙虎狼窝。总有人要收她做妾:我们名门世家,正妻须得名门闺秀,不过你放心,即便是妾,我也留过最大的名分给你。总有人要她的命:我给过你机会放弃真相,你既执意如此,便休怪我手下无情。云西勾唇一笑,“一群见识短浅的老古董,不给你们亮点手段,你们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灵武大帝

    灵武大帝

    世间万物,皆可有灵。草木虫兽有灵,可为妖!众生意志有灵,可为神!亡者消逝灵不散,可为鬼!十七年前,一代神王坠入魔道,屠戮众生,遭正邪两道联合抹杀,灰飞烟灭。十七年后,一个少年身负至邪之血,秉承妖魔通天之志,自北域而出,又将走出怎样的传奇!
  • 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

    鲁茜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身处一个陌生的空间。除了自己,还有张苍、岳山、闫姐、华飞、韩一其他五个人,他们被人用“最耻辱的方式”从自由世界掳到了这个所谓的“冥光之城”。什么都没有,除了韩一手里的那部手机,只能接收一个名叫“Satan”(撒旦)的短信。7天之后,将会有两种结果。第一种,他们的灵魂因救赎而得到重生;第二种,彻底死亡,这里将是他们永久的归宿。鲁茜等人不愿做刀俎上的鱼肉,他们利用各自过人的能力同“Satan”展开周旋……